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名流趣话
26053700000037

第37章 明清时期(3)

文徵明是明代大书画家,是“吴门画派”的真正领袖。文徵明初名壁,后以字行,又改字征仲,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苏州)人,出身仕宦,师沈周,与吴中名士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交游,称为“吴中四才子”,诗文书画,无不精工。

文徵明小时候并不聪明,史载“征明幼不慧”,说他7岁时才能站立,到ll岁时才会讲话,19岁跟随沈周学画,十次参加乡试,皆未中。到54岁时由朋友推荐,到北京经过吏部考试,才获得一个翰林待诏的职位。58岁辞归,从此远离官场,专事书画艺术,成就卓著。

文徵明天资愚钝,他之所以能在书画上有大成就,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勤奋和能吃苦。文徵明年轻时参加生员考试,因字写得不好,在六等中只排在第三等。从此,他决心发奋把字练好,他以智永的小楷《千字文》为临本,每天写一遍,一直到晚年,天天如此。他从19岁向沈周学画,后又广学名家,勤奋作画,直到晚年,笔耕不辍。

文徵明为人正直,生平有“三不应”,即藩王贵族求画不应,宦官求画不应,外国人求画不应。有一次,一个豪门贵族以珍玩相赠,求他作一幅画,文徵明看也不看,就将珍玩原封不动退还。

文徵明的父亲为温州太守,死在温州,地方官绅,送了许多钱作丧礼,他坚决不收,料理完丧事后,一一退还。

有一次,御史俞谏看他有才学,家境贫寒,便关心地问:“你早晚可有何难处?”

他答:“早晚都有粥吃。”

俞谏又问:“你的衣服为何破成这般?”

他佯装不知地答道:“这是刚才被雨淋的。”

文徵明中年以后,向他求画的人日多,有时车马盈门,他常常无法应付,便请他高徒朱子朗代笔,便有的人干脆就直接找朱子朗。有一次,一位金陵的客人远道而来,要找朱子朗,结果走错门,恰好来到了文徵明家,送上礼,说明来意,文徵明笑而受之,让来人稍候,挥毫濡墨,顷刻之间,画就一幅画,交给来人,并开玩笑地说:“我画真衡山,聊当假子朗,可否?”那客人拿到画后,顿时大喜,没想到想求幅代笔,反倒求到了真迹。

况钟扮傻察人治小吏

明代官员况钟,字伯律,宜春靖安人,幼时家境贫寒,其父仲谦为生活计,送给黄氏收为养子,7岁时母亲去世,后刻志于学。由于他资性颖异,且勤于学,“长而淹贯经史,其为文简要不烦,兼工行楷诸书,器局端凝,言笑不苟,视势利声华澹如也”。而且“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理义,处事明敏”。在靖安县衙任掾时,职内事务,处理快捷,深得知县俞益的赏识,称赞他干练通敏,廉介无私。

俞益与当时的尚书吕震相交不错,他便极力向吕震推荐况钟,吕震见到况钟也很喜欢,便调他在自己手下当差。

况钟此时虽是小吏,但头脑精明,秉公执法,办事可靠。吕震十分欣赏他的才干,便推荐他当主管,升郎中,后来又推荐他出任苏州知府。

况钟初到苏州府上时,为了看清府中人的品格,他假装对政务一窍不通,凡事问这问那。府里的小吏见他如此,个个怀抱公文围着况钟,请他批示。

况钟佯装不知,胡乱翻着公文,瞻前顾后地询问小吏,小吏说可行就批准,小吏说不行就不批准,完全按小吏们的主张行事。

这样过了几天,小吏们不由个个乐得眉开眼笑,手舞足蹈,都说况钟真是个大笨蛋。

突然有一天,况钟召集全府上下官员,一改往日温柔愚拙之态,大声责骂道:“你们这些人中,有许多奸佞之徒,某某事可行,却阻止我去办;某某事不可行,却怂恿我办,以为本官是个糊涂虫,耍弄本官,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声令下,将其中的几个小吏捆绑起来一顿狠揍后,扔到街上,永不录用。

