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胶东半岛鸟文化
26935000000006

第6章 中古风采(1)

所谓“中古”是指自汉代建立直到元代异族入侵,漫长的1000年封建社会。其间,汉族文化有了几个鼎盛期。两个强大的帝国,汉与唐,以至今日都把中国人称为“汉人”和“唐人”,有过大分裂,如汉代的三国乃至其后的魏晋南北朝;唐末的五代十国。但是就封建文化而论,宋代无疑是它的顶峰。不仅儒学中的“程朱理学”把封建信条推到了灭绝人性的泥潭;而且科学技术也卓有建树,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项:活字版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都出现在宋朝,所以这是一个东方文化昌盛的时期。但是,就文化形态而言,尽管时间跨度超过了1000年,但仍然只是一个封建文化时期,所以只用一章来表述。

在这个时期里,我们也只选择最具胶东鸟文化特色的两点——东方丝绸之路和全真道来重点评述。这可能是不够全面的,但却是抓住特点的,窥豹一斑,可见全貌。

在这个历史时期,发生了文化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就是“佛学东渐”。本来是印度国教的佛教,自汉魏传人东土,很快儒佛合流,在中国出现了禅宗、大乘、小乘乃至藏传佛教,等等。不仅僧众济济,蔚然大观,而且教义弘扬,吞噬了中国人的心灵。当时玄学之风大为弘扬,后代也佛理普及,影响十分深远。但是在胶东,却既没有佛教名山,也没有驰名高僧。所以,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只能将这一现象在章首从略评述。

莱州有一座著名的云峰山,那里有北魏光州刺史、著名的书法家郑道昭留下的宝贵题刻l7处,其中的《郑文公上碑》《郑文公下碑》等被许多人推崇为“楷书之最”,是研究中国文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的珍贵资料。

长期以来,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被它的书法价值所遮蔽,人们只知道“如果谁没有见过此碑,就没有资格说书法”(康有为语)。其实,它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人生追求,时代精神等等,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尤其在胶东,这块热土远离战乱,是崇尚宁静、热爱太平世界的人们生活在安逸自在的氛围中的,他们的精神境界不是逃避到佛祖那里,要在来生的“彼岸世界”逃脱苦难,而是尽情地享受今生,在和谐中寻求精神生活,这在“下碑”中反映得尤其集中。

“下碑”中有大量的词语表达了这样一种文化理念,其使用频率较多的即有:

超然

闲雅

载物

乐观

达观

静远

自在

和气

安雅

平安

九如

庆和

长春

人和

永年

惠言

长乐

有为

端直

静逸

清心

正道

无为

真如

归空

静观

正见

天趣

真常

云心

清阴

云居

乐道

安持

有恒

雅静

至乐

博学

清雅

雅趣

高逸

天趣

致远

惠和

善中

清远

高风

明秋

华风

咏春

观海

朝云

云海

鸿远

博观

远志

静者安

仁者静

大有年

乐太平

恒有为

四海心

平常心

大光明

空无我

如实道

常自在

风月清

书有道

守其神

秋月明

风雅颂

赋比兴

观自在

精气神

专则达

还有许多词组以及词语,词组:

