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青春期女孩沟通和交流时,尤其要注意表达方式。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随便怎么说都行,一些禁忌话总是脱口而出。这样,女孩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父母良好的教育初衷会变成束缚女孩成长的桎梏,随之而来就是她的叛逆。
“空头支票”开不得,父母不要乱许诺
信守承诺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教育孩子。在教育青春期女孩时,有的父母认为她年龄小,就马马虎虎地敷衍了事,这种言行很不妥当,会严重影响父母与女孩之间的沟通、交流。
梁艳自从上初二后,学习成绩一直下降,妈妈非常着急。为了鼓励她,妈妈就向梁艳许下了这样的诺言:“艳艳,好好学习,如果你下次大考能进入年级前30名,妈妈就休假带你去北京爬长城。”梁艳听了妈妈的话后异常兴奋,非常努力地学习。最终,她如愿以偿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当梁艳将考试成绩告知妈妈后,妈妈也非常高兴,但她对当初的承诺只字不提。两天后,梁艳终于忍不住要求妈妈实现诺言。
那天,妈妈刚到家,梁艳就急忙跑到妈妈身边:“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去北京呀?”妈妈说:“我有事不能休假,去不了了!”梁艳一听就急了,拉着妈妈的手说:“干吗不休假了?干吗不去了?我就要去!”妈妈挥挥手:“不能去就是不能去,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赶紧做作业去。”梁艳不依不饶地大叫:“不行,就得去!你早就答应我了,不能说话不算数。”梁艳这一嚷嚷,妈妈也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是妈妈,我说不去就不去,还用你批准?”梁艳大哭了起来:“我都已经告诉我的同学我要去北京了,到时会给他们带好吃的,还给他们看照片。现在不去了,叫我怎么和同学说呀,人家一定会说我就会吹牛!”妈妈也对梁艳嚷嚷:“妈妈的工作重要还是你们同学重要?不去就是不去!”
梁艳还是不放弃,再三要求妈妈带她去北京,结果妈妈一生气,给了她一个耳光,还大骂她不懂事。梁艳非常伤心,从此再也不相信妈妈的话了,学习上也丧失了动力。后来,还是梁艳的老师了解到具体情况,跟她妈妈及时做了沟通。妈妈这才明白过来,后悔当初不负责任地向梁艳许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相信赖非常重要,与孩子也一样。没有信任就没有威信,父母失信于女孩,害处是很大的。
首先,父母的威信从哪里来?主要基础就是自己的言行。说话算数、说到做到的家长,会使女孩重视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如果父母对女孩失信,女孩就会认为他们说话不算数,从而不再信任父母。父母也会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以后,父母再要求女孩什么,答应她什么,在她心中都会打折扣。
其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刻在女孩的脑海里,而且她会随时翻出来照着做。如果父母常把对女孩的承诺不当回事,会让她觉得一个人可以说话不负责任,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这可能会让她变得不遵守诺言、不承担责任。如果有一天,父母发现女孩言行不一,在痛心疾首之前,只要回想一下自己以往的言行就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女孩的行为大都是向父母学来的。
另外,父母如果总是对女孩乱许诺,久而久之,她就会对周围的社会失去信心,会用怀疑的眼睛看世界,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其他人,成为一个悲观的人。
古人曾有“曾子烹彘”的故事。曾参与妻子带着孩子去集市。在集市上,孩子哭闹不停。他的妻子为了哄得孩子不哭,就告诉孩子,如果不再哭闹,回家以后就会有猪肉吃。回到家后,曾参便拿刀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他说:“我不过是哄着孩子玩呢!”但是曾参说:“孩子虽小,但不可以戏弄他,现在你对他说谎,将来他会照样对你说谎。如果你欺骗孩子,他从此就会不信任你。”
曾参最终还是把猪杀了,他言出必行、不失信于孩子的做法至今广为流传,也被教育家们认为是教育儿童的典范。
许诺是奖励的一种方法,能对青春期女孩起到鼓劲、促进和教育的作用。但是,家长在许诺前要慎重考虑:该不该对孩子许诺;许诺后能不能兑现;这个许诺对孩子有没有益等。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带来不良后果。
贾先生说,上初中时,女儿就一直希望有一部手机,他总觉得女儿还小,学校离家又不远,所以一直没满足她的要求。这学期,女儿上高二了,她又说希望拥有一部手机。于是,他对女儿说:“只要你期末考进班级前十名,爸爸就奖励你一部手机,款式由你自己选。”
期末成绩册发下来了,女儿的成绩让人欣慰,进入了班级前五名。为了“兑现”自己许下的诺言,一放暑假,贾先生就带女儿去了“手机城”。
“手机城”里的手机款式琳琅满目,女儿最后认定了她心仪的一款手机,这款手机3000余元,女儿带着探询的眼光看着他。尽管有点犹豫,但想到“款式由你自己选”的承诺,贾先生还是满足了女儿的要求。
