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三十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咸丰元年江忠源应调赴广西,在广州副都统乌兰泰帐下参谋军事,于募勇一营令其弟江忠浚带赴广西之后,咸丰二年又“出私财增募千人”,命其弟江忠济和刘长佑带赴桂林前线,“合新旧所部千七百人,名楚勇”(《湘军人物年谱》(一),第322页。),为湖南勇营出省作战之始。后闻太平军将撤围北上,进入湖南。江忠源遂先期率勇返湘,在蓑衣渡伐树塞河,设伏阻击,迫使顺流而下的太平军弃船登陆,改道道州,不仅失去袭取长沙的最好战机,还造成南王冯云山的牺牲。在太平军围攻长沙期间,江忠源又率勇积极助守,并从太平军手中夺回城外一个带有决定意义的制高点——天心阁,造成太平军攻城的失败和西王萧朝贵的牺牲。太平军的这两次失败,尤其南王和西王的牺牲,不仅在军事上遭受重大损失,简直可以说改写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以致人们在谈论促成其由盛转衰的关键性政治事件天京事变时,都不能不归因于南王和西王的过早去世。而这又直接、间接地同江忠源有关。可以说这是江忠源为湖南官绅和清王朝立下的两大功绩。这年冬天,江忠源率勇镇压了浏阳征义堂起义,因功超擢署理湖北按察使。咸丰三年夏,江忠源又伙同罗泽南、郭嵩焘等人率勇助守江西省城南昌,使太平军始终未能攻克该城。这是他为清政府建立的第三大功。为此,虽然他在田家镇阻挡太平军西征失败,所部新宁勇溃散,仍被清政府任命为安徽巡抚,从而成为曾国藩集团第一个担任地方督抚的人。不料,上任未及两月,新改省城庐州被太平军攻占,江忠源丧命。此时,曾国藩正在加紧编练湘军,本拟先练成水、陆万人统交江忠源指挥,自己仅做些后勤与谋画工作。江忠源的过早去世,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对这个尚在形成中的军政集团和摇摇欲坠的清政府,都是一个巨大损失。
胡林翼也是办团练较早的人物。道光二十七年胡林翼署理贵州安顺府知府。该地靠近越南与滇、桂边界,山高林密,汉苗杂处,自然地形与社会环境都比较复杂,有的地区则往往成为积年盗匪或小股起事农民的聚集之所。而鸦片战争以来,道光帝“尤畏疆臣生事,各省大吏承风旨,唯务安静”,致使“官吏重发难,益相与粉饰颟顸,无敢擒治。”(《湘军人物年谱》(一),第210—211页。)胡林翼一反成例,力主以重法治乱世,认为“世变日移,人心日趋于伪,优容实以酿祸,姑息非以明恩。”故“居今日而为政”,“治将乱之国,用重刑”,“非用霹雳手段,不能显菩萨心肠。”(蔡锷:《曾胡治兵语录》,民国二十六年铅印线装本,第21页。)他上任后,“延访士绅,寄以耳目,尽得盗匪姓名、状貌及道里远近状,乃躬往缉捕。”“故任事一年,前后擒巨盗二百余名,一郡肃然,盗贼衰息。”为了一举成功,他还选择大年除夕之夜,采取秘密行动。“一日,侦知盗党当以腊尽醵饮某所。除夕,方会燕僚佐,忽起更衣,疾率健捕,夤夜驰至某处,掩获渠魁黄老广、佘饶贵等,其党无一脱者。”(《湘军人物年谱》(一),第211页。)道光二十九年胡林翼移署镇远府知府。这里是苗族、瑶族的聚居地,其黄平、台拱、清江,施秉、天柱等厅、县,已是“寇盗充斥”,而高山、革夷、山丙、沙邦四寨苗民则据险起事,对抗官府。贵州巡抚乔用迁“思募兵进剿”,故调胡林翼署理此府。他上任伊始即“添卡哨、购眼线、信赏必罚”(《湘军人物年谱》(一),第212页。),待其一切准备就绪,便调兵进剿苗寨。他先带兵攻占高山寨,又集中苗、汉兵勇近二万人剿平革夷、山丙、沙邦三寨,杀人放火,无所不用其极。因功升即用道,补授黎平府知府。黎平地接广西,形势更为紧张。因为那里不仅有业已在金田起义的太平军,还有遍布全省的天地会起义部队,随时都可能冲入贵州,黎平则首当其冲。