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宫秘史
24552700000015

第15章 红颜是非留谜团——皇后妃子篇(6)

皇太后得知此事后,就托宗室大臣李晟夫妇去王家传谕,要纳王珠为太子妃。

谁知王珠知道此事后,无论怎么劝说也不愿进宫做太子妃。后来被哥哥逼急了,她就先施缓兵之计说:“我现在年纪尚小,不懂得宫中礼节,如到宫中有失礼的地方,恐怕要连累全家,望哥哥转告太子,待太子继承皇位,册立我为贵妃时,再进宫也不迟。”

王承升知道妹妹的性格刚烈,如逼得过急,恐怕要闹出人命来,只好把妹妹的这番话告诉了德宗。德宗听后也无可奈何,渐渐地对王珠一事就淡了下来。

几年后,王皇后病死,德宗因此而心情忧伤,整日闷闷不乐,这时,德宗又想起了王承升的妹妹王珠,便立即让翰林学士关通玄捧着皇诏,册立王珠为懿贵妃,并召她立即进宫。王珠万般无奈,又因为有言在先,也只好服从皇命,来到德宗身边。

自王珠进宫以后,德宗与她形影不离。甚至连上朝会见大臣也懒得进行了。为了讨好王贵妃,整天与贵妃花天酒地,把贵妃打扮的如天仙一般,整日都有八个侍女左右侍候贵妃,特别是贵妃在宫廷中活动时,总是前呼后拥,好不威风。

为了让王贵妃欢喜,德宗还特地为她建造了一座水晶楼。但尽管德宗对王珠百依百顺,这位贵妃自进宫还从未露过笑脸,任德宗怎么哄劝,她整日沉默,少言寡语,弄得德宗皇帝也不知如何是好。

水晶楼完工这天,德宗在此大宴宾客,然而王贵妃却迟迟不到,德宗亲自去请,王贵妃突然跪在德宗身边,放声大哭。德宗见此大为吃惊,问其缘由。王贵妃边哭边说:“万岁爷饶了妾吧,妾自知命薄,受不了万岁的天恩大宠,更受不了宫廷中的这般拘束的生活。妾自入宫以来,无时无刻都在想念家中,心如刀割,万岁爷如可怜妾命小福薄,务求放妾出宫,还妾自由,妾将永远感激万岁爷天高地厚之恩。”

德宗本来正在兴头上,听王贵妃说出这番话,大为扫兴,只好悻悻而去。

德宗还有两个妃子,一个是李夫人,另一个是左贵嫔。本来就因为王贵妃入宫以后使她们受到德宗的冷落而忌恨王贵妃,当她们知道德宗对王贵妃有怨言后,就在德宗身边挑拨,说王贵妃恃宠而骄,竟敢对皇上无礼。又说她生来命贱,受不了荣华富贵。德宗听了这些话后,对王贵妃渐渐疏远了。

一次德宗又到贵妃的住处,看到王珠头发散乱,身着百姓的布衣,正与宫女们混在一起干活,见此德宗气不打一处来,王珠见德宗后,只求让她出宫,德宗更为恼火,骂道:“你真是个贱骨头,无可救药!”

德宗立即下令除去王贵妃的名号,让她穿上入宫时的衣服,送回了王家。德宗又把王珠的哥哥王承升召来,对他说:“你妹妹真是穷命女子,朕不强留,将来可选一军校与她相配,但不准让她嫁仕宦之家。”

王承升受到皇帝讥讽,心中闷闷不乐,很想回到家中责骂妹妹几句,但一看回到家中后的妹妹笑逐颜开,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和家中的几个丫环们弹琴嬉戏,很是快活,也就不忍心再责备她了。

王珠回到家中不久,中书舍人元士会到王承升家玩,碰巧与王珠相见。这位元公子眉清目秀,深通音律,被当时文人称为“才子”,他曾与王珠认识并颇有好感,两人还在一起讨论过音律之事,后因王珠成了太子妃,元士会也娶了夫人,因而多年未见面了。

