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2668300000007

第7章 洛阳民间社火文化综述(1)

梁淑群

一、关于社火

社火,亦名射虎、芯子、花杆、抬阁、摆故事等,民间俗称“耍社火”,是一种节日、庙会及迎神赛会活动期间民间演出的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它包括舞蹈、杂技、杂耍、武术、鼓乐等,是群众在年节、庆典、庙会上自娱自乐、表演性强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统称。它集音乐、舞蹈、杂技、戏剧于一体,属大型群众文艺活动,可流动表演。它的表演借助各种道具,事先有场面变化编排,有引人入胜的高潮铺垫,有生动热烈的祝辞,有欢快热闹的吹打锣鼓音乐伴奏,表演程序自由。其演出形式融汇古今表演艺术、造型艺术为一体,被誉为民间艺术长廊。

民间社火,作为民间的一种自演自娱活动,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一)社火含义

“社”,古指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郑玄作注:“后土,社也。”以后为便于祭祀土地神,又称谓社为地域区划小的单位。《管子·乘马》曰:“方六里,为社。”即方圆六里为一社。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故称社火。由此可知,从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

对社火一词的解释,《辞源》上说是:“节日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杂耍。”宋代范成大的《石湖集》中说:“民间锣鼓,谓之社火。”可是在《隋书·柳或传》里,早对社火作了具体描述:“每于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众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装,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其实最早、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春秋战国的记载:“夫社火者,周社祭举围炬也,……”据此可知,社火的初意是指国王进行社祭仪式时,社坛周围先要举起火把以便照明。这是社与火首先结合在一起出现的记载。

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便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

(二)社火溯源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起源于火,伴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并发展于社。

社与火,本属两个截然不同概念,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先有火而后有社。原始公社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火的出现,使先民结束了生吞冷咽、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人们对火奉若神明。《韩非子·五蠹》中说:“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说明了先民们以火烤烧猎获的兽肉,尝到熟食滋味后的喜悦心情。每当严冬已尽、冰雪初融、春暖花开、大地复苏之时,先民们就杀猪宰羊,用自己获得的劳动果实,祭祀“神灵”,祭祀祖先。此时,终年劳累的原始先民有了歇息的机会,他们欣喜若狂,就把自己“打扮”一下,在脸上涂上朱砂,把鸟羽扎缚在头上,大喊大叫,狂蹦乱跳。这便是人类最早的社火。

由于熟食的营养,使得人们的智慧得以提高。在不断的劳动与生活实践中,人们学会了以火集众,以火围猎,以火烧食,把火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周礼》上记有:“国有大事则燃火以照众,日烽火。”这便是把火作为报警工具使用了。

先民依靠狩猎生存,火的产生与使用,围猎每每获丰,围火烤肉食之,心情异常喜悦,狂欢击石,抒发感情,围火而歌,以示庆贺。后之称“社火”日“射虎”,当为取“围火射猎”之意。正因认识到了火的重要性,古代部落时期的先民对火种的保存,认为是有关存亡的头等大事,一旦某个部落亡失火种,则视之为整个民族的危机。特别是在冬、正月,尤其正月十五左右,又是降雪之季,经常发生亡失火种的事情,先民在这个时期,相互经常探询火种的存失,把火种当作最珍贵的礼物,互相赠送。久之成习,延续下来。社火在这个时期的活动,想必主要是纪念先民赠送火种的节日。对火的崇敬,国外亦同,奥运会的火炬称谓“圣火”,是平安、吉祥、胜利的象征。

人们逐渐从实践中发现了野生谷物可食,开始了刀耕火种,“削耙而耕”。继则,认为土地是天神赐给他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土地所产的谷物比围猎资源要更可靠、更广泛,故称土神日“社”,称谷神日“稷”。《左传·昭·二九年》上记载有:“共工氏有子日句龙,后为土……后土为社。”《白虎通义》上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社稷代表国家,原本于此。中国以农立国,历代帝王对耕种也非常重视,故当他们掌握政权后,第一件要事,便是用五色土(红、黄、蓝、白、黑)筑成圆形土台,名日“社坛”。西汉,孔安国在《尚书·也氏传》里说:“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划其方色土预之,使立社。”同时,又把每年正月第一个戊日,作为社祭之日。届时,不等黎明,召集群臣,鸣鼓乐,执仪仗,举火炬,往社坛,以隆重的仪式,祭祀土谷之神,以求年年获丰。这既是社与火的结合,也是社火的最初起源。

再者,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推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这里面还有一个神话故事。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是社神。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性格暴烈好战。一次他和祝融(传说火神)作战,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竟把撑天的柱子碰断,顿时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多亏女娲炼了五彩石及时把天补好。勾龙见父亲闯下大祸,心里非常难过,于是把九州大裂缝一一填平。黄帝见状,便封他为“后土”,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勾龙便成为人们祭祀的社神。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第一册首序》中是这样记述社的:“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会的变相。”

追溯“社火”起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以祈福消灾、驱恶避邪,所谓“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其吉也”。传说共工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瘟疫鬼,到处散布瘟疫,这个瘟疫鬼什么都不怕,就怕响器烟火,故产生了击器而歌、燃放烟火以消灾祈福的民俗。

