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26200300000020

第20章 纠结成团(1)

曾国藩集团所以能够较快形成并长期固结不解,除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因外,还靠一些封建关系作为纽带,从中加以维系。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

同乡关系。这是该集团最重要的纽带。其赖以起家的湘淮军,尤为如此,简直成为他们的最高组织原则。湘军从一开始就以地方武装面世,其最初的组建目的,就是保卫长沙,保卫湖南。而其最初兵源,也是从各州县抽调的。不过,开始时尚出自自然,但很快发现这种同乡关系的重要维系作用,于是便自觉加以利用。所以,湘军出省后无论到了何地,也不管将领籍隶何处,一旦需要扩充队伍或另建新军,都必须到湖南招募。后来因湖南兵源枯竭,将才缺乏,曾国藩才不得已而另建淮军。他们不但注重同省关系,还注重同县、同里关系。故湘军内部又有湘乡勇、平江勇、新宁勇、宝勇诸名目。曾国藩曾说:“沅浦不独尽用湘乡人,且尽用屋门口周围十余里之人。”(《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六月十七日。)李鸿章初建淮军,也主要在庐州地区招募。这个集团的骨干成员,多籍隶湖南、安徽,且又以湘乡、合肥所占比例最大,与此有很大关系。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也主要集中于湖南,只有李鸿章一人例外,且属第二代。有人说湖南人最重乡谊,事实上亦的确如此。他们能够集结成团,牢不可破,这是一条重要原因。可以说,是该集团赖以生存的组织基础。虽亦由此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湘淮矛盾等,但毕竟是次要的。

亲族关系。在曾国藩集团中,兄弟从军、姻亲同列者不为鲜见,如曾国藩兄弟、李鸿章兄弟,李续宾、张树声、周盛波、刘腾鸿兄弟,以及江忠源家族、王錱家族,皆属兄弟从军的例子。而刘长佑与刘坤一,刘松山与刘锦棠,则属侄叔相承或叔侄相承之例。至于姻亲,曾国藩与刘蓉、郭嵩焘、罗泽南,以及李续宾与曾国华都是亲家,曾国藩与彭毓桔、江忠源与邹寿章都有中表关系,而江忠源与刘长佑则是郎舅关系。其曾家军、李家军、江家军、刘家军以及左湘军的形成,皆基于此。湘军纠集之初,既以戚家军为榜样,结死党为目的,亲族关系也就不能不成为其立军之本。

师生关系。李瀚章、李鸿章兄弟曾在曾国藩门下受业,李榕、钱应溥、庞际云等曾为曾国藩所取士,汪士铎曾为胡林翼所取士,刘秉璋系李鸿章门生。于是,他们也就具有了师生关系。罗泽南受业弟子更多,王錱、李续宾、李续宜、杨昌浚、蒋益澧、刘腾鸿等都是他的学生。在科举时代,“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据说,罗泽南带兵,全以自己的弟子充任营、哨官,李续宾以下及早期战死的谢邦翰、易良干等都曾是他的部下。李鸿章奏调刘秉璋赴上海军营,并很快即令其募勇五千,独任一路,亦为师生之故。这样,师生关系就直接变成了上下统属关系,其重要维系作用亦不言而喻。而有的师生关系,如赵烈文拜曾国藩为师,李续宾称曾国藩为先生,则系后来建立的。然既有此层关系、其亲密程度也就加深了一步,同样可以起到维系作用。