此时恰好元士会的夫人病故,王珠也被赶回了家中,二人再次相见,不由引发旧情,很快便相恋起来,并情愿结为夫妻。但因德宗皇帝有言在先,不准王珠嫁官宦之家,元士会为了爱情,竟辞官为民,携王珠双双返回故乡,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贵妃王珠,自愿放弃皇后不做,不慕荣华富贵,甘愿出宫嫁给无职无官的平民百姓做妻子,这在唐代后宫的嫔妃中是绝无仅有的。

与武宗生死相随的王才人

唐武宗一生未立皇后,身边最宠爱的并且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贤妃王氏。武宗之所以宠爱王贤妃,不仅由于她美丽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她聪慧机智,善解人意,考虑问题多有见地,成为当时武宗身边的一个得力助手,武宗即位后,有立王贤妃为皇后之意,但是由于门庭的关系,怕引起众大臣的反对,只好立为王才人。

武宗执政时年仅27岁,在唐朝后期,还算是一个稍有作为的皇帝。这与王才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王才人不仅在生活上细心地照顾武宗,还常为武宗出谋划策,她对武宗提议:先利用各地节度使与仇士良等宦官的矛盾,封仇士良为观军容使,这样一来,外示尊宠,实际上把他架空,以削减宦官的力量,她的建议使武宗茅塞顿开。

会昌二年(842年)四月,武宗令中书省起草诏书,削减禁军的粮饷。在此之前,天子诏令是由宦官传递经办的,而今仇士良等却不能参与。仇士良恼怒地说:“果真如此,我将率领禁军兴乱示威。”

武宗知道后,气愤地说:“纯属奸人之辞。”

还当面斥责仇士良:“削减粮饷之事,纯属朕的意思,且尚未实行,你何必出此狂言?”

一向骄横的仇士良听后心里有些害怕了,赶紧俯首请罪,从此,仇士良的权势受到很大限制。

之后,武宗又撤回了由宦官充任的监军,并解除了宦官担任的禁军职务,使宦官的力量大大减弱,最后使一向骄横的仇士良被迫退休还家。

在民族关系方面,武宗执政后,王才人力劝武宗缓和与黠戛斯、回纥及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从而赢得了边境的和平。

有一次,武宗想让人为他选几个扬州的歌女到宫中,王才人对此事非常不满,批评皇帝这样做会玩物丧志,下属也回绝说:“如果皇帝不正式下诏,我就不能挑选美女。”

武宗经过思考后,由生气变成了惭愧,立刻停止了这种做法。

武宗在位期间,大灭佛教,深得人心,但是在灭佛的同时,又过于信奉道教,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特别是他深信道士赵归真的说教,认为人能返老还童,因此,天天服所谓的仙丹,把原来健壮的身体搞得面黄肌瘦。王才人看到这种状况,忧心忡忡,她几次劝阻武宗。说来也怪,凡事武宗都愿意听王才人的,唯独此事,武宗却不听,继续用丹,直至不久大病缠身,连床也下不了了。

武宗病重后,王才人始终陪伴在武宗左右,端茶送水,毫无怨言。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武宗已到了垂危的阶段,人瘦得已不像样了,一天,他长时间注视着在床前忙碌的王才人,不觉两眼涌出泪水,好不容易才从嘴里吐出一句话来:“朕要和你永别了,朕委屈你了。”

王才人听后心如刀绞,强忍着泪水说:“陛下大福未尽,如何说出这样的话呢?”

武宗还想说什么,但却发不出声音了,只是两眼直勾勾地望着王才人,目光久久不肯离去。王才人猜到了武宗的心思,哽咽着说:“陛下万岁之后,妾一定和陛下生死相随。”

武宗听后竟微微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没过多久,便瞑目而逝。

王才人忍痛为武宗料理完后事,并将自己多年来的私蓄全部拿出来分给后宫的妃嫔官人,然后在武宗遗体前点香祭祀,流着泪说:“陛下,妾身随你来了!”

