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2668300000040

第40章 消失的古风遗俗——神虎吃旱魃与祈雨风俗(2)

龙是古人想象中能够飞天入地的神物,并一直被当作掌管雨水的水神进行崇拜和祭祀。早在3000多年前,关于祀龙祈雨的情况就有明确记载。春秋时,人们已经普遍把龙当作司雨之神进行崇拜,并定期举行祀龙祈雨的仪式。《春秋繁露》还对夏、季夏、秋、冬求雨的形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最后说:“四时皆以水日为龙,必取洁土为之结盖,龙成而发之。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凡求雨,(大体)丈夫欲藏匿而居,女子欲和而乐也。”从董仲舒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祈雨巫术虽延用了远古祈雨巫术的主要礼仪,但已将其纳入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中。首先,增添了以土龙祈雨的新方式。对此,东汉桓谭在《新论》中阐释说:“求雨所以为土龙何也?曰:龙见者,辄有风雨兴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而为之。”东汉王充也认为:“董仲舒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易》曰:‘云从龙,风从虎。’以类求之,故设土龙,阴阳从类,云雨自至”(《论衡·乱龙篇》)。由此可知,汉人设土龙是企图用土龙感应天上的神龙,从而使其行云布雨。同时,从“四时皆以水日为龙,必取洁土为之结盖”一语来看,汉代求雨所用的土龙都是临时制作的。其次,配合祈雨巫术,以男女和、阴阳相交来感发雨的降临。求雨时,“令吏妻各往视其夫,到雨而止”(《路史》“余论”引《请雨法》),意思是让官吏的家属到官署探亲,以让他们的“夫妇生活”感应上天致雨。如果天气淫雨过剩,那就是感发太过,这时就要使“都(京)官千石以下夫妇在官者咸遣妇归”(《春秋繁露·止雨篇》),即让随官吏在官署的妻室暂时离开丈夫。

唐代,随着绘画艺术的长足发展,在沿用前代设土龙祈雨方式的同时,又出现了画龙祈雨法(“画龙祈雨”只不过是“作土龙祈雨”的巫术变形而已)。宋代,中国百姓自己想象创造的掌管河泽云雨之神——“龙王”得到朝廷的认可,每遇较大的旱灾,朝廷便派遣官吏到各大寺庙祈拜“龙王”降雨。此后官方又广建龙神庙(或称龙王庙)加以供奉祭祀,这种风俗一直沿用至今。

直到清代,雩礼仍在举行,不过此时祭祀祈雨与巫术祈雨早已分道扬镳。官方祈雨一般只采取祭祀形式,而祈雨巫术主要流行于民间,还出现了借助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进行祈雨。例如关公、麻姑等神灵也被一些地方的人们视为祈雨的偶像。河北《南皮县志》载:“遇天旱之时,农民有求雨之举。请关帝或龙王像,设坛三日,舁像铙鼓游行……”山西《榆次县志》载:“凡遇旱请神,两村互为迎送,谓之‘神亲’。或迎龙神,或迎狐大夫,或迎李卫公,或迎麻姑,或迎小大王。祷得雨,则将一庙之神俱请,谓之‘请后神’。”

另外《天津杨柳青小志》还记载了清末民初天津地区遇旱驱逐旱魃的情况:在一群游行祈雨的队伍末尾,有两人扮成旱魃,头颈系着锁链,被人牵着游街。旱魃的后面是八抬大轿,轿中坐着红脸关公,轿前有鼓乐引道,这里有借关老爷的力量驱除旱魃的意思。有些地方遇旱时则在空地上搭一戏台,放上用纸扎成的旱魃像。地方官或乡绅上台向天祝祷后,向旱魃劝诫,然后拔出刀剑,将旱魃像砍为两段,并大呼:“早魃杀了,雨要来了!”尽管各地祈雨方式不尽相同,但逐除旱魃的民风民俗却世代留传,为老百姓津津乐道。

五、古代祈雨的礼俗

中国古代的祈雨礼俗是人们在长期应战旱灾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式。

吕氏春秋曰:“昔者殷汤,克夏而王天下,七年不雨,汤乃以身祷于桑林,于是翦其发,割其爪,以为牺,用祈福于上帝。”

商朝刚刚建立,王畿内就发生了一场旱灾,共延续了七年。这场旱灾,旱情非常严重,烈日曝晒,河井干枯,禾苗不生,庄稼颗粒无收,人民生活异常困苦。旱灾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由于商朝时期,科学技术还很落后,商人无法解释这些类似的自然现象,把它看成是上帝的安排。于是,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人们纷纷祈求上天,希望早日下雨,缓解旱情,然而毫无结果。到第七个年头,成汤命令史官们在一座草木茂盛的山上,选桑林设立祭坛,亲自率领伊尹等大臣向上天祈雨。但是,成汤的祈雨行为依然无果,毫雨未下,他就问占卜原因。史官们说:“拜祭时除了要用牛羊作牺牲外,还要用人牲。”成汤听了以后,生气地说:“我祭祀占卜祈雨本来就是为了人民,怎么能再把无辜的人烧死呢?还是用我来代替吧。”于是,成汤先命令把祭祀的柴火烧起来,然后将自己的头发和指甲剪掉,沐浴洁身,最后向上天祷告说:“我有罪,就惩罚我一个人吧,不要惩罚我的臣民。”祷告完毕,毅然向燃着的柴火走去。恰在此时,天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成汤自我牺牲的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帝。于是,商人都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对他的热烈拥戴。这只是一种机缘巧合,一个非常简单的自然现象,但是成汤这种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却值得敬佩和景仰。

