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别用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24741400000003

第3章 孩子自私怎么办(1)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自私与利他之间的平衡很重要。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所有权”意识。让他知道,别人的东西不经同意不能随便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别人也不能随便取用。公共用品,谁先拿到谁就有权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分清私有与公用,孩子长大后才能适应公共生活的规则。

同时,要懂得利他。无私给予、忘我奉献不是他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但要让他明白,给予别人是一个重要的生存武器。一个人,没有对别人的付出、给予和关怀,就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

利己,还是自私

一场惨烈的战争结束了,一个美国士兵打完仗后回到国内,在旧金山旅馆里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午夜,他给家中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要你们帮一个忙,我要带一个朋友一起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回答说,“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但是,有件事一定要告诉你们,他在可恶的战争中受了重伤,成了残疾人,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他已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们为他感到遗憾,孩子,我们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好吗?”

“不,他只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孩子,你不知道,这样他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拖累,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孩子,你自己一个人回家来吧。会有人照顾他的……”

话没说完,儿子的电话就断了。

父母在家等了许多天,未见儿子回来。一个星期后,他们接到警察局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自杀了。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到旧金山,认出是他们的儿子,然而,他们惊愕地发现:儿子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

看完这个故事,爸爸妈妈们有什么感想呢?士兵父母的做法,是出于利己考虑,还是自私冷漠呢?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出“利己”和“自私”的概念。

“自私”一词的含义是,“只为了自己”,即“行事只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也就是说,自私是一种利己的行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利己”并没有对错之分,它是人性中最深刻、最稳固的基本属性。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利己超过了一定的程度,就变成了有害的自私。而这种自私,不仅会让人变得冷漠无情,而且可能会让内心变得空虚、迷茫,失去朋友,无法顺利融入这个社会。

孩子有他的生存秩序

从超市回来,一进门,我就兴奋地朝峻康喊:“宝贝,看妈妈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了?”

“我最爱吃的大苹果!”峻康跌跌撞撞地跑到我面前,抢苹果吃。

我急忙走进厨房,洗干净了苹果,然后切成几个小块。

“妈妈,为什么要切我的大苹果!”峻康生气地说。

“分给爸爸妈妈吃呀,这么大一个苹果,你自己怎么吃得完?”

“这是我的苹果,我的!你们都不许吃!”

“可你的小手,根本连这个苹果都拿不住哦!”

“我两个手抱着!”

在养育儿子峻康的时候,我们总会发现形形色色的问题。比如这件事,有时都感觉好委屈。妈妈辛辛苦给他买来苹果,他却不分给妈妈吃,怎么那么“自私”呢?

爸爸妈妈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呢?但面对天真的孩子,我们不能去怀疑他、否定他,而是应该试着了解他,当我们问:孩子不听话、哭闹、自私、胆小,该如何管教时,其实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方向。如果我们能自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我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更愿意沟通、更有安全感、更有爱心、更勇敢……我们会发现,问题解决起来远比想的简单。

自私是我们成人世界的用语,它带有道德性的判断。给懵懂的孩子扣上一顶“自私”的帽子,对他们进行道德审判是不恰当的。低龄的孩子,他对自己的关心要多于对周围人的关心,这是孩子心理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爸爸妈妈们知道“秩序感”吗?它能解释孩子身上很多奇奇怪怪的现象。儿童秩序感是由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首次提出的,她搜集了大量关于幼儿秩序感发展的实例,并从观察中得知:幼儿从出生几个月后,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有一种对“秩序”及“一致性”敏感的时期。“秩序”指幼儿能辨认出环境中物品与环境的关系,也记得每件物品放置的位置。“一致性”是事物进行的固定顺序。幼儿基于上述的敏感性,产生对周遭事物的理解。

一岁之后,孩子对于秩序开始有一种近乎顽固的追求:他们坚持每样东西必须归其“主人”所有,他人不得动用。他们不仅不愿分享自己的物品,家里其他人的物品也不能随意交换使用。他们坚持拿到手里的食物、玩具等必须是完整的。给孩子买来雪糕,你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咬了一口,孩子撒泼打滚,会要求你把吃进去的吐出来。峻康要吃苹果,我认为他不可能吃完一整个,把苹果切成块,他会大哭着拒绝接受,与他的秩序感有很大关系。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武断地认定这是自私的表现了。

