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种类繁多,其中小儿科杂病也不少见,如五迟、五软、五硬、汗证、解颅等。本章将重点介绍典型的儿科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
一、五迟、五软、五硬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临床上,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表现为小儿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比正常儿童发育缓慢。立迟是指身体站立不稳;行迟是指筋骨软弱,不能行步;发迟是指头发细黄稀少;齿迟是指牙齿生长缓慢;语迟是指语言迟慢。
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临床上,五软以痿软无力为特征。头项软是指头项软弱无力,不能支持头部的重量,东倒四歪;口软是指口齿痿弱,唇薄无力,不能咬东西;手软是指手无力,不能正常握举;足软是指下肢痿弱,不能行走;肌肉软是指皮宽松弛,不长肌肉。
五迟、五软均属于小儿发育障碍、成长不足的疾患,又称“胎弱”、“胎怯”。 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西医学上的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
五硬,是以手、足、口、头项、肌肉僵硬,身体不温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古今医统·五软五硬》云:“五硬证头硬不能俯视,气壅胸膈,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名曰五硬。”本病多发于寒冷季节,好发于早产儿、体弱儿。其危害性很大,病情严重的患儿会出现面部发青,抽搐,心腹僵硬,甚至危及生命。如《婴童百问·五硬》所言:“五硬者……此为风证难治。肚大青筋,急而不宽,用去积之剂,积气消即安。若面青心腹硬者,此证性命难保。”一旦发现此病,必须及早治疗,并注意给患儿保暖。
五硬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新生儿硬肿症。
五迟
【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云:“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皆肾气不足之故。”《幼科准绳·幼科》:“齿者,骨之所终而髓之所养也。小儿禀受肾气不足,不能上营而髓虚不能充于骨,又安能及齿,故齿久不生也。”揭示了本证的病因,是患儿先天不足,肝肾亏损。此外,后天失养,气血虚弱,亦可引起五迟。
肝肾不足,导致筋骨肌肉失养,从而引发立迟、行迟、齿迟;气血虚弱,肾气不充,血虚失养,可见发迟;心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不足,则见智力不聪,语言迟缓。《片玉心书·形声门》亦言:“行迟者何也?盖骨乃髓之所养,血气不充,则髓不满骨,故弱软不能行,此由肾与肝俱虚得之。盖肝主筋,筋弱而不能早行,肾主骨,骨弱而不坚,脚细者禀受不足,气血不充,故肌肉瘦薄,骨节俱露,如鹤之膝。此亦由肾虚,名鹤膝节,加味地黄丸主之。”
【诊断要点】
五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筋骨软弱,站立不稳,行动艰难,牙齿届时未出或出之甚少,头发稀少,语言迟缓,此外,还会出现精神萎靡,身体发育差,容易出汗等兼症。
【辨证论治】
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儿肝肾不足或心血不足的不同情况,分别施以培补肝肾、补心养血的治疗方法。
1肝肾不足
主要证候:筋骨软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不爱活动,倦怠乏力,喜卧,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肝肾精血不足,不能荣养筋骨肌肉,筋骨、牙齿等均不能按期生长发育,就会导致立迟、行迟、齿迟等发育迟缓状态;肾精不足,故见不爱活动,倦怠乏力,喜卧;肝肾虚弱,不能上荣颜面,故见面色无华;舌脉俱是肝肾不足之象。
治疗方法:以补肾养肝为主。
方药:加味六味地黄丸(《医宗金鉴》)。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鹿茸、五加皮、丹皮、麝香。
