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宫秘史
24552700000003

第3章 是明是贤凭人说——李唐帝王篇(3)

承乾被废之后,李泰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太子继位人,他每天都到宫中侍候,进一步讨父亲欢心;太宗本来就喜欢他,便当面表示要立他为太子。但这时大臣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刘洎等主张立李泰为太子,而在朝中地位显赫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却主张立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此时太宗也拿不定主意,他既不愿为立李泰使几位功臣现在或以后受害,也不想使李泰失去元老派的支持。

面对种种阻力,李泰为尽快取得太子的资格,向父王表示,在自己临终前杀掉自己的儿子,再把皇位传给九弟李治。李世民对李泰的这种宽宏大度非常赏识,便再次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褚遂良对李泰的许诺表示怀疑说:“若魏王李泰以后真做了皇帝,还肯杀掉亲生儿子,传位于晋王吗?”

李世民对此不能保证,褚遂良紧接着提醒太宗:“当初承乾被立为太子,陛下却厚爱魏王,待迁过于太子,才酿成后来兄弟争位,太子图谋政变的悲剧。这可是血的教训。如果您立魏王为太子,为避免以后悲剧重演,请先给晋王一个妥善的安置,才能使大家平安无事。”

这番入情入理的话,说得太宗又陷入困惑之中。

这时李泰,为了早当太子真是心急如焚,他要想办法,迫使软弱的九弟李治退出这场竞争。他找到李治说:“原来你与七叔元昌关系密切,现在他因谋反被杀,你不怕受到牵连?”

这时的李治才15岁,还并没有意识到目前的处境,也不知正在争夺太子位的内幕,本来胆小软弱的李治的确被李泰的话吓住了,整天忧心忡忡,唯恐有朝一日父亲来惩罚自己。太宗逐渐发现九儿最近的神色有些不对,便追问原因,李治如实坦白了四哥对他说的那些话,李世民这才知道是李泰在暗中搞小动作,心里很不高兴,这时太宗又回想起长子承乾曾对他说过的一段话:“我本已做太子,并无其他要求,只是因为李泰,我才有了政变的动机,如果现在让李泰做太子,正好落入他的圈套,使其阴谋得逞。”

李世民现在仔细考虑这些话觉得颇有道理,就暗中决定不立李泰,而让九儿李治继承皇位。为了稳固下一任皇帝的统治,太宗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李靖几个重要臣属要统一他们的步调,以后好死心塌地地尽忠于李治,便出现了我们前面所描写的那一幕。所以大臣们都表示,听命于皇帝,不论决定立谁,都不再有异议。

其实,局势已经很明确,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太宗已排除了两个,李治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唯一合法的候选人。

李世民为了防止李泰闹事,派人把他囚禁起来。决定宣布后,李世民又做了解释:“朕若立魏王为太子,则太子位似乎可以通过图谋钻营得到,就为以后没有取得太子资格的后代树立了不好的榜样。现在,太子图谋发动政变,魏王同僚谋取太子位,朕就把二人都废掉。这种方法要成一种制度,后世君再发生类似事件,也要照此办理;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争夺皇位的悲剧。另外,如果魏王得主,承乾必被处死,他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晋王的生死也难以得到保障。”

贞观十七年,15岁的李治被立为太子,承乾和李泰相争,结果两败俱伤,本无意做太子的李治坐收渔翁之利。

唐太宗晚年是否依然贤明

李世民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那么我们可想而知,他肯定从小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受的是当时门阀贵族典型的儒家教育,这在他之后做皇帝时充分表现了出来。所以,李世民深通经、史,而且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法鉴赏家。

与他的兄弟们一样,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就接受了第一次战争,早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随父亲多次出征,平定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以及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从中,年轻的李世民也学到了很多军事上的知识。

李世民在位早期,就不仅体察民情,对民众非常的同情,更是善于接纳朝臣的意见。不仅是这样,他还经常为缺乏治国的才能而表示担忧,此外,他还多次声明由于他早年从事军旅,没有受过做帝王的专门教育,害怕自己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在群臣面前采取谦恭下士的态度,经常听取大臣的见解,并渴望从中学习一些治国的才能,他还主动征求大臣的意见和批评。

总的来说在唐太宗的统治早期,他倾注于治国的精力是惊人和令人赞叹的,他还要求群臣和他一样为治理好国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唐太宗经常下令宰相们轮流在中书、门下省值宿,以便能不分昼夜地随时召对。更令人惊讶的是,当谏书多起来时,太宗就把它们贴在寝室墙上,以便能对它们审查和思考,有时候,他还为此彻夜不眠。

在唐太宗即位的早期和中期,他谨遵儒家的教导,使士大夫参与国事并有权有责,事实证明,他对文人的谏诤和压力非常敏感而尽职尽责。即位没多长时间,唐太宗就令谏官参加门下和中书两省大臣们的国事讨论,以便有失误时可及时纠正,还让所有的官员都来议论政事而不必担心说错话或者出现什么错误,并使他们能更方便地直接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唐太宗不只对群臣严格要求,最重要的是他还通过自己多方面的努力,与他们建立了密切的个人关系,这就让他们觉得,在制定政策和处理国事方面,他们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另外,太宗即位初年所自觉遵奉的另一个儒家美德就是节俭。他刚刚即位就严格地削减了宫中的正在建设中的工程,为的是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他在即位后几个月内对群臣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他这样说,更体现了他宣扬节俭和关心民众疾苦的主张,可以说这在古代帝王之中是十分少见的,正因为这样为唐太宗的统治赢得了民心。