从幼儿的心理发展层面上看,婴儿期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2~5岁时,儿童正在发展从多种角度、多种立场考虑问题的能力。最初,他们在观察事物和考虑问题的时候,还不能超出他们实际所看到的。他们没有认识到人们在从各种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同一个事物,也很少知道别人会有与他不同的情感。因此,儿童在对待事物和他人的时候总是直接地联系自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交往还是一种初步的随意性交往,他们还不会和同伴友好相处。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是“我的”,不考虑别人的权利与要求,他们不知道别人也在玩,不会商量着办事,也不会自我克制,与别人分享喜欢的东西就更不可能了。

因此我们说,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自私”是正常现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他们必须经由心智成长的历程才能逐渐领悟、学会分享。在这个阶段,孩子会逐渐建立“所有权”的概念:我的、你的、他的。只有确认了什么是“我的”,他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是“他的”,把自己的物品跟他人的物品分开。

孩子的占有欲强代表他自我认同感的提升,所以,从另一方面说,这是个好现象。过了这个阶段,当他建立了良好的自我认同后,他会慢慢认识到,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别人的存在,在想到自己的同时,必须要想到别人,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他会逐渐产生与人共享的意识,特别是,当他意识到这个东西的所有权并不属于他的时候。父母们的责任是训练孩子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逐步形成利他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的引导教育方式不当,孩子就不能顺利完成从利己到利他的过渡,继而形成自私的心理。

爱在单向流动

和峻康约好,周末要去动物园看长颈鹿,可是周五的晚上,峻康的爸爸突然不舒服,就对峻康说:“如果明天爸爸还不舒服,我们就不去看长颈鹿了。”

长颈鹿可能看不成了,峻康很不高兴,撅着嘴不说话。

“爸爸不舒服,我们应该在他身边照顾他,假如你生病了,是不是也希望我们照顾你?”

峻康勉强地点了点头。

看妈妈忙着照顾爸爸,而他也非常关注爸爸的身体,似乎对去动物园还抱有一丝希望。过了一会儿,他跑来问:“爸爸,你好些了吗?”

为了不让峻康担心,峻康爸爸笑着说:“好多了。”

峻康听了很高兴,赶快跑到我面前说:“妈妈,爸爸说他舒服一些了,那明天我们可以出去玩了吧?”

看着峻康渴望的眼神,我们都无法拒绝。第二天,峻康爸爸强打起精神,全家人一起去了动物园。

宠爱孩子,即使大人受点苦也心甘情愿。可回来后,峻康妈妈说,那天在动物园,看到生病的我仍坚持陪着峻康,心里酸酸的。我们当父母的,是不是因为孩子小,就不去教给他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呢?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处处为孩子考虑,甚至忽视了爱人,这样做是不是也很“自私”?孩子做事不考虑大人的感受,自私自利,是不是爸爸妈妈无意中造成的呢?

默许、迁就甚至纵容孩子的自私行为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这表现在孩子做出过于利己的行为时不加以制止,甚至表现出默许和赞成的姿态。比如,一些妈妈会忽视孩子吃独食的举动,即使发现了,也不会明确制止。有的妈妈甚至在不知不觉地培养孩子吃独食的习惯。在肯德基或麦当劳,我们常常会看到妈妈们坐在孩子对面深情地看着孩子开心地啃鸡腿,自己却一口也不吃。偶尔孩子会把啃了一半的鸡腿递到妈妈面前,妈妈们只是感动地一笑,将孩子的手推回去,说:“妈妈不喜欢吃,你吃吧!”

这完全出自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这一点我十分肯定并为之深深感动,但是我对这种表达爱的方式持有怀疑态度。每一个家长都希望把好东西留给孩子,但是不表示孩子应该独享好东西。因为孩子毕竟还小,不可能完全领会父母的爱和良苦用心。大多数孩子反而会觉得也许爸爸妈妈真的不喜欢吃,或者大人应该让给小孩吃。渐渐地,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就不会再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我们的职责是要让孩子明白,这样的需求是双向的,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别人这些,自己也就无法从别人那里得到。但爸爸妈妈们因为爱孩子,经常会把自己定位为超人,尽可能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从来不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有需求、也需要被关爱。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自私的性格悄然养成。

过度关注滋生优越感

除了家长自身的行为和性格特征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外,孩子的整个成长环境——家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环境,包括家长给孩子营造出的整个家庭氛围,及所有家庭成员身上显现出的性格特质。而这种氛围就是通过家长对孩子的有意识地教育和引导来完成的。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没有谁能凭借一己之力驾驭生活。现实中,很多人正是因为狭隘自私,不能与他们互利共赢,而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作为父母,更要懂得,通往成功的路上,孩子不应该孤军奋战。要警惕孩子陷入自私自利的境地之中。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会造成孩子的自私性格呢?

