书城传记东方兵圣——孙武
2426500000020

第20章 附录:《孙子兵法》全文译注(2)

(7)地,度,量,数,称,胜:地指敌我双方的国土。度是计算,指计算双方国土面积的大小。量是容量,指根据面积大小,估量它有多少人力物力。数是人力、物力的具体数目。称是比较敌我双方力量的优劣。胜是通过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看出胜利的可能性。

(9)镒、铢,都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四两。一两为二十四铢。镒与铢的比例为576:1。以镒称铢比喻兵力占绝对优势,以铢称镒比喻兵力处于绝对劣势。

(9)千仞,仞是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仞。千仞是八干尺,这里是形容很高。

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首先造成不可被战胜的条件,以等待能够战胜敌人的机会。不可被战胜,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能够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有了错误。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够做到不被敌人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被我所战胜。所以说:胜利的机会是可以抓住的,但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去强求。不会被敌战胜的原因,是做好了防守的准备。能够战胜敌人的原因,是具备了进攻的条件。采取防守,是由于兵力不足。采取进攻,是由于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人,深沟高垒好像把兵力藏在深深的地下一样。善于进攻的人,迅速猛烈好像活跃在高高的天空一般。所以他既能保存自己,又能取得全胜。

预见胜利不超过众人的见识,不能算是最高明。打了胜仗而天下都叫好,也不能算是最好。比如举得起一根毫毛,不能称为力大;看得见日月,不能称为眼明;听得见雷声,不能称为耳聪。从前所谓善于作战的人,都是在很容易取胜的条件下取得胜利的。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取得胜利,既不会有机智的声誉,也不会有英勇的战功。这是因为他所获得的胜利是必然的。其所以是必然的,是因为他所取得的胜利都是战胜那些已经陷于必败境地的敌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任何一个打败敌人的机会。因此,打胜仗的军队,都是先具备了胜利的条件再去交战。打败仗的军队,才是先和敌人交战再去寻求胜利。善于用兵的人,能够加强内部团结保障各种制度的贯彻执行,所以他能主宰胜败。

兵法上,用五个步骤来估计胜利的可能性: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对双方都有国土,有了国土就产生计算国土面积大小的“度”,由于国土面积大小的不同就产生衡量全国物产和人口的“量”,由于国家物产和人口多少的不同,就产生能够动员和供应多少军队的“数”,由于双方物力和人力多少的不同,就产生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称”,由于双方力量对比的不同,就构成了各方胜败的物质基础。所以胜利的军队就好像用“镒”称“铢”那样占绝对优势,失败的军队就好像用“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劣势。胜利者的军队作战,就像从八百丈的高处决开积水那样奔腾而下,形成一种压倒敌人的力量。

兵势第五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1)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2)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3)而无败者,奇正(4)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5)投卵者,虚实(6)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足也。声不过五(7),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8),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9),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10)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本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注释

(1)数,指军队的编制或战斗编组。

(2)形名,指旗帜和金鼓。是古代指挥作战的通信联络工具。

(3)受敌,就是临敌作战的意思。

(4)奇正,是《孙子》在战略、战术上使用的一对范畴。其含义很广泛,历来注解《孙子》的人,各有不同的解说。从中国军事史来考察,归纳起来,大致可以从军队部署和战法两个方面解释。在军队部署上,担任警备的部队为正,集中机动的兵力为奇。担任箝制的部队为正,担任突击的部队为奇。担任正面进攻的军队为正,担任侧击包围、迂回的部队为奇。在战法上,明攻为正,偷袭为奇。按一般原则作战为正,采用特殊战法为奇。所谓“善出奇者”和“奇正相生”,实质上就是说善于灵活运用作战方式,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5)破,磨刀石,是一种极坚硬的石头。

(6)虚实,是《孙子》在战略、战术上使用的又一对范畴。含义很广泛。据《汇解》沈友说:“虚者,怯、弱、乱、饥、劳、寡、不虞也;实者,勇、强、治、饱、佚、众、有备也”。

(7)五声,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8)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个色素。

(9)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

(10)激,阻截水流,以增强水势。

势,凡力的突发都是势,这里指的是水势,后面“其势险”的“势”是指形势。

鸷,凶猛的鸟。

节,节奏。节短,节奏急促。这里指急骤地冲击。

势如弩,节如发机。,拉满。弩,用机括发箭的弓。全句意思是形势险峻好比把弩拉满,冲击急骤好像触发弩机。

纷纷纭纭,形容战场上人马杂乱的现象。

浑浑沌沌,形容战场上敌我情况混淆不清的现象。

形圆,变为圆阵(环形防御)的意思。

本,底本作“本”其它版本均作“卒”。本,指军队的主力。《孙膑·十阵》:“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卒,古代百人为卒,也可泛指部队。

择人而任势,量才用人,利用形势的意思。

底本无“圆”字。从《汇解》补。

译文

孙子说:统帅大部队如同统帅小部队一样,靠的是军队的各级编制或临战前的战斗编组;指挥大部队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靠的是通信联络;统帅三军,临敌作战而不会遭到失败,靠的是奇正的运用。进攻敌人,如像用石头砸鸡蛋一样,靠的是以“实”击“虚”。

指挥作战,总是用“正”兵与敌接触,用“奇”兵取得胜利。所以善于出奇的将帅,他的部署和战法就像天地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竭,像日月那样周而复始,像四时那样循环无穷。音阶不过五种,可是五个音阶的变化却能奏出听不完的音乐。色素不过五种,可是五种色素的变化却能显出看不完的色彩。味道不过五种,可是五种味道的变化却能调和出尝不完的美味。作战不过奇正,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奇正”相生,就好像循环转动那样没有始终,谁能使它穷尽呢!

