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化乃王錱从弟,年十七投军,从王錱征战江西。咸丰七年王錱死,他与张运兰分领其众。咸丰十年左宗棠建新军,王开化总营务,甚得左宗棠倚重。是湘军少有的悍将,曾先后战胜过太平军著名勇将黄文金、李侍贤。其乐平一仗尤为关键,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曾国藩与山内各军转危为安,为曾国藩集团立下大功。其传云:“厚重沉毅,行军常以寡击众,虽矢石如雨之中,意思安闲,不异平常。至其摧锋陷阵,飙发电举,贲、育不足喻其勇也。”(《中兴将帅别传》,第97页。)湘军诸将中很少有人得到这样的评语。咸丰十一年病死于江西广信。王文瑞为王錱族叔,初从王錱转战于湘、赣边境一带。咸丰十一年从左宗棠由江西入浙江,同治二年春复由浙江援徽州,补授皖南道,与刘典、朱品隆、唐义训共保皖南,以配合左宗棠攻夺杭州的军事行动。同治三年赴皖南道任,所部三千人由王开琳接统。
左宗棠的幕僚,除曾入曾国藩幕府的邹寿章、吴大廷外,已知者还有杨昌浚、刘典、周开锡、段光清、叶熊才、杨叔怿、胡光墉、王加敏、袁保恒、沈应奎、陈瑞芝等。杨昌浚、刘典曾为左宗棠管理营务,前已述及。周开锡初入曾国藩幕,随同郭嵩焘等在湖南省内为其劝捐筹饷。后又入胡林翼幕,职事不详。胡死后转入左宗棠幕府,主办河口、乐平、景德镇三卡厘金。接手数月,收入骤然大增,引发出同治元年曾国藩对江西厘务的大力整顿。后又为左宗棠劝捐筹饷,管理粮台。同治八年十一月由延建邵道擢福建布政使。经左宗棠奏调西赴甘肃,总统甘南各军,兼理地方厘税、钱粮诸务。同治十年六月,因范铭部众哗变为言官所劾,遂告病归籍。八月解福建布政使职。段光清、叶熊才、杨叔怿三人曾于同治元、二年间,在浙江办理劝捐、厘金为左宗棠筹饷。胡光墉号雪岩,原为商人,乘战乱之机,依浙江大吏何桂清、王有龄大发其财,一跃而成东南巨富。左宗棠巡抚浙江,胡光墉又为左筹饷。其后,左宗棠陕甘剿回、新疆用兵,两次向外国银行借巨额债款,皆胡光墉为其经办。故极得左宗棠赏识,“以一商人,官至二品”。胡亦感恩图报。“宗棠驻军肃州,偶思莼菜,雪岩用缎匹卷运八千里,送至军府。”(朱德裳:《续湘军志》,岳麓书社1983年合刊本,第279页。)王加敏曾于同治六年,为奉旨远征西北的左宗棠,专司设立在武昌的陕甘后路总粮台。其时王加敏为候补道员。袁保恒、沈应奎、陈瑞芝皆左宗棠用兵西北时期,经办粮台、饷运之员。朱德裳《续湘军志》称:“初设西北粮台于西安,以翰林院学士袁保恒总其事,凡开单奏催协饷及咨商分致各省、关之事掌焉。”“其后移师出关,设局而不设台,以道员沈应奎、知府陈瑞芝等督率分局委员,催促收发,亦曾无贻误之事。”(《续湘军志》,第278、279页。)
此外,沈葆桢之事亦似应顺便一提。他既非部将、幕僚,也非属吏、门生,但与左宗棠关系密切,非同一般,若论派系,亦应归于左之一派。沈葆桢本曾国藩的幕僚,因争饷和曾结怨,又以走脱幼天王事,与左联手对付曾,从此同左宗棠关系渐趋亲近。在左宗棠陕甘剿回期间,自同治六年至同治十三年(除丁父忧二十七个月外),沈葆桢受其委托,一直充任总理船政大臣,替他掌管福州船政局。他二人何时交厚,尚难确指,大概不会开始于同治三年夏秋之时。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而左宗棠则对林甚为崇拜,二人在内政外交上方针颇为一致,似出同一师承,彼此心仪已久,亦未可知。
李鸿章系统的带兵将领主要有程学启、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潘鼎新、刘秉璋、丁汝昌及郭松林、杨鼎勋、藤嗣林、藤嗣武、韩正国等。程学启前已述及。刘铭传前段事迹已述。同治四年七月以记名提督授直隶提督,未赴任,带兵剿捻如故。西捻平,驻军张秋。同治七年九月奉命赴西北剿回,同治八年四月病免。光绪十年九月起用改文职,授福建巡抚,光绪十一年九月改台湾巡抚,移驻台湾。光绪十六年加兵部尚书衔,帮办海军事务,光绪十七年病免,光绪二十一年病死。刘铭传是淮军将领之矫矫者。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侵犯台湾,刘铭传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前后相持八月之久。
