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我的家怎么了
25493800000024

第24章 教育的秘诀――真心爱孩子

一次采访冰心老人,我请求她:“有一个杂志要编一本书,内容是决定一生的一句话,请您写500字,好吗?”冰心老人快人快语,“决定人生的一句话,就不必写500字了,只写一句我喜欢的话,‘没有爱就没有世界’。”一个“爱”字,是冰心老人完美一生的写照。日本女作家井上美智代的作品《母爱是什么》生动诠释了冰心先生的一个“爱”字。井上美智代的作品文字朴实真挚,没有技艺高超的叙述,却犹如巨石击水,字字人心。书中写道:

女儿井上美由纪是个出生时仅有500克的早产盲女。作为母亲,井上美智代为照顾女儿,忍痛放弃了成功经营的餐馆,但她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做,孩子跌倒了也不帮她。最让人难以相信的是,盲女儿学自行车她也不去扶,看到女儿摔得膝盖和手肘都流了血,她也忍着泪不去帮她。自行车摔得变了形,把手也摸不着了,美由纪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找啊摸啊。当她再一次准备骑上车时,生气地说:“妈妈,你要跟在后面,不跟的话,肯定要摔倒的。”妈妈却说:“跟在后面,你几时才能学会?”“哇――太残忍了!”女儿愤怒地说着,骑上了自行车,刚上去就又摔了下来。“妈妈,你跟着我,稍微帮我一下嘛!”女儿恳求道。妈妈狠狠心说:“为什么要帮?帮了你就学不会了,自行车永远是一个人骑的。”后来,盲女孩美由纪在全日本盲人学校演讲大会上荣获冠军。她激动地说:“今后,我要让妈妈流下欣慰的泪水。那是抹也抹不完的喜悦与幸福的泪水。那将是我要实现的梦想。”不久,美由纪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写出了《在黑暗中拥抱希望》一书,成为日本的十大畅销书之一。

美由纪和她的母亲让我思考了很多。什么是母爱?溺爱与专制这两种极致都不是真正的母爱。真正的母爱,是将孩子视为与成年人同等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求,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真正的母爱是纯粹的、理性的、博大的爱。一、爱孩子是无条件的

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考试考砸了的时候,常有父母的抱怨:“白疼你了,怎么考这么差啊?”相反,考试得了高分,父母就会欣喜若狂,赞赏有加。这种感情的高低错落,给孩子很明确的示意:对你的好与坏,取决于你学习的好与坏!换句话说,父母给孩子的爱,是用成绩来交换的。这显然掺杂着功利目的,是不足取的。父母生儿育女,自然就有了爱的责任。而爱的唯一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有了这样高远的想法,对孩子一时的得与失不会太过苛求,而是将爱心变成诚心与耐心.陪伴孩子在坎坷的成长道路上一路向前。在这方面,我有些体会:

一次,我在外地出差期间,晚上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她沮丧地说:“老爸,你可要有点儿心理准备啊,我可能有一门功课不及格。”

“是吗?两门功课不及格也没有关系。这段时间你已经很努力了,考不好一定另有原因。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师帮助分析分析,不就行了?”

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比

要比较,就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比如,昨天错了两道题,今天只错了一道,就鼓励他,表扬他“又进步了,真棒!”相反,孩子得了98分,非要去和100分的比,对孩子并不公平,他会很难有成功的感觉,因为永远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孩子永远没有成就感。一个没有成功体验的人,对成功不会有追求。

变弱点为优点

如果父母看到孩子明显的弱点,比方说动作慢、领会慢,害怕数学或作文不好等,应该认真分析,有时一时弱些并不代表真弱,只是一种表象。我认识一个女孩,初中时认为自己数学不好。但她的数学老师却发现,这个女孩虽然胆小,但解题有新意,就两次鼓励她到黑板前,为大家示范演算。结果她不仅把题做出来,还做得与众不同。同学们都对她刮目相看,她从此有了自信,奇迹就发生了。自从她认为自己数学不错,学起来就不费劲了,很多难题迎刃而解,数学成绩一路攀升。

