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接着说:“你们都是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的老总,那么我想请教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应该都知道,现在广东经济发展得很快,连买鸡都不需要把整只鸡都买下,你想要鸡的什么部位人家就能给你什么部位,但是你们知道鸡的哪个部位最便宜吗?”这些老总先是你看看我,我瞅瞅你,然后就开始议论起来了,有的说鸡的脖子最便宜,有的说鸡爪最便宜,有的说鸡内脏最便宜,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教授看着争执不下的老总们说:“你们说的都不对,一只鸡最便宜的部位就是鸡的架子。”老总们一听就明白了教授的意思,教授想要告诉他们的是做人不要摆架子,架子是最不值钱的。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世界之大,不知道的事情也很多。所以,做人一定要谦虚,人只有懂得谦虚做人,别人才会教给你更多的知识,也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人应该保持一种空杯心态,这样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就如南怀瑾说的那样,做有本事而没有脾气的上等人。
不被流言扰,日久见人心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南怀瑾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处世的艰难之处。一个人如果有时候想做个忠臣是很艰难的。这个人如果对主管和上司尽忠,处处呵护有礼,做好了自己的本分,但在外人眼里看来可能就是拍马屁。
南怀瑾说孔子非常通人情世故。很多做过长官的或部下的都深有体会,如果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见解不够周全,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然后就改变自己的主意或者立场。南怀瑾说人格应该建立在自己的身上,而不应该受到流言的困扰,因为日子久了就会看见真正的人生内涵。
世间的人大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或者言论而改变自己。善与恶都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别人对待自己的行为或者言论都是出于自己的心理,但是有很多的人会因为别人的品评或者指责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也有的人会因为别人施予的委屈或者责难而变得丑陋。君子的行为就是坚守自己的内心,不会因为外界而改变自己的修养和内涵。
一个和尚下山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四处无人,天色也不早了,只有前方不远处有个庄园,他决定去那个庄园里避避雨。
和尚从外面看到庄园很大,于是走上前去敲门。守门的家仆看见来人是个和尚,问明他的来意后,就冷冷地说:“我家主人与僧道从来不会往来,你还是去别处吧!”家仆说完就急欲关门。
和尚恳切地说:“你看,雨这么大,天色已经很晚了,而且附近没有其他的人家,还是请您行个方便,让我进去你家避避雨吧,雨一停我就走了,绝不多做打扰。”
家仆见和尚说得诚恳,口气也软了说:“这个事情我不能擅自作主,我想进去问问我家主人的意思,你稍等一会儿。”家仆说完就进院里去请示,过了一会儿就出来了,意思还是一样的,和尚看到如此情况便请求在屋檐下暂歇一晚,结果还是遭到仆人的拒绝。
和尚实在没有办法,便向家仆问明了庄园主人的名字,然后冒着大雨,不顾天黑地奔回了寺庙。
3年后的一天,庄园老爷纳了个小妾,并对小妾宠爱有加。小妾想到庙里上香祈福,祈求能够早生贵子,要求庄园老爷陪着她一起去。庄园老爷到了庙里忽然看见自己的名字被写在一块显眼的长生禄位牌上,他心中纳闷,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找到了一个正在打扫的小和尚,向他打听长生禄位牌是怎么一回事。
小和尚听完庄园老爷的话,笑了笑说:“这个长生碌位牌是我们住持3年前写的,一天他淋着大雨跑回了庙里,他说山下有位施主和他没有善缘,所以住持要为那位施主写一块长生禄位。之后住持天天诵经,为他祈求功德,并且希望能和那位施主添些善缘,至于其中的详情,我们不是很清楚。”
庄园老爷听了小和尚的这番话,顿时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心中充满了惭愧和不安。之后他就成了附近有名的善人,再也不会把求助的人拒之门外了。
世界看起来很大,但其实也是很小的,人生何处不相逢。胸襟宽大能容忍一些事情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恶意而改变自己的初衷。现实社会的环境与他人施予自己的一切恩怨,都只是别人带给自己的困扰,只要坚守自己内心的修养和行为,就可以保持君子的风范。而这些都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行而改变。