激流汹涌澎湃,以至能冲走石头,这是由于水势险急。凶猛的鸟类急速飞行,以至能扑杀小鸟,那是由于冲击急骤。所以善于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形势是险峻的,其冲击节奏是急骤的。形势险峻得像拉满的弩,节奏急骤得像触发弩机。

在人马纷纭交错的混乱情况下进行战斗,必须使自己的军队不至于混乱。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作战,就应布成圆阵,才不至于失败。要知道严整可以转化为混乱,勇敢可以转化为怯懦,坚强可以转化为虚弱。严整或混乱是由编制和战斗编组的优劣决定的,勇敢瓣懦是由形势的好坏产生的。坚强或虚弱是由力量对比形成的。

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人,显示某种假象,敌人就会听从调动,给予某些小利益,敌人就会被诱上当。以小利引诱敌人,以主办准备歼灭敌人。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利用形势寻求胜利,而不苛责部属。所以他能量才用人,利用形势。所谓利用形势,就是说他指挥军队作战,就像转动木、石一样。木、石的本性,在平稳的地方静止,在险陡的地方滚动,方形的稳定,圆形的滚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形势,就像从高山上向下滚动圆石一样,形成不可阻挡的力量。

虚实第六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1),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2)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则吾之所与战者,约(3)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4)。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5)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6)而知动静之理,形之(7)而知死生之地,角之(8)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9)。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恒位,日有短长(10),月有死生。

注释

(1)画地而守之,就是随便占领一个地方进行防守。

(2)乖其所之,乖,背离。乖其所之指改变敌人行动方向。

(3)约,约束,紧缩,引申有“困穷”的意思。这里指容易被打败。

(4)胜可为也,这是指敌人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处处被动挨打,所以我军的胜利是可以造成的。

(5)策,原是古代运算时用的一种筹码,转意为筹谋。策之,指分析研:究敌情。

(6)作之,指采取各种行动,挑动敌人。

(7)形之,明察敌情。

(9)角之,与敌人较量一下。这里指战斗侦察。

(9)神,《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指事理微妙难知的意思。

(10)日有短长,按农历冬至日最短,夏至日最长。

月有死生,农历每月之末日为晦,“晦,月尽也”,即是说月死了。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朔,初也”,即是说月也生了。

译文

孙子说:凡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交战的就安逸,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能使敌人自动前来的,是设法利诱它;能使敌人不能前来的,是设法妨害它。所以敌人闲逸,要能使它疲劳;敌人粮足,要能使它挨饿;敌人安稳,要能使它移动。

进出于敌人所不去的地方,奔向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疲劳的,是因为行进在没有敌人的道路上。进攻必定能取胜的,是因为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防御必定能固守的,是因为扼守在敌人无法攻破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人,敌人不知道防守什么地方好。善于防御的人,敌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进攻好。微妙呀!微妙到使敌人看不到我军的一点形迹。神奇呀!神奇到使敌人听不到我军的一点消息。这样就能主宰敌人的命运。

进攻而敌人无法抵抗的,是因为冲击着敌人薄弱的地方;退却而敌人无法追击的,是因为我军行动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要决战,敌人虽然高垒深沟,也不得不和我决战,这是因为我军攻击的是敌人必救的地方;我不想决战,即使随便占领一个地方进行防守,敌人也不能迫使我军决战,那是因为我们设法改变了敌人的行动方向。

既要察明敌人情况,又要隐蔽我军形迹。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的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的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十处,这就可以用十成的兵力进攻一成的敌人,形成我众而敌寡的优势。能以众击寡,那么和我交战的敌人就很容易被打败了。我军所要进攻的地点必须使敌人不知道,不知道,它就必须在许多方面进行防备,防备的方面多了,我所进攻的那方面的敌人就少了。着重防备前面,后面的兵力就少了;着重防备后面,前面的兵力就少了;着重防备左边,右边的兵力就少了;着重防备右边,左边的兵力就少了;处处都防备,处处兵力都少了。兵力少是处处防敌的结果,兵力多是使敌人处处防我的结果。

所以,能预先知道作战的地点,知道作战的时间,就可以进军千里和敌人交战。如果不知道作战的地点,不知道作战的时间,就会发生左右前后不能相救的情况,何况远的相距数十里,近的相距几里呢!以我的判断,越军虽多,对于取得胜利能有什么好处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争取到的。敌军虽多,也可以使它无法参加战斗。

认真分析敌情,研究敌人计谋的得失。挑动敌人,以掌握敌人行动的规律。使用各种侦察手段,以了解敌人所占地形的优劣。进行战斗侦察,以了解敌人兵力配备的强弱。

所以作战方式灵活到了极点,就可以做到不露形迹。不露形迹,即使有暗藏的间谍,也看不透我们的企图,再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应付的方法。把根据形势变化而制敌取胜的办法,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不能深刻地认识它。人们只能认识到我用以取胜的作战形式,而不能认识到我为什么要采取那种形式。因此每次战胜都不要重复使用某一种作战形式,而是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用兵的规律像流水。水流的规律,是避高而向下。用兵的规律,是避实而击虚。水是由地形的高低制约其奔流的方向,用兵是根据敌情的变化而采取其制胜的方法。所以用兵没有固定的形式,犹如水没有固定的流向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是“用兵如神”了。

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固定常胜。四时相接相替,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日有短长,月有朔晦,哪有固定不变的呢!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1),交和而舍(2),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军争为利,军(3)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4)而争利,则辎重捐(5)。是故卷甲(6)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7),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8),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9)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10)则亡。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