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跃辉
傩,是远古时期的文化现象,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是原始宗教意味的巫术,以驱鬼逐疫、请冲求愿、祈福保生为主要目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既盛行于官方又盛行于民间,后来慢慢演变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世象。傩,《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行之有节”,即一个人走起来很有风度,很有节奏。但有学者认为其意与这个字的发音相近有关。《乐府杂录》中记载“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黄金四目,衣熊皮,扬戈执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驱逐也”。傩的主要特征是:古老的图腾与鬼神信仰,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以方相氏为代表的人神中介关系,以各种面具为主的装扮特点,以驱逐疫鬼、祈福求愿为主要目的的巫术活动,这种巫术活动称之为傩仪或傩礼。傩仪(傩礼)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衍化,其祭祀仪式的成分逐渐淡化,而演变成以戏剧表演为手段,具有功利、娱乐双重功能的表演形式,这种戏剧表演形式被称为傩戏。人们今天所看到的傩戏艺术,如四川的端公戏、广西的施公戏、湖南的傩愿戏、山西的扇鼓傩戏、浙江的社戏、西藏的面具藏戏都是由傩仪演变而来的。除此以外在世界其他国家如埃及、南美洲和非洲都有类似的仪式。傩戏对后世戏剧的产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随着1957年洛阳烧沟村西汉打鬼图壁画墓的发掘(现已搬迁复原到洛阳古墓博物馆),为我们了解这一神秘的传统文化获得了一些珍贵的实物资料。
一、汉墓壁画中的“傩仪图”
这是一座以表现打鬼仪式为内容的壁画墓。它的年代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公元前48年至公元前8年)。此墓用印花空心砖和小砖砌成,由墓道、墓门、耳室、前堂、后室五部分组成,是一座夫妇合葬墓。最有艺术价值的是墓中绘有琳琅满目的壁画,经专家学者考证这些壁画分别是“傩仪前行飨事”、“乘龙升仙”、“傩仪高潮图”、“神虎食早魃”,壁画采用绘画和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将傩仪的完整流程展现出来。著名学者孙作云先生经研究认为,当前该类题材的墓葬仅发现此一处,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傩仪前行飨事”:绘在墓室后山墙上,山峦叠嶂的背景前有九个人物,姿态各异。中间是一身穿熊皮的怪物,盘腿而坐,他左手执一长柄戈,横置膝上,右手持角杯饮酒,这就是傩仪中率众打鬼的头目方相氏。其余八人,有的手持角杯,相对狂饮,有的在炉边烧烤牛肉,有的持戟站立,有的拔剑欲奔。打鬼(傩仪)是一种既消耗体力又有危险性的活动,在打鬼前喝酒以壮胆,吃烤肉以补充体力。图上边的空心砖上用白粉写着三个“恐”字,似为标题以警吓疫厉之鬼。
“傩仪高潮图”:绘在前堂与主室间的隔梁上,为梯形彩绘雕砖形式。画面正中央有一体态庞大的兽面怪人,穿橙衣红裙,作推拿状,这就是打鬼头目方相氏,其上有一人,带冠,束红裙,作弓步舞姿,这是打鬼(傩仪)的指挥者中黄门,此时他正在依稀地念着咒语喝令十二神开始战斗。方相氏的两侧各有一人执圆形物,这是傩仪中侲子所执带柄的鼓,击鼓以助威,也为舞蹈时的节奏。在对称的三角形雕砖上,两侧各有二立熊,一前一后,推拉悬挂着的玉璧,向中央方相氏奔驰。这四熊均是倔子蒙兽衣装扮的十二神,最下面的两个人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是人面,穿红衣紫裙,手脚却是兽足形,这是让观者理会十二神都是由人装扮的。同时他们都在大动作地舞蹈,与后壁“傩仪前行飨事”联系起来看,显然至此已达到了打鬼的高潮。除了方相氏、中黄门、执鼓倔子和蒙熊皮的十二神,在雕砖上还雕绘有朱雀、登龙、白虎、赤豹、蟾蜍、白鹿、天马等神物,这些看似与傩仪无关,但它们都是象征吉祥辟邪与神仙思想有关的神物,因为丧葬仪式中的打鬼(傩仪)是一种手段,是为灵魂升仙扫清道路,升仙才是最终目的。
