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26741900000046

第46章 世界部落文化(31)

易洛魁部落曾规定:同氏族人必须互相援助、保护,特别是在受到外族人伤害时,要帮助报仇。个人依靠氏族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凡伤害个人的便是伤害了整个氏族。因而,从氏族的血族关系中便产生了为易洛魁人所绝对承认的血族复仇的义务。假使一个氏族成员被外族人杀害了,那么被害者的全氏族就有义务实行血族复仇。

易洛魁各氏族都有固定的几套人名,在全部落内只有该氏族才能使用这些人名,因此,氏族个别成员的名字也就表明了他属于哪一氏族。氏族的人名一开始就自行带来氏族的权利。

在易洛魁部落的六个一年一度的宗教节日期间,各个氏族的酋长和酋帅,都被列在“信仰守护人”以内,而执行祭司的职能。

肖尼部落:对音乐情有独钟的部落

肖尼部落属于印第安阿而昆冈语族。1669年左右他们由北向南到达美国南方不久后,便分成了2个部落,一个部落居住在南卡罗莱纳的赛芬那河一带,另一个部落生活在田纳西州昆布兰河地区。早期的迁移活动形成了肖尼人后来200年的部落生活模式。在那段期间,肖尼人成为了有名的“流浪者”。在20世纪晚期,仅剩下两千多人的印第安肖尼族主要分布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赛芬那河及田纳西州昆布兰河地区。

肖尼人现有5个部落分支,其中各氏族均以父系命名。文职首领的职位多为世袭,战争领袖则根据其勇武、战术及经验选出。当夏季来临时,肖尼人居住在树皮覆盖的房子里,聚成村落、临近农田,好让妇女种植玉米和其他谷物;男子则以狩猎为主。冬季到来的时候,村落分散成小型的家庭集团,移往围猎营地。

肖尼人各村都有大型的会所,除开会外,还用于主持武士洗罪礼等宗教仪式。肖尼人其他的重要仪式还有:春季作物初播时的“春饼舞”、谷物成熟时期的“剥壳舞”、收获季节的“秋饼舞”。部落的各种礼仪,包括神话和传说都得遵守规定进行。

肖尼部落的音乐风格非常多样化,和其他美洲原住民比较起来,肖尼人的旋律更为清晰。其音乐中最常见的是反复曲式,这种音乐旋律通常重复多遍,有时稍加修改,有时则全然相同;唱词则视情况改变。肖尼人的歌词,常常只是单字或虚词,其往往是源自于特殊节奏、韵律所带来的感动。这些看似无意义的言词,对他们来说,往往比负载着含意的词句更纯洁,这是语言之始,更是灵魂中最透亮的晶石。

肖尼部落在音乐里忠实地实践万物有灵的信仰。从水到土,从火到风,他们总能深切地了解自然的平衡及生命的力量,尊重生命及其生生不息的循环。对他们而言,在不同的生命形态里可以听到不同的音乐内涵——鸟语、狼嚎、风吹、水流、火焰劈啪、啄木鸟叮咚等等都有其独特的韵律,所有的生命都会与大地之声相互共鸣。因此,肖尼部落的人祈祷、吟唱,他们的音乐就是对“生命之主”的祷词或祈求。对他们而言,这就是和伟大的神灵直接的沟通。所以,即使是欢乐的庆典之歌,肖尼人也都充满了崇敬之情,希望能感动天地万物,好让个人、部落和种族在生命之旅中获得上天的赐福。

阿克玛部落:在“空中之城”生活的部落

在距美国新墨西哥州第一大城市阿尔伯克基不远的一处谷地里,有一座130多米高的陡峭的平顶山上,这里座落着一个有近两千年连续居住历史的“空中之城”,它是北美洲最古老的印第安居民——阿克玛人生活的地方。“空中之城”以它独特、悠久、丰富的文化著称,一直被阿克玛人尊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永久家园。

“空中之城”是最古老的印第安部落聚居区之一,对于如今依然存在的13个阿克玛部落来说,这里是阿克玛文化的起源。城中最高、最显贵的建筑是高大的教堂,这是阿克玛部落的圣地,是部落人崇拜大自然、崇拜天地万物、欢庆丰收的殿堂。

“空中之城”中有300多座用泥砖和白砂石建造的土墙平顶建筑,沿着自然坡度东西排开,正面向阳,房屋都不高大,门窗样式简单、古朴。这些住房的拥有者是阿克玛部落的女人们。在这个部落里,通常由母亲把住房传给最小的女儿。这里至今没有通自来水和电,部落民仍然靠烧木柴获取能源,用木柴烤面包的土灶就建在街上。

阿克玛部落由若干个母系家族组成,主要从事农耕,家族的名称基本表明了他们在部落生产生活中所负责的事务,如太阳、天空、水、火、黄玉米、红玉米、火鸡、南瓜等。家族的长者负责把本部落的传统与家规传给后代。每个阿克玛家族都有一部光荣和血泪交织的历史,老人们讲起部落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阿克玛人的历史就这样靠口口相传延续着,青年人从老人口中了解家族和本部落的历史,了解欧洲人的入侵怎样影响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在与白人的战斗和接触中,阿克玛部落也逐渐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

