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瑞
百节年为首。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节目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新年了。追本溯源,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横向影响及我国的四面八方,以至海外华侨和华人。可以说天下华人家家要过年,人人要庆祝。世世代代,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给自己最盛大的节日缀满了色彩缤纷的民族传统的花环。
一、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我国的农历新年。当时间滑过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半夜十二点(子时)的时候,农历新年就开始了。这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所以,旧时称作“元旦”(“元”是第一,旦是早晨),人们也把这一天称作“元日”,或“元辰”、“元溯”等。汉代前,元旦的日期历史上不尽相同,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深感历法太乱,就下令大臣编写“太初历”,并规定正月初一为岁首,为元旦。洛阳地区民间则俗称为“年下”、“大年初一”等。传统上,我们洛阳地区新年的节日活动,实际上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延续时间将近一个月。
所谓“年”,有谷物成熟的意思。每岁又是一熟,所以“年”又成为岁名。《尔雅》说:“夏日月,商日杞,周日年”。后来,历代把过年作为一个隆重节日,成为我国传统节日。解放后,公历元旦成为法定节日,农历新年因其为民族重要节日而成为法定的“春节”。
二、春节习俗中的鬼神崇拜及其缘由
众所周知,在“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可能形成节日。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节日的产生与天文、历法、数学有着密切关系。但是,节日并非历日。历日的确定仅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必备条件。节日必须有一定的风俗活动。我们胼手胝足的先民们,面对的是错综复杂而又严峻无情的世界,他们只能凭借着感性的、质朴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宇宙万物的奥秘,把握自然的某些表象,当其对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寻找不出答案时,产生了许多禁忌和鬼神迷信。从我们民族风俗活动来看,原始崇拜、迷信活动才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节日内容不少是来自古代原始崇拜与神鬼迷信。
祭灶
孔子《论语·八佾》记载王孙贾有“媚鬼媚灶”之事,可见祭灶风习由来已久。每年农历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神日。民间习俗上将其视为过年的开始,俗称“小年”。关于灶神的来历在古代说法不一。《淮南子·汜论训》云:“炎帝作火,死而为灶”。南朝宋懔《荆楚岁时记》解释“灶神姓苏,名吉利”。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诺皋记》又云:“灶神姓张名单,字子印”。灶神,在先秦时人们就颇为迷信的一位家神,职司灶事。自汉始,灶神被奉为天帝派往人间伺察人们功过的神祗。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在这一天的晚上升天,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去汇报人间功过。因而,灶王爷对每一家庭的评价好坏就会严重影响到玉帝的赏罚奖惩,将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祸福。一旦告状凡间,罪轻则减寿百日,重则减寿三百日。所以,祭灶王爷上天谁都不敢怠慢。每到这一天,家家都要向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意思是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另外,用这又黏又甜的东西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话。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扫尘