便解下衣带,在武宗的遗体前自缢而死。

王才人死后,即位的宣宗追封她为贤妃,并将她的遗体同武宗一起葬于端陵,实现了武宗和王才人生死相随的愿望。

杜秋娘为唐朝作出了哪些贡献

杜秋娘曾经是江南的歌伎,虽然她出身微贱,但是却不像一般的女子,她独禀天地之灵秀,出落得美丽无双,而且还非常聪慧,她占尽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能歌善舞,甚至还会写诗填词作曲,作为歌伎曾风靡了江南一带。

杜秋娘十五岁时,她的名气就传到了镇海节度使李铸的耳朵里,于是李铸设法以重金买入府中充任歌舞伎。一般的歌舞伎都是学一些现成的歌舞,为主人表演取乐。但是人小心高的杜秋娘却不甘埋没在李府成群的歌舞伎中。于是,不久后她就暗自思量,自写自谱了一曲《金缕衣》,在一次李铸的家宴上,声情并茂地演唱给李铸听。

而李铸此时已年过半百,却也雄心不减,当他听了杜秋娘唱的一曲《金缕衣》,心中的欲火不禁被煽动起来。在他看来,这小曲充满了挑逗,虽然他已不是“少年时”,但临近暮年,似乎更要抓住美好年华的尾巴,及时享受生命乐趣,杜秋娘太知他的心思了!

顿时,李铸对杜秋娘大为欣赏,当时就决定把她收为侍妾。于是,李铸与杜秋娘就成了一对忘年夫妻,但因两人都热情如火,所以春花秋月中,这对老夫少妻,度过了许多甜蜜醉人的岁月。

之后,唐德宗驾崩,李诵继位为顺宗,但是顺宗因病体不支,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就是唐宪宗。唐宪宗年轻气盛,一登基就决心扭转国内藩镇割据的离散形势,因而采取强制手段,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

就这样,身为节度使的李铸也受到了打击,为此他大为不满,倚仗手中的兵力,举兵反叛朝廷,在朝廷大军的镇压下,叛乱很快平息,李铸也在战乱中被杀。

杜秋娘就这样经过了百般周折,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入后宫为奴。虽然身份卑微,但是凭着她的美貌和过人智慧,她很快又成了歌舞伎。一次,聪慧的秋娘趁着为唐宪宗表演的机会,再一次声情并茂地表演了《金缕衣》。

唐宪宗李纯正年轻,曲中那种热烈的情绪更是深深感染了他。而演唱的杜秋娘明艳而雅洁,气韵在众佳丽中独高一格,不禁为之心动;况且此曲还是由她亲自创作,才情也不一般。于是,没过多长时间,杜秋娘被唐宪宗封为秋妃。

之后,杜秋娘深受宪宗宠爱,她的一笑一言,一举一动,都别有风韵,令年轻的宪宗为之沉醉,他们出双入对,特别像当年杨贵妃与唐玄宗。但是,比起纵情放荡的杨贵妃,杜秋娘又略高一筹,她不仅与宪宗同享人间欢乐,而且还不落痕迹地参与了一些军国大事,用她的慧心和才智,为唐宪宗分忧解劳。这在众多皇妃中是不多见的。

唐宪宗刚刚即位的时候想尽快建立功绩,提高自己的威信,于是对藩镇采取强压手段,引起藩镇纷纷的不满。但是,后来番邦犬戎侵犯大唐边境,宪宗竟然对藩镇施以宽柔政策,不但抵御了外侮,而且取得了本土的安定,使唐室得到中兴。宪宗有着这样的转变非常令人惊讶,其实这除了大臣的建议外,重要的还是靠秋娘枕边风的吹拂,她以一颗女性的柔爱之心,感化了锋芒毕露的唐宪宗。

