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24926000000013

第13章 哈萨克族饮食文化(2)

(四)饮食的营养结构和科学性

哈萨克族认为,肉食和奶制品是最好的良药。哈萨克族长期生活在牧区,饮食品种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不少科学的饮食经验。他们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和制作不同的饮食,达到冷热平衡和营养均衡的作用。

哈萨克族主要生活在高原和山区,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山区夏季早晚凉,中午热,温差大;冬季长,风雪大,寒流多,气候寒冷。同时,哈萨克族牧民大都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这里条件差,生活艰苦,在这种环境中,不吸取大量的脂肪、蛋白质及水分,是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和抵御严寒的。所以,在哈萨克族的饮食结构中,主要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就是他们的面食也离不开肉、奶、油这三样东西,如****面条、酸奶疙瘩面条、肉汤面条,这些面条都要放油、放肉(冬季放风干肉)。哈萨克族烤馕用发面,馕约有6~7厘米厚,馕里要放牛奶、奶油,吃起来很香。这些食品都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这种饮食结构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帮助人们增加热量,抵御外界的寒冷。哈萨克族在婴儿诞生后不久,就给婴儿全身抹油,以增强体质,到了婴儿3~4月时母亲就开始给喂奶皮、奶油,所以哈萨克族的婴儿长得胖胖的又很结实,都非常健康。哈萨克族酷爱喝奶茶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牧区和高寒农区肉食较多,蔬菜很少,需要奶茶来帮助消化,这是其一;牧区冬季寒冷,夏季干热,冬季大量饮奶茶可以迅速驱寒,夏季可以驱暑解渴,这是其二;牧区人口稀少,各个居民点之间距离较远,外出放牧或办事,口渴时不容易找到饮料,离家前喝足奶茶,途中再吃些干粮,可以较长时间耐渴耐饿,这是其三。另外,奶茶里既有茶又有奶,有时还放一些酥油、羊油、马油,十分可口而富有营养。从事牧业生产的少数民族群众由于早出晚归,往往一天中只在家里做一顿晚饭,白天在外,随身带简便炊具,烧奶茶代饭,一天要喝好几次奶茶。他们每喝一次奶茶,都讲究喝足、喝透,喝到出汗为止。在哈萨克族的饮食结构中,肉和奶制品为主要食物,要调节这种高蛋白、高脂肪的酸性饮食,主要靠茶和奶茶。茶叶中含有******、茶碱、鞣酸、挥发油,有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茶叶除充作饮料外,还是制茶碱和******的原料。哈萨克族一日三餐离不开的茶,在饮食中起到了酸碱中和的作用,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但是,仅仅靠茶来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在夏季,哈萨克人会寻找各种蔬菜和瓜果来调节,同时,还会在草原上采集天然的“布都尔干”(野生草莓)、“喀拉卡特”(老百姓叫黑加仑,学名叫茶藨子)、野葱、野韭菜、野青菜等,这些无污染的天然蔬菜和浆果,含有大量维生素C,补充了身体的需要。每年进入11月份后,开始宰杀肥壮的牛、羊、马,储备冬季的肉食,并做熏马肉、熏马肠等,这些含有高蛋白、高脂肪的肉类食品有较多的热量,对于抵御寒冷、增加体内的热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在冬季喝奶茶时,有的哈萨克族牧民还要在奶茶里放一些白胡椒面、马油、酥油,这种奶茶略带一些辣味,多喝可以增加体内的热量,提高抗寒力,还可以治疗妇女小肚子凉的毛病。

哈萨克族牧民为了适应经常变换牧场和迁移住所的草原生活,往往特制出一些便于携带的方便食品。有一种炒熟的小米,食时用茶水一冲,即成稀汤,吃完肉食后喝这种稀汤,会感到特别舒服。因为小米中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多种成分,能改善在草原上长期缺少蔬菜所造成的营养缺乏。还有一种用小米或麦粒炒熟制成的食品,往往和肉食一起食用,十分耐饥,富有营养,放牧时随身携带,食用方便,补充了身体所需的营养。夏季时在饮食的结构上进行调整,肉食数量和种类减少,一般早上和中午都是馕和茶为主,只有到了晚上,才做一顿饭,脂肪量就相应地减少,另外兼吃各种蔬菜,客观上也起到了平衡和调节的作用。到了冬季,气候寒冷,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随着牧民实行定居,传统哈萨克族饮食有了改变,在茶类上变化较小,在其他饮食的结构上有了改变,使他们的饮食更接近绿洲文化,饭菜的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多彩,饮食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五)珍惜粮食和乳肉食品