洛阳地区有这样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春节前为什么要扫房子,有一个神话故事。据传说很早以前,玉皇大帝为了掌握人间情况,专门派三尸神常住人间。每到年末,三尸神为了显示功劳,故意在玉帝面前说:“凡人非常粗野,动不动就骂人,连你玉皇大帝都骂。”玉帝一听,火冒三丈,命令三尸神认真察访,将那些骂他的人名字写在墙壁上,等到年三十算总账,再派天兵天将下到人间,予以捕杀。这件事非同小可,被灶王爷知道了,他想搭救众人,就告诉人们在他上天之后,从腊月二十四日始,家家户户都要扫尘,把墙壁各处都扫得一尘不染,免得留下姓名。大年三十这天,天兵天将下到人间,找遍所有人家墙壁,一个名字也没有。向玉帝禀报后,玉帝大怒,以三尸神犯有欺上之罪,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从此,每年腊月二十四开始,各家各户都要扫尘。这一迷信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大扫除。既有除旧布新的意义,又成为良好的卫生习俗。
贴春联
春联,古代称为桃符、门贴,是春节贴在门上的吉祥联语。在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洛阳地区的民间风俗是贴春联。其来历源起于汉代除夕这天的驱鬼御凶。
自汉代开始,除夕这天的活动首先是立神荼、郁垒于门户,以驱疫疠、除恶鬼。汉代人很迷信,以为鬼在天地之间,时来时往,与人杂处,飘忽不定,属于“凶恶之类”。据王充《论衡·订鬼篇》记载:当时人们认为“凶祸之家,或见蜚尸,或见走凶,或见人形,三者皆鬼也。或谓之鬼,或谓之凶,或谓之魅,或谓之魑”。凶鬼魅魑的概念早在中国人民心中形成,在无法抵御灾难、不能科学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时,就认为是鬼。于是在除夕之际,首要之事就是防鬼进家,削桃木梗制成神荼、郁垒两人形象,立于门上。
汉代人为什么要树立神荼、郁垒两人的形象?据《山海经》曰:“东海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蟠屈三千里,其枝东北日鬼门,万鬼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荼,一日郁垒。主阅领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而用食虎。于是黄帝法而象之。驱除毕,因立桃梗于门户上,画郁垒持苇索以御凶鬼。”这个传说当时广泛流传于民间。因此,汉代人每到除夕,便削桃木神荼、郁垒二人形象立于门上“以御凶”。这一习俗流传到南北朝以后,人们因刻木为人形太麻烦,就削制两片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人的名字,挂在门的两侧用来驱灾避邪。俗称“桃符”。
到了五代时,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后蜀国君孟昶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或说为我国的第一幅春联。到了宋代,春联的材料由桃木板改为纸张。然而,桃符真正称为春联,是明代的事。据《箸云楼杂记》云“明太祖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时至今日,肇始于古代驱鬼压邪的“桃符”之春联,已成为现代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活动和我国独有的文字形式。
放鞭炮
古人认为,驱疫、除恶鬼仅靠神荼、郁垒两位神仙,只能把厉鬼拒于门外,尚不能把凶鬼疠疫驱除干净。而这种鬼最怕爆竹声,听到爆竹的噼噼叭叭巨大声响,就吓跑得无影无踪。据《神异经》和《荆楚岁时记》载:放爆竹是为了“辟山臊恶鬼”。山臊恶鬼住在西方一座深山中,有一尺多高,人一旦撞上他,就会生大病。所以每逢新年来临时都要放爆竹,用来驱“山臊恶鬼”。
古代人虽无福聆听火药制成的鞭炮,却在堂阶前用火烧烤竹节,使其噼噼叭叭作响。所以,鞭炮又称爆竹、爆仗等。声声爆竹震耳,响彻四面八方,既能驱鬼保平安,又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拜年
我国民间有拜年的传统习俗。大年初一这天,人们整好衣冠,走家串户,拜访亲友,互致节日祝贺。这种风俗叫“拜年”。
传说在太古的时候,有一种怪兽叫“年”。每到严冬要出来掠食噬人。人们为了保全自己,就把大量的肉食放在露天,自己则关紧大门躲在家里不出来等。这怪兽饱餐了一顿,年初一早晨不再出来,人们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便代代相传。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本是道教“三元”之一的“上元节”。“一年明月打头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把夜称“宵”,所以“上元节”又叫“元宵节”。到了正月十五夜里,天边一轮明月高悬,地上万点灯火通明,人们乘着新年的余兴,披着早春稍带寒意的轻柔晚风,踏月观灯,猜迷射覆,正是最好时光。
