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2668300000056

第56章 洛阳历代风俗研究文献概述(2)

北宋洛阳人邵伯温著。该书20卷,内容涉及饮食、服饰、尚崇、节令诸方面,对洛阳的礼仪、节令游乐、赏花习俗都有记载。均为作者见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之后邵博续其父邵伯温的《闻见录》,著《邵氏闻见后录》。书中也记述了洛阳的风俗、方言、园林、医药等内容。

此外,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书仪》中,提出人死后要简化衣衾装殓,只求实用,征战放在保死者遗体上,是研究宋代风俗的宝贵资料。而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司马君实独乐园》诗中说:“洛古多士,风俗犹尔雅”,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当时洛阳风俗的特点。

3.《新定三礼图》

北宋洛阳人聂崇义著。该书十二卷,是聂崇义根据世传六种《三礼》旧图,参照考订,撰成《新定三礼图》,是流传至今解释古代礼制并附有图像较早的书,对研究古代礼俗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4.《太平广记》

北宋李防等编撰。该书共50卷,记录风俗方面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风俗事象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洛阳的许多古代事象,是一部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5.《洛阳缙绅旧闻记》

南宋张齐贤著。该书共5卷,记述了洛阳隋唐时期服饰、出行、丧葬等风俗。如隋唐时期盛行厚葬,自达官贵人至普通平民,举办丧事无不尽力铺张,因此导致一些清贫之士无力置办。

6.各种地方志

清朝时期,洛阳为河南府、洛阳县治所在,府志、县志代有编纂。各种方志虽然编写体例有所不同,但大多包括风俗的内容,只是条目设置、文字简繁不一。乾隆四十四年(1779)的《河南府志》和嘉庆十八年(1810)的《洛阳县志》分别设置了礼仪民俗和岁时民俗。明末清初之际,在《河南通志》的基础上续修的《河南通志》(清顺治十八年)。在其中的《河南府部·风俗篇》中,全面系统研究和总结出古代洛阳风俗的五大特征和原因:一是受“土中”地理位置影响,民性和柔而宽缓;二是文明礼仪故乡的熏陶,洛阳人“士向诗书,民习礼仪”,风俗优雅,具有文化大邦之气质;三是受西周重农思想影响,农民务本正业,勤劳刻苦,民风淳朴;四是洛阳人身处商业大都会受到影响,喜为商贾,不好仕宦,机巧成俗;五是河洛地区自古生产力发达,造酒、丝织等行业历史久远,故洛阳市民讲究服饰华丽,素有饮酒之风。该书堪称古代洛阳风俗整理与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清朝时期,洛阳周边各县编纂的方志中也普遍设立不同内容的风俗条目,对之进行记述。其中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的《孟津县志》和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的《偃师县志》各列有岁时民俗一目;道光十八年(1838)的《伊阳县志》(今汝阳县)里设置了礼仪民俗和信仰民俗二目。光绪七年(1881)的《宜阳县志》列有礼仪风俗、岁时风俗和民间语言三目。乾隆三十二年(1767)《嵩县志》设置了风俗、市镇、食货三目。风俗分士、农、山农、工、商贸、丧葬、婚姻、宴会、闺门、民性、杂俗、节俗十二小目将嵩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风俗,经贸风俗、节日风俗、人生礼仪等县域风俗做了概述。其中“山农”和“闺门”分别记述:“其山农尤苦,地皆陡瘠,不任行犁,专恃人力,初耕得粟颇多,三年后土薄不堪其植,则移垦它处,名为“倒荒”。夏秋治田亩,冬春兼运贩山产逐食,其多流寄,佃垦他姓荒山,稍有储蓄,仍归原籍”。“境内种棉颇多,无处鬻者,皆供织女机也。”整篇记述,言简意骇,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上述洛阳周边各县县志里记述的风俗事象,都为整理和研究清代洛阳地区的风俗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4]

六、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民俗学在我国开始建立。在它的发端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研究学者,先后有一大批学术专著问世。其中记载有洛阳风俗事象的主要文献有:

