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越王勾践当上霸主之后,范蠡就带着重回怀抱的西施立即离开了越国,越王勾践再也不知他去了哪里。范蠡已是越国的高官,越国也开始国泰民安,那么他为什么不享受荣华富贵,而要远在他乡过起隐居的日子?这恰恰体现了功成身退的处世哲学,其实正说明了范蠡是一个在处世立身方面非常有远见卓识的人。
在帮助越王勾践称霸以后,范蠡认为:越王勾践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享乐,自己盛名之下难以长久安居,于是就写信给勾践说:“臣下听说,如果君主忧愁,臣子就该辛劳;君主耻辱,臣子就该去死。当年大王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不死,正是为了报仇雪恨。如今大仇已报,臣下也应该得到当初应有的惩罚了。”
因此范蠡请求辞官而去。勾践不想让范蠡离开,曾诚心相留。可是范蠡执意要离开,就带着美女西施一声不响地乘舟而去。
范蠡走时曾经写信给文种,给他说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告诉他越王勾践不能相容太久,劝他早日离开这里,以免以后招来杀身之祸。可是文种不太相信,觉得自己帮助勾践称霸天下,现在该享几年清福了,可能范蠡太过于担心了。
果然没过多久,越王开始怀疑文种,后又赐剑让文种自杀,还说当时文种为自己定下了七条计策灭吴,而自己只用了其中三条就灭了吴国,还是四条在文种哪里,让他把这四条给先王实施。文种自杀前极其后悔当初没有听范蠡之言,才有今日要死之祸。这实在是他的悲哀,也是他远不如范蠡对世态人情的洞察。要知道,对每个人来说,主动放弃一个来之不易的成功或位置都需要一种勇气和决断力。范蠡有这种素质,而文种没有,因此范蠡因退而生,文种因守而死。
范蠡带西施离开越国后,先去了齐国的海边经营渔盐生意,很快便赚了不少钱。这里的人见他既贤德又有才能,便推举他当齐国的国相,但范蠡想过平民式的生活,便归还相印并尽散家财后悄悄搬走。之后他来到陶地(今山东定陶)经商,称“陶朱公”,在这里他曾“三至千金”,可谓当时天下首富,后终老于此。今山东省定陶县之所以名为“定陶”,就是因为范蠡最终定居和终老于此。而后人所传的陶朱公经商的故事,指的就是范蠡的这段事迹。
知本思义
本故事出自于西汉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说的原话是:“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意思是,鸟打完了,弓就会被藏起来,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该典故多被用来比喻领导者得势后杀掉有功的人。
“高山流水”遇知音
有“琴圣”之称谓的俞伯牙是春秋时期楚国郢都人,他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据说当他弹琴时,连水里的鱼都要越出水面倾听,正吃草料的马也仰首倾听。
俞伯牙的绝妙“琴声”,来自其师成连的独特教学方法。他年轻时跟成连学琴三年,技巧已经掌握,就是达不到精妙的地步。成连称要带他去见自己的老师,就把他带到了蓬莱山上,而成连却将伯牙一个留在山上,自己则乘船而归。
俞伯牙独处山上“近望无人,但闻海上汩没崩澌之声,山林杳冥,群鸟悲号”,伯牙很无奈,怆然叹日:“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于是他将听到的声音,看见的景物,融人自己的情怀之中,果然韵律与心神合二而为一。伯牙终于因此悟得琴之妙趣,遂成为天下抚琴妙手。
后来,俞伯牙被周天子拜为司乐太师。为编修一些礼乐的乐谱,他专程去楚地采风,见到了楚王,这时的俞伯牙离开楚国已有12年了,十分思念故国江山之美景,想从水路观赏一路风景而回。楚王同意了他的奏请,命水师拨大船三只,一正一副,都是高帆大桨,非常有气势。
回途之中,沿岸那江山美景,那世外野趣,正投其怀,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不一日,船行至汉阳江口。当时正值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突然乌云盖顶,狂风大作,大雨如注,波涌浪翻,惊涛怒吼,将俞伯牙所乘的船吹得起伏摇晃,几欲倾倒。
过了一阵子风停了,雨止云开,俞伯牙来到船头,只见月儿初升,挂在崖顶,月影婆娑,波澜不惊,杜鹃啼鸣,更添幽静,不禁触动乐思,想要抚琴一曲,便命童子焚上香炉,开囊取琴,曲犹未终,指下“刮刺”的一声响,琴弦断了一根。按当时的说法,只有遇到懂得音乐并理解弹琴人心境的人,琴弦才会绷断。
伯牙大惊,命童子去问船头船行至了什么地方。船头答道:
“因为风雨,船停在了山脚之下,只有草树,并无人家。”
伯牙惊讶,想道:
“是荒山了,若是城郭村庄,或有聪明好学之人,盗听吾琴,所以琴声忽变,有弦断之异。这荒山之下哪里会有听琴之人?肯定是可疑之人”便令手下人下去查看。
这时崖上有人答道:“舟里面的大人,您不必多疑。小人并非奸盗之流,只是个樵夫。因为打柴回来晚了,又赶上骤雨狂风,雨具不能遮蔽,潜身岩畔。恰好听到您在弹琴,被优美的琴声吸引住了,便听了一会儿。”
伯牙笑道:“山中打猎之人怎懂得‘听琴’?快快离开吧!”