国家太平后,手下有大臣劝谏唐宪宗用严刑厉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动乱,这建议颇合宪宗的性格;但秋娘闻言则建议他以德治天下,合情合理,让唐宪宗也依了她的意见。

可见,秋娘不仅是唐宪宗的爱妃和玩伴,而且还是他处理朝政的主要帮手,几乎占据了宪宗的整个身心,使宪宗对其他佳丽丝毫没有兴趣。当国家逐渐平定昌盛之后,宰相李吉甫曾劝唐宪宗可再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他却断然拒绝了。好在秋妃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

杜秋娘虽然拴住了宪宗的心,但并没使他沉溺于享乐而忘却国事,相反的倒是潜移默化地帮着他治国安邦。

但是好景不长,元和十五年初,唐宪宗就不明不白地驾崩于中和殿上,年仅43岁,正值年盛体强之时。有人说宪宗是服食长生不死金丹中毒而亡,也有人说是内常侍陈弘志蓄意谋弑,但是当时宦官在朝中势力庞大,也就无人胆敢往下追究了。

此时,24岁的太子李恒在宦官马潭等人拥戴下嗣位为唐穆宗,改元长庆。当时进宫12年,已30多岁的杜秋娘,在宫廷中颇有声望,而且朝中重臣也对她相当佩服,所以皇帝的更迭,政治的风暴,并没有影响她的地位,在某些军国大事上,唐穆宗也像唐宪宗那样经常听取她的意见。

之后,杜秋娘被指命为穆宗的儿子李凑的保姆,负责皇子的教养,杜秋娘自己没有孩子,便把一腔慈母之爱倾注到李凑身上。但是,唐穆宗李恒是个好色荒淫的皇帝,即位后,很快就沉迷于声色游乐之中,国家动荡不安,他也不闻不问。而杜秋娘只在一边冷眼旁观。

长庆四年,不满30岁的唐穆宗竟又莫名其妙地死去,于是刚刚15岁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这位小皇帝童心未泯,性躁贪玩,特别喜欢游戏和在深夜里捕猎狐狸,天天带着一班宦官伴臣东游西荡,花样百出,还不时地发一顿小皇帝脾气,无缘无故地将身边人痛打一顿,根本谈不上操心国事。

宝历二年的冬天,唐敬宗夜猎回宫后,又与宦官刘克明一伙人在大殿上酣饮。夜深酒醉,唐敬宗内室更衣,殿上灯火忽然被一阵狂风吹灭,待再点亮时,人们发现小小年纪的唐敬宗被杀于内室,这时他才十七岁。

接下来,枢密使王守澄又与宫内宦官内外勾结,保举唐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昂入宫,成为唐文宗。但是文宗年幼不事,朝廷大权实际落在一些大臣和宦官手中。杜秋娘眼看着李家皇帝一个个被宦官所杀,又一个个在宦官操纵下登基,简直成了宦官手中的玩偶,倍感气愤。

于是杜秋娘就开始悉心调教漳王李凑,使他养成一副有胆识的个性,并立志要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君王。眼看时机即将成熟,杜秋娘周密筹划,与朝中宰相宋申锡密切配合,企图一举除掉王守澄的宦官势力,废掉文宗,把李凑推上皇帝的宝座。

然而,事情似乎已经成了必然,由于宦官的耳目众多,虽然杜秋娘的计划十分隐秘,但仍被王守澄知道了。幸好没有把柄落在他们手中,不便严加处置,结果是李凑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放归故乡,结束了她漂泊不定的一生。

细细数来,很多宫中女子的命运都由别人掌握,但是出身微贱的杜秋娘,却敢于凭着自己的才智,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她从不屈于命运的安排,虽然无法改写唐朝走向灭亡的悲剧,但是却为唐朝作出了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