故胡林翼既要靖“内匪”,又要备“外寇”。他认为,“欲清内匪,莫如保甲;欲御外寇,莫如团练”,遂于力行保甲连坐的同时,“又以差役营兵窳惰不可用,乃自练壮勇百名,仿明参将沈希仪、嘉庆时傅鼐因间雕剿之法,分巡游徼。”(《湘军人物年谱》(一),第216页。)行之数载,取得显著成效。在此期间,“办团练千五百余寨,建碉楼四百五十余座,连屯相望。”又“劝富民捐谷置仓,以备城守”(《中兴将帅别传》,第15页。)。是以黎平叠被攻击而未破,瓮安聚众抗粮亦被平息,胡林翼遂成远近闻名的能吏。其“杀人如麻”(《清代通史》,第3册,第379页。)之说及“胡屠户”的徽号,皆由此而起。胡林翼与曾国藩一样,似有杀人之癖,每到一处,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杀人。他担任湖北巡抚之后,于咸丰六年十二月上一奏疏,其架式和办法,恰是其贵州屠户勾当的继续。疏称:“湖北莠民之从贼者,以兴国、崇阳、通城、通山、大冶、广济、黄梅为最多。臣于臬司任内,由岳州驻崇阳一月,以保甲之法,勒令首户捆斩三千人,未及毕事而驰往九江矣。”又说:“兵至为民,贼来从逆,及今不治,终必为乱。治之之法”,“唯有保甲清查,户族捆献,分别斩释之法。”(胡林翼:《胡文忠公遗集》,同治六年刊,第14卷,第4页。)
在曾国藩集团中,李鸿章是在籍办团练时间最久的一个。李鸿章在京为官时,其父李文安也在京为官,任刑部督捕司郎中。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军势尚未及于安徽,李文安即“寄信回里,劝谕乡人先为思患预防之计”(光绪《续修庐州府志》,第34卷,宦绩传二,第12页。)。在他的影响下,合肥一带很快办起地主团练武装,其著名团首有桐城马三俊,庐江吴廷香、吴长庆父子,合肥张树声、张树珊兄弟和周盛波、周盛传兄弟,以及刘铭传、解光亮、潘鼎新之父潘璞、李鸿章之弟李鹤章等,在安徽以至全国都成为团练武装较为集中的地区。李鸿章也力主以地主团练武装镇压当地的捻军起义,对抗太平军。他在京任职翰林院编修时,颇“以文字自喜”,常为安徽同乡吕贤基“草疏言事”。吕贤基字鹤田,安徽旌德人,出身翰林,官至工部右侍郎,兼署刑部左侍郎,是个尊崇程朱理学,既贪生怕死又希图美名的封建官僚。太平军声势浩大,方兴未艾,前线不断传来清军失败的消息。在一般官员看来,以草草组建的乡勇迎击太平军,无疑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吕贤基自己亦持这种看法。但其自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以来,接连上疏倡办团练,仅后来出版的《吕文节公奏议》中即有“数疏谈论团练事宜”(樊百川:《湘军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注释。吕贤基谥文节。)。咸丰三年正月太平军攻克安徽省城安庆,消息传到北京,李鸿章闻讯惊慌,急忙跑到吕贤基家,怂恿其上奏请求派京中官员回籍办团练,吕“即令其代制而允具名焉”。本来,他们并不打算力践奏折中的做法,而是要别人去送死。而军机大臣祁寯藻却看透了吕贤基的用心,偏偏就建议派他回籍办团练。咸丰皇帝允准,当天便发布谕旨,命其即刻启程。于是,由此引出一场闹剧,同时也改变了李鸿章一生的道路与命运。淮军将领刘秉璋之子刘体智曾对此作过生动地描写。次日下午,李鸿章“心念昨事,驾车往见文节,及门,闻合家哭声如有丧者。登堂,文节自内跳而出曰:‘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谐行。’是日,文节召对,上大哭,文节亦伏地哭。”(《异辞录》,第1卷,第6页。)咸丰二三年间,清政府先后任命四十三名团练大臣,除吕贤基外皆属因故在籍的官员,只有这位在京任职的工部侍郎算是一个例外。
