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别把生病太当回事
26742700000010

第10章 自助者天助(4)

包括辣椒、葱、蒜、酒等等,对于内郁生热的病人,比如发热、肝火旺、痔瘘以及失眠等症状都应忌食此类食物。但是此类食物性辛热,具有健胃之功效,可适用于调养脾胃虚寒、寒泻等疾病的食物。疔疮热毒、胃痛等病人应忌食辣椒、胡椒、大蒜等食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容易“上火”的食物;风疹、皮肤瘙痒者须忌食生姜、韭菜、葱等食物;而贫血病人应忌食萝卜。

六、“其它类”。

消化不良、胸闷腹胀和内郁热病人须忌食高糖及各种甜食;肾炎病人因肾排钠功能下降应忌食高盐食物;肝炎病人应忌食动物脂肪类食物;用山道年驱蛔虫和四氯乙烯驱钩虫的时候应忌食油类食物;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忌食黄鳝、黑鱼、鲤鱼等。

病中的忌口还与服药有密切的关系,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症”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在古代医学有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的猪肉;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等等。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容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该忌口。

不过,由于病人对食物的反应各不相同,忌口也应该“因人而异”,可在医生的具体指导下,根据年龄、性别、体质和不同的疾病,广泛而有选择性地食用各种营养食品。

2.迈开腿,甩掉病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养生格言。而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体力劳动正在日益减少,强度也在大大降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已经不再是一句笑话了。那么,养尊处优就一定能换来长命百岁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国古代的皇帝不就都成了万岁吗?怎么会有300多位平均寿命不足40岁呢?

调查发现,古今中外的长寿者,大多是勤于劳作的人们,日本曾对百岁以上老人做过调查,有1/2的人在75岁时,1/3的人在80~84岁时,仍坚持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中的寿星也几乎无不热爱劳动或喜好运动。

由此可见,运动是健康的重要保证,运动能让人健康长寿,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运动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古代名医华佗曾说过:“人体常欲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也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古希腊也有一句格言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其实,运动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还能治疗疾病,李大伯对此深有感触。

李老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去年,一次提取重物不慎,扭伤了腰,导致左下肢直至脚趾头呈放射性发麻,不管是坐着、站着,还是走路、骑自行车,左下肢都有麻麻的感觉。经过检查,发现第4至第5腰椎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压迫相应硬膜囊及神经根。

在医院接受半个月的牵引和电疗后,因牵引机勒胸憋闷又导致了心脏供血不足,住进了心内科,无奈停止了牵引和电疗。出院后便在家中静养,下肢发麻的毛病依然没有好转,家人为此也非常担心。

李老伯心想,不能坐以待毙,应该想方设法让病情好转。后来,看《动物世界》给了他灵感:狮子、老虎跑得那么快,怎么不得腰椎间盘突出啊,如果我把身体放平了,是不是就会好了呢?

于是,从那以后,他天天坚持爬行。大约过了一个月,李老伯病情好了明显的好转,疼痛也减轻了,这让他喜出望外,更坚定了他的“爬行”目标。李老伯风趣的说:原来爬也能治病呀!老虎、狮子不站起来走路,原来是怕得椎间盘突出哇!”

富兰克林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生病了,就不要动,要好好休息来静养。其实不然,在某些情况下,生病了,反而需要运动才能更快地康复。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爬行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外,还有许多例子能说明,运动能够治疗疾病。

第一,运动能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而治疗的方法之一就是“迈开腿”,因为运动可以增强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全身组织更多地利用血糖,从总体上降低血糖。另外,还可以改善全身代谢,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第二,运动能治心脏病。

医学专家发现,长期坚持少量多次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力量,改善心血管循环系统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第三,运动能治乳腺炎。

乳腺炎病人经常运动,可以调节血液在体内的分布、消耗体内过盛的蛋白质,从而有助于减轻乳房充血,有利于减轻和消除乳腺炎。

第四,运动能治高血压。

适当运动能改善高血压病人头晕脑涨的症状,有助于降低血压,尤其是舒张压,此外还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几率。

第五,运动能治痔疮。

症状较轻的痔疮病人通过运动能加强心血管系统机能,降低静脉压,完全可替代药物疗法,从而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症状较重的病人也可以通过运动加强药物的功效,对康复也是非常有利的。