此方中,熟地黄、山茱萸可以滋养肝肾、填精益髓, 山药健脾益气,茯苓、泽泻健脾渗湿,鹿茸温肾益精,五加皮强筋壮骨,丹皮凉血活血,麝香活血开窍。诸药合用,可以培补肝肾、充养精血,从而缓解症状。
若患儿为行迟,可服用虎骨散,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齿迟者,可辅以汤氏芎黄散,以达到补肾养血的目的。
2心血不足
主要证候:表情呆滞,智力低下,语言迟钝,不哭不闹,肌肤苍白,发稀萎黄,纳差,大便干结,舌光无苔,脉细。
证候分析:心主神明,言为心声,心气虚弱,脑髓未充,就会导致表情呆滞,智力低下,语言迟钝,不哭不闹;心血不足,则见肌肤苍白,发稀萎黄;舌脉都是气血虚弱之征。
治疗方法:以补心养血为主。
方药:菖蒲丸减味(《普济方》)。
组成:党参、当归、川芎、远志、石菖蒲。
此方中,党参、当归、川芎可以养心调补气血,远志、石菖蒲有养心益神、开窍益智的功效。
若患儿发迟,可服用苁蓉丸,以益肾养血生发;或选用苣胜丹,以达到滋养心血的目的。心血充足,头发自然就长出来了。
若是语迟,可采用艾灸的疗法。例如,艾灸心腧穴,每次3壮,每日1次;或者艾灸足两踝,每次3壮,每日1次。
五软
【病因病机】
五软的致病原因,有的是先天性的。如《古今医统·五软五硬》:“有日月不足而生者,或服坠胎之剂不去,而竟成胎者,耗伤真气。”即是说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身体筋骨肌肉得不到滋养,从而发病。也有后天调护不当而引起五软的,或哺养失调,或大病后失于调养,以致脾胃损伤,气血虚弱,筋骨肌肉得不到滋养,从而发病。
有很多医著对五软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例如,《保婴撮要·五软》云:“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夫头项软者,脏腑骨脉皆虚,诸阳之气不足也。乃天柱骨弱,肾主骨,足少阴、太阳经虚也。手足软者,脾主四肢,乃中州之气不足,不能营养四肢,故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也。口软者,口为脾之窍,上下龈属于手足阳明,阳明主胃,脾胃气虚,舌不能长而常舒出也。夫心主血,肝主筋,脾主肉,肺主气,肾主骨,此五者因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故骨脉不强,肢体痿弱,源其要,总归于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源也。”《幼科发挥·胎疾》谓:“胎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如肺受之气为皮毛,肺气不足,则皮脆薄怯寒,毛发不生。受心之气为血脉,心气不足,则血不华色,面无光彩。受脾之气为肉,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肝之气为筋,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机关不利。受肾之气为骨,肾气不足,则骨软。”
【辨证论治】
五软多为肝肾、脾胃不足之证,故治疗以补益肝肾和脾胃为大法。
1脾肾两虚
主要证候:头部软弱倾斜,嘴唇软弛,咀嚼无力,常有口水,手不能握举,软弱下垂,足软弛缓,不能站立,肌肉松弛,活动乏力,唇淡苔少。
证候分析:肾中元阳精气不足,以致天柱软弱,所以头部软弱倾斜;脾主口唇、四肢肌肉,脾虚就会导致嘴唇软弛,咀嚼无力,常有口水,手不能握举等肌肉无力的症状;唇淡苔少是脾肾两亏的表现。
治疗方法:以健脾补肾为主。
方药:补肾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活幼心书》,《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熟地黄、山萸肉、茯苓、山药、党参、柴胡、白术、升麻。
此方中,熟地黄、山萸肉、茯苓、山药有补肾温阳的功效,党参、柴胡、白术、升麻可以健脾益气升阳。服用本方,可充达脾肾之气,而缓解五软的症状。
此外,楮实有补肾健脾、强壮筋骨、充实肌肉的功效,患儿可在上方基础上,长期服用楮实。服用方法是:每次2~3g,每日3次。
2气血虚弱
主要证候:智力迟钝,神情呆滞,面色苍白,嘴张不合,舌头伸出口外,肢体软弱,四肢关节柔软,纳呆,心悸气短,舌淡苔光,脉细弱。
证候分析:脾虚,气血不足,四肢百骸失其所养,故见肢体软弱,四肢关节柔软;心神失养,则见心悸气短;脑髓无气血充养,则见智力迟钝,神情呆滞;口为脾窍,脾虚,则嘴张不合,舌头伸出口外,舌脉细弱等都是气血虚弱的表现。
治疗方法:以益气养血为主。
方药:八珍汤减味(《瑞竹堂经验方》)。
