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易之履曰,“君子以办上下,定民志。故礼者,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也。”《荀子·修身篇》:“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论语·宪问篇》:土好礼“则民易使也。”《礼记·礼运篇》:“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倩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此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君主安心、让百姓太平,没有比用礼节更好的办法了。
(5)礼者,敬而已矣:郑玄注:“礼者,敬之本也。”《孟子·告子篇》:“恭敬之心,礼也。”《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礼说到底就是一个“敬”字。
(6)故敬其父则子悦:悦,高兴,喜欢。这句的意思是有人敬重自己的父亲,作儿子的一定感到喜悦。
(7)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寡,少。郑玄注:“孝悌以敬之,礼乐以化之,此谓要道也。”《论语·学而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敬的人少,而高兴的人却很多,这就是所说的要道啊。
【译文】
孔子说:“教化百姓和睦相处,没有比用奉养父母的孝道更好的办法了。教导百姓懂得长幼之序,没有比用尊敬兄长的悌道更好的办法了。想要改革民情风俗,没有比用音乐更好的办法了。让君王安心,使民众太平,没有比用礼节更好的办法了。礼,诚敬而已。所以,如果有人敬爱自己的父亲,作儿子的一定感到喜悦。有人敬爱自己的兄长,作弟弟的一定感到喜悦;有人敬爱自已的君王,作臣民的一定感到喜悦;敬爱一人,而使千万人喜悦,所敬爱的人虽少,但喜悦的人却很多,这就是所谓的要道啊!”
【故事】
刘琎束带
南齐时代的刘琎,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君子。他学识渊博,为人恭敬谨慎、刚方正直,与他的哥哥都深为当世人所尊重。有一天晚上,哥哥突然想到有一件事要跟弟弟作交代,于是就在隔壁房间叫着弟弟的名字。话音刚落,刘琎那边马上传来了一阵穿衣服的声音。可是等了很久,却没有听到刘琎的回答。过了好一阵子,才传来了弟弟毕恭毕敬的声音:“哥哥,您有什么事情吗?”
哥哥有些生气,就责问他说:“你怎么这么久才回答?”
刘琎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啊哥哥,因为我的腰带还没有系好,穿得这么随便,就回您的话,实在太失礼了。”
原来,当时刘琎已经躺在床上睡觉了。他一听到哥哥在叫他,就赶紧下了床,把白天穿的正式衣服拿出来,迅速穿上,束好腰带,全身上下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并毕恭毕敬地站好了之后,才回应哥哥。
在《礼记·曲礼》中,一开端就说:“曲礼日,毋不敬”。“毋不敬”就是指哪怕是任何微小的细节,都不忘恭敬谨慎的态度。从这件小事中不难看出,刘琎连小事都如此的谨小慎微,当他身临大节的时候,更是毫不苟且了。
有一次,刘琎和朋友孔澈一起坐船游览。沿途山高水阔、非常壮美,置身其中真是神清气爽、心胸开阔。突然间,从远处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美妙的歌声,一寻声望去,原来是许多美丽的少妇出门踏青。这些女子长得美丽,孔澈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他起初碍于情面,先偷偷地看上几眼,后来竞不知不觉陶醉其中,目光一直跟随这些美丽的少妇,完全忘掉了身旁的刘琎。圣人曾说“非礼勿视”,不该看的不看,在异性面前的举止言动,也是如此,像这样特意地端详观瞻,很显然是失礼不当的。刘琎对孔澈的表现感到甚为不齿,于是就不再和他说话,独自搬到另一边去坐,表示他不愿意和心行不端良的人做朋友。孔澈遂感到很窘迫羞愧,只好低头忏悔反省。
刘琎能够成为一代名臣,无不归功于他至诚的孝顺与友爱,这一切都离不开他自幼的严于律己、谦卑恭敬。刘琎的故事启发我们,任何事情,君子都要不失其恭敬之心。
广至德章,第十三
【原文】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1)。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2)。’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3)?”