从那以后,女儿动不动就要求爸爸对她进行物质奖励,而且价钱越来越高。如果爸爸不答应,她就以不上学做要挟。贾先生很苦恼,后悔自己当初的承诺太昂贵,以至女儿越来越不听话。
除了不要乱许诺外,当父母因为某些原因而不能兑现诺言,女孩感到失望、委屈时,父母不可强迫女孩接受许诺不能兑现的结果。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父母应主动而诚恳地向女孩道歉,把不能兑现的原因跟孩子讲清楚,取得孩子的理解和原谅,并在以后寻找适当的机会兑现自己没有实现的诺言。即使女孩暂时无法谅解,父母也不能用呵斥、教训的方式对待她,应该允许她发牢骚、表示不满。
过于唠叨会疏离亲子关系
“妈妈,我求你别说了!你已经说了好多遍了”,“知道了!知道了!你有完没完,我耳朵听得起茧啦!真是烦死了”。这样的镜头在不少家庭中出现过,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喜欢对孩子唠叨。某市妇联儿童部从千余名青少年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90%以上的青少年认为父母“太唠叨”。
一个青春期女孩说:“我今年读初三,最近,我特别不愿意回家,原因是爸爸妈妈太唠叨了。由于我成绩一般,学习压力比较大,在学校常听老师的唠叨,但不好意思‘反抗’,心里本来就烦、压抑。可每天放学回家,还要听爸爸妈妈的啰嗦:什么想当年自己没有机会读书,被耽误了,你要好好努力,珍惜青春时光,省得以后后悔;未来社会是个知识社会……这些话我听得耳根都烂了,可爸爸妈妈还是乐此不疲地讲个没完。”
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是青春期女孩最反感的事情之一。唠叨本身是一种令人厌烦的现象,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它伤害一个人的自主性和自尊心,更何况这又直接抵触青春期女孩日益增长的成人感。
家长在教育青春期女孩时,需要讲点“语言艺术”才行。张口就训、闭口就骂不行;婆婆妈妈、唠里唠叨也不行。父母在教育女孩的过程中,常常是“言教重于身教”,就是“唠叨”太多。这样的教育效果不但不佳,有时还适得其反。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诉说女儿不听话、自己付出的太多、做家长实在太难等。
当父母的如此用心良苦,为何青春期女孩不领情、不体谅呢?原因在于父母的唠叨反映了对女孩的不信任、不尊重。青春期女孩慢慢长大,逐渐有了独立的意识,对周围的事物和自身有了一定的判断力,父母有理由相信她们。而且,为了让女孩更快地成长、懂事,父母更应该让女孩受到充分的锻炼,让她能够独立面对各种处境,勇敢地承担自身的责任。那么,父母怎样避免对青春期唠叨呢?
1.讲话前要过滤一下
父母要克服唠叨,就要在对女孩讲话前经过一番过滤,不能信口开河。比如,规定女孩做好功课再开饭,但有的父母话虽讲出去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没事找事地说:“你饿不饿?”“快做快做,饭都凉了!”“你还想不想吃饭?”诸如此类的自相矛盾的话,反映了自己感情的软弱,说话不算数,没有威望。
2.多和女孩讲悄悄话
父母不要强行命令女孩做事,要多和她讲悄悄话。家庭语言的低声调是亲子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利于避免气氛恶化。父母要让女孩做什么事,可以用亲切的语言在她的耳边轻轻地告诉她,这既是命令,又是感情的信任。父母的悄悄一句话比反复唠叨的作用要大得多。
3.不要事无巨细地叮嘱
可以说,家长对女孩说的话虽然多,但许多都没讲到点子上。事无巨细,凡事都要反复强调叮嘱,搞得家庭上下不得安宁。父母为女孩不听话而气愤,女孩则在繁杂的语言环境里安不下心来做功课。
4.主动与女孩沟通
父母要克服唠叨的毛病,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做到主动沟通。不少父母由于缺乏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不了解自己和子女的心理,也不懂教育艺术,只凭自己的“父母心”与女孩打交道。殊不知,“父母心”有时候会受到年龄心理特征的影响。比如,更年期的妈妈心情变得烦躁,情绪不稳定,看到女孩成绩不如意时,自然会心烦话多;爸爸上了年纪后,嘴巴也会“勤快”起来,说个没完,不像年轻时善于克制自己。
父母要想与女孩进行良好的沟通,这里还需有一个条件,就是对女孩的心理特征要有了解,如“第二次断乳”、“自我认同”、“闭锁性”、“第二反抗期”、“逆反心理”、“青春期性焦虑”等心理现象。
有人曾打趣地将父母形容为“唐三藏”,将孩子形容为“孙悟空”。“唐三藏”总是试图通过“紧箍咒”控制“孙悟空”。其实,如果了解女孩,懂得她身心发育的规律,父母就不会总是唠唠叨叨地念“紧箍咒”了。比如,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她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将父母的教诲铭记在心,成了一种内在的“紧箍咒”。就是说,随着她自我意识的形成,她非常在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她的内心总在悄悄地提醒和评判自己,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神经绷得很紧。了解了女孩的心理特征后,父母就不会忍心不停地念“紧箍咒”,让女孩痛苦得像孙悟空一样在地上“打滚”。
5.父母要学会转换角色