过度关注让孩子产生优越感,这是造成孩子自私的根本原因,却又是最易被父母忽略的隐性原因。父母们往往认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应该时时刻刻关注他的一切,知悉他的冷暖,了解他的喜怒,挖掘他的心思,预知他的动机。这是身为父母应该做的事,不关注自己的孩子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对,完全正确!问题在于,关注和过度关注是不同的概念,也会带来不同的后果。很多爸爸妈妈在不知不觉中就做过了界。

请各位家长,特别是妈妈们看看以下几项你们做过哪些?

1.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被别的小孩欺负或被老师忽略,特别拜托老师甚至通过送礼的方式请老师多多关照自己的孩子。

2.当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会在一旁监视着,担心孩子会吃亏,发现一点问题就立马走过去将孩子拉走,不让他和那些小朋友玩。

3.在接送孩子的时候怕孩子受累,自己背起小书包。

4.孩子五六岁了,仍然在给他喂汤的时候帮他吹冷。

5.即使孩子上幼儿园了,还是担心孩子怕黑或夜里下床走动时碰伤。

6.夜里孩子要喝水,会亲自把水送到孩子嘴边。

7.怕孩子受伤,不让孩子参加学校的长跑训练。

8.孩子要吃水果时会亲自帮他洗净,即使孩子自己洗过也会帮他再洗一遍。

9.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断地问他:“你饿吗?要不要吃点什么再做?”

10.偷看孩子的日记或偷听孩子的电话。

如果以上10项您做到了一半以上,那么,您对孩子的关注就有些过度了。

过度关注对于孩子的自私性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所有人都应当关注我,我生来就优于常人”的错觉。在受到特殊对待的同时,孩子也会特殊对待自己,并对周围的环境提出特殊要求。一旦别人满足不了他的特殊要求就会发脾气,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加强幼儿时代思维中的“我即世界”的观念,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他人分享,也不会体谅他人。

警惕美德流于狡猾

孩子在一岁半至两岁之间会出现“自我”的意识,做出一些利己的行为。而有些家长就特别喜欢放大孩子的这种行为,喜欢把孩子培养成“小人精”,好显得比同龄小孩更加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更加聪明。

大学时我住在学校宿舍,记得有一晚熄灯后大家聊起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其中有一个女生讲道:“我小时候就特别聪明。3岁的时候,有一次在饭桌上,大家指着盘子里一大一小两条鱼问我‘一条给你,一条给奶奶,你选哪一条?’你们知道我怎么回答的吗?哈哈!我说‘小鱼有刺!’多有水准的回答呀!我年纪太小了啊,小鱼有刺我当然不能吃啦!言下之意嘛,就是我要大鱼!直接说就显得我不尊重老人或是自私啦!”

然后其他人都问:“那你家人当时什么反应?”

“当然开心地大笑啦!这事还是长大后我妈讲给我听的,说我小时候可精着呢!”

这位同学的妈妈真是“小人精”家长的代表,竟然将这个例子作为小孩聪明的证明一直记着,并在孩子懂事后以肯定赞扬的态度讲给孩子听,以致我的这位同学直到上了高中仍然觉得她的做法很聪明。

父母不经意间做出的举动,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这种影响将贯穿他生命的始终。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懂得分享,学会“孔融让梨”,但往往忽略了细节上的教育漏洞。我想说的是,身为父母,你一定要自己先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美德,什么是狡猾。美德,使一个人能够妥当处理和他人的关系,获得别人的认可。这是一种善良的天性,是爸爸妈妈们都希望孩子拥有的。但是要警惕,美德最容易变成狡猾。狡猾只能因为缺乏理解和德行,不能达到目的,于是就用计谋和欺骗去达到。它的害处在于,狡猾可能使你占一次便宜,但是以后要吃亏。无论怎样掩饰,决不会一直哄骗下去,使人们一直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