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如果病人能及时了解体内产生癌的情况,早进行手术,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样会使很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至少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他进一步想,能不能把电子计算机与X射线摄像机联合起来,将X射线影形重叠的缺点消除,从而使人早一些发现癌症呢?
于是,他认真地开展研究,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无巧不成书,远在欧洲的英国,有一个叫亨斯菲尔德的电子学工程师,同样也对这个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两位素不相识的科学家各自研究,最后殊途同归,都取得了成功。
1972年,他们二人的研究终于结束,世界上第一台CT机问世。
CT机的构造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包括X射线发生器、接收器、显像控制器;另一部分指的是电子计算机。CT可围绕人体进行360°连续扫描,把人体需要检查的部位拍摄成数以千计的点,然后,X线显像管大显神通,清晰地显示出人体组织中5~10毫米包块的横断面。它不仅能查清楚人体异常组织的肿块、异物、包块,还能够对肿瘤究竟是恶性还是良性进行准确的判断。
CT机问世后,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在1979年,柯马克和亨斯菲尔德这两位科学家同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助听器的由来
很久以来,人们就想了各种办法,试图改善人的听力。经过了多次挫折,助听器应运而生。
在18世纪和19世纪期间,助听器总是做成号角的形状,具体式样则有很多种类。这种工具可将声音放大,使半聋的人或听力有困难的人能够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听力不佳的人都把助听器当成宝贝。但是,这些装置非常笨重,携带起来非常不便,用起来也不太好使。
1819年,伦敦赖因公司制造出一种助听器,是助听器中的最大者。该工具提供给葡萄牙国王约翰六世。但它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大臣跪在地上,向空心扶手上端的狮子嘴巴陈述意见,声音传入共鸣箱,再通过一根管子使国王清晰地听到。
当时,助听器虽然各种各样,但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用一两根管子与耳朵相通。值得一提的是,妇女所使用的助听器要显得更加别致。比如有人创造了一种羽毛助听帽,把接收器伪装成一种头饰。还有的伪装成扇子、女用网格拎包等。此外,还出现了一种弧形扇,能够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扇骨传进听力不强者的耳中。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是着名的科学家。他对助听器非常感兴趣,想借助电子技术发明一种全新的助听器。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最终却成功地研制出扩音器和电话。这真是科学界中的歪打正着。
扩音器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因为它能够捕获声音,并使它变成可以扩大的电压。类似的装置又可以将电流还原成声音。只是设备较大,电源又不可靠,所以由个人携带的助听器仍然没有发明出来。
1923年,马可尼公司研制出一种原型助听器,可以用电子管进行控制。但它的重量非常大,必须装在一个重16磅的盒子里。到了30年代,由于电子管的发展特点是小型化,电子助听器可以做得像盒式照相机那么大,重4磅。
可是,人们还是嫌它大了一点。1935年,科学家阿·埃德温·史蒂文斯研究出一种电子助听器,可以戴在头上。他通过安培利沃克斯公司将这种助听器投向市场。这种工具的重量很轻,只有2.5磅。
上世纪50年代,由于晶体管的出现,助听器越变越小,完全可以放在耳朵里。工具的形体虽然变小了,但传递外界声音时,却依然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医疗名称
病历的由来
病历亦叫病史、病案,是医务人员对病人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作的文字记录。它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也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很有价值的资料。