岁月如歌

文以载道

秀外慧中

宁静致远

正道独行

明月其心

有容乃大

德为世重

景行大道

心气和平

穆如清风

味道居真

德无不容

高致闲远

君子含道

仁者安仁

言而有信

内正其心

德高望重

清风明月

任重道远

君子不器

博学笃行

天人相应

天开常乐

积善余庆

心仁则乐

天下太平

天长地久

岁岁平安

守正为心

事在人为

声华月美

和气如春

长生安乐

身世物外

心地空天

行者之心

无我无人

一心不乱

观世自在

安心超行

言诠中道

当相即道

简静致乐

长天秋月

五蕴皆空

天地长春

书以言情

闲情逸致

文而不华

静观自在

依然故我

奇若风云

情动于中

林山春望

春和景明

千里春光

千里清秋

秋景林石

秋山平远

秋山隐逸

明月传心

秋高月明

如月之恒

云气随风

无边风月

月明风细

风行天上

山静日长

仁者乐山

在水一方

四时平安

风景独好

政通人和

庆肇鸿图

超然物外

物我同春

封侯拜相

如月之恒

风敦俗美

仁风载道

政乐民安

官清民乐

有容德乃大

君子乐其道

士穷见节义

风随惠化春

淑气春风和

端居乐清静

天地有正气

静中观物化

端居味天和

平常心是道

不可以言宣

我心自安宁

文以达我心

清风动百里

云开千里月

空山天气清

山月随人归

山云海月情

秋声在山中

山高乱如云

山情即我情

美景应春来

言有物行有恒

百行以德为首

据于德依于仁

至乐莫如为善

比雅颂之述作

正是太平风景

凡物皆有可观

不以独见为明

语句:

既安既宁乐乃时

好德乐善而无求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静可以制百动

常作闲人乐太平

春山情若古人长

天地有心归道德

山中人唯知自乐

四时淑气亲仁里

有其人则有其神

圣人之情见乎辞

门无客至唯风月

春山见我应如是

名山如见六朝人

诗书尚论古之人

无求于物长精神

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非物外物外非道

身心自然达到识心

天之于物春华秋实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空山无声我自心明

不期而至清风故人

心气和平事理通达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静心为悦

据《魏书·郑羲传》记载,郑道昭这个曾经大力兴办儒家教育,“崇儒教学”的儒家学者,却在胶东变成了“爱仙乐道”之人。在上述引文中,我们自然看到了很深的儒家烙印,不少“仁”的说教。当时佛教东渐,说明在胶东,儒佛合流的地缘特点更加鲜明。后来的郑道昭,走向了与道士谈玄论道、寄情山水的隐逸生活,是一种时代风尚,也可以看作是胶东“文人文化”的****,这对后来全真道的风靡,有着积极的影响。

莱州郑文公碑亭

郑文公下碑

第一节 海上丝绸之路

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一直是胶东半岛与朝鲜半岛(当时有高句丽、新罗、百济等主要国家)、日本列岛友好往来的经贸活动的纽带。因为开辟于战国时期的古航道,发展于秦汉,盛行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成为东方文化史上的蔚然大观。

这是因为远在莱子国时代,胶东就有发达的造船业,是“柞蚕之乡”。发达的丝绸业为海上丝绸之路准备了充足的货源。到了隋唐,发达的汉文化又对日、朝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他们不断地派遣“遣隋使”“遣唐使”,沿着这条航道在登州登陆,然后转向京都和内地。与他们接踵而来的,还有许多“学问僧”,这些“和尚学者”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录。据统计,高丽在亡国之前共遣使来唐l6次,百济是18次,而唐与新罗的交往在唐终世之前为160次,其中新罗使唐124次,唐使新罗34次。其中脍炙人口的是日本圆仁和尚的《人唐求法巡礼行记》,因为材料难得,录以备考。

