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锐
一、楹联的渊源
对联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又由于它还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所以它不仅是民族文化,还是民俗文化。它和我国古老的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相得益彰的整体,流传至今不衰。
对联,是楹联、楹帖、春联、喜庆联、哀挽联、修养治学联、建房乔迁联、行业联等总称。对联称副,是由上下联组成,它特别强调对偶的修辞和对仗的协调,讲究平仄工稳,韵律合拍。
正如历史上所有的文体都有长期的孕育过程一样,对联是随着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我国古典文学著作中的对偶句是对联的最初形式。《诗经》中的对偶句非常工稳,词组结构和对联非常相似,这种排列整齐,且字数相对的对偶诗句,对于对联的形成起着启发和典范的作用。如《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这些篇章的内容都是积极的,排句结构异常整齐,这些形式对唐诗和对联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还有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成为较为完善的一幅八言联。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涌现了如孔子、墨子、老子、荀子、庄子以及孔子的门生颜渊、原宪、子路、子贡等名人,并出现了一系列的学术体系,进一步奠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基础。诸子著作特别讲究语言的精炼,文章中有大量的对偶排句形式,如《礼记·表记》:“情欲信,辞欲巧”。《左传》:“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论语》:“己所勿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华,这些对偶句可以作为对联的早期形式。《楚辞》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由于这种文体在当时较之其它文体,更具有可读性,体裁和内容都比较活泼,后人多而效之,对以后的《赋》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离骚》诗文中的语言结构,已具有骈文的形式,多采用“比兴”的手法进行构思与修辞。如“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汝)。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涉江》:“燕雀鸟鹊,草堂增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等,这些诗中章句的形式,可以算是楹联的最初形式,为楹联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养。汉代是我国古代文化最昌盛的时期,出现了如司马迁、司马相如、贾谊等一批才华卓绝的文学家,他们从前人的著作中,吸取营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体——汉赋。“赋”是盛行于汉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渊源于楚辞,形式介于诗与文之间,特别讲究文采,并注重修辞,读起来铿锵有力,韵味昂扬,在文学修辞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如《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史记·管晏列传》:“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在汉代辞赋和骈文修辞的影响下,对联具备了产生的条件。我国古代文化,到了唐代已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如唐代才子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一些章节都可以被移植成对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等,都成为天下皆知的名句。盛唐文化的发展为对联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为顺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一种新的文体——对联,在盛唐时期诞生了。从唐代至今已逾一千三百余年,对联从最初的单一形式——春联,也发展到数十种类型,成为遍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春联的最初形式,是写在桃符板上的吉祥话,民间的桃符给对联提供了形式,这样,春联就应运而生了。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贴春联的习俗产生于五代是有史可查的,但在春联没有正式作为我国一种民俗张贴在门上之前,对联是以“楹帖”的形式,早就流传在唐代社会文化交流之中了。
据有关资料,汉代的钟鼎上就铸有对偶句,汉代以前的大量碑铭上,亦有对偶句。山西晋祠内御碑亭上“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对联,是杜甫诗中的名句,这进一步说明了“联”与“诗”的关系。唐代文人常以楹帖的形式,进行各种赠答、贺庆、吊挽等社交活动,但因这种文体过于短小,在当时又是寄生在其他文体中,虽在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交往中时有出现,但五代以前从未见有对联资料被载入正史。这可能是由于历史上的偏见,把对联艺术看成是雕虫小技,而没能设立专门的学科,因此无法从史籍中得到有关资料。这也是五代后蜀主孟昶成为春联之始的主要原因吧。这对于今后研究对联的产生与发展带来了莫大的难度与困惑。
洛阳作为我国的十三朝古都,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可以说,楹联文化从产生到发展都与洛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楹联的规范及分类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根据清·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来看,可以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英智、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而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却把对联分成了二十个类别。这些分类方法基本相同,都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的更细。但如果按照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联的科目将会更多,更为齐全和完善。
三、洛阳民间的楹联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