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学校势必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环境。这个时候,孩子的口才能力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提升时期。与老师、同学建立密切的关系,那么,一个语言天才就有可能从此诞生;反之,如果孩子依旧沉默不语,那么未来的生活就有可能陷入窘境。所以,父母要认识到校园的重要性,让孩子在集体中锻炼口才,使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师是引领孩子走上口才殿堂的人
孩子在学校中,与什么人接触的时间最多?毫无疑问——老师。可以说,老师是引领孩子走上口才殿堂的人,同时也是引领孩子在口才的操场上奔跑的人。
当孩子步入学校大门的时候,当父母将这棵自己精心培养的幼苗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接过来的不仅仅是父母沉甸甸的希望,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然而,多少年来,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常常忽视在课堂上培养孩子的口才能力,把“讲”变成自己的专利。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提醒孩子,在恰当的时候说出自己的话,这样不仅是对老师讲解的反馈,更加能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口才能力。
实际上,课堂是最能锻炼孩子勇气和口才的地方。当孩子第一次面对有如此多小伙伴的课堂的时候,当孩子第一次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他们往往既紧张又兴奋,但当他们的回答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同之后,紧张之余会产生自豪感,并期待着在下一次的发言时,使自己的回答更条理、更完美。
所以,孩子在课堂上接受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教育的同时,父母不妨和老师进行沟通,请求老师把讲台让给孩子,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有利于孩子语言水平的发挥。
辛老师是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每次讲课都感觉到孩子们在猜她的心思、看她的脸色行事,每节课都顺着她的意愿进行着,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正在渐渐消逝,灵感和思维的火花正在慢慢熄灭。于是辛老师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决定把讲台让给孩子。
辛老师用《手套》这篇课文作为实践。在这篇课文中讲了冬天来了,“我”叫妈妈帮小明织手套的故事。主人公小明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辛老师决定让孩子们到讲台上面讲一讲对小明和“我”的看法,以及孩子们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孩子们好像习惯了让老师牵着走,不敢说,不想说,课堂一片沉寂。但辛老师耐心地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还把她与母亲之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在辛老师的鼓励下一个个踊跃地到讲台上发言。
刘洋是第一个上台发言的,他认为没有妈妈的小明非常可怜,并讲述了他小时候生病妈妈是如何照顾他的故事;第二个是芳芳,平时大家都说芳芳是只“百灵鸟”,歌声十分动人,于是刚登上讲台的芳芳就给大家演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打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接下来是袁小宇,他的观点和其他人有些不同,他认为虽然小明没有了妈妈的关心,但是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给予了小明更多的爱,小明长大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的观点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孩子们各个踊跃地到讲台上发言,一边述说着他们和妈妈之间的故事,一边联系课文,想象着小明没有妈妈关心的日子,不少孩子热泪盈眶。虽然有些孩子的语言颠三倒四,但却流露出真实的情感,整堂课下来孩子们都专心致志。
辛老师看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像辛老师这样把讲台让给孩子,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人性、更加自然。与此同时,强化了孩子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活学活用,做语言的主人。如果父母得知孩子的课堂也有这样的活动,那么就一定要鼓励孩子也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美国,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整个中小学教育的主流,老师们通常会安排能说会道的孩子与性格内向的孩子坐同桌,从气氛上帮助不善言谈的孩子参与课堂讨论。
在美国上中学的琳琳一直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更是如此。老师发现这个从中国来的小姑娘总是不敢举手发言,于是在一次模拟法庭比赛中,让琳琳扮演控方的“专家证人”。老师在整个“庭审”的过程中都注意倾听琳琳的发言,并以微笑、点头等肢体语言鼓励和肯定琳琳。琳琳在老师的鼓励下与团队合作的十分完美,最后赢得了胜利。
自从这一次的模拟法庭比赛后,琳琳就开始变得敢于开口讲话,并经常参加老师组织的课外小组活动。回到家,琳琳总会把活动的过程讲给父母听,比如老师是如何循循善诱,鼓励她在课堂上大胆表述的。
其实,琳琳的父母知道,演讲并不是女儿的强项,但是,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培养,使得她公共演讲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琳琳从而也获得了自信和乐趣。