同年关系。毛鸿宾、胡大任、王德固、王延长、史致谔、刘于浔、李沛苍都是曾国藩的同年,他们追随于鞍前马后,并借以攀升高位,与此有很大关系。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丁未同年,即道光二十七年同榜考中进士的那批人,如李鸿章、沈葆桢、何璟、郭嵩焘、李宗羲、刘郇膏、陈鼐、黄彭年、黄淳熙、蔡应嵩、李孟群、丁寿昌、祝垲、张韶南、姚体备、陈浚、帅远烟土及薛福辰、薛福成之父薛湘等。其中李、沈、何、郭、帅、陈浚还同入翰林院庶吉馆深造,而李、郭、帅、陈鼐则有所谓“丁未四君子”之目。他们互通信息,彼此关照,共同编织了一张关系网。郭嵩焘得任苏松粮道并为李鸿章筹办粮饷,陈鼐入李鸿章幕并很快补授直隶清河道,皆因同年之故。李鸿章离开祁门后长期滞留江西,不肯赴福建延建邵道任,就是因为接受了沈葆桢的劝告。沈葆桢为人耿介,官场中朋友很少,极难与人相处。他所以肯为李鸿章设身处地地着想,为之提供实情,出谋划策,主要还是同年之故。薛福成兄弟得以分别进入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并得到特别眷顾,亦与之有很大关系。

此外,还有同僚关系,部属关系,私人恩谊等,不再一一列举,但都或多或少地对这个集团起过维系作用。

§§§第一节 集结始末

曾国藩集团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它在历史上虽然存在了相当长的时期,但既无固定的组织形式亦无明确的组织章程,故带有很大的隐蔽性。由于它不具有合法性,当事人对这一事实又有意加以回避,所能收集到的资料有限,这就给从组织方面确定它的上下时限带来困难。但这个集团却是一个不容怀疑的客观存在,根据大量事实仍能画出一个大概的轮廓,只是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属于学术上的探讨。所以,关于这个集团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时限,又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说起于咸丰十年闰三月左宗棠入曾国藩幕,曾、胡、左联手图皖,止于同治三年六月湘军攻陷天京,曾、左争闹。广义说起于咸丰四年春曾国藩率湘军东征,胡林翼率勇投其麾下,左宗棠入湘抚骆秉章幕,止于光绪二十七年九月《辛丑条约》签字,李鸿章病死。或许还有其他折中之说,如起于咸丰四年春曾国藩率湘军东征,止于同治十一年二月曾国藩去世等等,限于时间与篇幅,恕不一一尽述。本书拟暂取广义之说,理由是,前说过于拘泥于个人交往的疏密,后说过分强调曾国藩个人,往往与该集团的主要发展脉络不符。例如,自咸丰四年春曾国藩率湘军东征以来,曾、胡、左即相互支援,存在着一种非同寻常的特殊关系。左宗棠虽心高气傲,不断向曾国藩的领袖地位挑战,但只是个人行为,并未拒绝在事业上的合作,也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其领袖地位。故而,胡林翼虽兵多粮足,战术精妙,一旦同孤悬无依的曾国藩联手图皖,立刻将其推为盟主,自己甘居次位。所以,从历史事实上看,从那时起,这个集团即在形成之中,将它的起点推迟至左宗棠入幕之时是不尽妥当的。又如,湘军攻陷天京后曾、左之间虽曾相互攻讦、断绝书问,但当左宗棠西行时,曾国藩仍将湘军中较为可恃的老湘营交给他,并由江南源源供饷,使之获得圆满成功。尤其当有人自西北来,赞扬“左公之所为,今日朝端无两”时,曾国藩“击案曰:‘诚然。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公一旦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九原,亦恐不能为之继也。君谓为朝端无两,我以为天下第一耳!’”(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宣统三年版,第4卷,第29页。)