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1514年一1587年),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以罢官抗逆显于后世的海瑞任诸暨知县。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嘉靖四十五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遭迫害入狱。宰相徐阶力救海瑞,黄光升则把海瑞上书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甚力。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海瑞在隆庆四年曾前往福建晋江潘湖黄光升尚书府拜谒黄光升,以表营护之恩。隆庆三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挤,革职闲居十六年。万历十三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海瑞听闻潘湖黄光升死去,悲伤至极,带病前来晋江奔丧。后病死于南京。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身为人臣,尽到了应尽的孝道。
感应章,第十六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1)。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2)。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3);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4)。修身慎行,恐辱先也(5)。宗庙致敬,鬼神著矣(6)。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7)。《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一?),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固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注释】
(1)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易》:“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孔子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孟子曰:“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故郑注云:“尽孝于父,则事天明。尽孝于母,能事地察。”
(2)神明彰矣:神明,宗教迷信中认为的一种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志的力量。彰,表扬、赞许的意思。
(3)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礼记。祭义篇》:“至孝近乎王,虽天子必有父。至悌近乎霸,虽诸侯必有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春秋繁露》:“虽天子必有尊也,教以孝也;必有先也,教以悌也。”这句的意思是即使贵为天子,也必定有比,他更尊贵的,那就是他的父亲。
(4)宗庙致敬,不忘亲也:宗庙,祭祀先祖的地方。郑玄注:“设宗庙四时斋戒以祭之,不忘其亲。”《礼记—祭统篇》:“春秋祭祀,以时思之,不忘亲也。”《中庸》第十九章:“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又云:“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这句的意思是到宗庙祭祀祖先时要极尽诚敬,这是不敢忘记祖先的恩德。
(5)修身慎行,恐辱先也:修身,指修养身心。慎行,行为小心谨慎。先,先祖。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李善注:“先,祖也。”郑玄注云:“修身者,不敢毁伤。慎行者,不历危殆。恐其辱先也。”《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的意思是平日里修身养性,谨慎自己的言行,这是唯恐玷污了祖先的英名。
(6)宗庙致敬,鬼神著矣:鬼神,即宗庙之祖先。著,明显。《易》:“阴阳不测之谓神。”《论语·八佾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孟子·离娄篇》:“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这句话的意思是祭祀祖先时能极尽敬爱之心,那么鬼神也会显示他的功德。
(7)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曾子·大孝篇》:“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译文】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事奉父亲非常孝顺,所以,在郊祀天帝时,能明白上天降生万物的道理。圣明的君主事奉母亲非常孝顺,所以,在社祭后土时能了解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在宗族中,长幼的次序皆能和顺,那么上尊下卑的地位也就能治理得很好。能明察天地降生和孕育万物的道理,也就能获得神明的降福与庇佑。所以,即使责为万民的天子,但还有比他更尊贵的人,那就是他的父亲;还有比他更先出生的人,那就是他的兄长。到宗庙祭祀祖先时,必诚心表示敬意,这是不敢忘记他的祖先。平日里更要修身养性,谨慎自己的行为,这是不敢玷辱祖先的声誉;天子在宗庙祭祀祖先时,能诚心表示敬意,那么鬼神必显扬他的功德。孝悌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感通神明,能感化四海万邦的臣民,能使人人相互感应。《诗经·大雅篇》上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没有人不诚心服从。’”
【故事】
李密上表辞官孝祖母李密(224年—287年),一名虔,字令伯,犍为郡武阳县(今彭山)人,西晋文学家。所著《陈情表》乃千古名篇,为历代所称颂。
李密的祖父李光,东汉末年做过朱提郡太守。但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丧父,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改嫁。李密被父母纷纷抛弃,恋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为了能把他培养成人,亲自抚养他,对他关怀备至。长大后的李密也以侍奉祖母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他后来在蜀汉做郎官。蜀中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他著《陈情表》上书武帝说:“我如果没有祖母,也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就不能安度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为我的区区私情,我不敢离开祖母而远行。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我为陛下效劳的时日还很长,可是我报恩于祖母的日子却很短。因奉养老人的私情,我请求皇上准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武帝同情他,并同意暂不征聘,并嘉奖其孝敬长辈的一片孝心,赏赐奴婢二人,下诏指令郡县专门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事君章,第十七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1),进思尽忠,退思补过(2),将顺其美,匡救其恶(3),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4)?中心藏之(5),何日忘之?’”
【注释】
(1)事上:侍奉君王。
(2)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进,指为朝廷做事。退,回到家里。郑玄注:“死君之难为尽忠。”韦昭日:“退居私室,则思补其身过。”进思尽忠,是说出而为国家做事,要想到怎样尽忠心,没有一点虚伪不实之处。退思补过,是说回到家里,要反省修身,有没有做错事情。
(3)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将,助。匡救,扶正补救。郑玄注:“善则称君,过则称己也。”司马光日:“将,助也。”这句的意思是对于君王的美政,要帮助其推行;对于君王的过失,也要匡正补救。
(4)遐不谓矣;遐,通“何”。谓,说。
(5)中心藏之:中心,即心中。藏,隐藏。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事奉君王,上朝时必须考虑如何尽忠职守;退朝后应当反省修身补救过失。对于君王的美政,要帮助顺从推行;对于君王的过失,也要匡正补救。这样,君臣间就能相亲相爱了。《诗经·小雅》上说:‘心中怀着对君王的敬爱,为什么不说出来呢?要将尽忠的真诚永藏在心中,哪一天能够忘记它呢?’”
【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美男子,他不仅身高八尺,风度翩翩,还拥有治国安邦之才,因此被齐威王拜为国相,辅佐治理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