【注释】
(1)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家至,家家亲自都到。日见,每天都见面。郑玄注:“言教非门到户至,而日见而语,但行孝于内,流化于外也。”又:“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
(2)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悌,慈祥和易的。《礼记》:“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以强教之,悌以悦安之,乐而无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
(3)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乎:顺民,适合民心,顺应民意。意思是没有至高无上的德行,谁能有这样伟大的顺应民心的力量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孝道教化人民,并不需要亲自沿着家家户户讲述孝的意义,而是以自己日常的孝行感化人。君子教化人民都能够推行孝道,为的是要人民尊敬天下的父母。君子教化人民都能够推行悌道,为的是要人民尊敬天下的兄长。君子教化人臣奉守为臣之道,为的是要为臣的尊敬天下的君王。《诗经·大雅》上说:‘和乐有礼的君子,不愧是人民的父母。’要不是具有推行孝道这至高无上的美德,谁能有这样伟大的顺应民心的力量呢!”
【故事】
朱元璋教子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痒十分重视对子女进行礼仪教育。无论参加什么活动,出席什么场合,他都提醒他的孩子要注意礼节。当他的儿子朱标被立为继承人之后,他更注意对朱标的培养了。
按照历代的传统,每年冬至这一天,朱元璋都要带领文武百官去南郊行祭天之礼。有一年的冬至到了,朱元璋让朱标也一同前往。在前往南郊的途中,有一个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很多贫穷的老百姓。当大队车马经过小村时,朱元璋让朱标下马步行到村子里去访问。在大臣的指引之下,朱标来到一户农家的门前,这户人家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妇。也许是因为看不起,也许是因为太匆忙,朱标不屑一顾地看了一眼那破裂的柴门之后便要离开。
其实,朱元璋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很生气,命令大臣传话过去,让朱标向那两位老人施礼道歉。朱标这才仔细一看,只见两位老人穿的是破衣破裤,寒风让他们不断地发抖。朱标赶紧上前施礼,不由得也产生了一种不劳而获的羞惭之感。正在这时,有位大臣已命令随从取了些银两送给两位老人。朱元璋看儿子回来了,正想说话,朱标低下头去,轻声说道:“父王,无论对谁,儿子都应当以礼相待,他们都值得我去尊敬。”朱元璋欣慰地点了点头。
广扬名章,第十四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1)。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2),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3)。”
【注释】
(1)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移,转移。感情的转移。这是孔子孝道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释齐家治国章》:“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礼记·祭统篇》:“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曾子·大孝篇》:“孝子善事君。盖孝子忠臣,相成之道也。”
(2)居家理:指善于料理家事。《左传》:“先王,理天下。”
(3)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礼记·中庸》:“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黄道周曰:“君子之立行,非以为名也。然而行立,则名从之矣。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此三者,有修于实,而无其名。事君忠,事长顺,居官治,此三者,有其实而名应之。”
黄道周(1585年一1646年),字幼平,号螭平、石斋,漳浦(今属福建)人。明代学者、书画家。1622年进士,崇祯时任右中允,园上疏指斥大臣杨嗣昌等,被谪戌广西。福王朱弘光时官至札部尚书。弘光政权失败,又与郑芝龙等拥立唐王朱隆武,官武英殿大学士,后往江西征兵,至婺源为清兵所俘,被杀于南京。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事奉父母能极尽孝道,那么他事奉君王时才能像精心服侍父母一样极尽忠诚。君子事奉兄长能极尽尊敬,那么他事奉年长者时才能像尊敬兄长一样恭顺。君子治理家务能极尽认真地达到完善,那么他能以这种精神去为官处事,并做得有条不紊。因此,君子在家若能遵行孝道,培养德行,然后才能在外面建功立业,声誉就可流传于后世了。”
【故事】
袁安卧雪
袁安是东汉大臣,为官以严明著称,深得人民爱戴。袁安在当官前只是一介贫民,家住在洛阳城内。有一天,半夜时分开始下起了大雪,第二天早上,整个洛阳城都变成了白色。按照人们通常的习惯,大雪过后,都要清扫家门附近的积雪,以利于行走。于是,天刚朦朦亮,就有人出门扫起雪来。
袁安这天也早早地起床,拿起扫帚就要去扫雪。当他打开太门时,却发现有一堆人都在他家门口避寒。大雪纷纷,行人和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都不敢冒雪前行,就找附近的家门口躲一会儿再走。看着这些人这样的可怜,又冷又饿,袁安心中不免为他们伤心。想想自己日子过得也很艰难,但是下雪天还有一间破房子可以避寒,还能喝上一碗热汤驱寒。袁安轻轻地把大门关上,他不忍心因为扫雪而赶走这些苦命的人,心想:就让他们在这里避避吧,我没有食物给他们吃,也没有火可以让他们暖身,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他们在我家门口避避寒了。