相比美国,我国的校园口才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重视。语文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教师大量地给孩子灌输知识,为孩子创造朗读、说话的机会,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带孩子做各种语言游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如果父母与老师进行沟通,请老师给孩子们这样的空间,相信每个老师都不会拒绝的。
当然,让孩子与老师进行交流,不是说让孩子盲目的胡说八道。父母应当告诉孩子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诀窍,以增强孩子回答问题的信心。这样不仅能够引得老师的喜爱,更能让孩子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时学会条理性。
1问题要简练、清晰。
由于年龄、能力的制约,孩子们大都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问题,以至于问问题的时候语法关系复杂、混乱、包含字数过多,使别人无法理解他们究竟是要问什么。力求让孩子的提问“穿上”一件优美的语言外套,帮助他们学会简化问题,在孩子无法清楚地表达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把问题本身简化成几个小问题,逐步提出,这样他们的表达就会更清晰,而被提问的人也会很轻易地明白孩子想要的答案是什么。
2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很多孩子往往在学习中遇到不少难题,这时候,他们有的是碍于“面子”,有的是性格胆小,有的却是不知从哪儿开始下手问。比如,孩子拿到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的时候,如果直接问老师这道题应该怎么做,老师就会把整个过程告诉孩子,而孩子的思路却没有得到启发,待到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题的时候,还是不会做;如果孩子这样问:“老师,这道题要从哪里着手?”或者“老师,你看我的思路是不是哪里有问题才解不出来这道题?”那么,老师就会一点一点地点拨孩子,打开他的思路,从而让孩子真正地学会如何做这种类型的题。
3把握问问题的最佳时间。
适时地提问,有利于把自己没有听到的,或没有听清楚的事情彻底掌握,同时,也利于讲话人更加有重点地陈述。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呢?
首先,提问的早晚要得当。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方表达的意思你没有弄清楚,打断别人的话提问似乎不太礼貌,而等到交流结束之后,这样的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恰当的提问也是一门小小的学问。教孩子用眼神表达出自己的困惑,或者以展开笑容、变换坐姿来引起对方的注意,给对方造成小小的中断后再提出自己的问题。
其次,要大胆提问。有的时候,提问则不需要过多的等待和观望,而是得大胆地把问题提出来,比如,老师讲了一句话,全班同学基本上谁都不懂,这时候,一定要及时地说出你们的疑问,否则,老师再接着他的思路说下去,很可能叫人越听越糊涂。
4问题要问得有意义。
有些孩子由于思考不彻底,导致经常提一些常识性或者浅薄的问题。虽然好问是认真学习的表现,但如果过多地提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会让人觉得你很无知。父母要让孩子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提问,这样问出的问题大都具体,针对性强。
所以说,在当今这个如此重视口才的大环境下,仅仅依靠父母的培养是不够的,老师也要给予孩子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口才培训,在课堂上大量地给孩子灌输知识,为孩子创造朗读、说话的机会,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带孩子做各种语言游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让口才教育变得全面“课堂化”。
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大舞台,也是锻炼孩子口才的最佳环境。想要使孩子的口才在这个舞台上得到锻炼,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在众人面前多讲话。
而在学校里,哪种环境是孩子说话的最佳时机呢?毫无疑问,课堂发言就是再合适不过的机会了。生活中,很多孩子因为课堂上不敢发言而错过学习知识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错过了表达自己思想,锻炼口才的机会。
小伟上小学五年级,平时话很少的他在课堂上更是沉默不语。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很喜欢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其他同学都是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只有小伟,视“课堂发言”如避之不及的苦差,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即便是很简单的问题,小伟也不敢举手回答。
小伟妈妈得知孩子在学校的这种情况后,颇为担心。于是与小伟交谈了几次,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但是,小伟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后来,小伟妈妈决定与老师合作,一起帮助小伟改变腼腆、胆小的性格。老师经常把小伟叫起来回答问题,起初,小伟只是能够答对老师的提问,但是常常紧张的语无伦次。老师鼓励他慢些说,把自己要表达的事情一点一点地说出来,当小伟回答完一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就带着全班为小伟鼓掌,这样大大地增加了小伟的自信心。渐渐地,小伟也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虽然有时候回答的逻辑性较差,但比以前,小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很多孩子像小伟一样性情懦弱,胆子很小,即使上课听懂了,也不敢站起来发言。这时就需要家长积极与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对于内向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其大胆发言。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孩子的失败,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心平气和地分析原因,而不是一味责备。
