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出版的《烟台大观》中记载,北临大海南依高山的烟台有4个出入口,西口通福山,西南口通黄务,东口通金沟寨,东南口通牟平。清代军机处《烟台海防图》上,将《烟台大观》中提到的东南口,标注为宁海口,因金代在牟平县置军,大定22年(1182年)升为州,称宁海州,故清代《烟台海防图》中将通往牟平的隘口,标注为宁海口。图中宁海口处还画了一座城门,据久居口东的一位八旬老人回忆,宁海口确有城门,城门上有箭楼,两侧有墙连着山体,是一处一夫挡关,万夫莫入的险峻隘口。当时烟台尚未设市,归福山县管辖,宁海口便是福山、牟平的县界。据说,一位福山知县,到宁海口视察,当他走到城门洞时,就不再往前走了,随行衙役问他:“老爷何以止步?”知县说:“因为迈出城门便是牟平的地盘。”
宁海口的开凿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代中期,一说是清代康熙年间,不论那种说法,都足以证明宁海口的久远历史。宁海口曾有三个名字,清代《烟台海防图》标注为宁海口。百姓俗称梁家口,因口东为梁家夼故名,民国初年,在梁家夼村西修建了一座基督教堂后,梁家夼改称福临夼。《烟台大观》则称其为丈八口,书中原文是“东南丈八口,为通五台港后之大路,以该口路宽一丈八尺故名”。笔者曾实地测量,确为一丈八尺。
半个世纪前,在《烟台大观》中记载的烟台4个进出口外,又增加一个南出口,起因是远陵夼一带的山南人,为了免去绕过平顶山再通过宁海口进入市区所带来的不便,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凿了一条直通市区的过山通道,竣工后还在南出口立了一块功德碑,碑上铭刻着为开凿此通道出力捐钱的村名、人名和开凿时间,因此碑早已被毁,所以无法确定开凿的准确时间。这条过山通道一直被称为丈八口。
《烟台大观》出版在先,书中称宁海口为丈八口,如今又出现了一个丈八口,看来是人们把《烟台大观》中丈八13的称谓移花接木,给了新开凿的过山通道。宁海口为一丈八尺,新开凿的丈八口是否名符其实,未见记载,笔者也未去测量过,不管怎样,丈八口为山南人进入市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如今,丈八口已被乱石荒草覆盖,早已失去通道的功能,在丈八口下面新开通的塔山隧道,已成为贯通全市五区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丈八口经历了短短的半个世纪已经寿终正寝。而宁海口则风采依旧,贯通隘口的盘山道,全铺设了水泥路面,隘口处立着一块界碑,它告诉人们,芝罘、莱山两区在此分界。由于这里的路况好,人车稀少,常有自行车运动员在此飞车练骑。
老烟台的“洋灰道”
老烟台人称遍布大街小巷的水泥路为“洋灰道”,这些“洋灰道”,多为刘珍年驻烟期间,采纳共产党员的建议,为百姓办的一件好事,据统计,刘珍年驻烟期间,共修“洋灰道”150多条,占建国前烟台街道硬化率百分之六十以上。
1928年8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一军的刘珍年部进驻烟台。因军长刘珍年拥护孙中山“联共”的主张,有多名共产党员在其军中任职,1924年入党的刘锡九,是刘珍年的胞弟,任该军政治处长。刘锡九等共产党员,建议刘珍年,“要爱护百姓,为百姓做点好事”。
当时,烟台尚未设市,无地方政府,军政大事全由刘珍年决定,他采纳了共产党员“为百姓做点好事”的建议,决定修“洋灰道”,因为他发现烟台的街道,多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的土路。修“洋灰道”既改善了城市。环境,又解决了百姓行路难的问题,l929年初,承担修“洋灰道”的“路政委员会”成立。修“洋灰道”,资金是关键。有人建议增加捐税,刘珍年对此深恶痛绝,因为他知道,当年张宗昌督鲁3年,收了l3年的税,留下千古骂名。