正因为如此,左对曾极为感激,自表甘服,称“知人之明,谋国之忠,实非臣所能及”(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以下简称《左文襄公奏稿》),萃文堂刻刷局光绪十六年版,第28卷,第29页。)。并在家信中进而解释说:“君臣朋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从前彼此争论,每拜疏后,即录稿咨送,可谓锄去陵谷,绝无城府。至兹感伤不暇之时,乃复负气耶?‘知人之明,谋国之忠’两语,久见章奏,非始毁今誉,儿当知吾心也。”又说:“吾与侯所争者,国事兵略,非争权竞势比。同时纤儒妄生揣拟之词,何值一哂耶!”(左宗棠:《左文襄公家书》,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下卷,第32、33页。)曾国藩死后,左宗棠所送“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左文襄公书牍》,第1卷,第19页。)的挽联,即据此拟就。因而,不能将此时此事视为曾、左决裂的标志,更不应看作曾国藩集团的分裂与终结。事实上,曾、左二人终身为一条纽带所维系,不仅利害一致,而且心意相通。否则,曾国藩决不会对左送兵送饷。骆秉章赴川、都兴阿赴吴,皆曾向胡林翼借兵,均遭拒绝。他们是靠军队起家的,兵与饷是他们的命根子,也是检验他们关系亲疏的试金石。此事足可说明曾、左没有分裂,这个集团仍然存在。再如,天津教案之后,曾国藩退居二线,李鸿章成为这个集团实际上的盟主,身居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要职,对清朝中央政府,尤其在军事、外交方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左宗棠的表现也甚为突出。他在西北的事业越做越大,平回之后又收复新疆,成为近代史上少有的壮举和该集团的最大光荣。他回京之后又两度入值军机处,地位之显赫超越曾、李。所有这一切,都构成该集团整个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种种事实表明,曾国藩死了,李、左还在,数以百计的骨干成员还在,这个集团还在。可以将之称为没有曾国藩的曾国藩集团。它依然控制着很大一部分军政实权,依然是清朝政权中最大的实力派,若仅从满汉关系看,甚至可以说比曾国藩时代更得势。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所作所为,都是其既定方针的延续和发展,包括李鸿章的甲午战败和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卖国条约,都是这个集团整个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为李鸿章的做法,并未违背曾国藩所亲手制定的、体现在天津教案办理过程中的外交方针。其程度的差异,则决定于时局的不同而已。至于李与左在对待外侮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巨大差距,从方针政策上看,也是这个集团所固有。在对外问题上,曾、李祖述穆彰阿,胡、左师承林则徐,他们在集团内部分别构成两个派别,从来不同,一贯不同,各自坚持始终,无稍改变。惟曾国藩是这个集团的领袖,曾、李相承构成这个集团的轴心,他们的外交方针居于主导地位,成为该集团的主流。而胡、左的外交方针虽然大放异彩、值得称道,但无论在这个集团内,抑或清政府的外交活动中,都不占主流。更可悲的是,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曾、李传人屡见不鲜,而林则徐、左宗棠式的地主阶级抵抗派领袖却再未现世。这不仅是林、左诸人的悲哀,也是整个地主阶级的悲哀。总之,曾国藩之死亦不应成为这个集团的下限,其终止线似应延至李鸿章去世之时,以为这个集团保留一部完整的历史。

