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24926000000030

第30章 塔吉克族饮食文化(2)

(二)饮食的科学性

塔吉克人生活在帕米尔高原,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蔬菜较少,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塔吉克族形成了一套科学饮食方法。塔吉克族的饮食结构主要是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同时还有面食和少量的蔬菜。

在帕米尔高原,如果不大量吸收脂肪和蛋白质,就无法抵御外界的寒冷,因而肉、奶、面、茶成了他们的主要食品,这些饮食结构足以保证他们身体营养的需要。在肉食中,他们喜欢吃山羊和牦牛肉,这些都是热性的食品。在饮茶方面,他们喜欢用红茶和茯茶熬奶茶,成为一年四季的饮料,这些茶也都是热性茶。这些热性的食品,对于增强体内的热量,抗御外界的寒冷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塔吉克人一年四季还大量吃奶油、奶疙瘩、奶皮子以及用奶油、牦牛奶做的各种食品,这些食品都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这对于生活在一年有7个月是寒季的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群众来说,能够帮助身体储备足够的热能。到了夏季,他们也注意消暑,增加白菜、萝卜、西红柿、辣椒、芹菜、黄瓜等蔬菜量。饭后和吃完肉后,一般要喝酸奶,特别是用牦牛奶做的酸奶,这种酸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帮助消化,消暑解渴,能够治疗高血压、降低血脂,具有食疗的作用。在帕米尔高原的雪线上,生长着一种名叫“库鲁木提”的植物和雪莲等草药,这些草药都具有舒筋活血、扩张血管的作用。塔吉克人常用这些草药来泡茶喝,对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都有较好的疗效。这些天然的草药既是他们的保健品,又是他们的饮料。在帕米尔高原上,活到百岁以上的老人,屡见不鲜。

(三)注意珍惜粮食

塔吉克族是一个十分珍惜粮食的民族,浪费和糟蹋粮食被认为是一种罪孽,因而不允许乱扔馕、饼、盐和奶制品,在室外见到掉在地上的食品一定要捡起来,放在高处不容易被人踩到的地方,或者放在较高处,让鸟吃掉,不至于浪费。他们对孩子从小就进行珍惜粮食的教育。塔吉克族在吃面糊、奶粥等食品时,都要把碗中的饭吃干净,有时还要用舌头舔一下,一点也不浪费碗中的粮食。妇女在做饭时,取面、取盐时都要小心翼翼,防止把面粉和盐弄到地上。在和面时,把散落在周围的面粉收拾干净,能和在面里的,一定要和在面团里,不浪费。

(四)饮食礼仪

塔吉克族在饮食中讲究礼仪,对客人、家人、长辈、妇女、儿童都有不同的规矩和要求,在饮食中讲究道德,讲究礼貌。塔吉克族大多数都是以家族为单位在一起生活,在一个大家族中,爷爷是家中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的掌握者,他在家族中有绝对的权威。他以身作则,办事公平,因而受到晚辈们的尊重和爱戴。在家吃饭时,先由老人动手之后,其他人才能动手吃饭,非常有规矩。同时,要做有营养的、软的食品给老人,在吃肉时要把最好的部位给老人,表示尊重和孝敬。子女们有了好吃的东西也要敬给老人,老人也要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孙子。这种相互敬重和爱护的风气,促进了家庭的和睦。

来了客人,在吃饭时,只有客人先动手,其他人才能动手吃饭,这表达了对客人的尊重和礼貌。若有男女客人一起到塔吉克族人家里做客时,必须女客人先进门,男客人随后进门。进门后,女宾坐在左侧的炕上,这是塔吉克族最尊贵的客人坐的地方,男客人坐到右边的炕上,如果只是男客人,那么,男客人则坐在左边的炕上。男女不同席,分开坐。在招待的饮食上,要完全一样。如果这天宰了羊,除了要分羊肉外,对客人表示尊重的羊头也要分开,即把羊头分成两半,一半给女客人,一半给男客人。这种做法在其他民族中是没有的。

塔吉克人在进餐时讲究传统的礼节。长辈和客人要坐在上席,其他人围坐一圈。中间要铺上餐单,上面摆上各种食品,供客人们选用。递茶、端饭都按座次的顺序递送,吃饭时忌讳讲话和说笑,保持安静。客人来了一般都宰羊待客,若没有羊,也要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招待客人,要使客人满意。宰羊待客时,要把羊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客人要为主人祝福并表示满意,主人才能将羊牵出宰掉。进餐时,主人要将肉端上来,把羊头献给最尊贵的或是最年长的客人,客人将羊头上的一块肉割下吃掉,然后双手把羊头还给主人,表示感谢。这时主人还特意把煮熟的羊肝和羊油切成薄片,夹在一起,请客人品尝,表明对客人的热情。然后拿出一把刀,刀尖朝自己,刀柄朝外递给一位客人,请客人分肉,有时客人也推荐主人分肉,分完肉大家开始吃肉、喝肉汤,吃完肉要做“都瓦”(宗教上的一种祷告)。接着,主人要收拾餐单,等主人取走餐单后,客人才能离席,提前离席,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塔吉克族群众生活比较贫困,自己吃的都很简单,但是来了客人,都十分热情。大同乡、瓦恰乡一带盛产杏子,在夏季,塔吉克族群众会将最好的杏子端上一盆来招待客人,也会将自己酿制的酸奶给客人品尝,有的平时把吃完杏肉的杏核留下来,取出杏仁,用线串成项链,送给客人,有的还把自己摊晒的杏干送给客人,表达对客人的热情和好客。塔吉克族待人诚恳有礼貌,深受各族群众的尊重。