四、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很多父母有一个误区,就是对孩子照顾得细致人微,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作业,几点游戏,安排得一丝不苟。尽管父母的用意是好的,但是否想过照此做下去,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自己安排?熟悉我的朋友都觉得我对孩子宽松到了有些“放纵”。每个星期天上午,女儿都在睡觉,几乎要到中午才能醒来。别人都很惊讶:“都高三了,要考大学了,大白天还睡懒觉。”我却觉得,这是女儿的权利,她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生活,别人能安排她的起居,但能安排她的意志和心情吗?在对待孩子方面,我有个总的原则:学习很重要,但健康人格更重要。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自由的人,而自由主要体现在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这种自由意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童乍对自由支配时间的体验。但遗憾的是,我们调查中发现,城市独生子女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相反让功课全部挤占了。所以我建议:

每天留出可支配时间

一些父母唯恐孩子闲着,完成作业以后,马上安排画画,画完画,马上安排外语,外语之后,马上安排弹琴。孩子几乎成了机器人,消极而麻木。

学习时间和玩乐时间要分开

有的父母总是埋怨孩子写作业太磨蹭,边写边玩,却不知道这些坏习惯或许就是自己造成的。因为父母无限地给孩子加压,孩子没有休息、玩乐时间,自然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

不能让自由成为一匹脱缰野马

自由固然重要,但却不能放任。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自由也要有限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规则是要遵守的。记得有一天晚上,女儿打来电话说:“今天考完试特别累,我在同学家里玩,今晚就住这了。”我说:“不行!”“为什么呀?”“你是一个未成年人。国家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夜不归宿,必须回家。”她说:“那有什么?我又不在别的地方,在同学家呀!”我说:“我知道你在同学家,但她的父母不在家,未经父母同意不能在那儿住。这就是一定之规。”给孩子自由,但不能任由他滑向任何一个方向,一定要给他立下警示标,“此路不通”。任何自由都应该和责任、义务相对应。

我说得很轻松、平静,女儿焦急的情绪也平复了一些。其实,我何尝不希望女儿能考好?可是如果这时我一味责备,结果除了给她增加紧张与不安外,还能有什么效果?再说,女儿已经尽力而为了,我没有理由怪罪她了。

回到北京,我带女儿去拜访了几位老师,他们分别仔细分析了试卷,一点点帮助女儿认识和理解。这以后,女儿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所以,爱孩子,既要用心去爱,也要用脑去爱。

二、过度的保护是一种伤害

在参加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时,我问一个13岁的北京男孩:“为什么野炊时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能干?”这个孩子一针见血地回答我:“遗传呗!”他说,“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进个好学校,叫我住在姥姥家里。我姥姥有‘三不准’,刀不准动,电不准动,火不准动。我长到13岁,火柴也不会划。我连家炊都不会,哪还会野炊啊?不是我们不想干而是不会干。”

这个孩子的坦率让我想到了冰心先生的一席话:“有时候,母爱并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现。”

的确,对孩子过度的保护会成为一种伤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这是一种规律。“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如果把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他包办,看上去是顺利了,是舒适了,结果却使他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现在有一种现象,叫“30岁儿童”,都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一种成长状况,那您就切记:关爱不要溺爱。我也有女儿,对女儿的教育也令我不断受益。女儿在《生日里的康乃馨》中记录了12岁生日:1994年12月12日是我12周岁生日。同学们都说这个生日稀奇,一辈子也很难碰上一回。没想到,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有一个特别的收获。