到了商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大傩”,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人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全国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现今民间社火表演中模拟猛兽类和鬼神类的节目,以深厚的文化意蕴见长,表现了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凶神猛兽的斗争,反映了人类对邪魔鬼怪的迷信与敬畏,透过它可以窥视到民间娱乐由娱神到娱人的发展过程。

(三)社火的历史演变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唐,盛行于宋。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宋代范成大在《上元记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有“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成”的词句;又自注“民间古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李斗在《杨州画舫录》卷中写道“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釐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皂隶二,春官一。”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于社火之中。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有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耍、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杂戏表演。

到了明清两代,社火表演的节目更加丰富。清代元宵节表演的叫“走会”,和我们现代的民间艺术形式表演已没有多大差别。据传说,清末的社火节目就有七十余种,如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耍大头和尚、跑竹马等等。这都属于社火的传统节目。

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远古时代保留下来的社火,其形式、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时代赋予社火以新的内容,其表现形式亦日臻完善,注入了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多表现人民群众惩恶扬善、安居乐业、传颂英雄、鞭挞恶人的朴素、善良心理。

“文革”期间,社火被斥为宣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四旧之一,被禁演。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火这一传统民间娱乐活动才得到恢复。现今,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祭祀,纯粹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自古以来,社火在劳动人民心目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对幸福的真挚追求。通常社火活动,男女老少一齐参加,家家户户出钱出力,人人乐为,户户喜愿。至今民间还流传着:“社火一动,人人高兴”,“社火一敲,百病皆消”,“乡人排、乡人练,乡里热闹乡人办”的说法。所以,社火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乃至于千百年来,日趋丰富,日趋充实,日趋完美。

(四)社火的种类

社火根据其表演形式大体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主要在场院进行打斗表演。

中国民间社火的种类丰富多样,从表现形式上有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布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唱社火、丑社火、面具社火、地台社火、黑社火等等。

中国民间社火,从地域上分有陕西社火、山西社火、正宁社火、河南骂社火、晋中社火、陇县社火、·泾川社火、青海社火、永靖社火、大白杨社火、洋县社火、凉州社火、古浪社火、本溪社火、嵩县社火、宝鸡社火、庆阳社火、浚县社火、太原社火、周至县纸社火、张掖社火、庆城社火、西宁社火、平安县社火等等。

在众多的社火形式中,芯子社火可称称为中国戏曲人物艺术风格的造型艺术。这种社火以儿童为主,将孩童们古装打扮成各色历史、神话戏剧人物,且多为英雄侠义人物;并将孩童“捆、梆、扦”装上一设计牢固的铁支架上(俗称芯子)。支架上人物累叠一般三层,有的更多层,服饰将铁架遮盖,好似人物凌空垂悬,小演员在高空晃晃悠悠、摇摇欲坠,惊险壮观,给人以触目惊心的感觉。而“芯子”讲究的就是“高、惊、险、悬”特点;其“芯子”早期是由几名壮汉所抬,而今是将芯子安装于机动车上或直接在芯子下面安装轮车,缓缓游示,供人观赏。

(五)社火的内容

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转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马在前,后面跟着社火会旗、旗队、火铳队(炮队)、锣鼓队、社火队等。

每队社火都有一个仪程官(民间称为说诗的),如春节到单位或居民家中拜年时,仪程官就随着锣鼓点子说4句一首的祝辞,一般都是因单位性质职能不同或居民家庭的情况不同而现编现说。社火队的主要项目有高跷、旱船、竹马、扭秧歌、舞狮、舞龙、大头娃娃、高庄等等。

(六)社火脸谱

社火表演时,脸谱面具,必不可少。往往在演出的头一天晚上,人们便精心画好各式的脸谱,以便第二天登台演出。

社火脸谱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相传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人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之中。

现今学术界则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巫师戴着刻有图腾的面具将自己装扮成神,巫师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变成了“神”。面具在这里起到了人与神的转化作用,是行巫术时必不可少的道具。这样的习俗在当今社火中尚有遗存。例如宝鸡—带的传统社火,在演员“开脸”之前,可以有说有笑,一旦“开脸”之后便不是自己,不能随便说话,这也是原始巫术的遗风吧。

造型社火常被人们叫做“看戏”,即“哑剧”。其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巡游展演,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脸谱。社火脸谱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发,用日月纹、火纹、漩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辩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蓝为草莽,绿为仪侠、恶野,金银为神妖。

(七)社火道具

社火是唐、宋以来,人们为迎神赛社的需要而组织的各类技艺表演活动。从南宋的《大雕图》、《灯戏图》和各种杂剧绢画中的社火图像可知,日常生活中的扁担绳索、罗伞、交椅架、扫把、簸箕、棒槌、农锄、量斗、量升等,都可成为社火中的道具。“可以说,文武器具,日常的劳动和生活用品在宋金杂剧中应有应尽。”(《宋金元文物戏曲图论》)。

在宋、金社火的影响下,这种日常的器具逐渐固定下来,出现在各类戏曲和传说故事当中,同时还被赋予了各种祈福禳灾的宗教功能。

(八)几种主要社火形式溯源

1.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