从父母的主观意识上看,他们唠叨的确是为女孩着想,但在潜意识里是满足自己的年龄带来的“你听我说”的需要。而且,父母总是会以“父母”自居,缺乏“退休”意识:退出家庭层次中的“父母圈”,进入“好朋友圈”,与成人感特别强的青春期女孩对话。因为如果父母把自己看做“父母”,就会觉得唠叨是天经地义的;如果能将自己定位在“好朋友”的层次上,想唠叨时对自己说:“我是女儿的好朋友,在好朋友面前,怎么能唠唠叨叨呢?”时间一长,父母就会改掉唠叨的毛病。
不要总拿女孩与别人对比
作为父母,大多数人会亲身经历,或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话语和场景。在街头、角落里,家长正对着孩子,大声呵斥:“瞧你这个孩子,一点也不乖,你看谁谁,又听话,又聪明,你怎么就如此不争气呢?”听到父母的训斥,心理素质好的孩子也许扮个鬼脸,或赌气不理会。但是,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心里就会有一种排斥或逆反心理,即使口中不说,可心理却十分痛恨。
某报纸上曾刊登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15岁的女孩因为忍受不了妈妈一直拿她跟隔壁的年纪相仿的孩子相比较,心理失去了平衡。她认为是隔壁的孩子衬托了她的缺点,由此产生妒忌和憎恨的心理。她失手将其误伤得非常严重,而她的理由就是:他让我变成了妈妈眼里的坏孩子。
她是一个处于花季的女孩,有很多梦想还未实现,人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但是,她却因为仇恨走向了错误的歧途。这则新闻刊登后,很多读者在为这个女孩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将矛头指向了她的母亲,认为母亲过多的比较是导致女孩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活中,很多家长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孩子小的时候是自己的好,长大了,尤其上在中学阶段,就成了别人的孩子好。而且,有的家长总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和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于是勃然大怒、整天沉着脸,看见孩子就说:“你看谁谁多有出息,再看你。”在家长的反复打压、反复比较下,孩子的行为会逐渐变化,大体上是不理不睬、保持沉默——稍有反抗、微小对抗——反唇相讥、不甘示弱——“内战”不断、“战火”连连。结果是家长郁闷、孩子烦闷。
青春期女孩是很敏感的,有时父母可能注意不到,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一句无心的“燕子越来越懂事了”,都可能被女孩解读为“比较”。尤其是当女孩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父母的比较更容易让她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
在外人严重,黄莺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小学5年,每次开家长会,黄莺都是老师表扬的对象;初中4年,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里前几名,在年级里,虽然不是数一数二,也都名列前茅。
在别的家长看来,黄莺的父母很幸福,女儿这么优秀。可黄莺的父母不这么看。黄莺在班里没有名列第一时,父母就拿她和班里的第一比;黄莺在班里第一的时候,父母就拿她和年级里的第一比。总的来说,黄莺的表现很少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始终在拿黄莺和那些比她更优秀的孩子比。结果,这种做法不但没使黄莺进步,反而使这个班里的佼佼者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自惭形秽。高二时,黄莺产生了厌学心理,一进校门就心烦意乱。尽管这时黄莺的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做了许多努力,可黄莺的思想就是走不出一个误区: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总是不如别人。最终,黄莺辍学。
有时候,青春期女孩在某些方面做得有所不足的时候,有的家长会使用“激将法”,说:“你看人家某某,人家怎么怎么样。”家长的本意只是想给女孩树立一个榜样,殊不知这是对女孩心灵的一种伤害。
最近,邻居王姐一脸沮丧地对小张说,读初中一年级的女儿月月,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对自己总是很冷漠,母女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看着王姐焦急的样子,小张很想帮她。于是,小张有意识地和月月套近乎,想得到月月的信任。
有一次,小张漫不经心地问:“月月,我上学的时候,和我妈的关系很不好,你和你妈的关系怎样呢?”月月答:“就那样呗。”我说:“那时候,最讨厌我妈不让我上网!”月月说:“这有什么,我妈不让我上网,我就不上,但让我生气的是,我妈居然说我不如张小燕。”小张一听有戏了,忙问:“为什么说你不如张小燕呢?”月月说:“期中考试,我语文考了93分,全班第二名,张小燕95分,第一名。我很开心,回家跟我妈说考了第二名,她却不高兴,说第二名有什么好高兴的,你要能超过张小燕,那才叫本事。”“然后你就生气了?”小张问,“我当然生气了。”月月嘟着嘴说,“我努力学习,考个第二名回来,她还是不满意不高兴,觉得我不如张小燕,她只是比我多两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