于是他又回到屋里,屋里其实也不暖和,木炭已经燃尽,他只好又钻到被窝里取暖。按照洛阳城的规定,每户居民有义务清扫自己门前的雪,方便人们的行走。袁安几次起来看看家门口的人没有离去,他只能依旧躺在床上。洛阳的地方官出来监督各家各户扫雪,走到袁安家门口时,发现厚厚的雪还堆在地上,一点没扫。地方官很生气推开屋门,看见袁安瞪着双眼,躺在炕上。地方官生气地问道:“你要负责扫净你门前的雪。怎么没有扫?”袁安起身说:“大人,您也看到了,刚刚我家门前那么多避寒的人。别人家一扫雪他们就被赶走了,于是都跑到我家门口。这么冷的天,他们又冷又饿,我不忍心把他们赶走啊。”
地方官听后很是感动,自己也是穷人的孩子,也知道挨饿受冻的滋味,袁安这样富有同情心,处处为别人着想,如果能为朝廷效力,一定会是个为民造福的好官。于是地方官不但没有责备他,还举荐他当了孝廉。日后袁安历任太仆、司空、司徒等职位。他为民请命、不畏权贵、守正不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谏诤章,第十五
【原文】
曾子曰:“若夫(1)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2)。敢问,子从父之令(3),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4),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5),虽无道,不失其天下(6);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7);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8)。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9)。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汉朝时,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是个著名的孝子。母亲对他管教很严,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母亲觉得奇怪,问其原因。他回答道:“母亲打我使我疼痛,我知道母亲有力气,身体健康。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难忍。”)
【注释】
(1)若夫:连词,表示提起,此处可译为像那些。
(2)闻命:谦词,意思是说对师长的教导已经领会了。
(3)从父之令:听从父母的命令或指示。《庄子·田子方》“先君之令。”《释文》“令本作命。”
(4)是何言与:这是什么话?是,代词。与,语气词。
(5)音者,天子有争臣七人:争,同“诤”。诤臣指能直言谏诤之臣。郑玄注:“七人者,谓太师、太保、太傅、右辅、左弼、前疑、后丞。考此七字,非专指七人,而不得增减也。”此处七人,非实数。
(6)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虽,即使。无道,没有仁政。这句的意思是即使他一时缺乏德政,也不会失去天下。
(7)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白虎通。谏诤篇》:“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荀子·子道篇》:“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8)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司马光日:“士无臣,故以友争,益者三友。言受忠告,则其身不离远于善名矣。”《论语·季氏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令名,好的名誉。
(9)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论语·里仁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曲礼》:“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曾子·大孝篇》:“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论父母以道。”又《事父母篇》,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争辩者,作乱之所由兴也。”又《立孝篇》:“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10)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郑玄注云:“君父有不义,臣子不谏诤,则亡国破家之道也。”又云:“委曲从父母,善亦从善,恶亦从恶,而心有隐,岂得谓孝乎?”
【译文】
曾子说:“听您阐述慈爱恭敬,安亲和扬名的各种孝道后,我都明白了。很冒昧地再请问,作儿子的若一味听从父亲的命令,这样能算是孝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呀,这是什么话呀!从前,天子身边设有直言相劝的谏诤臣子七人,即使天子一时触犯王道没有德政,也不会失去他的天下;诸侯身边设有谏诤的臣子五人,即使诸侯一时触犯君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封地;卿大夫身边也设有谏诤的臣子三人,即使卿大夫一时触犯臣道。也不会失去他的乡邑。一般的官吏若有谏诤的好友,就能保住一个美好的声誉;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他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中。因此,做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为人臣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进言劝止。所以,只要是不义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人做的,都要大胆地直言相劝。做儿子的如果一味盲从父亲的命令,那又怎能称为孝子呢?”
【故事】
海瑞抬棺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