本来,我早想好了,在这个本命年的生日里,要让爸爸、妈妈带我出去好好玩一次,再请一些好朋友热闹一番。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妈妈住进了医院,还要开刀做手术呢。爸爸是个作家,又是《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主编,工作可忙了。爸爸除了工作,还要到医院去照顾妈妈,家里经常只剩下我一个人,更别提过生日了。我真委屈:哪个孩子过生日,不是全家人围在一起啊。以前,放学回来远远就看见家里灯火通明,心里暖融融的;现在,放学回来老远就看见家里漆黑一片,心里冷冰冰的。这天,我回到家里,面对空荡荡的屋子,又寂寞又害怕,心情沮丧极了!我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摸过一本书看起来。渐渐地,我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从小家境贫寒,父亲省吃俭用,很少吃过肉。冯玉祥当兵后,将几个月的军饷攒在一起,给父亲买了一斤肉吃。看到这,我想起了老师的教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忽然明白了,妈妈在医院.里那么痛苦,我怎么还能让她操心呢?

由于功课很紧,我不能常去看望妈妈,就经常往医院打电话,询问妈妈的情况。爸爸在医院陪床,也经常给我打电话:“吃饭了没有啊?门关好了没有啊?出门别忘带钥匙……”想不到平时大大咧咧的爸爸现在竟变得这么细心。一天爸爸又打电话问我:“你过生日怎么办?”“都安排好了!”我信心百倍地回答。过了一会儿,妈妈又打来电话,不放。地说:“过生日没大人怎么行?让爸爸早点儿回去吧。”“不,不用!”我坚决反对,“让爸爸继续陪您吧。”

生日这天,我早早起了床,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又去商场买了一个大蛋糕。我和同学们又说又笑,过了一个愉快的生日。为什么愉快呢?因为我长大了,可以让爸爸、妈妈放心了。这天晚上,我睡得特别踏实。第二天早上,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忽然闻到一股花香。呀!我的床头柜上摆着一束黄色的康乃馨。再一看,花瓶下面有一首爸爸送给我的诗:

赤橙黄绿青蓝紫,十二逢三平生奇。

慈母卧病寄春意,小女虽娇不牵衣。

――爸爸于1994年12月12日

啊,这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知道黄色的康乃馨是代表母爱的。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花香,来到爸爸的卧室,看到爸爸正在酣然大睡。我不清楚爸爸什么时候回来的,却知道他一定累坏了。爸爸、妈妈这样关。我,我也要向他们送去我的温暖。我没有叫醒爸爸,悄悄地刷牙洗脸,悄悄地做好早饭,又悄悄地关上房门,上学去了。

这篇小文是女儿日渐懂事的记录,更是女儿对父母真爱的感应,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父母如何给予孩子真正的爱和帮助呢?我的建议是:.反思自己的教育习惯

时常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爱是否尊重了他们的需要与感受,是否是真爱。

不要把孩子当作“宠物”

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尊重他,信任他,让他用自己的翅膀飞翔,摔了跤鼓励他爬起来再前行,而不是阻止他或者抱起他。在跌跌撞撞、坎坎坷坷中学会走路,那是孩子长大后走得更远的真本领,是孩子一飞冲天的坚硬的翅膀。对孩子的爱要把握好“度”父母把满腔爱心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爱心之切可以理解。但是,只能是关爱而不能是溺爱,一字之差,关系到孩子人品、性格、能力及人生的全部意义。三、以爱育爱

我曾经读过一篇叫《雨天的收获》的文章,非常感动。

文章讲述的是一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天突然下起雨了。雨过之后,老师发现一位老奶奶拿着伞从远处走来,原来奶奶是来给孩子送伞的。老师一下被感动了,一下雨,会有多少爱心体现啊!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送伞,孩子拿着五颜六色的伞,一个个兴高采烈。

这时,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雨天的收获》。孩子们起初觉得很奇怪,不知道如何下笔。老师就引导他们说:“雨天会给人们出行增添麻烦,但是下雨时我们感受到亲情洋溢,互相关心。”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突然感觉到这么多爱原来就在身边。

这天放学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拿着伞坐在那里不动,老师说:“你为什么不走啊?”小女孩说:“老师你没有伞,我和你打一把伞走。”这个孩子不再只想自己,还想到了别人。

文章其实讲述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说明的却是一个感人的道理:孩子们是在爱中成长,在爱中学会爱。这样的小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哪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父母千辛万苦去照料?哪一个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家人的呵护?

