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26200300000027

第27章 纠结成团(8)

曾国藩集团总的来看是一个整体,细而察之则又分为几个派系,其中包括统兵将领与幕僚、属吏等。大致说来有曾、胡、左、李、江五个系统,兹分别叙述如下。

曾国藩系统人数最多,地位较高,尤其幕僚人员,为他人所望尘莫及。就最初而言,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都曾是他的部属和幕僚,江忠源也不过门生之类,谁都没有同他并肩而立的资格。有人对《湘军志》中列有《曾军篇》、《曾军后篇》的章目表示反感,亦并非毫无道理。只是出于种种原因,造成他们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之自立门户,相对独立,从中分离出一个个新的派系。所以,这里讲的曾国藩系统,主要指分派后的情形。不过,由于他们关系过于密切,成员又间有流动或一仆二主之事,故区分不当之处亦在所难免。

曾国藩系统的带兵将领主要有塔齐布、罗泽南、杨载福、彭玉麟、鲍超、曾国荃、张运兰及其部属将领。其中,罗泽南、杨载福自咸丰五年去了湖北,一直由湖北供饷,鲍超咸丰十年由胡系调归曾系,张运兰初由湖南巡抚调派、一直由湖南供饷,其余塔、彭、荃则与他人了无瓜葛。塔齐布虽出身上三旗,由火器营三等侍卫改绿营即用都司,但升迁并不太快。其后两年之内,由候补游击、署抚标营中军参将超擢湖南提督,则主要出于曾国藩的识拔举荐,故对之感恩图报。即在曾国藩以前礼部侍郎带兵复受降级处分之后,身为一品大员的塔齐布,仍自甘部属之列,直至咸丰五年七月病死于九江城外,一直忠贞不二。曾国藩初练湘军,备受湖南地方官排挤,后借塔齐布之力,始立稳脚跟,故对塔齐布既欣赏又感激。同治八年回到京师,他还曾专门拜访塔齐布的老母。其部下主要有周凤山、普承尧、朱洪章等。朱洪章初为黔勇,随胡林翼至湖北,后改隶塔齐布,塔齐布死后复于咸丰六年改隶曾国荃。初为营官,后渐升至分统。咸丰十一年攻陷安庆后,曾按照曾国荃的命令,屠戮陆续投降的太平军战士万余人。同治三年六月湘军攻陷天京时曾充任头队,所部伤亡惨重,不久遣散。官至永州镇总兵,著有《从戎纪略》记其一生经历。普承尧武进士出身,原为营弁,应募为宝勇,咸丰二年调赴长沙,咸丰三年归隶塔齐布,咸丰五年拨隶罗泽南,随同赴援湖北。咸丰六年又随曾国华回援江西,积功迁九江镇总兵。咸丰十年末因战败革职,后为曾国藩护理安庆粮台。同治二年复出,统临淮军攻打怀远。周凤山营弁出身,在湘军中资格甚老,大约咸丰四年曾国藩整军再出时隶于塔齐布。咸丰五年塔齐布病死,周凤山接统其军。罗泽南走后,周凤山部就成为,曾国藩在江西赖以立足的主要军事支柱。不料,周凤山纪律严明,军容整齐,就是胆子太小,骤临大敌则往往慌乱。咸丰六年二月驻防江西樟树镇,被石达开踏破营盘,全军奔溃,周凤山亦离曾而去。曾国藩在江西陷于困境,与周凤山的无能和樟树镇之败有很大关系。此后,周凤山又屡出带兵,一再败溃,最后不知所终。塔齐布虽为湘军第一悍将,为曾国藩屡立大功,但毕竟是一介武夫。其作战不习兵法,亦不善识拨与培养将才,故身后无大将,死后少声息,同罗泽南恰成对照。