在我国,最早的病历出现于汉初(公元前3世纪),当时称为“诊籍”,为当时名医淳于意所创。
淳于意是山东临淄人,曾任齐太仓令,所以又称仓公。淳于意勤奋好学,热心钻研医术。起初,师从名医公孙光,随后又从公乘阳庆那里学得黄帝、扁鹊的脉书和五色诊断方法,医术日渐精深。
淳于意行医于民间,使不少病人起死回生,深得人们的爱戴。但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淳于意常常深感记忆有限。病人的主诉,往往因事隔多日而记忆不准,常常给治疗带来困难。
为弥补这一不足,便于辩证论治,淳于意便将就医者的姓名、地址、病症、药方、诊疗日期等一一详细记录下来,同时,把治愈的和死亡的病例也详细记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淳于意发现这样做对于辨证和治疗都有益处,便长期地坚持下去,并把这种记录称为“诊籍”。这便是我国最初的病历形式。
后来,有不少医生争相仿效。由于这是专门记录病人的病史,所以医生称之为“病历”。
在欧洲,病历的起源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阿戈利斯湾的东海岸,有个伯罗奔尼撒半岛,其中有一个村子里竖立着一尊石像,这个石像就是传说中的医神阿克勒庇斯。
由于人们非常信仰医神阿克勒庇斯,因此,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不少病人前来顶礼膜拜,祈祷自己的病情早日得到根治。
为此,庙内的祭司们便专门腾出一间房子,为这些虔诚的病人治病,并将每个病人的病情、症状、治疗结果一一记录在案,作为病人档案妥善保管起来。于是,就成了欧洲最早的病历。
脉诊的由来
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有一次,名医扁鹊进入虢国(今山西平陆),恰巧虢国的国君在准备为太子办丧事。他得知太子死去还不到半日,便想去了解太子的病情。
扁鹊进入宫中,在太子的头颈、上下肢各处按切了一阵后,对国王说:“太子现在没有气绝,只是一时休克,可能还有救。他染上此病,是由于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所致,并不难治。”于是,他进行了一番急救。果然,经过他的治疗,太子竟然睁开了眼睛。
这里所说的按切就是脉诊,俗称切脉、号脉、把脉。
先秦的脉诊,使用的方法是三部九候诊法,即按切头颈部、上肢、下肢以及躯体的脉。汉代以后,这种方法有所改进,医生们采用三根指头对手腕上的寸、关、尺进行按切,这种诊脉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脉诊是中医四大传统诊法“望、闻、问、切”之一,是中医辨证施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诊断措施。在春秋时期,扁鹊对脉诊非常有研究,他在进行脉诊的同时,又创立了脉学的理论。
中医认为,血液归属于心,血管是血液的通道;心与脉有相合的特点,脉搏发源于心,能够表现重要的心脏功能。关于血液在脉管中循环不已,上下贯通,这种认识在当时世界上属于很先进的理念,因为它是血液循环的较早观念。
在脉诊中,医生还会仔细了解血液流动的速度,脉搏与呼吸、与人的七情六欲的关系,脉搏在一年四季和一日早晚的变化。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治病态度与现代科学的认识非常相符。
脉学和脉诊以经络学说为基础,从气血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肤、骨节,从人体整体观出发,医学家认为,脉是人体整体的一部分,人体内部的变化在外部会得到具体的表现。因此,中医研究者坚信,可以由脉象的变化了解内在的变化,进而对疾病的起因和症结作出准确判断。
中医对脉象非常重视。所谓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能够感觉得到的脉搏形象,它包括脉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速度、强度、节律。正常人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的,而且节律非常均匀,中医称这种脉为“平脉”。病人的脉象叫病脉,不同的病症会出现不同的脉象。
隋唐之际,中国的脉学开始向邻近国家及伊朗进行传播。英国近代医学家芙罗伊尔读过中国脉学经典《脉经》,接受此书的影响,还发明了一种表,专门供切脉时计数脉搏之用。
避孕的由来
避孕是指用器械或药物阻止精子和卵子相结合,达到不受孕的目的,其作用是控制人口增长。它起源于埃及。
公元前1500年,埃及的医学着作《埃伯斯氏古医籍》中提到,把蘸有蜂蜜的布团塞入女性的阴道,可阻止精子进入子宫。
公元前3世纪,犹太妇女通过采用上述方法避孕,只不过她们用的是海绵;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采用性交后冲洗阴道的方法避孕。不过,这种方法并不能阻止精子进入子宫。