可以说,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都很有爱心。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是哪天,但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父母都很重视给孩子过生日,但有几个孩子重视父母的生日?

现在孩子往往不知道孝敬父母,但父母却对孩子很有“孝心”。父母对孩子的爱“无可挑剔”,而孩子对父母的爱却仿佛日渐淡漠。父母无一例外地希望孩子懂得爱,发现爱。那么怎么样来发现呢?其实爱在点点滴滴中,爱在日常生活中,爱在我们的周围。父母要培养孩子有一双能够发现爱的眼睛,有一颗灵锐的心来感受生活。我女儿8岁那年写过这样的一篇日记:我特别喜欢吃鸡腿,平时家里买了鸡,两只鸡腿都是我吃。我还问爸爸:“为什么鸡不长四只八只鸡腿呢?”现在我长大了,懂事了。今天我家又买了一只烧鸡,本来我想两个鸡腿都是我的。可是我又想:“爸爸、妈妈关心我,我也应该关心爸爸、妈妈。再说他们每天上班下班多辛苦啊!”于是我就把两只鸡腿分给了爸爸、妈妈。妈妈表扬了我。两只鸡腿事小,但对父母的关爱事大,这是女儿回报给父母的纯净的、没有任何杂质的爱。我们欣喜地发现,女儿一天天长大,一天比一天懂事: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妈妈平时很忙,既要做好工作,又要干家务,还十分关t心我的生活和学习,十分辛苦,我决定让妈妈过个快乐的三八节。

我拿着平时爸爸、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来到一家精品店。我左挑右选,终于选中了一件礼物:小花篮。回到家里,妈妈正在做家务活。我让妈妈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然后把小花篮放在妈妈的手上。妈妈睁开眼睛一看,十分高兴,看着我的目光是那样可亲。

晚上,我和妈妈一起下厨房。妈妈择菜,我洗菜;妈妈炒鸡蛋,我就从冰箱里取出鸡蛋,打在碗里搅好。过了一会儿,饭菜做好了,我端上桌来。嘿!真是色、香、味俱全。

吃饭时,我们全家举起酒杯,祝贺妈妈节日快乐。爸爸最后发言,表扬我懂事了。我得意地说:“那是当然了。”这句话见得全家哈哈大笑起来。

女儿的成长让我们欣慰。我们对孩子的爱换来了孩子对我们真切的爱。让人惊喜的是,女儿不仅仅对我们有爱心,对其他人也一样。1995年的一天,女儿写了这样一篇日记:

从6月26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反映我国禁毒领域的纪实片《中华之剑》。它真实地拍摄了与贩毒分子的战斗,吸毒者的懊悔和惨状,缉毒干警所做的大量工作和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我们全家被深深地迷住了,每到播出时间,就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着节目的开始,几乎是集集不漏。很长时间,我们全家没有这样喜爱一个节目了,因为它真实而精湛。听爸爸、妈妈说,这个节目有好多人在看,这正表示了人们对吸毒问题的重视。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缉毒英雄们。他们不计名、不图利,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顽强战斗甚至献出宝贵生命。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谈起了《中华之剑》,谈到缉毒干警每月只有三百元的生活费。我突然说了一句:“咱们应该给缉毒干警捐些钱!”话一说完,马上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赞成。我拿出了自己的25元稿费,父母更加慷慨,凑齐了l000元。爸爸给《中华之剑》剧组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信,请他们把这笔钱送给困难中的缉毒英雄们,并转迭我们的崇高敬意。

我真希望这些钱能早一点儿到缉毒干警的手中,多少改善些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身体棒棒的,好去把那些毒枭打得落花流水!