组成: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此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可以健脾益气,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能补血活血。
若患儿面色苍白无华,智力低下,可服用调元散,以达到益气养血、开通心窍的目的。
【其他疗法】
治疗五软,还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和外治法等。
1针灸法
(1)针灸:取穴百会、印堂、大椎、安眠、哑门、陶道、内关、合谷、足三里,每日1次。
(2)耳针:取穴心、肝、肾、脑干、皮质下,隔日1次。
(3)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予5%当归液注射,每次03~05ml,隔日1次,20日为一疗程。
2外治法
将适量五加皮研成细末,用酒调成糊状,涂在患儿颈骨上,每日数次。这个方法可用以治疗小儿头软。
五硬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变部位多在肝、脾二经。发病病因,大部分是由小儿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或者生后受寒,护理不当,以致气血未充,元阳不振,阳气不能温暖身体四肢而导致的。此外,风邪内袭也会引起面部肌肤僵硬,关节强直,难以活动,昏昏欲睡的五硬症状。诚如《医学纲目》中所言:“小儿胎中有寒,生下不能将护,再伤于风,其候面色青白,四肢逆冷,手足颤动,口噤不开,乃胎寒之故。”
【诊断要点】
本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头项强硬,难以转动,全身肌肉紧张,四肢僵硬,脸色发青,肚子胀大,青筋若隐若现等。
【辨证论治】
本病大多是由小儿阳气虚衰或寒凝血涩所导致,因此其治疗原则是以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为主。
1阳气虚衰
主要证候:体质虚弱,手足逆冷,冷汗淋漓,僵卧少动,反应很差,昏沉嗜睡,呼吸微弱或喘急,哭声无力,肌肤板硬而肿亮,甚至可波及全身,按之可凹,唇舌淡白,脉微欲绝。
证候分析:阳气虚弱,肾阳虚衰,阳气不能温煦肌肤,故手足逆冷,僵卧少动,反应很差,肌肤板硬;元阳大亏,津液失守,则冷汗淋漓;脾阳不振,水湿内停,则见肌肤肿亮;肺气近绝,故见呼吸微弱或喘急;其他兼症及舌脉均为阳气虚脱之象。
治疗方法:以益气温阳救脱为主。
方药:参附汤(《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人参、附子。
此方中,人参、附子有温壮元阳、大补元气的功效。
随证结合患儿的病情,可在上方基础上酌加黄芪、桂枝、茯苓,以达到通阳益气的目的。如能同时配合艾条温灸,其温阳的效果更佳。
若患儿出现四肢强硬、纳差、呼吸微弱,当治以健脾益气、升阳之法,换用加味六君子汤,使脾气健旺而肝木自平。
2寒凝血涩
主要证候:手足厥寒,全身欠温,小腿、臀、臂、面等部位的皮肤硬肿,难以捏起,色暗青或像冻伤般红肿,面色晦暗,唇舌暗红,指纹紫暗,脉细欲绝或沉细。
证候分析:寒邪内侵,寒凝则气滞血瘀,不能温煦肌肤,故见手足厥寒,全身欠温;寒邪凝滞,经脉不通,皮肤硬肿,难以捏起,色暗青或像冻伤般红肿,面色晦暗;血运较差部位如小腿、臀、臂、面等症状更为明显;舌脉等皆为寒凝血涩之征。
治疗方法:以温经散寒、养血通络为主。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伤寒论》)。
组成:当归、赤白芍、桂枝、细辛、木通、生姜、甘草。
此方中,当归、赤白芍有养血活血通脉的作用,桂枝、细辛可温经散寒通脉,木通有通血脉利关节的功效,生姜、甘草可以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可以达到内外气血调和的目的,从而寒邪散而经脉通。
根据“气滞则血滞,气行则血行”的中医原理,本病治疗,需要活血,而活血必须先行气补气,可在上方基础上,酌加党参、黄芪,以达到益气的功效;加入木香、乌药,以达到行气的目的。若患儿寒象较重,可加入吴茱萸,以增散寒温经之效。
【其他疗法】
治疗五硬,在中药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针刺,选穴关元、气海、足三里,针后可再加灸。或用艾条配生姜片温灸患处。
2外治法
将150g韭菜,均切成约3cm长短的小段,添加少量水煮熟,再加入适量白酒,等不烫手时,用纱布蘸着擦拭患处,每日2次。
3复温法