虽然,运动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是,病人应该记住,应“小劳”,切勿“过劳”。过来容易耗伤气血,轻则倦怠乏力,精神疲惫,肌肉消瘦;重则筋骨、肌肉劳伤,引起关节疼痛等。因此,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

总之,过劳易伤人,过度安逸同样可以致病。病人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的做些运动,不可不运动,也不可过量运动,劳逸结合方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第六节 把治病当成一场战争

中医有句老话:“治病如制敌,用药如用兵”,打赢疾病这场战争,就应该有勇有谋,面对困难,既要勇往直前,又要有坚韧的斗志,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这样才能战无不胜。

1.如果疾病是老虎,我们就应该拥有一颗虎胆

有一个病人这样说:生病是件可怕的事情,但比生病更可怕的是内心的恐惧,每天诚惶诚恐的过日子,不知道明天会如何,这种痛苦实在难以承受,早晚会被疾病吓死的。

在我周围生活的老人中,有一个50多岁的老人,他患有乙肝已经多年了,儿女经常不在身边,平时只有老伴照顾他。虽然患了乙肝,但最近几年控制得还比较好,一直没有发病。老人闲着没事,就喜欢听听广播,看看报纸,这一听一看不要紧,老人被乙肝广告吓坏了。

整天觉得自己不行了,说不定哪天就闭上眼睛了,让老伴寸步不离他,见到邻居,就说:“你平时要经常来看我,你如果敲门时,我5分钟之内来给你开门了,就没事,如果没开门,你就得想办法来救我吧。”就连吃药的剂量也增加了,老伴怎么劝都不停,还说老伴嫌弃自己,要把自己害死。结果,时间一长,老人真的一病不起了。

其实,心理的恐惧往往对健康的损害更大,特别是老年人,长时间的忧愁、烦闷、不安全感会加快自身的衰老和死亡速度。俗话说,自己吓自己,吓死人,恐惧心理不仅影响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

据专家透露,目前死亡的肿瘤病人中有三成是被活活“吓”死的,而70%~80%的肿瘤病人有心理障碍,而恐惧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关于恐惧对健康的影响,美国科学家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有这样一篇报告,报告说,认为数字“4”不吉利的部分华人和日本人,在每个月4号的死亡率比平常明显要高,特别是死于心脏病的几率更要高。

在普通话、广东话和日语里,数字4的发音与“死”很相近,所以一部分中国人和日本人都非常忌讳数字“4”,认为逢4的日子不吉利。科学家研究表明,这种心理对健康是非常有害的,甚至会危及到生命。

经过调查1973年~1998年间近21万名华裔和日裔美国人,以及4700多万名美国白人的死亡证明,研究他们的死亡日期。最终发现,每个月4号,华人和日本人死亡的人数比其它日子要高,特别是死于慢性心脏病的人数要高出13%。

在加利福尼亚,华人和日本人忌讳数字“4”的心理表现得更为严重,他们的“第四日”慢性心脏病死亡率比平时高27%。该州的华裔及日裔慢性心脏病住院病人里,“第四日”死亡率更比平常高45%。而在情况大致相同的白人中,每个月4号的死亡人数并不比平时多。

曾有人开玩笑的说,人即使活到100岁,也不过是3万多天,愁也一天,乐也一天,为啥不高兴点呢?表面看上去,这是在调侃,静下心来一想,很有道理。疾病是不会因为你的恐惧而离开的,既然恐惧没用,那就勇敢的接受它吧。曾经听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讲起这样两件事:

事件一:

前段时间,朋友在医院的走廊里遇到一个病人,无意间与他攀谈起来,病人很善谈,一点不像有病的样子。由于职业习惯,朋友鼓励他说,看来,你精神不错,病应该很快就好了。病人笑了笑,直爽地对朋友说,他患了鼻癌,做过了手术,指着手术后的痕迹让朋友看;又告诉朋友现在转移了,脖子上也有了肿瘤,说着又侧过脖子。他还告诉朋友,他一直上班,这是请假出来看病的,看完病,还去上班。他那对待癌症的态度,让朋友非常吃惊,就好象自己得了感冒似的,一点都不紧张。

