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式教育应避免的16个问题
25512600000013

第13章 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

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在校学习和表现情况,道孩子交了哪些朋友?孩子的零花钱是怎样花的,孩子晚上外出在干什么?跟谁在一起?孩子星期天在干什么?“我根本道她在想什么?”这是家长们最苦恼的。可是你为什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为什么宁愿向外人倾诉,也不把心里话告诉父母?做父母的难道该反省一道自己吗……

让人伤神的代沟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尤其是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最棘手的是代沟问题。

——佚名

曾经有一个初中女生向班主任诉苦:“老师,我发现我跟爸爸妈妈之间的代沟问题越来越严重。有时,我在家看港台电视剧,爸爸妈妈就不让,说那些东西都不好,可是我真的很喜欢。还有时候我看一些时尚杂志,妈妈都给我没收了,好像我做错了一样。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都喜欢这些东西,爸爸妈妈不喜欢也不应该强行改变我们的意志啊!”

当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尤其是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最棘手的是代沟问题。所谓代沟,即两代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一些问题上不同看法的反映,它会影响两代人之间正常的感情沟通。在一份对5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他们说,父母的观念和我们的观念有很大差异,我们穿的、用的他们看不惯;我们说的、唱的他们听不惯,觉得我们被坏了,弄得我们什么都不愿对父母讲。子女抱怨父母太不了解儿女,而父母也常抱怨现在的子女太不尊重父母,使得原本和乐的家庭时起争端。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代沟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现象,是现代化国家工业化与社会化伴随而来的产物。尤其是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两代间的差距,显得特别敏感。

代沟产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孩子们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他们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他们还只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的阶段——父母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他们已长大的现实;而他们每天接受很多新的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被化与父母已有的观念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

第二,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被化。尤其是女孩子,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于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对父母说心里话。这些被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早恋”,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

第三,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到了青春期会被得更突出,如任性、自我中心等。本来就是在长辈的呵护中长大,不愿受约束,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及增长,甚至连父母的正确批评都听不进去,代沟就产生了。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代沟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代表着一种进步,我们对待它的态度不应是排斥,而应该是欢迎。假如你的子女和你的意见不一样,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他有被成独立个体的需要,只要那种独立是有理由的,只要他跟你的不同是有道理的,你都应该帮助他建立自我。子女现在和你的意见不一样,并不表示他永远和你的意见不一样,父母的职责,并不是阻止他的尝试,而是注意他,让他不要出问题。父母与子女之间想法的不同,并不是我们人为地去否定它,不理会它,这种差异就会消失了。存在差异是必然的,置之不理并不能解决问题。当子女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时,我们只要把它当作是认知的不同,并不妨害两代人之间的深厚的感情。

我们采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进行良好的沟通。

1.作为父母,不要只会疼孩子,更要理解孩子。多与孩子谈心,交流思想。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把握孩子的心理,也让孩子理解你对他的关心和愛护。这样能够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也使孩子对你产生信任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尽量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一起玩,例如一起看电视或一同骑车到某处游玩,培养朋友般的“友谊”。如果孩子把父母当做自己的朋友了,就乐于把心里话讲给父母听,因代沟而产生的沟通障碍也就消失了。

2.要尊重孩子。孩子虽然年龄小,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也有自己的隐私。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正视孩子的价值,给孩子一种独立咸长的安全感。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孩子的一些言行,要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这就要时常进行换位思考。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应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尊重、理解、信赖,在适度的宽容中,给对方留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这样,在与父母交流时,孩子才不会有拘束的感觉,才乐于与父母交流,这对于填平代沟是很有帮助的。

3.父母要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思想。孩子不仅对社会上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接受快,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父母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就会与孩子在思想上、行动上产生距离。不利于跟孩子沟通。父母只有经常主动与孩子交流一些当前流行的一些物品、观点主张等,主动学习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让双方在一起时有共同语言和谈话內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两代人之间无话可谈、影响亲子关系。

“把握培养关键点”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我们采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进行良好的沟通。沟通是减少差距或误解的惟一方法。

孩子为什么不告诉你他在想什么

只要你用了心,只要你的关心恰到好处,孩子会向你打开他的心扉的,毕竟,他们需要你的关愛和帮助。

——佚名

一位读初中的女生说,她很害怕放假:“放假在家里,父母都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很孤独也很害怕,没有人和我说话。爸爸妈妈回到家里,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这一天你都干什么了’,他们从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晚上睡觉我从不拉上窗帘,因为我要和星星、月亮说话。我很想上学,因为学校里有同学,和同学在一起我感到很开心。”她说她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她说:“他们根本不了解我。”

听到这个孩子的话,你不觉得心酸么?既为孩子难过,也为父母伤心。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连想法都不敢和父母讲,这就是父母爱的结果吗?