此举使余下的几个下属胆战心惊,原来知府大人心里明亮如镜,以前只不过是试验自己罢了。从此小吏们都一改拖拉、懒散之风,积极地工作,没有人敢徇私舞弊。

在况钟的治理下,没过多久,苏州便得到大治,百姓安居乐业,都赞扬况钟是个大清官。

况钟60岁时卒于苏州知府任上,去世之日,郡民罢市,如哭私亲,苏州七县绅耆人等,俱奔赴哭奠,就连邻近的松、常、嘉、湖的百姓都络绎不绝地前来吊丧。次年春的归柩之日。苏州倾城出送,白衣白帽,两岸夹舟,奠别出苏州之境,还有奔程路祭的,一路不绝。朝廷赠正议大夫资治卿。祀名宦祠,准许城邑建祠以祀,春秋官为致祭。

展玉泉逆市而行成盐业巨头

明代大商人展玉泉是山西蒲州(今永济)人。蒲州乡俗好经商,而经商者以善于审时度势、明辨物产而获利。因而,他们经营商业,有一生中数次改变行业的,甚至一年中数次改变行业的。但也有世世代代一种行业不变的,那就是盐商。

明初时蒲州商人从事盐业的人有很多,以经营淮盐者居多,经营沧州(在今河北)盐的人也不少。明代的盐业实行引盐专卖制,即商人凭官府颁发的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然后到指定的地区销盐,不得越境。沧盐的运销地区是北直隶、河南彰德、卫辉二府等地。展玉泉的爷爷辈就在沧州经营盐业,其父亲时也是如此,展玉泉在孩童时就游玩于盐场。玉泉的父亲是经商能手,凡他做的生意都能赢利。

至明中叶时期,这种引盐专卖制发生危机。在沧州盐区出现了私盐大量入境,加之当地居民刮盐碱自制土盐,使沧盐销售大减,岁额不及过去的十分之三四,盐商所获得的利润大幅度减少。

商人的眼睛生来就是专门盯着金钱的,谁肯舍多而就少?在这种不利的境况下,经营沧盐的商人,经过利弊权衡,大都纷纷转营他业,或到其他地区另谋大计。

在这股“转营”旋风中,展玉泉的父亲受其他商人的影响,开始有所动摇,也想离开沧州。展玉泉得知父亲的想法后,为父亲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和沧州盐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 盐官失职,在其位不谋其政,从中以公谋私,是造成私盐之风越刮越猛的主要原因。

第二, 以实物换盐的“开中制”是朝廷为军事目的所设,一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势必会影响政局。朝廷必然会大力整顿现有盐制。现有盐制一经整顿之后,盐区现有的销量格局肯定会被打破。

第三, 第三,私盐之风被整顿之后,官盐将再度热销。沧州的地理位置以及各方面的条件很好,会重新成为重要供盐区,能恢复到甚至超过以前的繁荣局面,现阶段只是热销前的淡季。

第四,沧盐一旦热销,可获大利之时,众盐商就会削尖脑袋往此处钻,此时,谁的顾客多,谁就能争得市场,谁就能获得滚滚财源。

最后,展玉泉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借此机会,多争得一些顾客的信任,提高我们的名气,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经儿子这么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展玉泉的父亲打消了效仿其他商人离开沧州的念头,决定逆风独舞,在惨淡经营中苦撑危局,坚守基业。

后来事情的进展果如展玉泉所言,政府出面对盐制进行改革和整顿。之后沧州盐区出现了新的局面。经营沧盐者又可谋取大利,众盐商又一股风似的纷纷云集于沧州,盐商人数比过去增加10倍多。

展氏家族的“冷板凳”坐热了。由于他们在众盐商纷纷离去之际,一直坚守在阵地,所以赢得了固守的顾客群。而其他后来者就不得不从头开发自己的顾客群。我们知道,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相当于保住四个老客户的成本。这样,展氏的经营成本明显大大低于其他盐商,赢利也相对高于其他的盐商。

在沧州盐区的众多商人中,只有展氏坚守其业,成为盐商世家,凭着客户资源的优势,展氏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地位,自然赢利最丰厚,终成为沧州盐商中的巨头。

