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迎娶时,男方需请男娶客两人或六人,这些人一般是新郎的长辈;另外需找一男孩做“压轿先生”;迎客四人,专迎女方来客;夹毡二人走在轿两旁,每逢轿至路口、大树、枯井、古庙处都要展开红毡“遮盖”以避邪,并负责一路不时燃放鞭炮。
女方送客人数皆为偶数,女客必须是夫妻双全者,通常是新娘的姑、嫂、妗等,忌用寡妇和孕妇,姨也不能送,民间有语“姑不娶、姨不送,姑娶姨送害年病”的说法。其中送女客通常两人,其余为吃酒客。一般是新娘的伯、舅、叔、兄弟等。
民间迎娶用具多用人抬花轿,一般为4人抬或八人抬,俗称“四抬”、“八抬”。
迎娶之日,男方须请“响器班”,新郎披红戴花,在众娶女客的陪同下前去迎亲,一路上吹吹打打,不时燃放鞭炮。
迎娶时,男方须带筷子、并蒂葱各一对,茶、盐各一包,离娘肉一块。轿至女家门口,女家听到鞭炮声,由女家主事人先封份给压轿先生,后迎客待以酒席。临近中午,女娶客开始催妆为新娘“上头”,“上头”时新娘须坐在红毡铺的柏木桶上。“上头”是将长辫盘成发髻。新娘头戴凤冠,身披云肩霞帔哭别父母,不忍离去,否则邻居将以“急于出嫁”而嗤笑。后由女娶客搀扶上轿,上轿时须退着进轿,不能正面进入。女方送客备筷子一双、并蒂葱一对、离娘肉回一半、发面一碟,均用红线捆绑,另代24个花边饺子、100刀连刀面条(连刀面表示长长久久,百年好合)、衣饭碗2个,茶壶、茶碗等放在一红色食盒内,娶亲的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穿越闹市绕行。洛阳娶亲忌走重复路线。
花轿至男家门口,男家人立即燃放一挂鞭炮,由迎客人端一盆,内放烧红的称锤,由另一人向上浇醋,并绕花轿转三圈,意为避邪去秽气。然后,由两个娶女客上前掀开轿帘,搀扶新娘下轿,踏着红毡进入大门。男家人向新娘撒干草、彩纸和糖、铜钱等物,俗称“撒喜梢”。新娘进大门时须跨过马鞍,意为平平安安。之后,新郎新娘在礼仪先生的引导下同到天地桌前“拜天地”。天地桌坐北向南,上放斗,斗内装麦,麦下放钱,麦上插入称一杆、一织布杼、一铜镜、一把尺子,意为祝愿新婚夫妇永结同心、生活称心如意、丰衣足食。拜完天地新娘被搀入洞房,然后由婆家小姑子端洗脸水,婆家嫂子端饺子给新人。并在众目睽睽之下,让新娘尝饺子,并大声询问“生不生”?只有新娘羞答答的说“生”时,方皆大欢喜,否则绝不罢休,因为“生饺子”预示着新娘要给婆家传宗接代,香火有续。
当天中午,男家设宴款待来客,宴席为洛阳水席。新郎新娘在礼仪先生的引导下,先向祖宗牌位行全礼,再向男方长辈行全礼,最后向诸位来宾行礼表示答谢。之后开宴。新人向来宾看菜敬酒,席间女方主事人须备红包,要向厨师和端盘子的人答谢。洛阳婚宴中女方家客人不能够吃满“桌”,要中途离席,此时男方家要劝让,以示尊重。席毕,客人告辞散去,晚上又有闹洞房的习俗。
“闹洞房”一俗源于古代避鬼驱邪。据说新屋、新房、新家俱,往往附有异类妖气,所以要让人们闹一闹,驱除不祥,所以家家户户都认为洞房闹得越热闹,说明主人越有人缘,以后越吉祥。
当晚,不论年龄大小,三天内都可到新房凑热闹,闹房人越多,主人越高兴,所谓“三天之内无大小”,越闹越发。闹房花样繁多,多为戏耍新人。一般闹房人多为同龄人。
回门:婚后第二天是新娘父母瞧闺女的日子,娘家人携带“四色礼”至男家,男家设宴款待并回赠礼品。婚后3日为新娘回门日,这天新娘的兄弟来接新娘、新郎及家族有声望的长辈同去新娘家,去时携带“四色礼”。之后至女家,首先拜见女家祖先,行全礼,然后依辈行礼。礼毕开宴,席间女婿须设法“偷”点小物品,如勺子、碟子之物,否则被视为愚笨。席散之后,新人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家,迷信认为天黑后回家,婆婆会瞎眼。
住九:新婚3天后,娘家人派人接闺女,并与其婆母商讨天数,一般第一次在婚后第4天开始,回娘家住的天数不得超过住夫家的天数。每次回家必须由娘家兄弟或侄辈接送,至此婚礼正式结束。
洛阳现代婚俗