当时安徽是太、清双方激烈斗争、反复争夺的地区,地方官员更换频繁,先后有几位巡抚丧命或革职,吕贤基也很快命丧黄泉。咸丰三年正月太平军攻克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战死。二月清政府命周天爵署理皖抚,旋实授。旋又改任李嘉端为巡抚,命周天爵以兵部侍郎衔办理防剿事宜。九月李嘉端革职,任命江忠源为安徽巡抚。十二月太平军攻克安徽新改省府庐州,江忠源兵溃自杀,清政府又任命福济为安徽巡抚。吕贤基也于这年十月率六百乡勇防守舒城时城破被杀。一年之内四易巡抚,又有周天爵、吕贤基穿插其间,皖北半省之地三帅并立,各争雄长,事权不一,动多掣肘。李鸿章在他们手下办事,又处于太平军的军事重压之下,其艰难竭蹶可想而知。由于福济是李鸿章的座师(丁未科会试副考官),与李鸿章有师生之谊,对李鸿章甚为扶持和护佑,一抵任即将他收入幕府,使其处境大为改善。刘体智甚至说,连他那套“时时以不肖之心待人”的“治军之法”,即“不使诸将和睦、预防其协谋为主帅害”的驾驭部将之术,亦“似传中丞(指福济)衣钵”(《异辞录》,第1卷,第10页。)。
咸丰三年秋冬,李文安经户部左侍郎王茂荫奏保,回籍督带练勇,但很快死去。临终仍不忘以镇压太平军、捻军为己任,手书训谕诸子说:“贼势猖獗,民不聊生。吾父子世受国恩,此贼不灭,何以家为?汝辈努力,以成吾志!”(李鸿章:《李文忠公遗集》,第4卷,第2页。)李鸿章对此牢记在心,誓与造反农民为敌。怎奈太平军声势浩大,自己所带练勇又不堪一击,若要想保命,也就只有争先逃跑之一法。李鸿章回籍带勇作战,前后五年有余,总的看是胜时少而败时多,且胜亦小胜,败则大败。有人统计,他曾先后五次从死亡之地逃脱性命,其中三次属于临阵脱逃(参见樊百川《淮军史》,第5—8页。)。第一次咸丰三年十月与吕贤基共守舒城,城破吕死,他先事逃走得免。第二次同年十二月太平军攻克庐州,江忠源及守城官绅丧命,李鸿章因没有率勇入城助守而幸免。第三次咸丰四年李鸿章奉命助守巢县,太平军发动突袭,清军惊溃,营盘被毁,他因奔丧离营幸免。第四次咸丰六七年间李鸿章驻守巢县,太平军为进军庐州途经该城,所部团勇惊溃,他因奔逃迅速保住了性命。第五次约在咸丰八年,李鸿章在合肥东南的葛洲新茔为其父服丧守庐。太平军大军云集,志在夺取庐州。他闻讯奉母北逃,远走盱眙县明光镇。太平军攻克庐州,将李家祖宅“焚毁一空”,却未能伤着李鸿章的一根毫毛。刘体智曾就李鸿章如何溜出危在旦夕的舒城,亦即第一次临阵脱逃的经过,作过生动具体地描述:“文忠从文节至皖,等于徒手。官军见寇即走,屡败不振;乡勇乌合,不堪一试。文节以客官,更无能力应敌,驻守舒城,闻寇将至,议守御,文忠与焉。封翁(指李文安)在庐州办团练,老仆刘斗斋久役于封翁京寓中,时随至舒城。见事急,密引文忠至僻处告之曰:‘若辈死耳无可避免,公子何为者?独不念老人倚闾而望乎?’文忠悚然问计:刘斗斋日:‘马已备。急驰去而免。’”刘体智还说:“其后,文忠有田百顷在英、霍之间,命刘斗斋之子某甲为收私租,十年无所得,召往问之。某甲呈簿,入不敷出,须益以三千余金,出入乃能相抵。文忠怒以足蹴之,亦不之罪也。”(《异辞录》,第1卷,第7页。)此事经淮军将领刘秉璋之子讲出,已使人觉得有几分可信,复证以李鸿章不忘刘斗斋旧恩的事例,更令人感到绝非无中生有。更为严重的是,李鸿章仿佛由此悟出“临危先逃”这一临阵应敌的诀窍,只是在屡试不爽之下,名声愈形不佳,成为全省有名的长腿将军。据当时正在和春幕中的一位幕僚记载,一次,太平军攻打巢县附近的柘皋,李鸿章闻风先遁,“以致官军营垒数十座均被破入,兵勇死者不可胜计,仅存河州镇总兵吉顺一营”,太平军日夜环攻,形势岌岌可危。和春闻讯带兵赶至,“吉营重围立解”。“次日李鸿章来见,称誉‘声威大震,以军门(和春时任江南提督)为最’,而军门答以‘畏葸溃逃,当以阁下为先’。”李鸿章“赧颜而退,大江南北至今传为笑谈。”