南怀瑾说自己的内心是否诚恳不需要别人去了解,人生诚恳的建立,在以后的日子里世人就会知道了。人自己的见解和人格的精神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一个人在以后的岁月里被人评论说不是那么回事,那样就会心安理得了。
积累经验,遵循经验
南怀瑾说国家的事情、天下的事情都是从人生经历的经验里获得的。人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成功大都依靠平时经历的经验而得来的。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有苦有甜、有酸有辣,这些都会为以后的人生之路提供更好的经验,也会让人避免走很多弯路。
人生如果没有什么经验,甚至连“一呼百应”的权势经验都没有体会过,那对经验而言就不用谈了。否则自己站在上面大叫一声:“拿茶来”,结果就会看到下面的人提来的茶什么样的都有,不管是龙井还是铁观音等,只要是茶就一起拎来了。然后过了一会儿就反应过来了,发现很多的茶自己都没有品尝过。然后接踵而来的会有很多连锁的反应。
南怀瑾说一个人能够利用人生的经验去丰富人生的阅历是件很好的事情。这样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去丰富自己的人生,更好的就是能够凭借着人生积累的经验而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遵循着人生积累的经验去发散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突破创新。
民国初年,欧洲有一位神父在山东传教。他看到当地的民众生活很艰苦,食不果腹是常有的事情,战乱期间民不聊生的景象引发了他的恻隐之心,他一直琢磨着改善教友们的生活。
一天,神父路过一户人家,看见一个妇人坐在门口梳头,她在梳头的时候就有一些头发掉落在地上。这样的情景触发了神父的灵感。
神父由妇人落头发而想起了他的家乡——欧洲。欧洲自工业革命后就设立了许多工厂,工厂要求厂内的女工都必须佩戴发网。工厂这样做就是避免妇女在工作劳动之时把头发卷入机器中,而且佩戴发网可以起到装饰的效果。神父想,如果把妇女们掉落的头发收集起来,然后编织成盘头发的发网拿到欧洲去卖,这样就可以改善教友们的生活了。
神父想到这里就告诉当地的妇女们,在梳头时,把她们梳落的头发收集起来。然后他又告诉商人,他愿意用妇女的头发交换商人手上的针线与火柴,并教导商人如何把头发编织成发网,卖到欧洲。
神父的成功只是来源于他的生活经验。由一个简单的事情就想到了身边的事情。人很多的时候都是由此及彼地想一些事情,这样利用生活的经验得到的成功就降低了成功的风险,而且更容易走向成功。人在利用经验的时候,不但要遵循经验,更重要的是正确地对待经验。否则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成就。
很久以前,有个人每天都努力地卖着草帽子。
有一天,卖帽人叫卖得十分疲累,刚好看到路边有一棵大树,于是他就走到树下,然后把帽子放着,坐在树下打起盹来。过了一会儿,卖帽人醒来了,他发现身旁的帽子都不见了,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很多猴子,而且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顶草帽。卖帽人十分惊慌,他害怕帽子丢失了而无法养家活口。突然,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想要拿回帽子,用蛮力夺抢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就试着把头上的帽子取下来,然后丢在地上。猴子真的跟着他学习了,猴子看见卖帽人把帽子扔在地上,它们也纷纷将帽子都扔在地上。就这样,卖帽人捡起帽子,回家去了。回家之后,卖帽人将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多年以后,卖帽人的孙子也在卖帽,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他的身上。他的帽子同样被猴子拿走戴在头上。
卖帽人想到爷爷曾经告诉他的方法。于是,他脱下帽子,丢在地上;但这次不同的是,这些猴子们竟然没有跟着卖帽人做,还是直瞪着他。
卖帽人很惊讶,这时猴王出现了,它把卖帽人丢在地上的帽子捡了起来,然后对卖帽人说:“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从这个幽默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今天的卖帽人没有拿回属于自己的帽子,不是因为他没有遵循经验,而是因为他不善于运用经验,这样往往就会得不偿失。世间的事情总是变化万千,人在遵循经验的时候要懂得更好地利用经验,而不是盲目地遵循。
南怀瑾说世间最了不起的人就是那种经历了富贵功名以后都能够保持平淡本色的人。这样的人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积累的人生经验足够谈论国家大事。
名与利,虚与实
现实社会很多人都梦想着能够一夜成名,这样就会红遍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些人的成名大都依靠的是自己的机遇和实力,如果是一个空壳子架在那里,即使有万人的追捧也不一定会成名。
南怀瑾说古代的人如果想成名不会像今天的人这样,大胆而直白地去表露自己的想法或者去展现自己的能力。古人有了自己的想法或者新的观念,一定会假托别人的名义,即使有了好东西也不敢直接说出来,也是假托故去的古人之名。