然而有些时候,孩子不愿意发言并非因为胆小,而是由于孩子多次举手却不被老师叫起来发言时,他们发言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或是在发言时,出现了错误被老师批评或同学嘲笑后变得胆怯起来,不愿意把自己暴露在公众面前。这两种心理都是正常的,父母应该了解,并帮孩子疏导。
希希的父母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幼儿园开始,就鼓励她多和小朋友说话,特别是在课堂上,如果老师提出了问题,要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经过几年的锻炼,上了小学的希希明显比同龄人胆子大,当众讲话的时候从来不怯场,并且口齿清晰。
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却告诉希希的妈妈,最近希希上课没有以前那么积极了,很少举手回答问题。
回家后,妈妈问希希:“听老师说你最近不爱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能不能告诉妈妈为什么?”希希说:“每次我举手回答问题,老师都叫别人,而且我要是回答错了,老师还批评我,我才不要举手了呢。”妈妈听完后,给希希讲了很多道理,告诉她:“多发言才能让你的口才得到锻炼,也能促进你多思考,这样你才能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对于老师的批评,也许你会觉得很没有面子,但是,答错了才能暴露你的不足,通过老师的纠正和讲解,你才能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妈妈告诉你,积极发言对你的好处很多,而且你比那些不敢发言、不愿发言的同学棒多了!”
在父母的教育下,希希抛弃了“害怕回答错误,被老师批评”的顾虑,经常积极争取发言的机会,即使没被老师叫到,她也不觉得受冷落。上初中之后,她的口才果然不错,还经常参加辩论会、演讲比赛。
生活中确实是如此,我们能够发现,有的孩子常有极为出色的点子和想法,可常常被老师冷落,以至于不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了。有这样一个老师,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课堂上不用举手,直接发言。
新学期伊始,田老师负责带六年级三班,这个班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是所有同学都是各班选出来的“尖子生”,田老师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但是面对有这么多新同学的班级,很多孩子都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一个人主动举手上台发言。直到田老师做完自我介绍后,班里仍然是一片沉默。于是田老师对大家说“这样吧,你们不用举手,直接在下面说吧。”
上课不用举手回答,对于所有孩子都是非常新鲜的。男孩子总是比较胆大、好奇,因此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就比较高。坐在后面的那个高高的男孩,一下子就喊出声:“我叫张强,原来在五(5)班,担任体育委员,我的爱好是踢足球。”同学们回过头,瞧瞧这第一位不举手回答的男孩,不知是羡慕还是吃惊。田老师则站在讲台上,朝他微笑着,用力拍拍手。其他同学见状,也跟着拍起手来。“我叫周小东,原来在五(4)班,是数学课代表。我喜欢唱歌。”说话的是个戴眼镜的富有灵气的男孩子。“我曾是五(7)班的英语课代表,叫戴小雅。我喜欢看书,也喜欢交朋友。”第三个发言的是个女同学。田老师见机赶紧说:“真勇敢!”
这几个同学率先发言后,其他同学也开始你一言,我一言,叽叽喳喳地说起来了。声音似乎有些“嘈杂”。但孩子们的脸上个个喜气洋洋,一改刚才的平静,拘束,彼此就好像在和朋友说话一样。班中的气氛融洽了,连那些腼腆的学生见机也开始细声细语地说起自己来。说得好,大家热烈拍手;说得可笑,大家哄堂大笑。连下课的铃声也没有听见。
第一次尝试让学生不举手回答问题,田老师感觉到把学生的激情给调动起来了,而且效果不错。以后的课,田老师也总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也是乐在其中。
像田老师那样让孩子们尝试不举手直接发言,就是允许课堂上的学生在兴奋紧张的思维中,把疑问、把答案、把一切在求知欲驱使下的思维活动在情不自禁中脱口“喊”出来,不必受传统课堂纪律的“压抑”,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即时思维,这样,能更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所以,家长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在课堂上也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敢于说话。也许一开始,孩子的回答不是那么流利,那么有条理,但是只要孩子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口才的锻炼,无异于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当然,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老师已经能够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来回答问题。因此,父母平常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回答问题,如何面对老师的突然提问,这样才能使口才得到提高。
1仔细观察,搜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