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26248100000021

第21章 成为善于思考和具有独立创造能力的人(3)

把眼光转向“冷门”,你就进入了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而在这片处女地上耕耘,或许开始时的收获不够多,但却有无限的发展前途。

未开垦的处女地是知识的空白地带,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新的学科往往在原有学科的边缘部、交叉部形成。例如,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数量经济学、仿生学,等等。在科学上可以取得最大收获的领域,是科学的处女地。

把视野转到新的领域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因为在这些地方,一般人往往不重视,谁能够在这里捷足先登,谁就将成为新王国的主人。

在学术方面有所建树的人,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因此,阅读不应局限于正在研究的问题,也不应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领域,甚至不应拘于科学本身。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曾对115个科研机构中的1311名科学家进行过为期5年的调查,结论是通才取胜。

现代科学家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通才”者,传统的解释是“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才,不是全才,也不是在多学科上平均用力,而是以本学科为立足点、为根据地,同时对其他几个学科也有所解。科技工作者只有知识面宽广,才富有观察力和想象力,思考问题才有广阔的背景。

辩证法历来与思想僵化是完全对立的。在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的形势下,我们不能做分科、分工的奴隶,而要做分科、分工的主人。我们的思想不能受学科划分的局限,不能忘记学科之间的渗透、科学一体化的另一趋势。现在应该看到:不能杂而不专,不能对知识掌握得浮光掠影;也不能专而不杂,把自己束缚在狭窄的专业领域里。专而又杂,在专的基础上的博,是需要的。

宽与窄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强调知识面宽是为了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中,背景广阔,思路活;但在解决问题时,又要善于把问题控制在有限范围里,集中力量,深入钻研,既要善于联系我们的丰富知识,又要善于避开一些次要的问题。瑞典一位科学家在给学习人员布置课题和参考书时常常嘱咐一句:“这些书,你不必都看,只看对你解决问题有关的部分。”为了迅速攻克一个课题,宜于把它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暂时用不着的东西先甩开它,不必无边际的去看书。这不妨叫做战略上要宽,战术上要窄。这就是知识面宽与窄的辩证法。

有的人很有学问,但终身庸碌,成就不大;有的人没有多广的知识,却很有建树。这种情况有相当一部分不能不归结为思想方法是否对头。如果思想方法错误,知识越多,就越可能成为书本的奴隶,过多的阅读反会滞碍思想。对于思想方法正确的人来说,他是批判地博览,力求保持独立思考,避免因循守旧,用博览启发思想,博览中注意研究、思考,就不会影响观点的新鲜和独创精神。

敢于追求真理,藐视权威

本着学术自由的精神,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艾略特认为,教师在哈佛大学具有不受政府、社会和学术权威限制的绝对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有按照自己兴趣和意愿运用教学方法的自由,有摆脱陈规陋习束缚的自由,享有安全保障,固定薪水和退休金的自由。

哈佛大学第22任校长阿伯特·L·劳威尔校长与艾略特一样站在捍卫学术自由的前列。劳威尔对学术自由的表述在哈佛大学历史上是经典性的。劳威尔指出:“经验表明,而且现在也许没有人能否认,只有通过人们在各自专业领域投入毕生精力自由地探索真理,只有通过向学生自由地传授所发现的真理,知识才能进步或更快地进步。这一点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真理。”

对于教师在专业领域中的自由,劳威尔认为:“大学的目标不仅是获取知识,还是传播知识。所以,每位教师必须完全自由地发表其在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为一名学者在专业学科领域发表的著作或观点应该以学术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

对于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劳威尔认为,一名教授在专业领域和课堂之外仅是作为一个公民发表言论,大学不应干涉和限制。如果向教师强加种种限制,就会导致教师产生恼怒和屈辱心理,从而失去公民的自由。限制政策会严重妨碍优秀人才对的学术追求,因为它触及到学术的尊严。如果一所大学对教授的言论进行审查,那么,大学就要对允许教授发表的言论负有责任,这对大学来说是不明智的。大学要么对允许教授在公众场合发表的言论负完全责任,要么不对教授的任何言论负责,让他们像其他公民一样按国家法律去把握自己的言论。