有历史学家认为,元宵节起源于汉朝皇帝祭祀“泰一”神。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时,毫人谬忌奏请祭祀“泰一”神。“泰一”神又称“泰乙”、“太一”或“太乙”,即为后人所说的“天帝”、“老天爷”,是天神中最尊贵者,其地位在五帝之上。“泰一”神早在战国时已被人们尊祀,宋玉《高唐赋》中就有“醮诸神,礼泰一”的记载。秦汉之时多方士神仙,汉武帝在历史上是一位极为相信神仙的皇帝,而对如此尊贵的太一神,岂能不大大祭祀一番。按照方土的说法在汉长安城东南建了一座太一祭坛,祭祀太一神。据传说:汉武帝元狩三年,方士李少翁得到汉武帝宠幸,又建议在长安西北甘泉筑离宫、画天地、太一诸神像。又过了二年,汉武帝久病不愈,上郡有一巫师,能召鬼神治病,汉武帝召来与神通话,神君说:“天子无须忧虑病情,病会很快好转,待你身体康复后,我们就将相会于甘泉宫”。汉武帝虽看不见这位不食人间烟火、受人尊敬的太一神的童颜鹤发,但居然能与神灵对话是何等荣幸之事,一阵高兴,病情就减轻了,到了甘泉宫身体恢复了健康。元鼎五年,汉武帝便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计有三层,上供太神,下奉五帝。汉武帝祭祀时对五帝诸神不过长揖而已,唯独对太一神虔诚下拜。无论战事、得宝物,甚至冬至之日也要祭太一,尤在正月十五祭太一神最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另一说法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蔡倍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西域记》称印度摩哈陀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认为是上元天宫赐福的良辰。据《法苑珠林》记载明帝永平十四年,五岳诸山道士要与西域和尚比较法力,以辨真伪。汉明帝令僧道正月十五集会于洛阳白马寺,道士斋戒诵道经,设置三坛,然后纵火焚经,经书见火而被焚化。可是佛教舍利经像置道西,“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环如盖,于时天雨宝花,大众咸悦。”从此,佛教徒认为正月十五是佛祖示现神变降伏妖魔的日子。为显示佛祖神威,要大放华灯。此举流传到民间,士族庶民,一律挂灯。至此,在祭太一神的旧说上,又有了燃灯礼佛的意义。
随着佛教的传人,其“大放光明”的燃灯习俗对民间的张灯习俗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使之迅速传播。至今民间仍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有只神鹅飞到了人间,被猎人射中了。玉皇大帝闻讯大怒,决计为神鹅复仇,要在正月十五这天派天兵天将放火焚烧人间。有一个美丽善良的仙女偷偷下凡,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于是人们立即商讨对策,决定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家家户户门前高悬红灯,燃放花炮。正月十五这天待天兵天将打开天门欲下凡时,发现凡间已是烟雾弥漫、火红一片了,就认为天火自燃起来了,他们便不再下界,而去向玉皇大帝交差。因此,人间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为感谢仙女的恩德,民间就兴起了元宵节挂灯的习俗。
三、结语
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节日产生发展的过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上述如原始崇拜、神鬼迷信等习俗无疑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但是这些习俗要注入节日还需要很长时间,一方面使上述风俗和原始习俗上升到礼仪性质,成为“约定俗成”的礼俗,另一方面,通过神话传说给特定的节日增添浪漫迷离的色彩,通过历史传说的附会使其更加合情合理。当人们从蒙昧时代一跨进文明的门槛,节日变得欢快愉悦,风俗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在新年,爆竹不再是驱鬼的手段,噼噼叭叭的响声象征着欢乐与热烈。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人们游观的花灯,写春联成了文人们促进文学艺术发展的平台。有关节日的神话故事,也不再是那么狰狞可怖,也变得生动滑稽,浪漫而富有诗情画意。
从古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是一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节日风俗活动,具有强烈的凝聚力。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乡村僻野的庶民百姓,无论是中华民族侨居海外的同胞还是港、澳、台同胞,无不同日而庆。所以,节日风俗象一剂强力的粘合剂粘合着中华民族,激发着炎黄子孙的民族热情和爱国热情,团结着全球中华民族同胞,为振兴中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王承瑞,男,1963年出生,河南南阳人,现为洛阳民俗博物馆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