三、主要食俗

牧区的塔吉克族以奶制品、肉和面食为主;农业区则以面食为主,奶和肉食为辅。面食主要是用小麦、大麦、玉米、豆子等面粉制作的烤馕。肉类主要是绵羊肉、山羊肉、牛肉、牦牛、鸡肉等,其中以羊肉较多,其次是牦牛肉。平时的饮食主要是馕和奶茶以及酸奶,塔吉克族家里几乎都有奶牛或者是挤奶的山羊,另外也吃少量的蔬菜以及奶制品。因条件的限制,蔬菜较少。牧民善于制作奶品,如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他们日常吃的有“抓肉”(清炖羊羔肉)、抓饭、“西尔布林济”(牛奶粥)、“希尔泰力提”(牛奶面片)等。

在农业区的农民,蔬菜吃得较多,还有甜瓜、西瓜、葡萄、桃、杏等瓜果。在塔什库尔干一些海拔较低的乡镇,还出产杏子,新鲜杏、杏干、杏仁成为常食的鲜果和干果。

(一)特色饮食

山羊肉

在众多的美食中,塔吉克族最喜欢吃山羊肉。塔什库尔干的山羊与别的地方的山羊不同,这种羊个头小,长不大,肉细嫩,味鲜美,属于热性食品。塔吉克族一般吃当年的小山羊。据说这种羊吃多种高原名贵草药的牧草,并喝没有一点污染的高原纯净水长大,这大概是帕米尔山羊和其他地方山羊不一样的地方。其肉细腻,肥瘦适中,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吃法多为清炖。将羊肉剁成大块,羊头燎去毛,把羊心、羊肝、羊胃、羊肠等五脏洗净后,同羊肉一起煮。煮肉时讲究用凉水,撇去血沫,开始用大火,后用小火,约一个多小时就熟了。然后将肉放在大盘子里,将羊头放在肉的中间,先由老人或是客人动手,并表达对主人的谢意,大家才开始动手吃肉。一般用小刀将羊肉切成小块,手抓着吃。待客时,还要将羊肝片和肥油片夹在一起,请客人吃。塔吉克族把这种食品叫“东包吉格尔”,其味不腻、不油、不膻,鲜嫩可口,非常好吃。主人敬这种“东包吉格尔”,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好客的意思。肉汤也特别好喝,吃完肉都要喝肉汤。

“婆罗”

“婆罗”,是“抓饭”的意思,也是塔吉克族喜欢吃的一种饭。据说,婆罗是中亚一位学者创造的,这种饭作为食疗治病的,后来变成一种大众喜爱的美食。抓饭的主要原料有大米、黄萝卜、新鲜羊肉、洋葱、清油(植物油或羊油)、盐等。做法是将羊肉切成小块,黄萝卜切成丝,洋葱切成条,先将肉放在锅里用油炸,捞起后再炒黄萝卜,把羊肉和黄萝卜和洋葱一起再炒,稍炒之后再加盐和水,煮开之后,把洗净的大米放入锅内,盖上锅盖蒙严,开始用大火煮,后用小火慢慢地焖,约30分钟即熟。抓饭味香,营养丰富,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遇到节庆和婚礼时,塔吉克族群众常做抓饭待客。但是,塔吉克族的抓饭和平原地区不同,保证不了一年四季有黄萝卜,所以在冬季和春季做的抓饭,就不放黄萝卜和洋葱,只有大米和羊肉,有时也用牦牛肉,尽管原料不全,但做出来的抓饭,味道仍然鲜美,其名称仍叫“婆罗”。抓饭做好后,盛在大盘子里,每一盘子都要放一块肉,人们把肉削成小块后和抓饭一起用手抓着吃,也有用勺子吃。吃抓饭后,还要喝奶茶或者是清茶。

“西尔乌”

“西尔乌”,塔吉克语是抓肉的意思,一般用羊肉或牦牛肉来做,也是塔吉克族的一种美食。把羊或牦牛宰杀后,切成大块,放在凉水锅里煮,煮肉时要撇去血沫,用文火慢慢地煮,不放任何佐料。肉煮熟后,放在大盘子里,撒上盐或是蘸上盐水,用手抓着吃。在塔吉克族的婚礼上或是节庆时,都会做“西尔乌”待客。“西尔乌”都是用新鲜的肉做成,而且煮时用的都是流动的河水或是泉水,所以煮出来的肉很香。在吃肉时还有一些礼节和习俗,表现出塔吉克族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以及美好的祝福。

“苏依阿西”