当然,劳威尔也十分强调教师的学术责任。“人类为着达到一个良好的目标总是要做出某些妥协,即为着实现大目标而牺牲小目标的妥协。所以,每一个专业都有促进其主要目标的道德要求和不为外界所了解的限制……但是,不应忘记的是,所有的自由和每一项特权都意味着责任。教授们应有强烈的责任感去维护学校的声誉和专业的尊严,对公众应保持清醒和严肃,不应沽名钓誉或哗众取宠。他们应注意到他们所发表的观点是个人的观点,而非校方的观点。如果教授们能如此,校方尊重他们像其他公民一样的发表个人言论的自由,言论自由就不会有滥用或削减的危险。”

目前,哈佛大学已成为全美领先的大学,拥有全美最庞大、最受人尊敬的一支教职员队伍。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与艾略特和劳威尔始终致力于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不无关系。自此,哈佛大学学术自由原则得以牢固确立。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学术自由成为哈佛大学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在哈佛大学随后的发展中,学术自由理念始终成为哈佛大学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并且经受了实践的考验。

可以说,主张学术自由,敢于藐视权威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向学生们传递的重要理念之一,这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有益的。在讲课和论文中,哈佛师生敢于质疑任何人,连现任总统也不例外。

比如,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于2009年就医改问题发表评论文章,指责******为了15%的人的利益,牺牲85%的人的利益。******医疗改革的整体思路在他看来是错的:******在追求医疗方面的平均主义;他的增加医疗保险覆盖面的办法不仅仅是建立在减少医疗保险支出的基础上,而且是建立在要减少所有人医疗支出的基础上。费尔德斯坦怀疑,这会降低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人们的健康。他认为,解决医疗问题的办法不应该是“国进民退”,而是“国退民进。”

他说,******这次改革的首要目的是为低收人人群谋福利。政府通过医疗补助项目为低收入人群承担的医疗费用每年已经将近3000亿美元,还要再为这些人在今后的10年中多花9000亿美元。这是不是有些过头了?

其实他所说的“低收入人群”指的是较低收入人群,是泛指,这些人在******的定义中是美国中产阶层,真正的低收入人群已经包括在医疗救助当中了。

费尔德斯坦说,即使要提高这些人的福利,我们也应该想出更经济实惠、更高效的办法。******用增加从最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来填补财政短缺的办法不会奏效。经验告诉我们,把最高收入人群35%的边际税率提高到45%,只会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减少他们的收入,进而减少从这些人那里收上来的税,增加财政赤字。

像费尔德斯坦教授这样敢于藐视权威、坦率表达自己思想的教授是很多的,对学生们的影响也是非常积极的。

哈佛大学是美国大学中最早在办学实践中践行学术自由理念的大学之一。在哈佛大学发展史上,自19世纪上半叶以来,学术自由是哈佛大学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哈佛人认识到,大学作为一个以传递真理为己任的学术机构,必须以思想的自由为必备条件。离开学术自由这一必备条件,大学就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只有坚持学术自由,知识才能进步,学术才能兴旺。哈佛大学能够从一所小型的文理学院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其中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不可否认,坚持学术自由原则,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这是哈佛大学取得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一位哈佛高年级学生说道;“很难准确说出(哈佛大学)发生了什么,但是在这里过了4年之后,你会感到仿佛世界的创造是由哈佛人领导的。”哈佛大学校徽上的VERITAS,象征着哈佛大学对真理的追求。正如普西校长所解释的;“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追求真理本身,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

时至今日,哈佛大学教授的工资仍然不是全美大学最高的,但是,哈佛大学仍然深深地吸引着世界一流的学者和一流的学生。

打破思维定势,减少判断错误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曾经将一张图片分给两组学生,告诉其中一组,画上是位妙龄少妇;告诉另一组,画上是位老妇。20秒过后收回,接着再用幻灯片展示给所有学生,让大家描述这位女子。结果,事先看过少妇像的,几乎一致认定这就是那位少妇;而事先看到老妇像的,也都认为是位老妇。