16世纪,欧洲人采用浸药布或动物肠膜缝制成阴茎套,性交时套在阴茎上,这就是最初的避孕套。1844年出现硫化橡胶后,生产出橡胶避孕套,并得到广泛应用。
1956年,美国生理学家宾卡斯发明定期口服异炔诺酮,可抑制排卵,也能达到避孕的目的。
叩诊的由来
临床医生给病人作体格检查时,少不了叩诊,因为“视触叩听”是西医诊断疾病中最基本的四种技能。关于叩诊的形成,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300多年以前,奥地利南部格拉兹镇上有个酒店,终日顾客盈门。酒店老板有个儿子名叫奥延布斯加,他常到酒店来玩。
有一次,奥延布斯加看到父亲在酒桶上用力拍打,甚为纳闷,便向父亲请教。父亲向他解释说,他拍打酒桶,并根据所发出的不同声响,从而估计酒桶里有多少酒;还告诉他说,假如酒桶上部声音响亮,而酒桶下部声音沉闷,说明只剩下半桶酒了。
后来,奥延布斯加当了一名医生。当时医生看病,只能根据病人的体征和表象来观察判断病情,很容易造成误诊。善于思考的奥延布斯加,想起儿时父亲拍打酒桶的情形,并由此得到启示。
这样,他便在家人及病人身上进行叩打试验,经过仔细的辨别,发现腹部、胸部出现某些病理变化时,叩打所发出的声音与健康人会有所不同。
根据其临床经验,在1761年,他写了《新的诊断法》一书,详尽阐述了叩诊法。但是,由于保守势力的影响,此书问世后,非但没有给奥延布斯加带来荣誉,反而招来了一片嘲讽。因此,叩诊法一时得不到社会的承认。
40年后,法国医生柯尔比萨在旧书摊前偶然发现了《新的诊断法》一书,遂欣然买下,认真地阅读后,经过反复验证,证明了奥延布斯加这一发现的实用价值。于是,柯尔比萨便向临床医务工作者大力宣传。
不久,这种叩诊法不仅为医学界所接受,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如今,这种方法和视诊、触诊、听诊、嗅诊共同组成了西医的检查体系。
心电图的由来
1906年的一天,一位罹患心脏病的病人来到了荷兰莱顿大学附属医院。他的心跳微弱,所有测量仪器都无能为力。医生因此无法作出正确诊断。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际,一位教授说道:“让我来试试。”
这位教授迅速地搬出一台机器,医院里的同事虽然见多识广,却不认识这个玩艺。那位教授用一根石英丝的两端连接患者的身体,再把仪器与电缆接通。没过多久,实验室里接收到了清晰的心电图。医生们很快弄清了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救了他一命。
这台神奇的仪器,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心电图描记器。那位教授就是心电图的发明人——荷兰医学家威廉·爱因特霍芬。
1860年,爱因托芬在印尼三宝垄的一个大庄园里出生。年幼时,他是一位中国阿妈洪氏带大的。4岁时,他进入上海法童公立学校,从此度过了6年的小学生涯。后来,他随洪妈去她的广东老家住了一段时间。成年后,他编译了不少广东童谣,表达了对中国的特殊情感。
回到祖国荷兰后,他凭着自己的才华考入乌得勒支大学,成为病理学家P.C.杜德氏教授的得意弟子。杜德氏毫无保留地对他言传身教,甚至把自己珍贵的研究资料也送给了他。杜德氏总对他讲,目前科学界对心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希望他以后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
1885年,爱因托芬进入莱顿学院,成为一位病理学教授。1891年,他研制出了弦线电流计。他在两极强磁场之间,垂直放一根细细的石英丝。需测量组织与石英丝的两端相接时,如果电流在弦线上通过,弦线就会在磁场中发生偏转,偏转程度与通过弦线的电流强度成正比。通过这个奇特的装置,可以对组织中微弱电流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
1903年,爱因托芬经过多次试验,又发明了弦线型心电图描记器。但他仍觉得这种仪器不够完美,所以一直没敢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1906年,他进行了一次临床实验,结果取得意外的成功。爱因托芬一夜成名,后来还获得了1924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麻醉术的由来
早在1800年前,中国就已在麻醉手术方面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东汉时,名医华佗治疗“肠胃积聚”,就先让病人服用麻药。他自创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病人服用此药后被麻醉,然后华佗就开始施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