那人不但没走,还说道:“大人出言谬矣!岂不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大人若欺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
伯牙见他出言不俗,就把他请到船舱中,才知这人名叫钟子期,二人谈论起各种音乐理论与知识。钟子期对伯牙的提问个个都对答如流而且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伯牙很是佩服,有感相见恨晚。于是换好琴弦,为钟子期弹奏起来。
伯牙先弹了一首《高山》,乐曲刚完,钟子期就赞叹说:“太好了!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随即又弹了一曲《流水》,音乐一停,钟子期就赞美说:“太好了,多么浩荡的江河啊!”
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道:“你真是我的知音啊!我年长你一旬。若不嫌弃的话,咱们以后就以兄弟相称,不负知音契友。”
钟子期笑道:
“大人差矣!大人乃上国名公,小人乃穷乡樵夫,怎敢攀附?”
伯牙回答道: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我来回于碌碌风尘,得与高贤结契,实乃生平之万幸啊。”说完,便命童子添炉焚香,在船舱中与钟子期顶礼八拜。伯牙年长为兄,钟子期为弟。
两人坐谈一夜,却不觉倦意,直到东方发白,钟子期才想起要回家,俞伯牙也不好再挽留,与他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他把钟子期送至船头,两人洒泪而别。
知本思义
这个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音乐优美,也被人们用来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范氏家大业大,家中值钱的东西很多,有一个很愚蠢的小偷便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他翻过墙头,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认为这钟能值不少钱,便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去卖掉。
可是这口钟又大又重,小偷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认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去。
于是小偷回家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只听“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心想这下糟了,这么大声音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知本思义
该故事出自战国时期吕不韦的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原句为:“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锥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这个故事本是“掩耳盗钟”,后来不知怎么成了“掩耳盗铃”,但意思都一样,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的自欺行为。
“呆若木鸡”,天下无敌
古代斗鸡情景塑像
春秋时期,齐王特别爱好斗鸡游戏,他自己也饲养一些斗鸡,由于驯养得不好,总是失败,这令他很头疼。便张榜招募驯养斗鸡的高手,纪沽子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养斗鸡的专家,便应招去给齐王驯鸡。
驯养斗鸡才十来天,齐王便迫不及待地催问是否驯成了。纪沽子回答:“不行。这鸡太骄傲了,总想跃跃欲试。”
又过了十来天,齐王又问行了吗。纪沽子回答:
“不行啊!它一听到其他鸡的叫声或见到其他鸡的影子就反应得特别迅速。”齐王奇怪地反问:“反应迅速还不好吗?”纪沽子说:“不好。说明它取胜太心切。”
又过了十来天,齐王再一次问难道还不行吗?纪沽子说现在差不多了。别的鸡虽然呜叫着向它挑衅,它像没听到似的,神态自若。不论遇到什么突然情况,它都不惊慌,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好像木头做的鸡,这说明它已具备了斗鸡的一切特性!当别的鸡看到它这副模样,没有敢与它斗架的,遇到它掉头就逃跑。
齐王听了将信将疑,但当他把这只斗鸡带到斗场上,却是每斗必胜。
知本思义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出自《庄子·达生》一书之中,其中说道:“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也说明了藏巧于拙对达到胜利的重要性。”本意为比喻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其实在生活中,凡大智慧的聪明之人,都胸襟豁达,明白大道理,对于身边琐事一目了然,但表面却显得愚钝。现在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多用字面意思,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的故事出自《战国策》一书。是说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他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陵寿跟君又总是随着你走。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国国都,今湖北省江陵县北)肯定要危险啦!”