(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册,第36,37页。)由于李鸿章所带勇营一溃再溃,本人也屡屡临阵先逃,在安徽官绅中遂渐渐失去信任,不再为人们所看重。咸丰七年秋李鸿章丁忧服阕,本应复出带勇,而安徽巡抚福济却上奏清廷,“李鸿章丁父忧服阕,俟经手事件料理完竣,给咨回京供职。”(《曾文正公奏稿》,第11卷,第4页。)这就是说,让他“京来京去”,不要再在安徽带勇了。清廷批准这一奏请,以李鸿章叠次“剿匪”出力,交军机处记名,遇有道员缺出,请旨简放。这样,李鸿章既无法在安徽立足,又不想马上回京,便一时游荡不定,成了孤苦无依的闲人。
总结其时近五年的统带乡勇的经历,虽谓逆多顺少,处境不佳,但亦并非一无所获。第一,于翰林院编修之上,又得到一个按察使衔记名道员的官阶,以致成为曾国藩幕僚中,入幕之初官阶最高者之一。第二,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受到锻炼,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不仅具备“久历戎行,文武兼资”(《曾文正公奏稿》,第11卷,第4页。)的资历,而且学会驾驭部将之术。这个集团中善弄权术者,胡林翼之外,恐怕就数李鸿章了。第三,数年之中经常统带庐州地区的团练武装作战,遂与合肥数县的团练头子,如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潘鼎新、吴长庆等,形成较为牢固的上下级关系。这些人也就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成为李鸿章的组织班底。所有这一切,都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左宗棠对抗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是从咸丰二年开始的,只是长期充当湖广总督和湖南巡抚的幕僚,主要在背后出谋划策,尚未直接带兵作战。咸丰二年八月正当太平军围攻长沙期间,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抵任,经胡林翼的推荐和张的一再派人诚聘敦请,尤其左宗植、郭嵩焘的大力劝导、推动,怀才不遇、愤世疾俗的左宗棠方离开其避难之所,入湖南抚衙充任幕僚,张亮基“一以兵事任之。”(《左宗案年谱》,第30页。)他感其知遇之恩,一入幕府就“日夕区画守具”,积极出谋划策,长沙得以保全,有左宗棠的一份功劳。据称,当太平军开挖地道、攻城甚急之际,是左宗棠“请调邓绍良、瞿腾龙率八百人入(城)助守”的,其后“地雷”炸塌城墙,“邓绍良所部力捍之”(《左宗棠年谱》,第31页。),以是省城未被攻破。太平军撤围北上之后,左宗棠又“助张公一意以整饬吏治、捕治会匪为务”。“江忠源讨平征义堂,实受方略于左宗棠,发谋决策皆宗棠任之,张亮基受成而已。”(郭振镛:《湘军志平议》,岳麓书社1983年合刊本,第199页。)这年十二月,湘抚张亮基奏请,妥“委明干官绅,选募本省有身家来历、艺高胆大之乡勇一二千名,即由绅士管带,仿前明戚继光束伍之法行之”,俟奉旨帮办团防的丁忧在籍侍郎曾国藩到省,“当面相商榷,妥为办理”(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张大司马奏稿》,萃文堂光绪十六年刊,第1卷,第35页。)。此奏不仅出自左宗棠之手,亦恐出自左宗棠之谋,同曾国藩的想法可谓不谋而合,编练湘军之议即始发于此。咸丰三年正月张亮基调署湖广总督,左宗棠随至武昌。九月张亮基调任山东巡抚,左宗棠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