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26200300000016

第16章 易装自救(5)

如此说来,胡林翼同理学之间不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吗?实则也不尽然。胡林翼之父胡达源“学宗宋儒。林翼少时即授以性理诸书。”只是胡林翼“负才不羁”(《清史稿》,第39册,第11927页。),不肯接受理学教条的约束,故从言行上看不出理学的影响,别人也不把他归入理学家之列,唯曾国藩赞其“进德之猛”,出人意表。曾国藩在给李续宾的信中说:“润公聪明,本可移入霸术一路。近来一味讲求平实朴质,从日行俗事中看出至理来,开口便是正大的话,举笔便是正大之文,不意朋辈中进德之猛有如此者。”(《曾文正公书札》,第6卷,第24页。)有人认为,胡林翼治学甚勤,军中课读不辍,亦极为注意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惟“其学问则掩于勋烈,世庸有不尽知者。”称其“在军治经史有常课,仿顾亭林读书法,使人雒诵以己听之。日讲《通鉴》二十页,四子书十页,事繁则半之。而于《论语》尤十反不厌,敦请耆儒,与之上下其议论,旁征列史,兼及时务。病至废食,犹于风雪中讲肆不少休,每问吾今日接某人、治某事,颇不悖于斯义否?”其所著《读史兵略》四十六卷、《论语衍义》十卷,“皆自抒其所心得,而非捃扯以成书者。宜曾文正疏陈劳勚,尤服其进德之猛与!”(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中华书局民国四年版,第7卷,第131页。)胡林翼本人有时也效仿理学家的样子,强调“诚”之可贵,谓“唯诚之至,可救欺诈之穷。”(蔡锷:《曾胡治兵语录》,民国二十六年铅印线装本,第14页。)而欧阳兆熊则认为,胡林翼这样做不过是赶时髦,对其事业的成功了无作用。他在《英雄必无理学气》一文中列举江忠源的例子之后说:“他如胡文忠公,以纨绔少年一变而为头巾气,亦不能舍此时趋,究竟文忠之所以集事者,权术而非理学也。”(《水窗春呓》,第14页。)这与赵烈文称其行权为“英雄举动”(《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九月初三日。),曾国藩谓其“于朋友纯用奖借,而箴规即寓乎其中”(《曾文正公书札》,第6卷,第24页。),意思是大致相同的。就是说,胡林翼将儒家的“修齐治平”拦腰裁为两段,以理学、权术分任之:修身、齐家奉理学为本,治国、平天下靠权术收功,故亦不失为义理经世派的典型代表人物。

理学经世派人物与理学的关系,除上述习染程度的差别外,其门户之见的深浅亦有所不同。有的门户之见甚深,有的门户之见不大,有的则全无门户之见。就其著名人物而论,左宗棠应归第一类人,而曾国藩则属于最后面一种人。

曾国藩学宗宋儒,兼治汉学,尊周敦颐、张载为理学正宗、孔孟传人,认为程、朱、许、郑各有偏颇,不过是儒学的支流旁系。他早在青年时期,就表达自己的学术见解和治学志向说:“所谓见道多寡之分数何也?曰深也,曰博也。”“许、郑亦且深博,而训话之文或失则碎;程、朱亦且深博,而指示之语或失则隘。”见道“能深且博而属文复不失古圣之谊者,孟氏而下唯周子之《通书》、张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俦。”而自己则“欲兼取二者之长,见道既深且博,而为文复臻于无累。”而“于汉、宋二家构讼之端,皆不能左袒以附一哄,于诸儒崇道贬文之说,尤不能雷同而苟随。”(《曾文正公书札》,第1卷,第4页、第5页。)其好友刘蓉亦治理学,但不仅对王阳明心学攻之甚力,且于“崇道贬文之说”持之甚坚。他对曾国藩醉心古文一事,多有批评,认为“文也者载道之器”,“犹花草之美、锦绣之文,犹末也”。而欲探“治乱之本源”、以求“济治之方”,则应按照理学家“即物穷理”的办法向社会寻求,“静其心以察天下之变,精其心以穷天下之理,息其心以验消长之机”,而“非特记诵词章”(刘蓉:《养晦堂文集》,思贤讲舍光绪三年刊,第3卷,第17、18页。)所能济事。实际上是批评曾国藩舍本逐末,不务正业。曾国藩不同意这种看法,上面那段引文就是在二人往返辩论时讲的。