女儿是善良的,我们真心希望她能永远保护好心中这颗爱的种子.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

四、呵护孩子的爱心

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瑞恩是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男孩。6岁的小瑞恩读小学一年级时,听老师讲述非洲的生活状况: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洁净的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

老师说:“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帮助他们:一分钱可以买一支铅笔,60分就够一个孩子两个月的医药开销,两块钱能买一条毯子,70加元(约合380元人民币)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瑞恩深受震撼。他想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不过,他的妈妈并没有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把这个想法当成小孩子头脑一时发热的冲动。妈妈对瑞恩说:“家里一时拿不出70加元。你要捐70加元是好事,但是你需要付出劳动。”妈妈让他自己来挣这笔钱,妈妈说:“孩子你要多干一些活,多承担一些家务,慢慢地积攒,积攒到一定时候,就能够有这些钱了。”瑞恩说:“好,我一定多干活。”

于是瑞恩开始承担正常家务之外的更多的事。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两小时地毯挣了两块钱;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又赚了两块钱;他还要一大早爬起来帮爷爷拣松果;帮邻居拣暴风雪后的树枝……

瑞恩坚持了4个月,终于攒够了70加元,交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

然而,工作人员告诉他:“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

小小年纪的瑞恩没有放弃,他开始继续努力。一年多以后,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他终于筹集了足够的钱,在乌干达的安格鲁小学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事情至此并没有结束。因为还有更多的人喝不上干净的水,瑞恩决定攒钱买一台钻井机,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让每一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成了瑞恩的梦想。他真的坚持了下去。,

瑞恩的故事被登在了报纸上。于是,5年后,这当初是一个6岁孩子的梦想竞成为千百人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2001年3月,一个名为“瑞恩的井”的基金会正式成立。如今,基金会筹款已达近百万加元,为非洲国家建造了30多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爱和帮助他人。

我很感动的是瑞恩母亲的做法,她呵护与珍惜了瑞恩的爱心,使瑞恩实现了他的如此感人而美丽的梦想。

瑞恩成了名人后,他的父母控制了很多活动,不让孩子在荣誉光环之下飘飘然,让孩子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所以瑞恩虽然成了世界的一个小名人,但依然过着一份童真的生活。我想这就是他伟大的妈妈赋予他的。

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中学生节目《第二起跑线》中做嘉宾。有一个小品很有意味。一位妈妈在洗衣服,女儿在看书,看到其中的一个故事,女儿很感动,就说:“老妈,我很爱你。”她妈妈听了以后什么话也没说,继续洗衣服。女儿看妈妈没反应,又说:“老妈,我真的很爱你。”妈妈依然在洗衣服,稍稍一停,说:“说吧,你要多少钱?”女儿一听愣住了。

这个小品给我们一个启发,孩子是成长中的人,他可能会在某一个时刻顿悟,突然产生一种愧意或者悟出一个道理,表达心中的一种情感,作为父母、老师要珍惜孩子这种爱的表达,哪怕很突兀,很生硬。

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你可以惊喜地说:“是吗?为什么呢?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你这么一问,孩子可能就会说出感受来。由此你可以和他平静地讨论一些问题,还可以向孩子表达:“我也很爱你,老妈特别地爱你。”亲子对话,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是非常难得的一种交流。

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每一天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进步,这是让人欣喜的。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因此要学会珍惜孩子的爱心。我的建议是:

鼓励、引导孩子的爱心。当孩子爱心萌动的时候,多给予鼓励、引导,这是珍惜孩子的爱心首先要做到的。在父母成人的眼光里,有时孩子的爱心是幼稚的,可笑的,往往容易不经意中嘲笑和伤害孩子的爱心。珍惜孩子爱的表达。爱的表达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两代人要珍惜彼此的感情,珍惜每一个瞬间,那么代沟就能变为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