哈萨克族的谚语说:“****是哈萨克的粮食。”可见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饮食中的分量。哈萨克族十分珍惜粮食和乳肉食品,对孩子,从小就教育他们要珍惜粮食和其他食品。哈萨克族认为,粮食和乳肉制品都是辛勤劳动换来的,每一份食物都来之不易,不能轻易浪费和糟蹋,浪费和糟蹋食物是一种犯罪的行为,将会受到谴责和惩罚。因而人们看到掉在地上的馕或是其他食品,都要捡起来,放在高处或不容易被人踩到的地方,或是喂鸟、喂狗、喂给牲畜,从不浪费。妇女们在做饭时十分注意,不能把面粉抛撒到地面,散落的面粉都要收集起来,手上带的和盆子上的面粉都要弄干净。挤奶、煮奶或是做奶制品时,都十分小心,从来不把****盛得很满,防止溢出,造成浪费。****洒到地上被人踩到,被认为是一种罪孽,因而他们在做各种奶制品时,都有一定的程序,以减少浪费。同时,他们把含有奶制品的洗碗水都倒到较远的地方。哈萨克人在吃肉骨头时,也会啃得很干净,用小刀子将肉刮干净。

三、主要食俗

(一)特色饮食

1.米、面等

“包尔萨克”

“包尔萨克”是哈萨克族牧民经常食用的一种面做的油炸馃子,呈2~3厘米宽的三角形或是菱形,厚约1厘米,松软可口,是哈萨克族的一种主食。每次喝茶,人们都要摆上这种油馃子,除平时食用外,在节日、喜事待客时也炸这种油馃子。其做法是将发好的面(但不放碱)擀成薄饼,然后切成小块放在油锅里炸,呈焦黄色即熟。可以用植物油,也可用牛油或羊油来炸。“包尔萨克”除了摆在餐单上食用外,在举行“恰秀”(一种祈福的仪式)时也是不可缺少的食品。

“忒盖包尔萨克”

“忒盖包尔萨克”(意为大个儿的包尔萨克)也是哈萨克族的一种油炸食品。这种“包尔萨克”为圆形,直径在3~4厘米,同样是用发面制成,里面不放碱但要放牛奶、鸡蛋和糖,用油炸成焦黄色即成,其味更加鲜美可口,一般在办喜事和招待贵宾时,常用这种“包尔萨克”待客。这种“包尔萨克”要比菱形“包尔萨克”口感更好,松软香甜,富有奶香味,更受人们的青睐。

****面条

新疆牧区奶多、肉多,而蔬菜少。牧区的哈萨克族妇女根据这种条件,烹制了许多具有牧区特色的食品,****面条便是其中之一。****面条就是以牛奶或羊奶做汤来下面条,再放些干羊肉、洋葱、盐和辣子面等。有的牧民还要放一些碎酸奶疙瘩,使其更加提味。****面条味道醇香,并略带酸辣,十分可口。牧民在冬季吃这种饭食既可增加营养,又可增加身体热量,这种饭因而备受欢迎。

“塔潘”馕

哈萨克族的馕一般不在馕坑里烤,因为牧民流动性大,无法把馕坑带来带去,他们烤馕主要是用两个“塔潘”(平底锅)上下扣起来,平底锅上下都用燃烧的干牛粪来烤,由于是文火,烤出来的馕焦黄而不会糊,味香可口。馕胚是用发酵面团做成的圆饼,里面有时还加牛奶或奶油,一般平底锅有多大,烤出来馕就有多大,通常直径30厘米,厚6~7厘米,表面焦黄,香气扑鼻,十分诱人,切出来像面包,又松又软,非常可口。哈萨克族在吃“塔潘”馕时,还抹上奶皮子、果酱、蜂蜜等,其味更加可口。

“金特”

“金特”是哈萨克族的一种点心,属于甜食。将糜子(也可用小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上少量的酥油炒,炒熟后出锅,再配上适量的白砂糖、奶酪渣、奶疙瘩末、奶油、葡萄干等食物拌匀,放凉即可。这种食物既可以用勺舀着吃,也可以泡在烧开的牛奶里吃,香甜可口。哈萨克人也用这种食物招待客人。

油饼

哈萨克族的油饼是一种圆形的小饼,直径约有10厘米,厚约有1厘米,香酥可口,十分好吃。使用发面(不放碱)做成小剂子,然后擀薄,放在油锅里炸,呈焦黄色时即熟。有时在和面时还兑一些牛奶,这样油饼更加好吃。除了自己食用外,还用来待客。

蒸饼

哈萨克族较少做蒸的食品,一般都是用炸、烤的方法。但哈萨克族做的蒸饼味道却不一般。蒸饼的做法是将牛羊肉放在锅里煮,等肉快熟了,肉汤也不多时,用发好的面做成的饼扣在肉上,盖上锅盖后焖煮。这种饼油亮悦目,松软可口,还有牛羊肉的香味,富有营养,受到老人和小孩的喜爱。

油馓子

哈萨克族在过节或者在办喜事时,也做一些油馓子,以丰富节日的食品。哈萨克族的油馓子主要用水、盐、油和面,稍饧后,再做成小剂子,上面要抹些油,防止表皮干皱,然后拉长,放在筷子上,慢慢地放入油锅里炸黄即成。哈萨克族的油馓子较粗,味浓,脆酥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抓饭