曾国藩集团在近代史上的军政活动前后达五十年,大约经历了酝酿、形成、发展、兴盛、延续、终结六个阶段,现作一概述,以大致梳理出其发展变化的一个脉络。

一、酝酿期:时间约为咸丰元年四月至四年初,其标志是曾国藩上疏批评咸丰皇帝和湘军水陆练成、船炮齐备。

曾国藩集团大致由五部分组成,咸丰元年前他们是各自集结、分别活动的,其相互之间的亲疏远近亦不一样。他们之中以曾国藩发迹最早、地位最高、仕途最顺。他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由于权相穆彰阿的提携与自身的努力,一路顺风,节节提升,未及十年即位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又二年,即道光二十九年迁礼部侍郎。他最早结识的朋友是刘蓉、郭嵩焘。刘蓉字孟容,号霞仙,亦是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四年冬曾国藩考中举人后,于赴京会试途中与之相识。道光十七年又通过刘蓉结识郭嵩焘。三人气味相投,结为好友。胡林翼与左宗棠同于嘉庆十七年出生,比曾国藩小一岁。他们二人因有亲戚关系而结识较早、交往较密,思想感情也较为一致。胡林翼为两江总督陶澍之婿,道光十年即入赘陶家。左宗棠则是陶澍的忘年好友,儿女亲家。左宗棠道光十二年湖南乡试举人,三试礼部落第,只得效法先人,教书度日。道光十七年左宗棠主讲澧陵绿江书院,恰遇陶澍回籍“省墓,道出澧陵”,知县治馆舍,请左宗棠为其撰楹联。左宗棠挥笔而就,钦仰之情跃然而出。“联云:春殿语从容,廿载家乡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左宗棠年谱》,第15页。)陶澍“激赏之”,询为左宗棠所作,“因属县令延致,一见目为奇才,纵论古今,为留一宿。”(《左宗棠年谱》,第15页。)此次会见中,陶、左两家还订立婚约,以左宗棠长女孝瑜为陶澍子榥妇。胡、左之间的交游亦由此开始。道光十九年陶澍去世。道光十八年胡林翼为官京师,左宗棠赴京应礼部试,二人“游处极欢”(《湘军人物年谱》,第204页。)。道光二十年左宗棠移居陶家,受陶澍托孤之重,代理家务,教授其子。道光二十三年胡林翼回安化商议陶氏家事,二人再次相见。道光二十五年胡林翼再赴安化,奔陶澍夫人之丧,与左宗棠“风雨联床,彻夜纵谈古今大政”,“十日乃别”(《湘军人物年谱》,第204页。)。而胡林翼与曾国藩则很少来往,虽同为京官数年,据曾国藩《日记》记载,仅道光二十一年相见一次,还是因胡父去世,曾国藩以同乡之谊前往吊唁。而对曾国藩的挚友刘蓉,胡林翼更是冷漠,从不交一语。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则更差一些,咸丰二年之前尚未见二人交往之迹。

最初与曾国藩联系较多的是刘蓉、郭嵩焘、欧阳晓岑、罗泽南、江忠源等人。咸丰元年曾国藩贸然发起的那次政治尝试,主要是基于这些人的推动。罗泽南与曾国藩虽属同县,但在咸丰二年曾国藩丁忧回籍之前,二人并未见过面。曾国藩最早听到这个名字,仅为一件私事,时间大约在道光二十四年。缘罗泽南在长沙设馆授徒,曾国华欲前往附读,去信同曾国藩商量。曾国藩欣然同意,称“罗罗山兄读书明大义,极所钦仰,惜不能会面畅谈。”(《曾文正公家书》,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其后,曾国藩在给父母的家信中催问过一次,大概事情没有办成。二人直接通信则始于咸丰元年。先是罗泽南托人捎信给曾国藩,促其上疏言事,后又致函一通,是为贺长龄之女与曾纪泽做媒。其时罗泽南正在贺家作家庭教师。曾国藩只回过一封信,现已收入书信集中。罗泽南那封以学术之名行政治之实的惊人之作,亦未收入其遗集中。曾国藩是在上疏七日后收到罗泽南那封信的,认为“适与拙疏若合符节”,感叹“万里神交,其真有不可解者耶!”(《曾文正公书札》,第1卷,第33页。)而在曾纪泽的婚事上,二人却发生了分歧。曾国藩先以贺长龄属长辈,认为两家结亲于辈分不合,继于其父曾麟书拍板订盟之后,又以贺女庶出、夫人坚决反对为由,要求取消这门亲事,并令其弟向罗泽南转致此意,不知是否会在二人关系中产生影响。惟咸丰三年五月之前,尚未见到二人交往的信函,若再考虑到咸丰五年罗泽南之弃曾投胡,即知二人虽在国事上神交万里,但私交似不深厚,难以同刘、郭相比。

曾国藩与江忠源相识于道光二十四年。这年八月江忠源试罢留京,因郭嵩焘求见曾国藩。曾“与语市井琐事,酣笑移时。”分别时,江出,曾“目送之,回顾嵩焘曰:‘京师求如此人才不可得。’,既而曰:‘是人必立功名天下,然当以节义死。’时承平日久,闻者或骇之。”(《曾国藩年谱》,第9页,道光二十四年毫八月。)江忠源曾因会试落第之余,千里迢迢,将三位客死异乡的友人运回故里而受到曾国藩的称赞。及道光二十七年镇压湖南瑶民雷再浩起义,就更为曾国藩所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