事件二:

朋友接诊了一位癌症妇女,在进诊室的时候,这位妇女和丈夫有说有笑的,根本看不出来哪位是病人,朋友诊断后,在诊断书上没有直接写“癌”,而写的是一个“符号”,可是这位女病人一眼就看出了这里面的事情。吓得腿打软,站不起来了,丈夫怎么扶也起不来。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更加佩服那位“鼻癌”病人了,他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每位病人去学习的,一方面重视疾病,积极治疗;另一方面又不被病人吓倒,要有战胜疾病的勇气。

歌德的诗中有这样一句: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那么,也请大家记住:别因害怕疾病,毁掉了美好的生活。

2.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

有位病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是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快乐是自己的,痛苦是自己的。当没有阳光的时候,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自己便是欢乐。不管怎么样?我都会与疾病顽强的斗争,我已经做好了与它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不会做不战而败的逃跑者。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的发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治疗疾病也应该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

三年前,在机关工作的老赵因突然感到胃部不适并出现呕血,急诊入院被诊断为“中晚期胃癌”,只得接受胃被切除4/5的现实,术后又接受了让他痛苦不堪的“冲击”化疗,5个疗程、近5个月的化疗下来,严重的副反应让老赵的体重从160斤降到了100斤。

老赵的妻子看到一脸憔悴的丈夫心疼得不得了,常常以泪洗面,而老赵对此却看得很开,他说,治病是不会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以往都是自己不注意身体,一点一滴的恶性致使疾病来了,那么,要赶它走,当然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化疗结束不久,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可刚刚过了半年,癌细胞又再次扩散了,他不得不再次入院,而他这次依然那么坚强。他说,疾病就像纸老虎,只要你强,他就弱,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他就要与疾病斗争到底。

如今,他再次回到了工作岗位,乐观、快乐的生活着。当别人问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时候,他说,因为我还有两个未成人的孩子,他们需要我,老婆需要有,所以我不能倒下。

和疾病做斗争是每一个病人都必须面对的,要打赢疾病这场恶战,需要的是坚定的信念,

《信念的魔力》中有这样一句话:“信念往往驱使一个人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奇迹。信念是始动力,能够产生把你引向成功的无穷力量。”

美国作家欧·亨利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病人琼西得了重病,医生告诉她将不久离开人世。当时正值深秋,院子里的常青藤开始落叶了,琼西确信,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自己就该离开这个世界了。可奇怪的是,那一片叶子竟然怎么也不肯落下,琼西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坚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在医生的帮助下,琼西最终战胜了病魔,恢复了健康。

在《读者》上也曾经看到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人在河里游泳,不幸被水冲下了下游,当他淮备放弃的时候,突然想起去年夏天看到一棵大树的粗枝就淹没在不远的前方。一股求生的欲望一下子让他精神起来,他奋力挣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抓到树枝时,却发现经过一年的浸泡,树枝已经腐烂。就在这时,救援人赶到了,他被救了起来,获得了重生。

由此可见,信念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信念是人体里的免疫力并不是一句空谈,它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古代由于医学不发达,许多巫师、郎中给病人看病,靠的未必是药物,而是病人对巫师、郎中坚定不移的信念让自己痊愈的。也有许多病人依靠宗教信仰所展现的精神治愈疾病,靠的也是病人自己的信念,比如,用香灰符水变成他们治病的良药。

还有现在使用的催眠疗法也是如此,催眠疗法让病人在被实施催眠后,催眠医生向它输入疾病已经好了的指令,然后解除催眠,这个人的病就好了。不过,催眠疗法的治疗对象一般是神经性、心因性等慢性疾病病人。

总之,缺乏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心和坚强意志,就很难打胜疾病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甚至会被疾病所支配,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担心、烦躁、忧愁。这种消极态度对疾病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面对疾病,我们都一定要坚守信念,俗话说: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乌云密布的夜晚,只要有抱着明月总会出来的信念,静静地等待,最终都会等到明月照大地的时刻。守住自己的信念吧,哪怕它只是秋天里最后的一片落叶,是水中一截腐朽的枯枝,只要你不曾对疾病失去信心,一定会等到康复来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