1.《中华全国风俗志》

胡朴安编著,是我国第一部全国性风俗志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编,摘选历代古籍、近代报刊及杂著中各省的风俗资料而成。上编按市县分别选录,下编以风俗划类汇辑。上编“河南”一目中对洛阳风俗作了概貌式的描述;下编中的“洛阳风俗琐录”分概略、社会状况、婚嫁、丧葬、礼俗五部分,有详有略地对洛阳风俗进行了梳理。[5]

2.《汉代婚丧礼俗考》

杨树达著。作者从《汉书》、《后汉书》等历史著作中摘引了大量资料而成,是研究汉代婚姻、丧葬礼俗的重要文献,对考证洛阳汉代风俗具有宝贵价值。[6]

3.《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

尚秉和著。是第一部对我国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进行系统考证的专著,对研究洛阳历代社会风俗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7]

4.各种地方志

民国四年(1915)《永宁县志》(今洛宁县)里列有岁时风俗一目。民国六年(1917)的《洛宁县志》又增加了礼仪民俗和民间语言二目。民国十五年(1926)的《新安县志》在礼仪风俗、岁时风俗两目外又增加民间语言一目。民国九年(1920)的《洛阳县志略》设礼仪民俗、生活民俗和信仰民俗三目。民国三年(1914)的《新安县志》设置了礼仪民俗、岁时民俗和民间语言三目。民国二十八年(1939)的《新安县志》设置较全,除保留原有篇目外,又增加了生活风俗、民间文艺二目。民国二十三年(1934)的《偃师县风土志略》(偃师树德图书馆石印卞)则更具特色。《偃师风土志略》分礼仪风俗、岁时风俗、民间文艺、民间语言、信仰风俗五目,较为详细地记述和反映了民国时期偃师县的风俗人情。

此外,河南大学原校长王广庆(新安县人)历时十余年,著述《河洛方言诠诂》。该书在考释河洛方言的同时,记录了详实具体的风俗事象,是研究洛阳风俗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8]

七、新中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洛阳风俗的整理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主要着重在对婚俗、岁时节令、服饰等近现代风俗的综合性研究和民间文学的整理和出版方面。上世纪60年代,原洛阳地区和洛阳市文化局组织整理洛阳的民间文学资料,编写了《豫西民间故事选》、《豫西农谚》、《庄稼活》、《龙门开不开》等洛阳风俗文化的文学书籍。80年代前期,洛阳市群众艺术馆以报纸的形式编印了《洛阳艺术》。洛阳地区群众艺术馆先后编印了五期《豫西民间文学》。后来整理出版的《洛阳的传说》和《花木传奇故事》等书,辑录了许多有关洛阳民间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礼仪和节气等风俗传说故事。1988年,洛阳从事风俗研究的有关人员参加了《河南民俗大词典》部分条目的撰写。同年,河南民俗学会成立,洛阳的学者因为在风俗的调查、整理和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不少成果,因此有5人当选为理事。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新方志编程工作的全面展开,洛阳市九县六区新编志书先后出版。这些县区志书里设置了风俗篇目,内容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令、姓氏、家族、村落、歌谣、谚语、民间传说、方言等。它们多在社会编中出现或独立成章。这是建国后县区志书首次大规模对地方风俗事象的整理与记述。1999年,《洛阳市志·民俗志》正式出版,全书分概述和九章、四十五节、一百五十一目。内容包括生活风俗、生产习俗、商贸习俗、乡里社会、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间信仰、民间游艺、民俗研究等。[9]这是建国后洛阳市组织专门人员在调查、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版的第一部风俗专志,它对洛阳地区的风俗事象做了科学系统的记述,填补了风俗专志著作的空白。

此外,贺巍编纂的《洛阳方言词典》,通过对洛阳方言词汇的系统整理,记载了保留在方言词汇里的洛阳风俗。

以上所述是对洛阳历代风俗研究文献的辑录,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方家斧正。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族风俗史》第一卷,6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出版。

[2]徐杰舜:《汉族风俗史》第一卷,107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出版。

[3]许智银:《<诗经>中河洛地区民情风俗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1期。

[4]此处所用资料主要来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出版。

[5]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上海广益书局,1923年出版。

[6]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

[7]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国书店出版,2001年出版。

[8]王广庆著:《河洛方言诠诂》,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

[9]刘百灵主编:《洛阳市志(第17卷)·民俗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作者简介

刘百灵,男,1952年9月出生,河南洛阳人。现为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