阿克玛部落设有部落委员会,有一位酋长、两位副酋长,有部落秘书、翻译各一位,还有三位会计。保留地内的印第安人享受美国公民待遇,部落里的人们仍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阿克玛部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与当地其他部落、邻县及当地社区打交道,还要与新墨西哥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打交道,为本部落争取更多福利,处理好所有这些关系不是容易的事。此外,部落政府还要管理部落民众日常的宗教活动。

目前,部落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医疗保健问题。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越来越多的印第安人罹患糖尿病、癌症等严重疾病。

阿克玛部落在20年前就开始发展赌博业,如今,作为经济支柱的赌博业为本地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每年他们可以向政府上缴数千万美元的财政收入。据说现在当地政府和部落议会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使部落经济的发展多元化,他们认为不能仅依靠赌博业来支撑经济,阿克玛部落经济发展要走出去,到佛罗里达、到内华达的拉斯韦加斯等地方去,发展房地产、建筑、装修等产业,使本部落经济的发展实现多元化。

塞讷卡部落:有特殊称呼的部落

塞讷卡部落属于易洛魁部落中的一支,也与易洛魁部落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起初塞讷卡部落在胞族内也不能通婚,但是这种习俗早已经废除了,如今只限于氏族。

塞讷卡部落有一种传说,“熊”和“鹿”两个氏族是最初的氏族,其他氏族都是从这两个氏族分化出来的。这个新组织扎下根以后,便根据需要而改变。要是某一胞族的一些氏族灭亡了,那么为了均衡起见,有时就从别的胞族中拨几个氏族去补充它。因此,在不同的部落中间,可以看到名称相同的氏族以不同的方式集结在各胞族中。

塞讷卡部落的氏族可以接纳外人入族,并用这个办法吸收他们为整个部落的成员。这样,未杀死的俘虏,由于被一个氏族接纳入族,就成为塞讷卡部落的成员,从而获得了氏族和部落的一切权利。接纳外人入族的事情,是根据氏族的个别成员的提议而实行的﹕男子可以提议接纳外人为兄弟或姊妹﹔女子可以提议接纳外人为自己的孩子,为了确认这种接纳,必须举行入族仪式。个别因特殊情形而人丁不旺的氏族,常常由于大批接纳别一氏族(得到它的同意)的人入族而重新兴旺起来。

塞讷卡部落有两个胞族﹔第一个胞族包括1—4四个氏族,第二个胞族包括5—8四个氏族。更详细的研究表明,这种胞族大抵是当初由部落分裂成的最初的氏族;因为在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的情况下,每个部落必须至少包括两个氏族才能独立存在。随着部落的增殖,每个氏族又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族,这些氏族如今也作为单个的氏族而存在。

在塞讷卡人和大多数其他印第安人中间,一个胞族内的各氏族被认为是兄弟氏族,而别个胞族的各氏族则被认为是它们的从兄弟氏族,——这种称呼在美洲亲属制度中都具有极其真实而明确的意义。

莫霍克部落:最能攀山越岭的部落

莫霍克部落是美国土著部落中历史十分辉煌的一支,它得名于著名的莫霍克河谷,莫霍克河谷位于北美洲的东部,谷里到处是茂盛的森林、起伏的山川、美丽的河流和湖泊。这里是莫霍克人祖先留下来的世代相传的家园,他们在河谷中已经居住了数千年,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大豆、玉米和南瓜。莫霍克人在林地里追捕猎物,在水中捕鱼。他们就地取材盖房子,做衣服,制造各种工具。

莫霍克人是纽约州的“原住”印第安人,历史上曾创造辉煌的文化,也曾有与大陆殖民者不屈抗争的历史。自从欧洲人侵占其领地后,莫霍克人的许多传统习俗渐渐丧失。走向现代的莫霍克人正努力工作来复兴他们的传统文化,并尽可能地保留其祖先留下的生活方式。

莫霍克族人是世代居住在崇山峻岭中的部落,每当他们遇到令人咋舌的绝壁悬崖时,总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行进,那也是通过天堑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人们就叫它“摩霍克步”(一种集体攀登悬崖的行进方法)。每个莫霍克人在队伍中都是主力,在行进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因此他们也是最能攀山越岭的部落。

莫霍克人的生活十分和谐,能与他们生活的土地、各种动物以及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另外他们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部落中的许多生产工具也与众不同。

纳瓦霍部落:会猎歌和鹿舞的部落

部落状况与神话传说

纳瓦霍人是美国最大的土著部落之一,也是美国最主要的一支印第安部落。他们大都分布在美国西南部,主要居住在一片很大的保留地中,这块保留地包括了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犹他州的部分土地,可谓面积广大。

纳瓦霍部落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与其他印第安人并无多大区别。他们最早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后来开始放牧,渐渐的又有了农业。