罗泽南生于嘉庆十二年,较曾、胡年长四五岁。咸丰四年曾国藩东征之始,亦因年龄关系留防湘南,未随军出征。迨整军再出,曾国藩以王錱故违将令,将其留于湖南,改调罗泽南率军随行。咸丰五年八月罗泽南以江西无所作为,执意赴援湖北,并要求增拨一营以厚其兵力。曾国藩一一允准,使其部由七营三千五百人增至十营五千人。曾国藩此举虽着眼大局,但亦出于无奈。因罗泽南自恃资深年长,复有乡望,看准之事要行便行,无人可以阻止。其时,塔齐布刚刚去世,曾国藩正倚罗为干城,急于攻破湖口一关,对罗的弃己他去不能不心存哀怨。后来他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咸丰五年余率水陆驻扎南康,志在攻破湖口一关。五、六两年竟不能破,七年丁忧回籍,寸心以此为大憾事。罗罗山于五年八月至南康、湖口一看,知其不足以图功,决然舍我而去,另剿湖北。其时,有识者皆佩服罗山用兵能识时务,能取远势。余虽私怨罗山之弃余而他往,而亦未尝不服其行军有伸有缩,有开有合也。”(《曾文正公家书》,同治元年十月十三日。)罗泽南大概也自觉愧对曾国藩,特别当曾国藩身孤势危之时。咸丰五年十月石达开率大军由鄂入赣,十一月攻克瑞州、临江两府,曾国藩“奏请罗泽南带兵回剿”,清廷不许,谕称“俟武汉克复酌量催调”(《曾文正公奏稿》,第7卷,第21页。)。咸丰六年二月太平军踏破湘军樟树镇大营,周凤山全军奔溃,曾国藩再次奏调罗泽南带兵回赣。清廷不置可否,将其奏折批转湖北,令胡林翼酌定(《曾国藩全集》,第2册,第641页。)。胡奏以江西未能按时向罗军供饷为辞,约期十日攻克武汉,“如旬日无成”,则“先以数千赴援”。清廷认为“所筹甚是”,但又称回赣援军“仍由罗泽南等统带前往,方能得力”(《胡文忠公遗集》,第7卷,第8、19页。)。曾国藩见武汉得手前终难调回罗泽南一军,只得致函胡林翼、罗泽南,“谓东南大局当力争上游,亟望武汉速克水陆东下,不欲其奔驰于崇、通之郊以援瑞、临也。”(《曾国藩年谱》,第76页。咸丰六年三月。)然清廷却逼得很紧,屡下诏“诘责不即克复湖北省城状”(《清朝野史大观》,第7卷,第156页。),使之进退两难,倍感压力。《胡林翼年谱》称:“罗公念曾公艰危,义与同生死。终虑公(指胡林翼)南岸兵单,若果撤围,前功顿弃,日夜忧愤,督战益急。连月大小数十战,每战官军辄肉薄城下,伤亡枕籍。”(《湘军人物年谱》(一),第241页。)罗泽南临终之际亦引此为憾事:“武汉未克,江西复危,不能两顾。死何足惜?事未了耳!”(《湘军人物年谱》(一),第36页。)他不顾兵家大忌,急切强攻坚城,最后竟重伤死于武昌城下,大概与此有很大关系。罗泽南部下弟子众多,其著名者有王錱、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杨昌浚、刘典等人,湘军骨干多为罗王旧部。王錱为老湘营统领,肇左湘军之基,杨昌浚、蒋益澧、刘典亦皆属左湘军,李续宾、李续宜、唐训方属胡湘军,此处略而不述。惟李续宜死后,所部之萧庆衍、毛有铭两军大约在同治元年改隶曾国藩,在曾国荃的指挥下,参加围攻天京之役。同治三年夏攻陷天京后,被曾国藩首批裁撤遣散。