社会是现实的,今天你位居高官别人就认得你,明天你迁升别地就人走茶凉,没人会去关心你的死活。也许你之前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无名小卒,一旦因为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而出名了,那么就是人尽皆知的了不起的人物了。这就是社会现实,人们认的是那个名,而不是名下的某个人。可见名利是多么虚幻的东西,就如南怀瑾说的那样,成名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
南怀瑾为了说成名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事情列举了一个《文心雕龙》的例子。南怀瑾说古代从事文学的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读过刘勰的《文心雕龙》。这本书相当于中国古代最高的文法,但世人知晓刘勰以及他的《文心雕龙》是颇具传奇色彩的。
刘勰早年家境贫寒,但喜欢读书。曾寄居在南定林寺里,所以也有后人说他是在庙里长大的。刘勰32岁的时候开始写《文心雕龙》,经过5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但是在当时,刘勰没有任何的名气,想要成名或者说得到重视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刘勰很聪明,他想到了一个快速成名的办法,就是今天说的名人效应。于是,他找到了沈约。
沈约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大文豪,刘勰拿着书稿的一部分去向沈约请教。沈约看到刘勰的书稿,粗略地看了一眼丢在旁边说:“年轻人,想成名还需要努力呀。”说完就让仆人送客了。沈约的话让刘勰很受打击,但是他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拿起书稿走了出去,但是同时也在心里有了个主意。
时隔半年之久,刘勰再次拿着那篇书稿去见沈约,只是稍微地改动了一下其中的段落。这次刘勰没有说书稿是自己的,而说是一位古代大文豪的绝世之稿。他只是恰好找到了稿子,然后拿来请沈约批评指教。沈约听刘勰这么一说就赶紧接过稿子来看,一字一句都让他大为赞扬。沈约读完也赞美了半天,这时刘勰才说这篇稿子早在半年前沈约就看过,不是什么名人的绝稿,是他自己的稿件,而且在当时是被沈约否定了的。
沈约听了这话的表情是可想而知的。从此以后,刘勰就凭借着沈约对他的赏识而一举成名,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世人借用前人的名号而使自己成名的不在少数,可见是否成名都是取决于自己的把握的。能够做到巧和好的成名就是再好不过的。刘勰在没有得到沈约的赏识之前一文不值,没有人认识他。得到沈约的赞扬之后就“一举成名天下知”,成名之快,也由此可见名利的虚和实。
南怀瑾还举了个中国近代的实例。
天虚我生是以前上海出品无敌牌牙粉的工业大老板,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是穷困潦倒,靠着自己的所学向报社等投稿谋求生活的出路。尽管他多次投稿,但每次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他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开办了民族工业,在上海商界也小有名气了,这时很多杂志社、报社都来跟他约稿,要求他在自己的报纸、杂志上写文章,都是高额的稿酬。他把过去遭拒绝的稿件再度寄出去,刊登出来以后,人人都称赞他写得好。
一个人成名以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成名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走在大街上甚至不会有人回头看。但是一旦成名后,就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就像那被退的书稿一样,一旦成名,曾经遭受拒绝的书稿也会“飞上枝头当凤凰”,大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气势。这就是成名前后的不同之处。
南怀瑾说成名是没有道理的。成名有时候不需要多么的有才学,或许只需要一个契机。一个人或许才高八斗,但没有很好的契机或者说在适当的时候没有人赏识,那也是枉然。所以说一个人是否成名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
与人相处要找到合适的距离和方式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南怀瑾说这是孔子教人做人做事应该注意的事情,并且称赞孔子为圣人一点都不假,而且孔子本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孔子认为有些人可以作为同学,因为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有共同的兴趣和看法,对事物的了解程度都差不多,就这样做个朋友挺好的,但不能成为共同打天下的人,不可能走同一条路,即使感情非常好也不一定能够和睦相处地共事。假如和很好的朋友一起共事,往往会把好朋友处成冤家,那样就很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