直至目前,仍有许多纳瓦霍人仍然从事他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工作,例如耕作、放牧和制作漂亮的首饰、编织品和其他手工艺品。他们有着自己的村落,喜欢群居在一起,平时服饰较少,从事着较为原始的农业和放牧,生活较为自由和安定。值得一提的是纳瓦霍部落的编织技术,其样式和技术都十分独特。

纳瓦霍部落的人认为是神用玉米穗把人创造出来的。最初神们把一张鹿皮头朝西方铺在地上,然后把两个玉米穗头朝东放在上面,玉米穗一为白色一为黄色,之后又把另一张鹿皮头朝东方铺在玉米穗上。在白色的玉米穗下,他们放了一只白鹰的羽毛,而在那黄色的玉米穗下,他们放了一只黄鹰的羽毛。

之后,他们让白色的风从东方吹来,黄色的风从西方吹来,吹进了两张鹿皮之间。在风吹的时候,来了八个幻影人,他们绕着地上的那些东西走了四圈。鹰的羽毛从鹿皮之间伸了出来。幻影人走完之后,上面的那张鹿皮被掀了起来;玉米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躺在那里。那个白色的玉米穗变成了一个男人,而那个黄色的变成了一个女人。她们结为夫妻,开始了人类的生活。

另外,纳瓦霍人十分信仰太阳神,认为人类都是太阳神的子民。

独特的猎歌和鹿舞

纳瓦霍人会吟唱一种猎歌,他们认为所有被追捕的动物都是太阳神的牲畜,是它创造了猎歌并把它们给了纳瓦霍人。因此在纳瓦霍人开始狩猎之前都要唱歌,一心祈祷狩猎成功。当唱歌的时候,他们相信远方的鹿会聚在一起,商量着选择下一个哪个动物将被捕猎,然后猎物就会来到那些唱歌特别虔诚的人身边。

纳瓦霍人都坚信自己有能力将猎物吸引到身边来,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安静地坐着,轻轻唱出一首歌,猎物就会直接来到他身边。当猎物足够近的时候,猎手就在心里射击它。在纳瓦霍人的思想中,鹿喜欢猎人唱的歌,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听,它们看看到底是谁发出的声音,接着就好像被歌声的韵律施了催眠术难以挪步。

纳瓦霍人还会一种鹿舞,这是属于他们的原创性舞蹈。这种舞蹈通常在拂晓时分进行,是猎手们为迎接“鹿”的到来而跳的。但“鹿”通常由人来扮演。因此他们跳这种舞时会身着鹿皮,右手拿着一大束常青植物象征着鹿角,并以此指挥着舞蹈的节奏。

在“鹿”到来之前,人们广场上事先种植好两株小的常青树,每株大约1米高,相隔大约10米远,整个舞蹈就是在这两株树之间进行。接着“鹿”们一个接着一个小跑入场,和着猎人所唱歌曲的节奏和堂巴鼓的重击声。歌曲没有歌词,甚至几乎没有词语,但它的曲调轻柔而优美。

当舞蹈快跳完一半的时候,会出现两位猎手,他们的脸用黑白颜色涂画过,衣着有些像个小丑,其中一个前额上系着一根宽大的黑色毛皮带子,耳朵上带着鹰状翅膀样的饰物;另外一个头戴灰白的针织帽子,顶上插着一束黑白相间的火鸡羽毛。他们每人都拿着一张弓,身上带着一袋箭(实际是管乐器)。这两个猎人四处游走,偶尔会将一支箭射到某个“鹿”的头上,并轻轻触及这只“鹿”的头饰。

他们这样进行大约20分钟后会休息一段时间,之后继续重复进行。数遍之后,“鹿”要佯装逃窜,接着村庄里的妇女们到处追赶。当“鹿”们跑到半英里之外就要被抓住,之后所有的“鹿”都返回村庄。“鹿”必须给抓住他的妇女一些肉,而妇女要给“鹿”一些面粉。与其同时,要有四个被猎人射中的“鹿”在某个地方跪下来,听着猎人高声地长篇演说。演说完毕后,鹿舞仪式才结束。

南美洲部落

印加部落:“太阳的子孙”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

1000多年前,在今日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带,生活着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可以说是巍峨的安第斯山脉的主人,这就是印加部落。印加部落又称印卡部落,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克丘亚语。“印加”的意思是“太阳的子孙”。印加部落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在没有发明轮子和文字的情况下,居然创造了辉煌而独特的印加文明,并且留下了如马丘比丘这样谜一般的城市遗迹。

当时的印加部落主要从事农业,主要作物有马铃薯和玉米,极少从事畜牧业,他们唯一的家畜是羊驼。其文明水平相当于青铜时代,考古发掘中有不少青铜器皿和刀、镰、斧等劳动工具,其冶炼铸造技术相当精巧。制陶和纺织达到高度发展水平。从遗迹发掘来看,印加人也有发达的农业灌溉系统、绵延的驿道等。考古学家大都认为印加人的建筑技术、医学、织布和染色技巧相当发达。其古代建筑闻名于世,寺庙、宫殿、天文台、石堡的残迹,今仍为世界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