张小泉名称由何来

“张小泉剪刀”从其诞生之日算起,至今已与中国人民相伴了近350年。上至皇家宫院,下至平常人家,皆与其有着剪不断的渊源和诉不尽的故事。那么它是如何诞生,又如何为世人熟知、认可和热爱的呢?下面单讲一下“张小泉剪刀”自身曾经的故事。

“张小泉”本为人名,是“张小泉剪刀”的创始人,他生活于明末清初时期,是安徽黟(yi)县会昌乡(古称徽州黟县)人。与很多徽商一样,其在开始创业时尝尽了艰辛。

张小泉的制剪手艺得自祖传,其父名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菜刀、剪刀、剃刀)”闻名的芜湖瀂港学艺,学成后在黟县城中开了个剪刀作坊,店名“张大隆”,并带着家小以店为家。张思家做事认真,待客真诚,他制作的剪刀坚韧锋利,备受人们的称赞,名声也就渐渐传了开去。

张小泉出生时,明朝还没有灭亡。但此时国家动荡,民不聊生,张思家的剪刀店也经营不下去了,便挑副铁匠担走街串巷,替人家打造镰刀锄头、菜刀锅铲。据说张小泉就是在这样奔波的路途中出生的,他母亲怀他时,有一天在一座山脚下的泉眼里洗衣裳,突然要生产,不曾想将孩子扑通一声生进了泉水里,她便赶紧挣扎着捞起来,之后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张小泉。

生长在铁匠世家,张小泉耳濡目染的自然是打铁的行当,因此从小便学起了打铁的技艺,三四岁时就蹲在炉边拉风箱,八九岁时就学着打小锤等到长成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就基本学完了他父亲的技艺了。

此时明朝已经灭亡,清兵开始入关并南下,张小泉父子俩逃到杭州从事打铁业。杭州毕竟是当时的大城市,商业较为繁荣,加上张小泉技艺精湛,铁器十分好销,手头也富足了起来,便在杭州吴山脚下的大井巷内重新开设了“张大隆”剪刀作坊,悉心研究铸造技艺。

张小泉还很有悟性,凡事爱琢磨,根据“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句话,他还研究出了刃口“嵌钢(又称镶钢)”的制作方法,打铁的本领更比其父高明了。他铸的犁尖,耕起田来又深又快;他打的锄头,锄起地来又轻又巧;从他那儿买的菜刀,剁骨头也不会卷口;特别是在剪刀制作上,他一改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浙江龙泉、云和之精钢加之于剪刀之锋刃上,首创了“嵌钢”制作剪刀的方法,这样制成的剪刀镶钢均匀,刀口锋利。又因其做工精细,剪刀轻便好使,开闭自如,他还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精心磨制,使剪刀光亮照人,于是别人制作的剪刀再也比不过他了。一传十,十传百,张小泉制作的剪刀很快便名噪一时,一些裁缝、锡匠、花匠等专业用剪的人等都慕名而来定制剪刀。加上地处当时杭州商业中心,其生意格外兴隆。

康熙远小人严治太监

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死后,其子玄烨即帝位,他就是康熙帝,因其年号为康熙而得名。

康熙帝即位时还很年幼,由其祖母太皇太后执政,一批老臣参与辅政,他们想要恢复太祖太宗时期的淳朴旧制,因此决定撤掉由太监掌管的十三衙门,仍设内务府。康熙在屡次与大臣的会议中,都不断地揭露太监的罪行,痛斥宦官作恶多端。

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1692)正月二十九日,他还对修《明史》的官员说:宦官为害,历代有之。如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负罪尤甚:崇祯诛锄阉党是件大好事。