还有一些人对汉学成见甚深,不仅从学术上贬斥该学“素少研求”,而且在政治上“痛诋汉学,谓其致粤寇之乱。”曾国藩有个名叫孙鼎臣的好友,“尝作《畚塘刍论》”(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册,第3824页。)一书,函请曾国藩为其作序。“其首章追溯今日之乱源,深咎近世汉学家言用私意,分别门户,其语绝痛。”(《曾文正公文集》,第3卷,第33页。)其后左宗棠作《重刊<吾学录>序》,持论较孙鼎臣更加偏激,不仅将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甚至将西方列强的入侵亦归罪于汉学。他说:“出于礼即入于刑,其翼教持世者不可忽也。礼坏慝作,讼狱繁而干戈起矣。盗起岭峤,祸延下国,中原糜沸,夷戎凭之。三朝忧于上,公卿将吏瘁于下,阅廿余诒乃有止戈之望。推原祸始,厥有由来。”(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文集》,萃文堂光绪16年刊,第1卷,第20页。)显然,该文作于光绪年间收复新疆之时,实际上是将咸、同年间的内忧外患归因为“礼坏”,而又将“礼坏”归咎于乾嘉考据之学。其见解之荒谬、偏狭是不言而喻的。曾国藩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曩者良知之说诚非无蔽,必谓其酿晚明之祸则少过矣;近者汉学之说诚非无蔽,必谓其致粤贼之乱则少过矣。”(《曾文正公文集》,第3卷,第34页。)而太平天国革命爆发的真正原因则是清朝政治的腐败。咸丰元年他在给朋友一封信中说:“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源,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也。”(《曾文正公书札》,第1卷,第30页。)同左宗棠相比,曾国藩之所以对这个问题有较为符合实际的认识,当然不是由于他更接近基层,了解下情,而是在学术上没有门户之见,也就不会像一般学者那样,轻易为世俗偏见所惑。当时士林中怀有左、孙之见者大有人在,不仅治理学者,即如今文经学一派也“力诋乾隆诸大儒。”“谓海夷之祸,粤寇之乱,酿成于汉学。”(《清稗类钞》,第8册,第3825页。)直到民国年间,湖南仍有人持此成见,认为左、孙之说虽“为通儒所訾”,但对“破碎害道”的汉学,“殆非厚诬之言也”(《湖南文献汇编》,第2辑,第191页。)。此亦可见门户偏见为害之大,流毒之远。也正出于这同一原因,作为一代通儒的曾国藩,被后世治理学者屏出理学家之列,称其“训诂、经济、词章皆可不朽,独于理学则徒以其名而附之,非有镜于唐镜海、倭艮峰、吴竹如、罗罗山之所讲论者。”(夏震武:《灵峰先生集》,浙江印刷公司出版,第4卷,第13页。)

与其思想上宗尚理学、尊奉三纲五常相联系,曾国藩集团最基本的政治特点就是拥护封建制度,极力维持封建秩序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尤其君主专制政体与土地剥削制度。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也就产生出相互矛盾的政治态度:既不满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又反对各式各样的反清起义。他们对清政府的不满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清政府吏治败坏,官吏、胥役贪赃枉法,敲诈勒索,严重侵害了他们的自身利益,并造成官逼民反的动荡局面,进而威胁到他们的生存;一是当这种局势愈演愈烈、无可挽回的时候,这些平日如狼似虎的人物又一下子变得昏庸无能、摇摆不定,甚或胆小如鼠、望风逃遁。曾国藩在咸丰元年接连呈上的一折三疏,即《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和《议汰兵疏》、《备陈民间疾苦疏》、《平银价疏》,以及这一时期或稍前稍后所写的书信、诗文,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这种情绪(参见拙著《曾国藩传》,第32—38页。)。而其中《备陈民间疾苦疏》所列“银价太昂,钱粮难纳”、“盗贼太众,良民难安”、“冤狱太多,民气难伸”三大苦情和《里胥》一诗所描绘的生动画面,无疑是代表地主阶级中下层发出的呼喊。而他的这种情绪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乡友人刘蓉、罗泽南等人,基本上代表了这个集团。

左宗棠对清廷的不满似乎比曾国藩更甚。他三试礼部而落第,其后绝意仕进,宁充幕僚而不肯为官,恐怕不能不与此有关。道光二十年他在给贺熙龄的信中说:“洋事日浸不佳,江东复作败局。”“一二庸臣一念比党阿顺之私,令天下事败坏至此。百尔君子,未闻有以公是公非诵言于殿陛间者。仕风臣节如此,古今未有也。天下无不了之事,无不办之寇,亦未尝无了事办寇之人。然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则正未可知耳。”又说:“山农勤瘁,终年不及一饱,释耒而叹,诅怨侯兴,而百里之君尟有省之者。一邑之水可走而违,天下汤汤曷其而归?!午夜独思,百忧攒集,茫茫世宇将焉厝此身矣。”万般无奈,只好“营一险僻之处,为他日保全宗族亲党计。”(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书牍》(以下简称《左文襄公书牍》),萃文堂刻刷局光绪十六年版,第12卷,第20页。)咸丰二年洪秀全围攻长沙期间,“相传有人微服往诣之,说以勿弃孔孟而事天父,秀全不纳”。此事传播甚广,不少人测猜此人为左宗棠,而尤以郭昆焘言之最切:“此必左宗棠也。幸不合,合则不可收拾。”“宗棠以意诚有意陷己,与断绝往来。”事过多年还有人旧话重提,当面询问曾纪泽:“左帅于洪杨围省时,传曾微服由柳庄走长沙,谋谒洪杨于天心阁畔,上万言书,确否?”(萧一山:《清代通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第3册,第812—813页。)而这种测猜无论确与不确,都足可说明,左宗棠对清政府的不满已经到了行将造反的程度。否则,人们为什么会测猜是他,而不是别人?郭昆焘与左为姻亲,其兄郭嵩焘与左为至友,他说得那么肯定,则因其对左了解最深,绝非有意陷害。