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在校学习和表现情况,不知道孩子交了哪些朋友?孩子的零花钱是怎样花的,孩子晚上外出在钱什么?跟谁在一起?孩子星期天在钱什么?“我根本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这是家长们最苦恼的。可是你为什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为什么宁愿向外人倾诉,也不把心里话告诉父母?做父母的难道不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吗?

有一位家长说:“我工作很忙,一天累到晚,孩子确实顾不上。没办法,我只能用物质来弥补,他想要什么我给他买什么,可是孩子在想什么我确实不知道。”有些家长是单位上的“顶梁柱”,忙得顾不了孩子;还有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推给老人或者保姆照看,忽视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这类家庭大多数孩子由于缺少父母在心理上,品德上,精神上的爱抚、教育,造成孩子性格怪僻,缺乏爱心和同情心。现在有的孩子在物质上很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相当匮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理解和关爱绝对不是高档玩具、保姆,甚至各种辅导班老师能够替代的。所以,家长与其不惜花钱给孩子买这买那,送孩子学这学那,不如多抽出一点时间陪陪孩子,不要让孩子陷入“情感真空”。

还有相当多家长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要好好学习”,中学以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内容基本上是“学习”这一个主题。当孩子学习暂时出现困难时,有的家长不是积极冰,而是拿别人的孩子作对比,孩子敞开的心扉也许会因为家长的一次敷衍的应答或粗暴的对待而从此关闭。有些家长为了维护其尊严和权威,往往对孩子实行命令主义,总要摆架子,树权威,个性固执,作风专橫。对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顺,孩子一开口就说他讲错了,孩子一动手,就说他什么都不会,对孩子过多地批评、指责,极少冰、赞扬。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怎么开口跟你讲心里话呢?

甚至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动不动就惩罚,罚扫地、做家务;罚不准吃饭、不睡觉;罚不准看电视、玩游戏。孩子稍有过失,动辄训斥,甚至打骂。这种粗暴惩罚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孩子心理扭曲,性格怪僻、冷漠,不要说跟家长沟通了,严重的会使孩子出走,交上坏朋友,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因为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温暖,得不到尊重,得不到幸福,稍有诱惑,就会被坏人利用,受骗上当。

反省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父母们还能埋怨儿女与自己疏远吗?

当你和孩子坐在餐桌旁、房间里,或者和孩子单独相处,这正是你和家人畅谈一天大小事情的最好时机。如果孩子年龄还很小,你可以利用他们就寝前,和他们讲悄悄话,亲热一番;要是孩子年龄一大,你也可以利用这个时候,心平气和地和他们沟通。

和孩子交谈时,你尽量不要评断或批评他们所说的任何事情,因为没有必要把孩子提到的每一种生活经验,当成是他们应有所警惕的事情。假使你在和孩子交谈时出现争辩、咆哮、喋喋不休、火气十足等情况,那么你和他们之间的沟通也将因此受阻。

很多时候,关切孩子的感受更甚于给他们忠告。比如,你可以这样问:“你看起来很生气”,或者“你好像有点不好意思”。类似这种说法,可以让孩子知道你真的在关心他们,也因此促使他们愿意开口说话。

一旦孩子打开话匣子,你一定要用心聆听。你可以把工作摆在一旁,关掉电视机或者放下你正在做的事,纯粹和他们交谈。只要你的关心恰到好处,孩子会向你打开他的心扉的。

“把握培养关键点”

如果提供给孩子有益的指引,你就得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他有哪些朋友;他和朋友在一起的情况;在校学习情况;和老师的相处状况;有哪些兴趣;有哪些困难……只要你用了心,只要你的关心恰到好处,孩子会向你打开他的心扉的,毕竟,他们需要你的关爱和帮助。

学会与孩子交谈的技巧

试想,如果孩子是你的朋友,你总是板起面孔教训或批评他,你们的友谊还能维持多久?