楚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得大骂庄辛道:
“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却并不惧怕,他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实在是感觉到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我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几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吧。”楚襄王一心让他快点滚蛋,就让他去赵国了。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时他才觉得庄辛的话是正确的,便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挽救。
庄辛很诚恳地对楚襄王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还算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臣听说过去商汤王和周武王都是依靠百里土地起家,而最终使天下昌盛,而夏桀王和殷纣王,虽然拥有天下,到头来终不免身死亡国。现在楚国土地虽然狭小,然而如果截长补短,还能有数千里,岂止百里而已?”
楚襄王点头称是,庄辛又接着说:“大王难道没有见过蜻蜓吗?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在天地之间飞翔,低下头来啄食蚊虫,抬头起来喝甘美的露水,自以为无忧无患,又和人没有争执。但小孩子会调稀糖涂在丝网上,在高空之上粘住它,这样它的下场将是被蚂蚁吃掉。蜻蜓的事可能是小事,其实黄雀也是如此,它俯下身去啄食,飞起来栖息在茂密的树丛中,鼓动着它的翅膀奋力高翔,自己满以为没有祸患,和人没有争执,却不知那公子王孙左手拿着弹弓,右手按上弹丸,以70尺以上的黄雀的脖子为射击目标,这样,黄雀白天还在茂密的树丛中游玩,晚上就成了桌上的佳肴,转眼之间落人人的口中。黄雀的事情可能是小事情,其实黄鹄也是如此。黄鹄在江海上翱游,停留在大沼泽旁边,低下头吞食黄鳝和鲤鱼,抬起头来吃菱角和水草,振动它的翅膀而凌驾清风,飘然地在高空飞翔,自认为不会有祸患,又与人无争。然而他们却不知那射箭的人,已准备好箭和弓,向700尺的高空射击它。它带着箭,拖着细微的箭绳,从清风中坠落下来,掉在地上,于是黄鹄白天还在湖里游泳,晚上就成了锅中的清炖美味。那黄鹄的事可能是小事,其实蔡灵侯的事也是如此。他曾南到高陂游玩,北到巫山之顶,饮茹溪里的水,吃湘江里的鱼;左手抱着年轻貌美的侍妾,右手搂着如花似玉的宠妃,和手下人同车驰骋在高蔡市上,根本不管国家大事。却不知道那子发正在接受宣王的进攻命令,他终将成为阶下之囚。蔡灵侯的事只是当中的小事,其实君王您的事也是如此。君王您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鄢陵君和寿陵君始终随着君王的车辆,驰骋在云梦地区,根本不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心上。然而您却没料到,穰侯魏冉已经奉秦王命令,在黾塞之南布置军队,但州侯等人却把您抛弃在黾塞以北,就是要置你于死地啊!”
楚襄王听了庄辛这番话之后,大惊失色,全身发抖,在这时才开始想起要摒弃身边的小人,把爵位送给庄辛,并封他为阳陵君,不久庄辛帮助楚王收复了淮北的土地。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楚策四》,其中有言:“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故事中庄辛的两句相关话而来的,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孟子“明察秋毫”谏齐宣王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几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也想称霸,他在见到孟子后,觉得孟子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便对他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答道:
“对不起,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
齐宣王问道:
“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感到不忍。凭您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您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我的力气能举重三千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鸟兽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这种话吗?”
齐宣王当然不相信!孟子紧接着说:“是呀,不能相信。如今您的好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难于叫人相信。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够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显然,这都是干与不干的问题,而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您问能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问题也是如此,是不去干,而不是不能干!”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就出自《孟子》一书,原话中有:“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明察秋毫表示能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观察事物能不漏细节。
郭隗献策士争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