经过一番争论,双方僵持不下。在一一讨论画中每个细节后,他们开始接受对方的观点。但基本上,他们所接受的仍是观看卡片时所得到的印象。

透过图片和试验,你想到了什么?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哥特马克博士指出,不少时候,我们不会用脑,把习惯的事情当成千真万确,从而犯下错误,失去机会。其实,我们只要头脑清醒,处处留心,便能胜券在握,生命中每个机会都不会错失了。

哥特马克教授告诫哈佛学子,在思维和判断方面,下面是几种应避免的、常见的犯错误的情形:

(1)心存成见。

哥特马克教授做过一项实验,看看一般人怎样应变。协助他的调查员站在熙来攘往的人行道上,告诉路人说她扭伤了膝,需要帮助,请他们到附近药房替她购买某个牌子的绷带。在此之前,他们已跟药剂师说好,请他说这牌子的绷带已经卖完。25名路人当中,没有一个想到请药剂师建议另一个牌子的绷带。不幸得很,人们一旦认定了一个解决方法,往往便不去想其他可能的方法。

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只要你明白解决方法有许多,并没有什么绝对的答案,那么,你便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2)困在思想框框之中。

哥特马克还在求学时,他外婆曾往多个医生处求医,说她头痛得很,好像头里有条蛇在钻动。医生都认为外婆古怪的描述是胡说,诊断她只是衰老而已。

一年后她死去,医生进行剖验,发现她脑部生了个肿瘤。母亲对此感到十分痛苦和内疚,而哥特马克也有同感。可是他们又怎能质疑医生的话呢?这么多年来,哥特马克教授一直在想他是怎样的让自己被各种思想框框套住的。那些医生见到一个言辞离奇古怪的老妇人,就以为那必定是衰老所致,而他和母亲更理所当然地视医生为权威,以为医生所知的比他们多。

每当你遇到一个新难题,应先质疑自己的一切臆测,然后才制定行动的步骤。

(3)习惯能出错。

我们一旦熟悉了某一事物,往往会掉以轻心。一位顾客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天,他在一个商店里用一张新的信用卡付钱时,女收银员发现他没有在卡上签名,便把卡退给他签名,并递上付款单给他签名。他签了,那收银员拿着付款单与信用卡比照签名是否相同。

在这件事中,收银员所犯的错误当然可作趣事来看。但如果太耽于惯常的做事方式而不注意眼前的实际情况,可以造成悲惨的后果。

1982年1月,一架佛罗里达航空公司客机在华盛顿撞毁。有78人丧生,这是从华盛顿飞往佛罗里达州的定期班机,机员都是老手。究竟出了什么错呢?调查归咎于机员的飞行前检查。正副驾驶员曾照常进行检查机件的程序。从表面上看来,他们好像事事都留意到了,但后来发现的证据显示,他们并没有事事经心。其中一项他们批注检查过但却没有开动的——是引擎的防冰系统。这次他们并不是在南方温暖的天气下飞行,当时天正下雪,雪积在机翼上。飞机起飞后随即撞毁,主要是驾驶员没有开动机上的防冰系统,应付积雪问题。

(4)以偏概全。

我们成年人大多喜用笼统言辞解释自己不喜欢的事和问题。比方有人说很讨厌冬天,要是他更仔细地想一想,就可能发现他讨厌的是穿厚衣服令他行动不便。如果他穿上一件羽绒风雪大衣,或在车里装上性能较佳的暖风系统,他可能就会改变他的想法。

(5)钻牛角尖。

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想到的是自己不能做到的事,而不是能够做到的事。一位年轻音乐家最近对哥特马克说,他常常不能把他谱的曲子写完,他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直到有一天,他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他的问题。他不再以未能完成作品而自贬,反而认识到自己具有不断谱成新主题旋律的天赋。最后他与一个精于谱写音乐细节的人合作,撰出很多新乐曲。

把问题放在另一个角度考虑,能为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例如,大多数人都认为一旦住医院,痛楚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药物就无从抑制痛苦。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罗伯特的实验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