除洛阳西汉打鬼图壁画墓中有方相氏为主的傩仪场面,在其他地区的考古资料中也有同类画面出现。如辽宁省旅大市营城子汉墓壁画墓,其主室南门内、门洞上方画一怪物:兽头、环眼、张臂、臂有毛,两手皆作兽足形。其一,此应也表现的是方相氏。山东嘉祥县武家山、东汉晚期的武氏祠画像中也有其图像:有一石,在石的右端,刻三个怪人,皆头戴熊头假面具,蒙兽皮,全体作兽相而人立,也执兵器。当中的那个怪人,头戴弓、右手持剑、左手持戟、左脚执钩盾、右脚执矛,共执五种兵器,右一怪人持小鬼食之,左一怪人持刀。下方有一熊,仰头向上视,作舞蹈状。其二,这也是方相氏为主的打鬼图。笔者现以洛阳西汉打鬼图壁画墓中的“傩仪图”来探讨傩仪的发生、发展及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
二、傩仪的起源与发展
傩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带有宗教图腾意义的舞蹈。《尚书·益稷》中的“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在青海孙家寨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上描绘的画面得到了验证。当时百兽均由人装扮,披着带尾的兽衣,手拉手在石击声中翩跹起舞。孙作云先生认为它是出自熊氏族,或以熊氏族为中心,联合其他以野兽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联盟的战争舞蹈,事实上就是战争演习。当时有一个熊氏族和熊氏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战胜了另外一个部落联盟,熊部落联盟为了庆祝胜利,就举行战争舞蹈,这舞蹈就是把这次部落战争重新表演一遍,因为胜利者是熊部落联盟,是以熊为图腾,在表演时就要穿戴他们的图腾装束来跳舞。以后熊氏族不断地扩张,形成一个更强大的部落,这一战争舞蹈就作为一种图腾信仰,被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保持下来。
到了周代,这种舞蹈演变成宫廷巫术打鬼仪式。这时的打鬼主要是由于古代科技的不发达和对疾病产生的原因不甚明了而引起的。相传颛顼有三个儿子,不幸夭折,变成厉鬼,传播灾异,所以人们必须打鬼。《礼记·月令》:“命国难,九门磔禳,以毕春气。”难同傩,这时的傩由天子传令执行,有司执掌,已经归入礼仪的范畴。自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以来,中国古代的礼仪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称为五礼。中国古代历史,也是五礼的历史。历代统治者将此列为统治基础,甚至民国时期也将当时的礼仪制度都纳入五礼分类中。古代的礼仪是从风俗中提炼而来,礼仪是规范,是法律,违反礼仪就是违反法律,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礼仪又是一种宗教,古代的礼仪也是由国家组织和管理的宗教活动。
周代的傩仪(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它与军礼和凶礼有关:傩礼(傩仪)在五礼中是军礼的一个项目,它本身就是一种带军事性质的行动,诚如唐代贾公颜疏所说,傩“亦是武事”。周代傩仪的主角方相氏,由掌管军政军赋的大臣夏官大司马领导。方相氏本人没有爵位,不在士大夫阶级之列,却是掌管驱鬼逐疫的下层专职军官。方相氏被称为“狂夫”,就是因为他们是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中能人。由此可见,周代傩仪(傩礼)的礼意是“军人战胜鬼疫”。《周礼·夏官司马》中记载:在举行傩祭时有一个方相氏的祭师身穿熊皮,戴着涂有四只金色眼睛的狰狞面具,右手执戈矛,左手拿盾牌,带领着数以百计的神祗扮演者奔走呼号,在宫室或民居内外驱逐疫鬼。当有重要人物去世埋葬时,他就带着仆从在前面舞蹈开路,作为灵柩的先导。当棺材入土前,他先跳进墓坑,以戈矛击打四壁。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驱逐墓中的鬼怪,使死者的灵魂不受侵害。这是有关傩仪最早的记载,比原始社会的图腾舞蹈更带有迷信色彩。
在周代一年三次傩礼中,春傩和秋傩是为上层(天子和诸侯)设置的,百姓不能举办。但冬季大傩,全国从上到下都要举行傩礼。除夕这天夜里,全国各地会有许许多多的傩队,在各自的乡村或街坊,到各家各户去索室驱疫,简称“沿门驱疫”。《论语·乡党》记载说:“乡人傩,(孔子)朝服而立于阼阶。”意思是:在宫廷举行大傩的那天,各地百姓也分别举行沿门索室的傩礼,到各家各户去赶鬼,人们都真诚的迎候傩队,哪怕是大学者孔子也会站在东门台阶上,恭恭敬敬地迎接傩队到家里来驱疫。它说明,周代民间的傩事也十分兴盛,而且受到全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这是定期的傩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