从以上我们看出,唐太宗李世民在统治前期和他的早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明君,但是这个良好的形象也只属于这个时期,因为到了太宗统治的中后期,随着国家力量的强固和帝国边境的扩展,太宗对他自己的治国之术变得越来越自信。一个人要是对自己过于自信,那么他就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唐太宗也是如此,所以他开始变得独断专行和自以为是。另外,连带他早年的节俭和爱惜民力的经济政策也开始削减,取而代之的是,他开始大修宫苑和广兴土木。

公元629年和630年这两年中,很多大臣一再上书劝告他,不要大规模地重修洛阳的隋代宫殿,因为这样容易重蹈隋末的覆辙,更会劳民伤财,最后终会造成国库的亏空,国家实力也会随之减弱。但是,唐太宗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他照样命令整修隋代宫殿。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当他看到完工后的宫殿过于华丽和奢侈时,又觉得这样确实不是一个明君所为。于是,他又下令把它拆毁。

但是,他这样的荒唐做法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因为在同一年,太宗又开始命人大力重修凤翔府的隋代仁寿宫,接着又建造了不少于四个新的宫殿。这些宫殿耗资耗时相当巨大,就单单一个襄城宫的建造,就用了将近二百万个工时。但当641年竣工时,太宗发觉宫殿是建在非常炎热的地方,他非常不喜欢,于是,又命令将其夷为平地,并把主持建造的工匠降了级。果然如一些大臣所料,由于太宗靡兴土木,造成国库一度空虚,于是这也成了推迟预定在次年举行封禅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唐太宗大修宫殿我们可以看出,他已经变得不再节俭和贤明,而这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这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他在即位初期,很少举行父亲李渊和弟弟李元吉喜爱的那种隆重的大狩猎活动。这种狩猎,看似只是单纯的捕猎活动,但事实上它是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对当地人民来说是劳民伤财的事情。

但是,唐太宗在位的后半期,狩猎又变成了非常频繁的事,为此他还长期离朝在外。公元637年,有一个皇子因沉溺狩猎而被降黜。太宗在朝宣称说:“权万纪是皇子的老师,他却没有尽好他的职责,才造成了皇子今天的错误,他的罪过可以问斩了。”但是御史柳范听了他的话,却冷冷地回奏说:“房玄龄为陛下效劳,也没有能够阻止您去狩猎,怎么能只处决权万纪呢?”唐太宗听后,立即无话可说了,于是只好悻悻地退朝了。

就这样,太宗的群臣中渐渐的有人对他放弃早年的良好品格开始表示不满。到了公元637年,这种担心的呼声更大而且变得公开化了。也就是在这年,唐朝的重臣马周抱怨劳役过重,而且责备唐太宗越来越不关心民众的疾苦,他还呼吁应该恢复唐太宗早年的政策。魏征在第二年也向唐太宗陈诉说,自公元627年以来他的施政作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越来越独断专行、而且过于自负和奢侈浪费。

但是,尽管是这样,随着唐太宗权力的日益巩固,他开始更加专断而不顾群臣的意见。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过去和群臣建立的个人良好关系也开始出现裂痕,更为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开始对批评置之不理,并威吓那些和他意见不同的人们。

公元648年,宰相房玄龄临终时难过地说,现在朝廷已无人敢犯颜强谏了。因为唐太宗过去对顾问大臣们的谦虚态度已经被帝王的专断所取代了,他无法摆脱身上存在的一些帝王骄横的习性,他晚年经常炫耀自己早年的武功和对强大唐朝的伟大功绩,他还自认已超过以前的其他伟大君主,因为这样,一些大臣为了迎合他的虚荣心,也不得不以阿谀之辞来满足他的骄傲和自以为是。这也致使他统治的中后期,唐朝的国力有所下降。

总的来讲,唐太宗李世民统治的早期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繁盛时期,但是到了晚年由于他对自己早期的功绩过于自满,而造成了后期统治的不足。人都有功过是非,但是他的一些早期的良好的做法和政治才能还是值得我们去称赞的。

唐高宗有着怎样的婚外恋

唐高宗李治登位后,依靠褚遂良与长孙无忌辅政,无为而治,倒也国泰民安。但是,他的后宫却很不平静,太子妃王氏被册立为皇后,却一直没有个一男半女,后宫虽有刘氏的皇子李忠和萧淑妃生的皇子李素节,但终究不是正宗,不便仓促册立为太子。为此高宗很是烦恼。