杨载福出身营弁,彭玉麟出身诸生,皆咸丰三年应募入湘军,初为陆军隶于曾国葆营,后改水师充营官。长沙整军后,水师再无外省营官,统由彭、杨统带。故湘军水师将领,皆他二人的旧部,非隶于杨,即属于彭。咸丰四年十二月水师炮船困于鄱阳湖内,长龙、快蟹亦大部被毁,只好撤回湖北金口休整,从此分为外江、内湖两支。咸丰五年七月原内湖水师统领萧捷三中炮死,曾国藩急调彭玉麟接统内湖水师。当时正在湖南衡阳探亲的彭玉麟,闻命而起,“易衣为贾客”穿过太平军占领的广大地区,“草履徒步七百余里达南康”(《中兴将帅别传》,第87页。),受到曾国藩的赞赏。咸丰七年曾国藩在籍守制,奏章所称尤感愧对的两名部将,就是李元度和彭玉麟。这年九月内湖水师冲出鄱阳湖,与外江水师会合,从此取消内湖外江之名目,但水师仍由彭、杨分统。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彭部由曾国藩供饷,杨部由湖北供饷,统归曾国藩指挥。同治元年七月杨载福奉旨改名杨岳斌,同治三年四月离水改陆,督办赣南军务,五月迁陕甘总督,水师统由彭玉麟节制。从此水师归于一尊,彭玉麟成为唯一的权威。杨载福易地非其所宜,成为曾国藩密保人才的一大教训。而彭玉麟颇有自知之明,坚决不肯舍水改陆,为此一再辞官。咸丰十一年授安徽巡抚、同治元年授兵部右侍郎、同治四年命署漕运总督,皆辞不就,但坚持每年巡阅长江一次。光绪九年正月授兵部尚书,又辞,清廷不允。谕旨称,若再辞职,即以轻视朝廷论罪。彭玉麟不再辞职,也不赴任,仅每年巡阅长江一次,奉旨允准。光绪十四年六月病免,巡阅长江如故。彭玉麟淡于名利,“素志雅不欲入官场”,是湘军中少有的清廉将领。其一再辞官的另一原因,就是对清朝官场的腐败深恶痛绝,而又感无能为力。相传授皖抚之初,“偶至安庆,命府县限三日内,将闾巷伪示剔除净尽。届期,首府据知县之禀上谒销差。彭公驰马通衢,视之果无伪示,及入穷街避巷,则见伪示张贴者如故,且多悖逆之辞。彭公大怒,知其犹是官场敷衍旧习,召首府擢发骂之,复奋拳殴之。”(《庸庵笔记》,第2卷,第19页。)真可谓嫉恶如仇。彭玉麟巡阅长江时,遇有商民控告水师弁兵之案,总要认真查办。相传有一水师军官,因妻子拒绝为他引入家中的妓女敬酒而杀之,引起公愤。彭玉麟查明事实,将其立予正法,得到社会的好评,民间致有“彭青天”之誉。然曾国藩认为,彭玉麟德长于才,为人“光明伟俊,而本事不及杨厚庵。”(《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五月十八日。)

由于湘军水师改为清王朝的长江水师,骨干分子基本保留下来,故在该集团主要成员中,水师将领所占比例较陆师为大。他们主要是黄翼升、李成谋、李朝斌、王明山、任星元、彭楚汉及王吉、邬桂芳、胡俊友、喻俊明、丁洒滨、孙昌凯、刘国斌、郭明鳌、成发翔等。黄翼升、李成谋曾先后任长江水师提督,李朝斌曾任江南提督,任星元官至广东水路提督,王明山、彭楚汉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其余王吉以下亦保至提镇大员,且多数得总兵实缺。

