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067

第67章 要过春节之谜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喜庆、最热闹和最快乐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全国各地的人们鲜衣洁服,敲锣打鼓,鸣鞭放炮,对祝互贺,庆祝新春佳节。

春节古称“履端”,民间又叫过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上古时代起,在农业生产方面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是我们的祖先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可是在科学极不发达的上古时代,普遍具有“万物有灵论”信仰的先民们却认为,这些成就是各种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神灵”和祖先们的赐予。中国人自古以道德高尚闻名于世,非常讲究礼尚往来、知恩报恩。既然认为自己得到了“神灵”和祖先们的恩赐,就一定要用祭祀的方式予以报答,这样就产生了报恩性的节日。根据农时的周期性变化,人们把一年中规模最大的报恩性节日安排在秋收和春播之间最空闲的日子里,这样就出现了原始形态的春节。

这种最初的春节在上古时代总的叫“蜡”,然而在不同的朝代又有不同的称呼。《尔雅》说:“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岁”和“祀”都是祭祀的意思,这符合原始春节祭祀报恩的意义,而“周日年”的“年”字又给我们提示了春节的又一层意义。“年”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像一个人举着一束禾在跳舞。在过年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跳舞呢?原来,由于生产工具等条件的制约,上古时代人们从事的农业劳动是十分艰苦的。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渐懂得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知道了必须安排一些休整和娱乐的时间让人们轻松一下,以利于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阶段的艰苦劳动中去。根据农时的周期性变化,人们把一年中最集中的休整和娱乐的时间也安排在秋收和春播之间最空闲的日子里。

这样一来,在同一时间里,人们既要祭祀“神灵”和祖先,又要休整和娱乐,这两大任务能结合起来吗?事实上,人们不仅把这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完成,而且完成得很好。这是因为,虽然当时的人们把农业生产的成果看成是“神灵”和祖先的赐予,而事实上这些成果都是人们的劳动结晶。因此,人们在报恩祭祀中对“神灵”的颂扬,实际上是对劳动的颂扬,是对人自身的颂扬;人们用以娱神的歌舞,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娱乐的手段;祭祀用的祭品,在祭祀仪式结束后由人们分享,得到实惠的还是人们自己。

为了达到休整和娱乐的目的,人们在过年的时候不仅不出工干活,还要会餐聚饮,歌舞嬉戏,尽情欢乐,有时甚至会出现举国若狂的景象。《礼记·杂记下》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有一次,孔子问他的弟子子贡:“你看,过蜡节(即过年)快乐吗?”子贡说:“一国的人都像是发狂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快乐。”孔子说:“农民辛苦了100多天才过一个蜡节(年),难怪他们这么快乐。你不是农民,当然不明白这一点。”

作为岁首的农历正月初一成为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还与古人重视一年的开始有关。一般的中国人都认为,凡事最好有一个好的开端,如果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能有一个好的开头,那么新的一年里就可能合家平安,万事如意。因此人们在过年的时候要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东西,尽量不生气,小孩有了过错一般要给予原谅,还要尽量避免跟他人发生冲突,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开个好头。虽然这样做未必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在年节期间努力使自己和家人过得愉快,整个社会也呈现出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

从上古时代起,中国人就年年过年,但是开始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只不过是几十年前的事情。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正式采用公历,农历正月初一就不再是岁首了。1913年,当时的内务总长朱启钤在上呈政府的报告中说:“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从此以后,农历正月初一才称为“春节”。

现在的春节已经没有了原始春节报神恩、祭祖先的意义,但休整、狂欢的意义仍然保留了下来,并成为春节期间各种民俗活动的主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