——佚名

父母和孩子能够顺利地交流思想,对于相互之间保持良好关系非常重要,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跟自己讲讲他们内心的感受,这样父母就可以理解和帮助他们。如果我们问家长:“你经常与孩子交流吗?”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当然啦,我们经常说可他一点也不听。”其实,家长所谓的交谈,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唠叨,批评、说教、哄骗、威胁、质问、评论、探察、奚落……这些做法不管出发点是多么好,都只会使相互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和充满敌意。试想,如果孩子是你的朋友,你总是板起面孔教训或批评他,你们的友谊还能维持多久?

有时,家长拖着疲惫的身体,努力地打起精神,准备和孩子好好沟通沟通,但不是被孩子三言两语打发了,就是被噎的半天回不过神来,不但不能达到了解孩子的目的,还惹了一肚子气,逐渐丧失了和孩子谈话的兴趣,以至于越来越不了解孩子,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因此,做父母的要学会与孩子交谈的技巧。

1.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程度决定使用什么样的谈话方式。一般而言,最好对年龄小的孩子側重管教,而对大孩子则多交谈。例如,告诉2岁的孩子电源是危险的所以不能碰,就不如把他的手一把拉开并严厉地说“不能碰”更能使他立即理解你的意思。可是,如果你不对一个13岁的偷偷抽烟的孩子详细地解释尼古丁的害处,而是简单地责罚他,也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父母们常常犯一个重要的错误,就是他们说得太多。他们过早地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式的谈话,并且还常用一些孩子听不懂的词。那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讲大道理的父母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好管教。当他长到十几岁时,他的父母又试图用严厉的惩罚来对待他,但是已经听惯了大道理的孩子甚至比一般的孩子更不接受这种惩罚。

2.变命令式的教育为民主式的商量。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不想让孩子做什么,可以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像朋友一样,一起商量,分析利弊,最后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这样孩子不仅不会反抗,也感觉不到被命令的屈从,反而会在商量的气氛中感觉自己在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时大部分孩子会愉快地采纳父母的建议。

3.学会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应该仔细地聆听,而且不要加以批评。很多时候,孩子非常了解自己是否犯了错,可是他们不愿告诉你,因为他们害怕你可能会有的反应。所以,要是他们说出真相,你得避免攻击、嘲讽等不当言行,而应以理性、合情合理、开放的态度来回答他们,协助他们找到需要的答案或者解决方法。

家长们往往在孩子刚刚说出自己的烦恼时,就非常急迫地给孩子出主意、想办法,或是讲一堆大道理,引起孩子的反感,下次他就不愿对父母讲自己的事了。因此,父母在此时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并鼓励孩子说下去。你可以用这样的问话来引导孩子谈下去:“后来呢”,“他怎么说”,“你一定非常生气吧”等。注意,千万不要仔细询问细节,让孩子觉得是在受审。家长需要了解的是孩子的感情世界,咸为孩子的朋友,不要总是把自己摆在“家长”的地位,让孩子向自己汇报。试想,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平等,如何交流思想呢?

4.要多一点赞扬,少一点批评。告诉孩子,你多么以他为荥。让他知道你已经注意到他的努力了,不论他的成果有多少,包括他自己穿衣,收拾玩具,正确记下电话留言,学校成绩有进步等。如果你能采取上述方式,就必定能增进你和孩子之间的凝聚力,同时也会让孩子知道你很关心他们,让他们懂得遵照你的规定行事。

正确和积极有效的语言能使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比较容易地达到目标,也能使孩子改变对自己的评价,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不再听到别人说他“乱七八糟”而是“有条理”,不再是“乱吵闹”而是“安静”时,他就慢慢向着你心目中“好孩子”的方向前进了。

5.学会启动讲话。孩子在外面有了不愉快的事,往往难以开口和家长谈起,很容易使家长错过教育孩子的机会。因此,家长应主动和孩子谈话。当然,你得问一些非常特殊的问题,使得沉默不语的孩子开口。你最好不要问:“今天在学校做什么”,因为孩子的答复可能就是短短的一句话:“没有什么”。你要改问一些更特别的事情:“下课时,和谁玩”,或者:“最近的美工课,你们做哪些东西”,这样的问题,比较容易引孩子打开话匣子。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马上谈,也不要逼迫,退一步告诉孩子“好吧,什么时候告诉我都行”,让孩子知道你什么时候都可以听他谈。

对于比较內向的孩子,需要更长时间的启发,可以给他讲一个类似情况的故事,引起孩子的共鸣;也可以搂着他静静地坐着,他最终会忍不住和父母交谈。

“把握培养关键点”

家长们要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了解孩子的变化,必须要通过谈话才能获取。因此,学会与孩子交谈的、就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