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闰五月十四日,刑部等衙门题报:太监钱文才打死草民徐二,应处以绞刑。康熙便以此事对大学士们说:“凡是太监犯罪,决不能宽恕,应该加等治罪。朕发现自古以来,太监中的善良者实在太少了。身为人君就应该防微杜渐,开始就注意,如果开始就姑息纵容,等到势不可遏,虽然想制服也无可奈何了。如汉代的十常侍、唐代的北司,窃弄威权,甚至人主起居、服装、食品,都在其掌握之中,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太监原来是被阉割的人,其性情与一般人不同,他们往往外表装作老实厚道,内里却居心叵测。必须是人君英明,这些家伙才无法施展权术。朕听说明代皇帝将朝廷奏章的批答权,委托给司礼监,司礼监又委之名下内监,此辈素无学问,不知义理,委之以事,怎么能不发生谬误呢?钱文才杀人案,你们要记住,到秋天审判犯人的时候,一定要严加惩办,不能让他漏网。”

康熙四十年(1701)五月二十二日,江南道御史张瑗上书,要求将西山碧云寺后面葬有前明太监魏忠贤之墓、古碑二座彻底平毁。康熙批准。

康熙四十二年(1703)四月二十三日,康熙阅读明史,将其心得体会讲给大学士们说:“朕自幼年的时候,即每件事都好问个为什么,朕还看见过明代的一些太监,所以那时候的事,朕知道得很详细。太监魏忠贤的恶劣形迹,史书仅仅记其大概而已,还没有详细记载。明朝末年的皇帝多有不识字者,遇到讲书时,就垂幔听之,诸事听任太监办理,所以生杀之权,尽归这些人操纵。”

他还说:“明史记载杨涟、左光斗死在北镇抚司狱中。闻此二人,在午门前受御杖而死,太监们用布裹尸拖出去。至于随崇祯殉难的人,乃是太监王承恩,因此,世祖皇帝作文致祭,并立碑碣。”

康熙可谓是一位明主,他能辨忠、识奸,知道历代的掌权的太监之中都出过一些大奸大恶之徒。康熙的话也说明对历代作恶多端的太监都深恶痛绝,只有个别的如王承恩例外,因其忠君随死。如魏忠贤之流,死后下令平毁墓碑,似有不共戴天之仇。为什么呢?正因为此辈害国害民。所以在清代,宫中太监一般仅供洒扫使役,不给予任何权柄。

康熙帝朝中讲学启科学之风

康熙帝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学问最深,知识面最广的皇帝之一。不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当时西方的数学和科学技术,他的造诣之高在全国也找不出几个来。

有一天,康熙皇上御驾乾清宫,将朝中的大学士、九卿等学问高深的官员召至御座前。大学士和九卿你看看我,我看看他,不知皇上今日要做什么。

康熙帝见这些官员到齐了,首先提问内廷学士陈原耀说:“陈原耀,朕问你,测景使用何法?”

陈原耀“刷”一下子脸红到耳根。原来,他对康熙帝将传教士等洋人奉为上宾,学这问那,不以为然,背地也时发议论,而此刻提问他的问题,恰是他不知不晓之事。他以为皇上今日开场便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有意难为他,于是他惭然回答说:“禀万岁爷,臣不晓。”

康熙帝说:“来!你在这张纸上画两个点,随意画之。”

陈原耀走至皇上御坐旁边,用笔轻轻点了两点,然后闪在一旁,只见康熙帝拿出规尺,按照陈原耀画的两点,用尺量,用笔画。召大学士、九卿近前,皇上一边画一边解释说:“这测景不难,但必须用科学方法计算之。你们看,我先用规尺,将你画的两点相连接,然后绘成图形。”众大臣俯身用眼瞟了瞟,皆不识所画为何物。皇上画完了,又说道:“按这一图形,需用方根公式计算。”接着康熙帝一边演算,一边讲解什么叫开平方,什么叫概率,一会儿纸上画满了各种符号。

康熙帝讲完了,问众人“明白否?”众学士、九卿“啊!啊!”地点着头,既不说明白,更不敢说不明白,他们望着那“天书”一样的图纸瞠目结舌,汗水涔涔。那陈原耀不由得暗自佩服皇上勤于学问,知识渊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正在众官员看得出神的时候,皇上忽又问梅毂成说:“五声、八音、八风晓乎?”

梅毂成本是读过五经四书、诸子百家的人,于音律亦略通一二,可他见今天这形势,不知皇上是否另有用意,于是谨慎地回答说:“万岁爷!下官不晓得,愿聆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