鲍超原为营兵,咸丰三年离伍赴长沙,谋生不就,川资将尽,欲自杀以终。为黄翼升所救,应募加入湘军,初为陆师,后改水师,隶杨载福营。咸丰六年经胡林翼识拔,改陆师,募霆字六营约三千六百人(霆营每营六百人,营制有别于他营。)。咸丰十年改隶曾国藩,渐有悍勇之名,所部亦增募愈众,其中不少属太平军降卒。迨同治五年北上剿捻时,所部马、步各营已近二万人,成为当时湘军人数最多的一支。霆营纪律之坏为湘军之最,其行军作战之悍勇,亦非他营可比。据曾国藩称,闻命即行,一路爬山涉水,日夜兼程,按时抵达目的地并可立即投入战斗者,湘军各部中唯霆营可以做到。但它只听命于鲍超一人,此外无人可以约束。同治四年曾因鲍超回籍探亲而相继在湖北金口和福建上杭索饷哗变,同治七年鲍超离营后又一再哗闹。曾国藩只得忍痛割爱,将其全部遣散。鲍超贪财嗜利,积蓄甚厚,甚至连部下的截旷银,也要追回收归己用。据说,杨载福免职回籍后财用每每拮据,常去奉节向鲍超讨取。鲍超感念旧情,辄能满其所求。鲍超官至浙江提督,其部下将领宋国永、娄云庆、谭胜达、唐仁廉亦皆至实缺提、镇。娄云庆官至湖南提督,唐仁廉官至广东陆路提督,宋国永官至云南鹤丽镇总兵,谭胜达官至直隶正定镇总兵。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第三个弟弟,本应排在第四位,而在大排行中却成了老九。曾国藩初创湘军时,他未曾出而带兵。咸丰六年曾国藩坐困江西,曾氏兄弟纷纷出援,曾国华赴鄂搬兵,曾国荃则募勇三千,随刚任吉安知府的黄冕前往江西。因该军以收复吉安为目标,故曾国荃所部称吉字营。初依老将周凤山,及周风山军败溃后,黄冕即将全军数千人委曾国荃一人统带。咸丰八年曾国荃攻陷吉安后,即投奔曾国藩,从此成为其嫡系部队。数年间接连攻陷景德镇、安庆、天京等名城重镇,所部兵勇也由六七千人扩充至三万五千人,加上萧庆衍、毛有铭、韦俊等部,使曾国荃统辖的总兵力达五万人,成为湘军中人数最多的一支。曾国藩规定,各军增募新勇,必须事先经他批准,否则粮台拒绝供饷。而曾国荃仰仗胞兄之势,每每擅自增募,粮台碍于曾国藩的情面,也往往破例照准,供饷不误。所以,吉字营虽军史较短,战功不著,主帅又无勇悍之名,但其发展速度却非他军可比。不料,祸福变幻,得报太促,一夜之间,这历克名城的最大功臣,竟成为清廷心目中的最大隐患。曾国藩迫于无奈,只得首先向它开刀,将其大部裁撤,主帅曾国荃亦开缺回籍养病,从此之后,再没有吉字营的名号。迨其同治五年授任鄂抚,募勇再出,所统新湘军则不堪一击,不到一年即相继败溃,曾国荃只得再次辞职回籍,从此不再带兵。事实证明,曾国荃确实不是能征贯战之将,昔日之功多借他人之力。曾国藩说他侥天之幸,贪天之功,看来并不过分。

曾国荃的部下将领主要有曾国葆、萧孚泗、李臣典、彭椿年、朱洪章、刘连捷、彭毓桔、郭松林等。曾国葆是曾国藩的第四个弟弟,也是最小的弟弟,小排行第五,称季弟或满弟。咸丰三年他继曾国藩之后,第一个出而带勇,后因作战不力,在咸丰四年长沙整军时开差回籍。咸丰九年改名曾贞干,投奔湖北巡抚胡林翼麾下,募勇千人同驻英山,咸丰十年改隶曾国荃。曾先后参与围攻安庆、天京之役,同治元年病死于天京城外的军营内。萧孚泗位至福建陆路提督,又因俘获李秀成而封赏男爵。但为人贪卑,名声太坏,攻陷天京后即被迫辞职回籍,所部裁撤。李臣典官至归德镇总兵,复因开挖地道成功得一等子爵,旋因贪淫无度受病死,所部遣散,连授爵的荣耀也未能领受。彭椿年先为曾国藩的幕僚,后转至曾国荃名下,充任幕僚和分统。刘连捷原为刘腾鸿族人和所部营官,刘腾鸿死后转隶曾国荃,从陷吉安、安庆、天京等城,获布政使记名。曾国藩大裁吉字营时,所部三千人保留下来,移防舒城、桐城,复追杀霆营叛卒和太平军至广东。战事结束回籍养病。光绪六年经山西巡抚曾国荃奏请,再出为其练兵。中法战争期间,曾国荃督两江,刘连捷奉命统万人驻江阴,光绪十三年病死军中。朱南桂亦为吉字营分统,裁军时所部得以保留,移驻皖南,大约在同治四年裁撤。彭毓桔本是曾国藩的表弟,咸丰九年入吉字营,大约同治二年左右充任分统。同治三年攻陷天京,得布政使记名。同治五年随鄂抚曾国荃再出,充分统,独领一军剿捻,同治六年二月在湖北薪水战死,所部溃败。郭松林初为湘军,隶曾国荃部。同治元年随李鸿章赴上海,积功授福山镇总兵,同治三年七月迁福建陆路提督。同治五年三月随鄂抚曾国荃复出,带勇剿捻,十二月在湖北臼口大败被俘,所部溃散,后被降于捻军的一旧日部卒救出,回籍养伤。同治六年李鸿章接统剿捻各军,郭松林伤愈复出,奉命统万人作战。同治八年调湖北提督,同治十一年忧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