20世纪60年代以后,旧的婚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婚的礼仪破旧更新,婚礼的仪式趋向简单,男女两方只要达到法定年龄、双方自愿就可登记结婚,婚姻中的迷信成分已被废弃,婚姻习俗也再现了新的形式,集体结婚、旅游结婚已成为时尚。20世纪80、90年代,结婚典礼一般都在酒店举行,解除了在家待客的繁杂事务。如今,洛阳婚俗已经去繁从简,但仍保持旧时结婚习俗的一些礼仪,似乎缺少了世代相习的风俗就不足以显示婚庆的正统。结婚的基本程序简化为订婚、成婚。
订婚: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双方各自告知父母对方的情况,包括健康、人品、职业、年龄、家庭状况等。征得父母同意后,双方家长通过介绍人选一个正式见面的日子,一般是男到女家。见面的时候,男家须带礼品至女家,礼品一般为金银首饰、现金、水果、点心等物,女方备桌款待男方父母,自此两家婚姻便正式定下。
成婚:订婚后大约半年左右,双方要约定结婚的日子。先由男方选择结婚日期,带上礼品至女方家,女方家长若同意,婚期便可定下。婚期一般选择节假日或农历的三、六、九日。自此男女双方便以请柬的方式通知各自的亲朋好友。亲朋好友多以现金的方式为新人“添箱”和“行礼”。
布置新房:备嫁妆由男女双方商量着办,一般为男方购买新房、家俱,女方家备家用电器,如彩电、洗衣机、电脑、空调、冰箱等。抬嫁妆是在结婚的头一天由男方家派人去抬,去时须带礼品。
迎娶用具为装饰过的小轿车,俗称“婚车”。
迎娶之日,男方多请乐队,新郎西装革履,胸佩红花,在伴郎和娶女客的陪同下前去迎亲,男方须带离娘肉一块、并蒂葱一对、筷子一双。女方家听到鞭炮声,先封份给压“轿”先生,后迎客到家。此时,新娘身穿婚纱,胸佩红花,在伴娘、伴郎的簇拥下,由新郎抱着上“轿”。女方送客在男方所拿礼品的基础上,增添筷子一双、并蒂葱一簇、发面一碟,意为发家。另外离娘肉要从中划开,回一半让男家带走。婚车在鞭炮声和乐队的伴奏下启程,先在闹市绕行,后至酒店举行结婚典礼。典礼之前,新郎、新娘在酒店门口迎接来宾,接受来宾的祝福。时近中午,在司仪先生的引导下,新郎、新娘举行结婚典礼。一对新人立于台上,司仪先生高喊:“有请双方父母上台”。此时双方父母要上台对新人有一个美好的祝福,并接受新人的鞠躬行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男方父母如果对新娘满意,则会拿出红包,内装现金101、1001或10001元不等,意为“百里挑一”。“千里挑”或“万里挑”女方父母如果对新郎满意,则会以999元或9999元给新郎,意为长长久久。第二项向介绍人、证婚人鞠躬行礼。第三项夫妻对拜,最后向各位来宾鞠躬行礼。之后开宴。新人在司仪先生的引导下,逐一向来宾看菜敬酒。
婚宴也有所不同,不是单一的洛阳水席,整桌有南北菜肴。但婚宴的最后一道“鸡蛋汤”至今没有变,因为是洛阳水席最后一道菜,民间戏语为“滚蛋汤”。
现在闹洞房纯粹是为了热闹,一般都在夜晚,在洞房进行,方式以游戏为主逗新郎、新娘,渲染喜庆气氛。其游戏方式有:喝交杯酒、吃吊苹果、撒喜床等。新婚之夜,重在热闹,宾主同乐,笑语不断。三天之内,人们可随意跟新娘逗乐打趣,所谓“新婚三日无大小”。至此,整个婚礼完毕。
洛阳婚俗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旧婚俗中一些封建糟粕的根除,新思想、新风俗的提倡。我们还可以从结婚习俗中、结婚用具的变化看科技的发展,从结婚服饰中看到改革开放,从婚宴中看到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总之,它不仅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仍将发挥它巨大的教育作用和递接娱乐作用。
作者简介
司马秋利,女,1966年4月生,河南省洛阳市人,现为洛阳市山陕会馆文物保管所文博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