哈萨克族一年四季都有做抓饭和吃抓饭的习俗。牧区的抓饭和农区的抓饭有所区别,牧区缺少蔬菜,他们的抓饭主要以牛羊肉为主,有的放黄萝卜。牧区肉类资源丰富,除了用羊肉之外,还可用牛肉、牦牛肉、骆驼肉和马肉做抓饭。哈萨克族在节日、集会、喜庆时,常做抓饭待客。在祭祀活动时,要做马肉抓饭,表示对逝者的哀悼。

“库尔康拜代”

“库尔康拜代”在哈萨克语中是炒小麦的意思。做法是先将小麦洗干净,摊晒干,然后把新鲜的羊尾油切成小丁,和小麦一起放在锅里炒,将小麦炒熟后即成。“库尔康拜代”色成金黄,有一股麦香味和油香味,吃起来酥松可口,且富有营养。哈萨克族除了自己食用外,还常作为美食招待客人。这种饭还有食疗的作用,小麦味甘,性凉,具有祛热止咳、健脾益肾等作用,主治烦热、消渴、泻痢、痈肿等疾病,因而备受哈萨克人的欢迎。

“布都尔干塔尔”

“布都尔干塔尔”在哈萨克语中是泡塔尔米(杂粮)的意思。做法是将塔尔米炒熟后,放入拌有奶疙瘩的水中,然后放入盘中,再在上面放一些奶皮子,吃时用勺子舀着吃。“布都尔干塔尔”味微酸,有醇香的奶味。塔尔米是杂粮,营养丰富,塔尔米经泡过后,松软可口。再用奶疙瘩和奶皮子搅拌后,风味独特,哈萨克人常用此待客。

“阔布阔节”饭

“阔布阔节”饭也叫“纳吾鲁孜”饭。哈萨克族到了每年的3月21日过“纳吾鲁孜”节时,都要做这种饭。“纳吾鲁孜”饭是哈萨克人在过节时一定要吃的饭。吃这种呈粥状的饭,有表示大家和睦相处和辞旧迎新的意思,还有祈求丰收的含义,这也是过“纳吾鲁孜”节的一个程序。“纳吾鲁孜”饭主要由干肉、豌豆、酸奶疙瘩、糜子、小麦、小米、葡萄干等7种原料做成,这7种东西并不是固定的,可增加,可调换,但必须是陈旧的,不能是新鲜的。如肉干,可以是羊肉干,也可以是牛肉干或是马肉干,但不能是新宰杀牲畜的肉。做时将这7种东西放在锅里煮,水要多一点,熬成粥状即可。在拜节时,主人都要端出“纳吾鲁孜”饭请客人品尝,表示节日的祝福。

小麦饭

小麦饭是哈萨克族的一种独特的美食,做法是把小麦碾碎后煮熟备用,再将酸奶疙瘩碾碎泡入水中,使其融化,并倒入煮熟的小麦中,经搅拌后即可食用。这种饭具有奶香味,多在冬季食用,饭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营养成分,食用有利于抵抗外界的寒冷。

2.肉食类

“纳仁”

哈萨克族的“纳仁”在牧区来说是一种豪华的宴席,也是招待客人最隆重的礼节。“纳仁”,也叫手抓肉,这种饭里既有肉又有面,是面肉结合的美食。草原来了客人,要宰羊待客,羊宰杀后,切成大块,放在锅里清炖,煮熟后将大块肉放在盘子里,然后倒一些盐水或放一些洋葱末,同时还要用羊肉汤下面。这种面也和其他地方的面不一样。哈萨克族妇女在宽20多厘米、长约80厘米的木板上,将和好的面擀成一大张面片,然后用刀切成宽5厘米,长20~30厘米不等的皮带似的面片,下到羊肉汤里,有的哈萨克妇女将擀好的大张面片,直接用手撕成一块块的面片下到锅里。面片煮熟后捞起放在大盘子里,把肉放在上面即成。

“库尔达克”

哈萨克族的“库尔达克”是一道炒肉的菜肴,味道独特,与其他民族的“库尔达克”不一样。在阿勒泰的哈萨克族的做法是将新鲜羊肉、洋葱切成丁,用新鲜的羊尾油炒,炒时放些盐,一般用大火爆炒,10分钟左右即炒熟。哈萨克族的“库尔达克”非常好吃,鲜嫩爽口。牧区蔬菜较少,有时在“库尔达克”里还放少许的土豆丁,这样味道更加鲜美。

熏马肉

每年11月底到12月,是哈萨克族牧民熏马肉的时节。他们在这个时候,要挑选一些膘肥体壮的牛、马、羊宰杀后供过冬食用。为了使这些肉能较长时间地保存,他们采用了多年积累的方法——熏肉。先将肉剁成块,撒上盐,搭在木架上,四周是土块墙或用其他东西遮挡,下面用松树枝或是爬地松的烟火来熏,一般用一周的时间,然后风干,即成熏肉。还有一种熏羊肉的方法十分有趣,将羊宰杀后,将内脏掏空,烧掉皮上的毛,皮连肉一起剁成块,撒些盐,熏干或者风干。连皮一起熏的肉可以保存较长时间,直到翌年的六七月份也不会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