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2668300000071

第71章 二十四孝在洛阳的发展与影响(1)

王咸秋

二十四孝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历史名人,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这些人的共同之处在于“孝”,而且是至孝,在他们身上把中国的“孝道”发挥到了极致,把对“孝”的赞美发挥到了极致。由于二十四孝故事的通俗易懂,而且“孝”做为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二十四孝也被统治者大力推广,所以久而久之,二十四孝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十四孝从其形成到发展,以及其的内容都与洛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二十四孝的由来

“孝”的观念产生很早。孔孟时期,就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

“孝”字,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象征着“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东汉许慎则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即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礼记·礼运》也说:“何为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因此,“孝”首先是一种社会道德原则,是处理家庭中长辈和儿女问关系的准则。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孝”被封建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这样,“孝”就由单纯的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

孝又可分为“生孝”、“死孝”和“色养之孝”。《晋书·王戎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戎与和峤同时丧母,都因为尽孝得到赞扬。王戎骨瘦如柴,和峤哀痛哭泣,礼仪周到。晋武帝对刘仲雄说道:“你经常去探望王戎、和峤吗?听说和峤过于悲痛,超出了礼法常规,真令人担忧。”仲雄说:“和峤虽然礼仪周到,精神状态没有受到损伤;王戎虽然礼仪不周,可是伤心过度,伤了身体,骨瘦如柴。臣认为和峤是生孝,王戎是死孝。陛下不应为和峤担忧,而应该为王戎担忧。”“生孝”是指礼数周到,而“死孝”则是指精神层面上的孝。“色养之孝”中所谓“色养”,是指和颜悦色地奉养父母或能承顺父母脸色而孝养,语出《论语·为政》:“王长稼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等书都有记载。他是五代后唐至后周活跃于洛阳、开封一带的著名俗讲僧,南宋时期的画家赵子固也曾作过“二十四孝书画合璧”一图。我们从后来出土大量宋代墓葬中有“二十四孝”图文墓砖、墓画等,已知至宋“二十四孝”内容已广泛融入了当代的墓葬文化中。

关于现在通行的《二十四孝》一书的最早撰辑人,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元朝郭居业所撰辑。清末凫山人(潘守廉)在《二十四孝图说并诗》的自序中说:“至元朝郭居业始将伊古以来孝行卓著者集二十四人,名二十四孝,以昭后世。”第二种说法是元代郭守正所撰辑。清代的韩泰华在《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中写道:“坊间所刻《二十四孝》,不知所始。后读《永乐大典》,乃是郭守敬之弟守正集。”第三种说法是福建尤溪的郭居敬所撰辑,这种说法是最有依据的说法,也是最可信的说法。明代著名文献学家王圻在《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一·节义考·孝子》中说:“郭居敬尤溪人。性至孝,事亲,左右承顺,得其欢心。嘗摭虞舜而下二十四人孝行之概序而诗之,名二十四孝诗,以训童蒙。”据旧版《尤溪县志》载:元时“郭居敬,八都小村人,笃孝,好吟诗……常摭拾虞舜而下二十四人孝行之概,序而诗之,用训童蒙。”郭居敬撰辑的《二十四孝》一书的正确的书名是《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北京图书馆收藏有明洪武年间初刊本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日本龙谷大学也收藏有根据明嘉靖二十五年刊的《新刊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的手抄本。现在,在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山陕会馆还收藏有元朝画家郭居敬绘制的珍品刺绣《二十四孝》图。所以,准确地说,尤溪郭居敬撰辑的应该是以“二十四孝”题材为内容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孝子故事从汉代就已开始流传,虽然其中的人和事从发现的资料来看有多寡异同之处,如曹娥、伯奇、田真、元觉等,但至少在宋代已经流行二十四孝子。郭居敬的贡献是将中国流传深远的二十四孝故事进行哲理润色,最后以诗配画的形式固定下来,撰辑成《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一书。

二、二十四孝的内容

二十四孝的故事由于其流传的广泛性,可谓家喻户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把二十四孝一一列举出来的,下面就把二十四孝的故事梗概作简单介绍。

孝感动天

五帝之一的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啮指痛心

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门生,世称“曾子”。少年时入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百里负米

仲由,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门生。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虽锦衣玉食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门生。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听取了闵子骞的意见。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洛阳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丰衣足食。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埋儿奉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