张树声、张树珊、张树屏兄弟,皆出身团首,同治元年入淮军,号树字营。先从李鸿章镇压太平军,后又随曾国藩剿捻。张树声同治四年五月补授江苏徐海道,十一月迁直隶按察使,留营剿捻,未赴任。后因与其弟张树珊意见不合离营,为曾国藩经办营务,所部树字军交张树珊统带。大约同治六年初曾国藩回任江督后赴直隶按察使任。同治八年三月与山西按察使史念祖对调,为直督曾国藩奏留,直至直隶历年积讼清理完毕,始放赴山西按察使任。同治九年七月迁山西布政使,同治十年十二月改漕运总督,未赴任。同治十一年二月旨准暂留原任。七月署江苏巡抚,十月署两江总督,同治十二年正月授江苏巡抚,同治十三年九月免职。光绪五年正月起授贵州巡抚,闰三月调广西巡抚,十一月迁两广总督。光绪八年三月署直隶总督,广西九年六月回任两广总督,光绪十年四月病免,七月病死,谥靖达。张树珊同治五年冬在湖北德安中伏死,官至广西右江镇总兵。张树屏历任山西太原镇、大同镇总兵。
淮军将领铭、树、盛、鼎前期经历雷同,从略。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初同在一军,号盛字营,由周盛波统带。同治三年六月李鸿章改抚标亲兵三营为传字营,由周盛传统带,开始独领一军。同治七年周盛波授甘肃凉州镇总兵,西捻平,乞假归养。周盛传接统其盛字营,同治九年入陕西剿回,同治十年奉调回驻直隶境内,光绪八年授湖南提督。光绪十年中法之战事起,周盛波募勇五千人出防天津,兄弟带兵,同驻京津一带。光绪十一年五月其母病死,奉旨周盛波留营统军,周盛传回籍治丧,寻病死。其湖南提督遗缺,由周盛波署理,未赴任,仍在天津带兵。光绪十三年九月服阕,周盛波授湖南提督,留津统军如故。光绪十四年病死。
潘鼎新同治四年四月奉旨剿捻,先乘轮船北上防京津,后回驻江苏。八月由江苏常镇道迁山东按察使,同治六年二月迁山东布政使,未赴任,继续留营带兵剿捻。同治七年西捻平,赏云骑尉世职。同治九年丁忧回籍,同治十三年起授云南布政使,光绪二年三月署滇抚,九月实授云南巡抚,光绪三年八月病免。光绪五年赴天津随李鸿章治军,光绪七年乞归。光绪九年授湖南巡抚,光绪十年二月调广西巡抚。光绪十一年二月因在中法战争中,临阵策马狂逃革职。据说,逃跑途中落马,狼狈万状,手臂摔断。光绪十四年五月病死。
刘秉璋安徽庐江人,冒籍取中顺天府举人。曾入督办徽州军务张莆幕府,充任幕僚。咸丰十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同治元年经李鸿章奏调赴上海军营。同治二年奉李鸿章命,募勇五千人,独领一军图嘉善。从此,刘秉璋与淮军主力兵分两路,率偏师杀向浙西,陆续攻陷嘉兴、湖州等地,历迁至翰林院侍讲学士。据其子刘体智称,刘秉璋虽与李鸿章早年友情甚笃,但从军以来关系并不协调,反而同曾国藩较为密切。同治三年曾国藩大裁吉字等营时,曾欲将老湘营交由刘秉璋统带,调防江宁,后因李鸿章的阻难没有办成。《异辞录》称:“曾文正遣散湘军,唯留老湘营。又知先文庄与淮军将领气味不投,终不相合,欲以老湘营隶于文庄领之,常驻江宁为防军。致书请于李文忠曰:‘将使之淬厉湘军暮气,我亦得日以老生常谈勖之,俾成栋梁之器云。’黄昌岐提军持书谒文忠于苏州,文忠不置可否,私谓文庄曰:‘往也,唯此老翁能致人于方面重任。’时文忠家居拙政园,设宴待提军,值春初山茶盛放。文忠曰:‘花如此丽,虽仆婢今日折一支,明日摘一朵,究无损焉?’提军退而备行具。文庄问:‘何若是之速?’提军曰:‘昨日之言,公不闻与?已示意不欲公往,尚待言耶?’”(《异辞录》,第1卷,第29页。刘秉璋谥文庄。)此后,刘秉璋与李鸿章的关系愈不协。同治四年春淮军各部陆续北调剿捻战场,唯刘秉璋等三支留防江南,驻守苏、松、东坝一带,同治五年正月经曾国藩奏调北上剿捻。同治五年四月刘秉璋迁江苏按察使,未赴任,带兵剿捻如故。同治六年初曾李易位,一再乞归未允。同治六年二月迁山西布政使。东捻平,丁父忧归。