王皇后怕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会因母亲得宠而被立为太子,这样就会动摇她的皇后地位,便通过她母亲魏国夫人找皇后舅舅去说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请立高宗长子李忠为太子。因为李忠的母亲刘氏地位微贱且无宠,李忠立为太子后,可由皇后抚养,母子感情一旦建立,皇后在宫中的地位也就不会动摇了。由于长孙无忌的帮助,李忠果然于高宗登位的第三年被立为太子。

萧淑妃看穿了王皇后的意图,很不甘心,就同皇后展开明争暗斗。两人常在高宗面前相互攻击,弄得高宗左右为难,十分烦恼,这样更使他怀念起昔日的意中人武媚娘。

这一年的五月,是太宗驾崩三周年,高宗服孝三年期满了。他亲自去感业寺烧香,为父亲超度亡灵。实际上,还有一个无法启口的目的,是想去寻访一别三年的旧情人武媚娘,从而实现当年向她许下的诺言。

祭罢太宗,高宗信步走入后园,来到一座小佛堂,他一眼就看到其中的那一位尼姑,虽然剃光了头,身上装束也淡雅无异,然而桃花如旧娇艳,风姿依然娟丽。衣领宽大的法衣,掩饰不住她那体态的百种风流。三年不见,武媚娘更丰满成熟了。

一看到皇帝,武媚娘一句话也不说,眼泪先涌了出来。高宗又怜又爱,失声道:“你也在这里。”一双含泪的凤眼,似有三分哀怨,七分深情,轻轻地说道:“皇上没有忘记我……”还没说完,已哭成泪人了。

而高宗是个软心肠的人,见此情景,也不觉流下眼泪,情不自禁地又动手为她擦去脸颊上的泪水。他轻轻地拥着武媚娘柔软的身体,问长问短。武媚娘则说一句,掉一串泪,两下里情意绵绵,叙不完的别后相思,直到天色已晚,高宗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佛堂,并答应很快会派人来接她进宫。

要说这位武媚娘同高宗的这段风流韵事,还要从太宗在世时说起。

有一年,唐太宗得了一场小病,当时还是太子的高宗就进宫侍奉自己的父亲,恰巧武媚娘也在那里。太子见她面若朝霞,眼若秋水,身材袅娜,模样轻柔,更兼有一种娇滴滴的迷人情态,东宫姬妾,无人可及。太子不禁心魂摇荡。凑着机会,他同武媚娘在偏殿搭起话来。

“你真漂亮,叫什么名字?”太子问。

“媚娘。”媚娘看出太子对自己有意,说话就更轻柔了。此时,她脑子里飞快地产生一个念头:在皇上眼里,她已经没有多少魅力了,那么,牵住眼前这位未来天子的心,将是她飞黄腾达的唯一希望。

“你真了不起,那一年在父皇面前自告奋勇,想制服烈马,男人也没有这样的勇气,你却能把烈马制服。”

两人交谈着,感到十分投机,太子见四下无人,忍不住上前拉住武媚娘的手。

武媚娘没有挣脱,反而把另一只手轻轻压在太子的那只手上。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毫无顾忌地凝视着太子。凭着她对太子的了解,知道要驾驭这个男人的心,真是太容易了。

犹如一股电流通遍太子的全身,他觉得热血沸腾起来。他顾不得什么了。一下子把武媚娘搂进怀里,贪婪地吮着她的嘴唇。

武媚娘闭起眼睛,让太子尽情发泄心中的激情。但很快,她又用力挣脱太子怀抱,边整理头上的云发,边催促:“殿下请快回去,以免引起皇上怀疑。”

从这以后,太子像着了魔。白天,他捕捉着武媚娘的身影,哪怕多看到一眼也好,每次武媚娘都给太子回眸一笑,那含有无限情意的眼神,会使太子站在那里痴痴地发半天怔。夜晚,太子常常无法安眠,难以抑制心头的骚动。睡梦中,也同心上人在相会。二十出头的太子,尽管妻妾成群,但这一次,在他眼里才算真正的恋爱。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乘着太宗病危,在武媚娘的卧室内,两人竟不顾礼法,成就了好事。梦寐以求的美人总算得手了,太子异常兴奋,尽管他仁孝,对父皇有很深的感情,但为了那挡不住的诱惑,内心深处竟时时冒出希望父皇驾崩的念头。

一天,唐太宗在昏睡之后睁开眼睛,见武媚娘站在榻边,便对她说:“朕自得病以来,医治无效,反日益见重,看来将不久于人世了,朕死后,你将如何自处?”

武媚娘连忙跪下,说:“妾蒙圣上隆恩,本该追随陛下而去,但陛下龙体未必不能康复,妾宁愿削发为尼,长斋拜佛,为陛下祈求福寿。”

唐太宗听后点点头说:“好,你既愿意这样做,也省得朕为你操心了。”

不久后太宗驾崩了,凡受过太宗召幸的宫人们,都像武媚娘一样,被送入尼庵。她们一个个都哭得像泪人儿,只有武媚娘没有哭,她有自信心。因为一次太子进到她的卧室,呜咽着问:“你难道甘心撇下我吗?”

武媚娘仰头一望,见太子这几天消瘦了许多,头上竟添了几根白发,不由心头一酸,流着泪对太子说:“圣命难违,只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