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我的家怎么了
25493800000023

第23章 教育的使命――给孩子开辟一片“野地”

冰心先生曾对我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野花应当长在野地里,所以为孩子开辟一片野地吧!教育的本质与使命就是人的解放,而不是禁锢。

一、打开孩子身上的枷锁3

哪一位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但是,当孩子出现“志向”痛苦时,您怎么对待呢?

这里我讲个蔡志忠的家教故事。蔡志忠是风靡华人世界的著名漫画家,他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独到见地。

一次,蔡志忠的夫人外出去法国,于是蔡志忠担当起接送孩子上钢琴课的责任。车到了钢琴学校门前,女儿却坐在车上闷闷不乐。蔡志忠问女儿:“为什么不高兴?”女儿说,自己最想学的不是钢琴,而是笛子,可妈妈却觉得她该学钢琴,因为学钢琴比学笛子有用。蔡志忠听完女儿的话,二话没说,将车掉头,一路开回家。女儿对爸爸的做法有些担心,问:“妈妈刚交了4000元学费,如果不学钢琴,人家也不退钱,那怎么办?”蔡志忠说:“那只好算了。”女儿又问:“妈妈回来埋怨怎么办?”蔡志忠说:“什么也没有你的快乐重要。”

4000元,对于很多家庭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蔡志忠却认为,如果省一点儿,少买两套衣服,少吃几次大餐,钱就可以赚回来,而孩子的自由。境、快乐心情是用钱所买不到的,童年是不会重来的。

蔡志忠还告诉女儿,千万不要把内在的自己交给别人,不要用精神上的痛苦来换取物质上的满足。

蔡志忠的女儿是幸运的。她父亲给了她一片开阔天地,而不是紧箍的枷锁。二、世上没有坏孩子

父母常常提这样的问题:“一个半夜拿石块打碎别人家玻璃窗的孩子是不是坏孩子?”“一个偷拿父母钱去打游戏机的孩子是不是坏孩子?”

我相信,确实有一些孩子令老师头痛,让父母担忧。但这就是评判坏孩子的标准吗?

我邻居一个小男孩叫郑重,长得虎头虎脑,憨厚淘气,非常可爱。可他却是一个在幼儿园和小学都出了名的“坏孩子”。他想不通,对我说:

我好动,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常常把小朋友撞倒。大家都叫我“大马蜂”。我不小心撞到他们,哪怕撞得很轻,可只要他们一哭,老师保准训我,还告诉他们离我远一点儿。记得5岁那年,一个长得像洋娃娃一样的女孩把我的鞋踩掉了,而且踩完就跑。我知道她是老师心目中的红人,我偏让她给我提上。她跑去告诉老师,没想到,老师竟然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批了我一通,说我是寄生虫。当天这个绰号就叫开了,一直到幼儿园毕业。

小学6年我换了4个学校,一个原因是有的学校老师水平太低讲课特差,另一个原因是我总跟老师顶牛,老师经常给我小鞋穿,惹不起只好躲着走:每次转学,妈妈都大骂我一顿。那时,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工作又忙,一个人带着我很不容易.,在我的记忆里,妈妈从没有陪我看过书,辅导我的次数更少,他们对我很放得开。三年级时,我就给自己热饭了,用妈妈的话讲,这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我的学习越来越差。第一次转学是因为老师多次找父母,妈妈嫌丢人不去,结果把老师惹火了。第二次、第三次转学都与学习有关。在以前那所学校,我算是中等生,妈妈有一次拿出统考题让我做,我差点儿不及格。妈妈知道了学校的水平后,又给我转了两次学。最后这次转学,学校倒是不坏,可我却更坏了。

周围的同学学得都比我好,属我最差。我特别想好好学习,就是学不好,尤其是算术。上课时开小差是常有的事,两眼盯着黑板,可什么也听不进去。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好玩的事。到了新班级第一次考试就砸了,爸爸、妈妈一起骂我不争气。