同治十一年六月起授江西布政使,光绪元年八月迁江西巡抚,光绪四年七月以母老乞养归。光绪八年十二月起授浙江巡抚。中法战争期间,对法军的侵扰进行了坚决的回击。光绪十二年五月迁四川总督,六月兼署成都将军,十月解职。其原因名为荐举失误被劾,实则办理教案得罪了洋人。《清史稿》称:“初丁宝桢督蜀,称弊绝风清。秉璋承其后,难为继,故世多病之。未受代而民教相哄,重庆先有教案。秉璋初至,捕教民罗元义、乱民石江等置之法。至是各属继起,教堂被毁者数十。教士忿,牒总署,指名夺秉璋职。朝廷不获己,许之,秉璋遂归。三十一年卒。总督周馥及苏绅恽彦彬等先后上其功,复官,予优恤,建祠。”(《字青史稿》,第41册,第12500页。)这就是说,刘秉璋的罢职是个冤案,直到死后方予平反,属于近代史上屈辱外交的典型事例之一,也是清政府失去主权的明证。所谓“朝廷不获己”,不过曲笔讳尊之词而已。刘秉璋是淮军诸将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与刘铭传一样,贵在不肯向外国侵略势力屈服。而二人相较,其战功虽稍逊,而文化素养则大为过之。
刘秉璋的部将主要有吴长庆、叶志超、王占魁等。吴长庆初随李鸿章援沪,后奉命回籍募勇二千五百人,号庆字营,从此独领一军。同治二年秋从刘秉璋图嘉善,先后攻陷嘉兴、湖州等地,积功晋记名总兵。同治四年从刘铭传剿捻,授直隶正定镇总兵。西捻平,调防江苏。光绪六年正月迁浙江提督,十月改广东陆路提督,留防江苏如故。光绪八年夏赴朝鲜,光绪十年六月病故。叶志超初从刘秉璋打太平军,后从刘铭传剿捻。光绪初署直隶正定镇总兵,后实授。光绪十五年十一月迁直隶提督。光绪二十年奉李鸿章命赴朝鲜,诫勿战。闻饷道断,弃牙山逃至平壤,讳败为胜上报,获嘉奖银二万两,及总统前线诸军之权。日军攻平壤,献城降,导致全军覆没。叶志超仅以身免,逃回辽宁,被劾革职。光绪二十一年械送京师,处死刑缓期。光绪二十六年赦归,岁余病死。王占魁官至广东高州镇总兵。
丁汝昌安徽庐州人,初隶长江水师,后改陆,从刘铭传剿捻,充营官,积功至参将。捻平,授记名总兵。光绪初留北洋差遣叙职。曾赴英国购买兵舰,游历法、德各国,归国后即综理长江水师营务。光绪九年授天津镇总兵,光绪十四年十一月授海军提督,统北洋舰队。丁汝昌“故不习海战”,总兵多籍闽、粤,徒以皖人居高位,“威令不行”,“恒为所制”。“总兵以下多陆居,军士亦去船以嬉。又值部议停购船械,数请不获,盖海军废弛久矣。”(《清史稿》,第42册,第12727页。)光绪二十年甲午,中日战事起。丁汝昌欲至济物浦先攻日舰,将启行,被总理衙门电报制止。后战局愈形恶化,同日军战于辽宁大东沟,丧五舰,击沉日舰一艘,尚不为大败。不意丁汝昌竟放弃旅顺,率舰远逃山东威海。被劾革职逮问,经李鸿章奏请戴罪立功。从此,北洋舰队士气尽丧,只言守,不言战。光绪二十一年日军追至,丁汝昌率舰队降,饮药自杀以终,成为李鸿章不抵抗主义的牺牲品。
郭松林、杨鼎勋、藤嗣林、藤嗣武、韩正国与前述之程学启,皆同治元年拨隶李鸿章的湘军将领。郭松林已在曾国荃部将中述及,惟其出湘入淮的原因不详。郭松林籍隶湘潭,本曾国荃“爱将,以勇冠其曹中”,大约为湘乡人所忌,“蜚长流短,颇有谤言”。李鸿章赴沪,“请于文正,以之自随”。数年之间,由一营官保至实缺提督,报之不为不厚。剿捻期间,李鸿章接统各军之后,郭松林重伤初愈,复再出带兵,从李鸿章剿捻。所以,他也应是李鸿章的部将。杨鼎勋四川华阳人,原为鲍超部下营官,因“不得志于霆军”,而与李鸿章“交谊颇笃”,故荐之赴沪,曾国藩“又以亲军二营佐之。所谓赠嫁之资是也”(《异辞录》,第1卷,第28页。)。这“亲军二营”的营官,就是韩正国。李鸿章临行,又以二营水师向曾国荃换得湘军二营,其营官就是藤氏兄弟。杨鼎勋官至湖南提督,二藤亦皆官至实缺总兵,唯韩正国抵沪不足半年战死。李鸿章抵沪之初,所统总兵力大约十三营六千五百人,其中湘军八营四千人,淮军仅五营二千五百人。故作战主要依靠湘军,尤其程学启的开字营。后来雨花台军情吃紧,曾国藩曾派赵烈文以专使赴沪,要求调回程学启等人,亦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