刘珍年要使修“洋灰道”的壮举成为永恒的口碑,所以为筹集资金,可谓煞费苦心,安家正先生所著《安家正文集》记载,刘珍年首先决定以谁受益谁拿钱的原则,让道路两旁的房主、商号和住户承担房前部分,但十字路口和与房舍不搭界的路段怎么办?为此刘珍年亲率“执法队”,到大烟馆捉拿吸鸦片的花花公子,捉到就罚款,此举既打击了吸毒者,又为修“洋灰道”筹集了资金。刘珍年为了让烟台商人做奉献,决定举办一次酒会,亲自设计“请谏”,上写“鉴于您对本埠整修水门汀路做出的特殊贡献,慷慨允诺承担公共部分的修筑义务,为答谢您对烟台公益的奉献精神,特……”
收到“请柬”的商人,都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赴会就意味着“不识抬举”,如果赴会就要做“特殊奉献”。这一招真叫绝,所有收到“请柬”的商人,都无可奈何地应约赴会。酒会开始,刘珍年让青岛商会会长宋雨亭先表态:“刘军长,你放心,你此举是为地方造福,于情与理,我均责无旁贷。我已对在烟台的分号交待,决不落在人后!”刘珍年抱拳致谢:“借你鼎力。”随后到会商人全都随声附和,愿鼎力相助修“洋灰道”。
刘珍年为修“洋灰道”筹集资金的措施,条条见成效,使修建工程Jlb页N进行,大街小巷的土路都变成了“洋灰道”。如今,随着旧城改造,这些“洋灰道”多被宽阔的柏油路覆盖,但如果人们走进风貌依旧的老街巷,脚下踏着的仍然是70多年前修的“洋灰道”。
海岸路巨变
2004年,滨海广场建成,使延续了140多年的“海岸路”彻底改变了模样,成为魅力烟台的一处耀眼的亮点。清咸丰11年(1861年),就有了“海岸路”,始称“东海崖”、“东海滩”,清末称“后海滨街”,l934年铺设“洋灰道”,l935年定名“海岸路”。烟台开埠之始,海岸路一带就成了洋人、洋行的集居地,因此留下了很多洋建筑,洋建筑的出现,使国人受到启迪,纷纷仿而效之,相继出现了很多国人修建的仿洋建筑和中西合璧式建筑,使“海岸路”一带成为世界建筑博览园。
1936年,英国人阿米德在他所著的英文版《烟台通志》中,对“海岸路”的优越环境是这样描写的:“狭长的沙滩点烁着数栋洋房,山上(指烟台山)的坡道和静静的峡谷(指烟台山东部)使烟台成为一个理想的休养地。”1937年出版的《烟台概览》中写道:“西起烟台山下,东至东山下,西人之别墅以及酒馆饭店、跳舞场等多居于此,每至夜晚行人多拥集其间,一为金发碧眼(外国人),二为古板老翁,三为商号老板,四为青年男女。加之酒馆饭店等灯红酒绿、歌细舞酣,益加游人兴致不小,故恒之午夜,路上行人来往不断也。”由此可知,“海岸路”很早以前就是一处充满魅力闻名中外的休闲胜地。
由于地理环境优势,“海岸路”以南商号林立、作坊众多、民居密集,杂乱无章的建筑物挤占空间、夹杂在风格各异的近代建筑之间,建国前夕,“海岸路”的环境优势只剩下大海了。建国后,“海岸路”曾多次进行维修,但仅限于修石壁、铺路面。1998年虽然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建设,也只是拓宽了路面,增加了几处景点而已。2004年建成的滨海广场,则是“海岸路”前所未有的巨变,是功在千秋的壮举。从“海岸路”到滨海广场,体现了烟台城建的大手笔,因为它不仅是一座绚丽多采的广场,还有展示异国风情的洋建筑点缀其间,和整体保留的历史街区。与“海岸路”同龄的“十字街历史街区”,街两侧连成一线的近代商业建筑,让人感到这里就是昔日烟台被誉为“小上海”的缩影。比“海岸路”早建10年的广仁路,由于近代建筑集中,被整体保护下来,沿街20余座风格各异的近代建筑,均已恢复历史原貌,步行在广仁路上,仿佛那些洋行、商行、公司、作坊又“挂牌营业”了。驻足滨海广场,既能回眸烟台的昨天,领略烟台近代史,又能观赏烟台的今天,品味烟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