此外,王錱的经历也可说明这一问题。王錱初为县学生员,在本县坐馆任教。道光二十九年“夏间大旱”,湘乡饥民“啸聚数百人,于县南掠食,居民惶惧”,社会上出现即将发生大动乱的某些征兆。而当时的湘乡县令“为政贪虐”,与胥吏朋比为奸,漕折、地丁银两的征收,“浮收倍取”,“县民苦之”。他与“县人士”屡次到省城告状,“大吏不省”,乃公推王錱为代表,“赴都控告”。王錱“乃赍粮走京师,行千里,疾作,不得已罢归”(《湘军人物年谱》(一),第46、47页。),其内心的愤懑是可想而知的。显然,王錱所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全县大多数士绅。只是问题解决得很快,才未造成严重后果。朱孙诒由酃县调任湘乡知县之后,主动向他征求意见,并接受他的建议,将“湘乡钱漕、地丁悉由书吏征解”的旧例,“易为民自投纳,官给以券”,遂使“百年积弊”尽消,官绅双方和解。否则,湘乡县难以成为湘军的发源地。不过,这只是一县的情况,而就全国而言,这个集团同清政府的矛盾可没有这样容易解决。

曾国藩集团同各式反清起义的矛盾和斗争则完全是另一性质的,是势不两立的矛盾和你死我活的斗争。用胡林翼的话说,这些起义“非叛国叛藩可比”,“非我杀贼,即贼杀我”(《胡文忠公遗集》,第74卷,第1页。),绝无退避之地。按曾国藩的说法,对于这些反叛之人,“虽周孔生今,断无不力谋诛灭之理。”(《曾文正公家书》,咸丰十一年六月十二日。)他们所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亦并非尽出于“忠君”的理念,主要还是由自身利害及本阶级、阶层的根本利益决定的。他们所以联络同志,筹兵筹饷,起而同起义军拼命,少半为清廷,多半为身家。清廷是封建制度的象征,地主阶级的代表,当然要保卫它。这正是曾国藩集团与苗霈霖的不同之处。但更重要的是保卫桑梓,保卫身家。像曾国藩、左宗棠这样一批不习武事的文人,所以会干冒种种风险,起而舞枪弄棒,主要还是因为清政府无能,绿营兵腐败,不能克尽职守,迫使他们不得不越俎代庖,易装自救,从而创造出这一历史奇迹(参见拙文《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多年来一直为文人所乐道。所以,这个集团的不少人,或者本人,或者至亲好友,早在这个集团形成之先,或加入这个集团之前,就已经投入这场战争,参加镇压起义军的活动,其后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这场斗争在规格上的升级和规模上的发展。

曾国藩集团的首脑人物,个个都有组织团练武装镇压农民起义的经历,而动手最早者应数江忠源。江忠源道光十七年中举,二十四年大挑得教职,分发湖南补用。他的家乡新宁县地接广西,汉瑶杂处,官贪民穷,关系比较紧张。瑶民雷再浩等不堪忍受官府的压榨,组织青莲教,广结会众,酝酿起义。江忠源“察天下将乱,倡行团练,以兵法部勒乡人子弟,湖南团练自此始。”道光二十七年雷再浩发动起义,“道府议征兵”,江称“无庸”,“自率乡练捣其巢,禽再浩”(《中兴将帅别传》,第23页。),将这场起义镇压下去。并因功得知县,分发浙江,署秀水知县,补授丽水知县。道光二十九年雷再浩旧部李沅发再次发动起义,攻占新宁县城,亦很快被镇压下去。他虽远在浙江未与此事,但在他的影响下,其母弟江忠济和同县好友刘长佑、刘坤一都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江忠济“倡募乡勇,有复城功”(《中兴将帅别传》,第34页。),刘长佑与刘坤一则徒步赴宝庆府衙门“告变”于先,“请开地道”以攻陷城池于后,及起义军撤走,又“率乡勇追之,一日驰百里,”杀伤“百余人”(《湘军人物年谱》(一),第320页。)。道光三十年刘长佑赴京应试,所部乡勇交堂弟刘长伟管带。李沅发逃至广西兴安,无法立足,返回湖南后被刘长伟擒获,起义宣告失败。彭玉麟也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其时他正在衡阳“协标充书识”(《中兴将帅别传》,第86页。),亦奉命随军追杀起义军残部,同刘长佑“一见如故交然”(《湘军人物年谱》(一),第3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