“苏依阿西”是汤面条,是塔吉克族经常吃的一种便饭。塔吉克族的汤面条由于季节的不同,内容也有变化,如夏季的汤面条里面的蔬菜就较多,有西红柿、辣椒、豌豆等,但是到了秋季,原料主要有羊肉、土豆、洋葱等。到了冬季,里面主要以羊肉为主,还有少量的土豆。这种饭有时用羊肉,有时用牦牛肉。不同季节的汤面条有着不同风味,都受到大家的欢迎,一般在吃汤面时还常就着馕一起吃。

“库姆齐”馕“

库姆齐”馕是一种又厚又大的白面做的馕,“库姆齐”含有喜事的意思,所以在节日和喜庆的日子里才做这种馕。“库姆齐”馕一般直径40厘米,厚2厘米,呈圆形,馕的中心戳有圆形花纹,边沿稍厚。这种馕用发酵面团来制作,面中不放碱,放少许盐。在过肖贡巴哈尔节、引水节、播种节时,都要做这种馕,吃这种馕时都要用刀子切成小块,然后请客人吃。“库姆齐”馕脆香味美,久放不会变质,被塔吉克人看做是祝福的馕。

“艾依喀开西”馕

“艾依喀开西”馕是一种较小的馕,直径20厘米,厚2厘米左右,据说这种馕能带来喜气和吉祥。在过肖贡巴哈尔节时,第二天,妇女都要带些礼物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其中,一定要带“艾依喀开西”馕给自己父母,表示对老人的孝敬,讲究的馕里还放牛奶和酥油,味道更加好吃。一般在节日前夕,家庭的主妇都会开始准备好“艾依喀开西”馕,节日时送给自己的父母,以表达孝心。

“西皮克”馕

塔吉克人把薄馕叫“西皮克”馕,是塔吉克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一种馕,也是待客的馕。“西皮克”馕直径在22~25厘米,中间薄,边沿厚,馕的表面上有的用木戳戳花纹,有的用手指做出花纹,没有规则,其目的是让中间部分烤透,吃起来脆香。

“西皮克”馕是用白面发酵的馕,不用发酵粉发酵,和面时要加少许的盐,不放碱。面发好后就要立即打馕,不然会发酸。馕的表面不涂抹任何东西,有的人家为了增加馕的香味,在面里加少许的牛奶和酥油,这样的“西皮克”馕味道更香,营养更加丰富。

塔吉克人的馕坑一般设在室外,在院落拐角处盘有馕坑,但房子多的人家也在室内设有馕坑,这样刮风下雨也不会影响打馕。

“波拉”馕

“波拉”馕是塔吉克人专门为婚事打的馕。在举办婚礼之前,家里人都要事先做好这种馕,以便招待来宾。“波拉”馕是塔吉克族馕中最大的馕,也是质量最好的馕,一般直径在50厘米,厚约4厘米。除了主办喜事的人家要打这种馕以外,亲朋好友也要打这种馕作为礼品赠送给主办婚事的人家,表示美好的祝愿。

“波拉”馕呈圆形,中间稍薄,边沿厚,馕的表面有木戳戳的圆形花纹。挑选最好的面粉,加工时十分精细,用发酵面烤制,不放碱,只放少许的盐,烤出来的馕味香甜,深受大家的喜爱。

包谷面馕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出产包谷,因而塔吉克族群众也用包谷面做馕。包谷面馕用发酵面头发面,不放碱,在发面之前,要把包谷面用开水烫一下,以增加包谷面的黏性,这样吃起来还会有甜味。面发好后,用手捏成面团,然后再用手捏成馕胚,表面上还要蘸点水,在馕坑烤约20多分钟即熟。包谷面馕色呈焦黄,味脆香,有包谷的香味。有时,塔吉克人也用这种馕做早餐。

酥油青稞馕

塔什库尔干出产青稞,过去,塔吉克农民用水磨将青稞磨成面粉,除了用青稞面做炒面外,还用它做馕。用青稞面做馕时要用面头发面,不放碱,放少许盐,在木盆中发酵。同时在面中还要放些酥油,有时也在青稞面里加些白面粉,这样馕的味道更好。面胚做好后,贴在馕坑里烤,一般20分钟就烤好了。青稞面馕呈圆形,脆香可口,还容易保存。塔吉克族农民用青稞面馕和奶茶一起吃,有事外出也带这种馕。现在,这种馕已不多见,基本上都是白面馕。

“卡特里玛”

“卡特里玛”是千层饼的意思。塔吉克族的千层饼很厚,一般用直径30多厘米的两个平底锅来烤。做千层饼要用发酵的面,不放碱,但要放一些盐。做法是面和好后,要稍微发酵,但不能发酸,然后将面擀成很大的薄饼,在饼上抹上奶皮或是奶油卷起来,再擀成直径30厘米的面胚,放在两个平底锅中间,平底锅的上下点燃柴火或是干牛粪。烤到十几分钟后熄火,用余火再烤上十几分钟就熟了。这种千层饼厚约5~6厘米,外面焦黄,里面松软,味香甜可口。来了客人,若没有羊可宰,就烧奶茶并用这种饼待客,表达对客人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