可最伤我自尊心的还是那次老师分组。老师把班里分成两组.一组是好孩子,一组是坏孩子,我当然在坏孩子那组。我心里特不服气,那些十几岁还得让妈妈穿衣服的孩子凭什么当好孩子!可气也没用,人家学习好啊。

有一次,我们年级去军训,老师又把班级分成了6个小组,好孩子和坏孩子自愿组合,没人要的孩子就得去外组。学校要求大家带手电筒,好孩子没有一个拿的,拿的都是我们坏孩子,因为我们都怕没人要我们。我告诉老师我可以拿两个。回到家,我非要求我妈买两个手电筒。妈妈问清缘由后脸都气白了,只给我买了一个手电筒。

现在我家离学校很远,我每天早晨5点多就要起来上学,晚上11点以前不敢睡觉。妈妈说人活着就得含辛茹苦,可坏孩子这么累也变不成好孩子,真让我觉得像冻冰棍似的那么冷。

我真的是坏孩子吗?可我实在不想当坏孩子!

老师、父母读了这个“坏孩子”的自白,有什么样的感想?

曾经有一位教授告诉我:“你知道吗?在北京某小学一年级的班里,竟有五六个小学生被认定是坏孩子,连他们自己也说自己是坏孩子。其实,他们只不过是淘气而已,怎么是坏孩子呢!”

我主编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经推出这样的格言:“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这两句话本是冰心先生所写,我们将它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引发了一些争论,普遍情况是大人不以为然,而孩子兴高采烈。

实际上,好、坏孩子之分是不同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所致。如一个顽皮儿童,从了解儿童、相信儿童和尊重儿童的观念出发,就会觉得孩子很正常甚至挺可爱;相反,从不了解儿童、不相信儿童和不尊重儿童的观念出发,便会觉得孩子讨厌,就会认为他是坏孩子。

当一个孩子被认为是坏孩子的时候,悲剧命运就从此开始了,并且有可能成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灾难。所以,作为成年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坏孩子。怎样面对所谓的“坏孩子”,去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自我?

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

每个孩子必定有优点,即便是那些成年人眼里的“坏孩子”。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发现它。当孩子淘气、说谎、逃学、成绩差时,他很容易被看得一无是处。恰恰这时,要一分为二,不能一味批评和忽略孩子的优点。

给孩子善意的评价

孩子对于别人,特别是老师、父母给予自己的评价是很在意的,你说他好,他可能从此真的就很棒;你说他坏,他可能从此就自暴自弃坏下去。一个评价或许因此决定了一个人的终生命运。因此,父母一般说来,要给孩子好的评价,“告诉孩子,你真棒!”宽容孩子的失败作为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一些,但要客观地考虑孩子的年龄。大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有失误,何况孩子?所以不能期望值过高,无论如何都要相信孩子的本质是好的。宽容他们的失收,给他们成长、改过的机会。三、警惕“暗示生短”

有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

有一只老鹰下了蛋,不知怎么滚到鸡窝里去了。母鸡连同小鸡一起把小鹰也孵出来了。过了一段时间,大家觉得这个小家伙怎么长得和其他小鸡不一样,怪模怪样的。于是母鸡、小鸡都嘲笑它,小鹰也觉得自己真不好看。有一天老鹰来了,鸡妈妈带着孩子们拼命逃窜,这只小鹰也跟着一起逃窜。

小鹰本来是鹰,它能够飞翔,它有着小鸡不能比拟的力量,但它不知道,它认为自己是鸡,因为大家都说它是鸡。这就是“暗示生短”。

现实中,一些父母会无意中给孩子一个暗示,比如“你真笨”“学习怎么这么差”等,这样的暗示都会使孩子慢慢也认可自己的短处,而最终真正成了短处。

其实,每个孩子的发展都充满无限可能,每个孩子都具有意想不到的潜能。作为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发现孩子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挖掘、培养,信心和力量就会伴随孩子一生。

当然,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此长彼短,此消彼长,总会有适合发展的优长之处,就看如何发现和发挥了。

父母如何以一种积极、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呢?

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父母要看到孩子之间的差异,不能用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