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5~9条龙同舞。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曰:“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少给佐史,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夏枯旱,时以五官掾出祷山川,曰:辅为郡股肱,不能进谏纳忠,荐贤退恶,和调阴阳,至令天下否滠,万物燋枯,百姓喁喁,无所告诉,咎尽在辅。太守内省责己,自曝中庭,使辅谢罪,为民祈福,日无效,令敢自誓。至日中雨不降,请以身塞无状。乃积薪柴,将自焚焉。至禺中时,山气转起,雷雨大作,一邵霜润也,以称其至诚。”

后汉时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今四川)。他年轻的时候在官府当小吏,为人正直,做事勤恳,从不占公家的东西。在官府里任一名从事时,官府里头的大小事情他都干,太守县令都不用做什么事情了,事情都叫他干完了。当时夏天有旱情,太守也还算是不错的,挺关心旱灾这件事情,他自己到庭院里晒太阳求雨,这也是一种求雨的方式,但是天不下雨。谅辅来了,以主官下面一个办事的吏员身份向山川祈祷。他向山川发誓说,我在郡里头是官员的左右手,我不能够进谏纳忠去向主官提出好的建议去改正一些不对的地方,又不能推荐贤能人士去逐退那些官府里不好的人,使得天地之间产生不融洽不统一的现象,使得旱情发生,万物枯焦。老百姓生活困难,有难无所控诉,这个错都在我谅辅,现在郡太守自己责备自己,他要我替他谢罪为民祈福。因为还没有下雨,我谅辅今天大胆的来发誓,如果今天中午还没有雨下来可以处分我,拿我个人来追究,他就把一大堆柴火堆起来,以烧死自己来换取下雨。到了中午,山边乌云上来了,雷雨大作,整个郡一大片地方都受到雨水滋润,这件事大家都称谅辅这个人至诚真心。他官职不高,只是主官下面一个办事的吏员。郡里遇到干旱,太守虽然有行动,但是实际上精诚不够,所以求雨无效。然而谅辅挺身而出,向上天发誓,表示为了解除旱灾而愿献身自焚,他这个言行,终于感动了天地,最后求雨成功。

在中国古老的农耕社会里,百姓最关心、最需要的是风调雨顺、无旱无灾的痛苦,而人们采取的各种形式的祈雨礼俗,正是对旱灾的恐怖和力求摆脱这种痛苦意识的集中体现。但是,各种祈雨除旱的方式毕竟是人们凭想象构造出来安慰、鼓舞自己或者说欺骗自己的,它并不能给人们一丝一毫的帮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自信心不断增强,使人们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与其把命运寄托在祈祷上天的身上,不如自己奋起抗争,尽“人事”之力,以改变受制于大自然的被动局面。在这种文化心理下,春秋战国以后,各种形式的治水方法和治水英雄开始出现。

六、古人采用抗旱治水的方式

中国古人的抗旱治水方式是独特的,悲壮的,最早为造神抗旱。据《淮南子·本经篇》载:“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所谓“十日并出”,实为骄阳似火,酷热难当,天下大旱也。百姓无力回天,便臆造一位超自然的大神——羿。“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皆死,堕其羽翼。”从此,旱情缓解,黎民安生。以后又为祈祷求雨。《诗经》中曾有记载:“有瀹萋萋,兴雨沂沂,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继而为曝巫、焚巫。那时之巫,多为女性。求雨时,人们将女巫扮成旱魃模样,抬到山顶曝晒至死,若晒而不死,则架柴焚烧至死。焚巫求雨之法,不仅百姓笃信不疑,就连帝王也虔诚信奉。

随着历史的进化,日益聪明的人类逐渐发现:尽管不断地、虔诚地进行着各种祈雨礼俗,但水旱灾害侵袭人类的现状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人类发现通过自身的力量整治江河、疏浚沟洫,却往往能收到减少或避免水旱灾害的成效。最早时,人们开沟引水抗旱,随后,发明了桔槔、辘轳之类的机械,用来提水灌溉;之后又发明了水车、高转筒车、水利筒车,东汉时发展为水排。水排是机械工程史上的重大发明,约早于欧洲一千多年。进入春秋战国后,随着筑坝修库和跨小流域渠道工程的出现,中国抗旱方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创建于秦昭襄公末年,由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兴建的都江堰工程就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无坝引水工程,它位于岷江冲积平原的顶点,可自流引水灌溉农田上千万亩,同时兼有供水、航运的便利。都江堰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巧夺天工,举世罕见,而且经历千年而不废。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水库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即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芍陂蓄水灌溉工程,号称“龙泉之陂”,灌溉良田万顷,历代百姓受惠不已。东汉马臻所建的鉴湖,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蓄水工程之一。此外,谷地建成了许多灌区,同时也涌现了西门豹、郑国等一大批水利名人。

现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已经有了科学的认知,但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企盼一如既往。人工降雨等科技手段的大量运用,使祈雨这种风俗离我们渐渐远去,但它留下的神话传说、遗风遗俗却为今天的人们所传颂,它作为古人勇于和自然界斗争的精神力量,在墓室壁画、石刻、史书中展示着那个时代人们驾驭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激励着今天的人们在未知的领域去探索,去创新。

注释

[1]引自《十三经注疏》本

[2]参看《艺文类聚》卷一百引《神异经》

[3]同[7]

[4]引自《周礼·春官司巫》

[5]同[1]

[6]《续汉书·祭祀志》中注引《山海经》

[7]参看《南阳汉代画像石》

作者简介

郭开红,女,1969年1月出生,山东省荣城人。现为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文博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