该法是用暖水袋等方法,给患儿加温,使其体温逐渐升到人体正常体温水平。采用复温法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升温太快,以免引起猝死。
【预防与护理】
通过正确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五硬的发病率。
1避免小儿受寒
例如在分娩时,要调节产房内室温在适宜温度,寒冷季节需使用保暖设备;给新生儿沐浴时,不要把有保暖作用的胎脂清洗干净,以免小儿受凉。
2护理得当,耐心喂养
对体质虚弱,吮吸能力差的新生儿,可用滴管喂奶,以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二、汗证
汗是由皮肤排出的一种津液,具有润泽肌肤、调和营卫、清除污秽的作用。汗证是指人体全身或局部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或无缘由而见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然而,由于小儿腠理疏松,较成人容易出汗,如天气炎热、衣着过厚、喂奶过急或活动剧烈等,均可导致汗出,若无其他不适,皆属生理状态,家长不必紧张。
小儿汗证可分为自汗和盗汗,自汗主要表现为不管是睡觉时还是清醒状态,都会无缘无故出汗,多属于阳虚;盗汗主要表现为睡觉时出汗,醒后汗止,多属于阴虚。但是,二者又均可再分阴阳,如《景岳全书·汗证》谓:“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病因病机】
营卫不和是汗证的主要病机。小儿体内阴阳偏盛或者偏衰,或身体虚弱时感受风邪,都会导致营卫不和,从而出现非正常出汗。诚如《证治准绳·幼科·汗证》所说:“大汗者,心之所藏,在内为血,发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液,故人之气血平则宁,偏则病。”小儿汗证的病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表虚不固,卫失外护
《景岳全书·汗证》论及自汗的病因为:“自汗者属阳虚,腠理不固,卫气之所司也,人以卫气固其表,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而津液为之发泄也。”
2营卫失调,腠理不密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诸汗论》认为汗证的病因为:“小儿有遍身喜汗出者,此营卫虚也。”并指出“营卫相随,通行经络,营周于身,环流不息,荣阴卫阳,荣虚则津液泄越,卫虚则不能固密,故喜汗出遍身也”。
3气阴虚弱,汗液外泄
《证治准绳·幼科·汗证》则认为汗证的形成是“伤于冷热,冷热交争,阴阳不顺,津液走泄,亦令睡中汗自出。其间有虚实之证,虚者谓诸病后、大汗后血气尚弱,液溢自汗”。
【辨证论治】
理论上,小儿汗证的主要表现虽然有自汗与盗汗的区别,但在临床实践中,二者常并见。一般来说,自汗为气虚、阳虚,盗汗为血虚、阴虚,但临床要四诊合参,具体辨证,而不能拘泥于此。
1表虚不固
主要证候:以自汗为主,有时伴盗汗,头部、肩背出汗明显,活动时更明显,汗出恶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华,平时易感冒,舌淡或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本证多发于体质虚弱的小儿。卫阳不足,表卫不固,津液因腠理不密而外泄,则导致自汗;头为诸阳之会,肩背属阳,所以汗出以头部和肩背明显;动则气耗,津液随气外泄,致汗出更明显;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伤及心阴,心阳不潜,逼津外泄,而见盗汗。肺卫气虚,肌腠经络失于温煦、濡养,故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华,平时易感冒。舌脉皆是肺卫气虚之象。
治疗方法:以益气固表为主。
方药: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医方类聚》,《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芪、白术、防风、牡蛎、浮小麦、麻黄根。
玉屏风散是治表虚自汗的主方,方中,重用黄芪,以益气固表;辅以白术,以益气健脾;佐防风走表而祛风散邪,是补中寓散之剂。牡蛎散是治诸虚自汗的主方,方中,牡蛎有益阴潜阳、安神止汗的功效,浮小麦可以养心敛汗,麻黄根有收涩止汗的功效。以上两个药方合用,不但能益气固表,更增强了止汗敛汗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