唐开成五年(840年)三月,圆仁和尚在登州城西南的开元寺僧伽和尚堂内的墙壁上,发现了许多日本遣唐使官员在此还愿留下的名字,“于佛像左右书着愿主的名字,尽是日本人。……不知何年朝贡使到此洲下”。登州“成南街东有新罗馆、渤海馆”。唐大中元年(847年),圆仁和尚在返国途中,又“闻人新罗告哀兼予祭册立等副使试太子通事舍人赐鲱鱼袋金间中、判官王朴等到当州牟平县南街乳山浦,上船过海”。圆仁和尚归国时,本想从楚州(今江苏淮安)“过海归国”,却被楚州地方官拒绝,说“当州未是极海之处”,“需递到登州极地之处,方可上船归国”。圆仁和尚在返国途中路过新罗国黄第岛(今韩国南部沿海——鸟岛)时,还听守岛的人说:“今有唐敕使上下500余人在京都(指新罗国的首都庆州)”,这都说明了当时在这条航线上来往的中、日、韩三国的官方人士很多。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官方还是民间,胶东半岛的许多港口都是隋唐时期与朝鲜、日本政府及民间往来的重要口岸,说明了胶东地区在当时中国与朝鲜、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日本的圆仁和尚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还记载了多条新罗商民往来的航线,即由胶东半岛横渡黄海直达新罗海岸。“登州牟平县(今烟台牟平区)唐阳陶村之南边,去县六十里,去州三百里。从此东有新罗国,得好风,两三日得到”。“从赤山浦(今荣成石岛湾)渡海,出赤山莫邪江,向东正行一日一夜,至三日平明,向东望见新罗国西南之山。风变正北,侧帆向东南行一日一夜,至四日晓,向东见山岛段段而连接。问艄公等,乃云:‘是新罗国西熊州(今韩国公州)西界,本是百济国之地’。……到新罗国东南,出到大海,往东南行。平明,向东遥见对马岛。午时,前路见本国山——从东至西南,相连分明。至初夜,到肥前国(日本)。”

胶东各县的地方史志都留有“新罗坊”“新罗馆”“新罗所”的记载,是说当时到中国的新罗人很多,因而在口岸都设立了专门招待他们的“招待所”,像蓬莱、荣成石岛、文登张家埠等地。因为新罗人常来常往,甚至有了他们聚居的固定场所,称之为“新罗坊”。只可惜由于典章匮乏,未能将这些场合指实,甚至连遗址都未能确认,这不能不说是地域文化建设中的一件缺憾。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见证于大量的历史典籍,而且被考古发现所证实。其中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当是蓬莱出土的宋元古船。

在胶东半岛的北部有一座仙名远扬的古城——蓬莱,登州港便位于古城的最北端,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重要的海防设施——蓬莱水城。其东、南有画河环绕,西南有紫荆山和庙山,西北坐落着田横山和丹崖山,北滨黄海,并与庙岛群岛隔海相望。登州港原为溻湖式海湾,自古就是海上交流的天然良港。稽考中外史籍,登州历史上是通往东北亚的雄藩重镇,唐代发展为北方的重要港口——登州港,北宋庆历年间建“刀鱼寨”,明洪武年间筑土城,修小海,备倭患,平叛乱,明清两代都在此驻扎水师,并成为当时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

蓬莱小海居水城中部,南阔北狭,南北长655米,是各类船只平风静浪的码头。由于小海周围的居民较多,四方舟楫云集,客商络绎不绝,海底常淤塞,大船难泊,所以历朝历代的官府都十分重视小海清淤事宜。据史料记载,明代有严格的清淤制度,清代设专人终日清理水门口的淤泥。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人民政府于1956年、l984年和2005年三次对小海进行了清淤,尤以后两次的规模最大。

第二次发现了元代古船,已辟有“登州古船展室”予以陈列。第三次则发现了三条完整的和一条残破的。在一个坑里挖出了三条半船,无疑是世界奇迹,其中的3号船尤其引人注目。

3号船,方向朝西,宽短型的船体向南倾斜较重,残存底部,残长17.1米,船总残宽6.2米,艏部、艉部遭到扰乱,艉龙骨、船舷以上外板已损毁,主龙骨保存较好。3号船保存4道舱板和3道舱板残痕,可见8个舱。后桅座不见,中桅座保存较好,前桅座被现代灰窖扰至船西部淤泥中。中桅座位于第5舱,该船约有l0个舱。在构造技术上,3号的船板宽薄,主要采用了鱼鳞搭接的技术,纵向以直角同口加暗榫的技术,横向则以企口和方形木铲钉相连,并用枣核钉横向加固。龙骨为粗壮的方木,艏龙骨与中龙骨有粗壮的补强材,龙骨与两翼有粗壮的方木栓相串联。舱壁板较宽薄,两侧有抱梁肋骨,且龙骨及舱板两侧粗肋和细肋配合精巧,表现了很高的造船工艺。

蓬莱是东方丝绸之路的锚泊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遣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