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老烟台风情
26936700000022

第22章 文化漫笔(1)

妈祖文化在烟台

妈祖文化的形成,缘起于妈祖信仰,妈祖文化在烟台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烟台的发展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妈祖不是凭空想象的神类。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一个出自民间的美丽女子,名叫林默。

林默的故乡在福建莆田忠门乡港里村。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庚辰三月二十三日,逝于雍熙四年(987年)丁亥九月初九日。享年27岁。未婚。其父林惟悫,是一负责沿海治安巡逻的小官。

有关林默的传说中,虽颇多神奇,但她的确是一位在历史上有过贡献的女子,具有心地善良、勤劳勇敢、智慧超群、好行善事、见义勇为、舍已救人的高尚品质。据史料记载,在一个天昏地暗的黑夜,她站在崖边听到海上传来遭遇风暴渔船的呼救声,便毅然点燃了自家草房,用冲天的火光把在汹涌波涛中迷失方向的渔船引回岸边,死里逃生的渔民对她无不感激涕零。在抢救海难中,她奋不顾身,英勇顽强。她的逝世就是在一次狂风恶浪中救人遇难,溺海而逝,由于人们对她的崇拜,希望这样的济世英雄永远不死,永保海上平安,为民造福,便把她的逝世演化成升天成“神”。“神”不过是一种美称,一种比喻,一种寄托,一种幻想,一种人的神化。由于林默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因此,在她逝世后的当年,故乡人民便为她立庙祀奉,还选择了一个最亲切的称呼——妈祖,北方人则称海神娘娘。妈祖通过上层人物(包括皇帝)、军事将领、船员、渔民、海商和华侨的传播,成为最具国际影响的传奇人物,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自宋初至清末,历代皇帝对妈祖的褒封多达28次,从“夫人”、“天妃”、“天后”直到“天上圣母”。

妈祖虽是一个普通女子,但她曾经以“神”的名义,鼓舞着郑和船队的官兵,协力同心,实现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七下西洋。她曾经以爱的泉源,充溢着千千万万中国海员和华侨的心田,庇护他们远渡重洋,走遍五洲四海。她曾经以正义的化身,激励着满怀爱国主义热情的郑成功将士,渡海登岸从荷兰殖民主义者手里收复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从此台湾家家户户供奉她,称她为“开台妈”,妈祖庙遍及台湾的每个角落,仅登记在案的就有500余处。台湾史籍记载:“台湾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妈祖显示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被两岸人民共称为“海峡和平女神”。

一千多年来,妈祖信仰久盛不衰,妈祖的影响遍及全世界,成为联结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纽带,成为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都源于妈祖的人民性,所以妈祖永远是百姓的妈祖。

1900年孙中山先生在台湾策划“惠州起义”,同梁启超先生考察天后宫时题写对联:“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流芳”。199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卢嘉锡先生视察烟台博物馆时,为妈祖题词:“湄洲妈祖,真人真事,海峡女神,爱国爱乡。”

由妈祖信仰而形成的妈祖文化和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妈祖史迹,是研究宋代以来经济史、航海史、科技史、艺术史、华侨史、中外关系史、中西交通史及民俗学的宝贵资料和佐证。

对于烟台来说,供奉妈祖的天后宫也是烟台的象征之一,因为烟台市区是以天后宫为轴心孕育发展起来的。元、明、清三代,我国漕运发达,芝罘湾是漕运船舶必经之地,妈祖文化随之传人烟台。明初,烟台人便在临海处建起三间草屋,开始供奉妈祖,并依当地习俗称娘娘。l684年(清康熙23年),妈祖被康熙皇帝褒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雍正年间,烟台人便集资把供奉妈祖的三间草屋扩建为初具规模的天后宫。l810年(清道光30年),烟台的商家、船帮、渔户又集资对天后宫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天后宫,不但使妈祖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而且逐步成为烟台的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

据史料记载,l850年,天后宫周围已有商号千余家,还有面市街、饭市街、菜市街、鱼市街、草市街、果木市街、鸡鸭市街、竹杆市街等集市街道。1901年,烟台八大商家发起成立了商会,会址就设在天后宫南厅。辛亥革命后,天后宫又成了金银交易议价市场,每天清晨,各商号均要派人到天后宫取回当日以金银易铜钱,以金银易银元的标准比价。

自从有了天后宫,烟台人的各项文化活动多在此举行。每逢春节、元宵节、中元节及妈祖诞辰、逝世纪念日,天后宫内外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春节期间广场上有来自周边村庄的抬阁、秧歌、龙灯、狮子、高跷、旱船、杂耍、头戏等表演。元宵节期间有灯会,中元节之夜,在天后宫后海边,要举行放灯船活动,每逢农历3月23日和9月9日,都要在天后宫戏台上演戏酬神。

综上所述。妈祖文化与天后宫在烟台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在烟台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遗憾的是天后宫于1975年被拆除,一位目睹当年拆天后宫情景的老人,至今想起来仍心痛不已。天后宫虽然不复存在,但妈祖文化永远不会从烟台人心中抹去。

烟台,北方重要的京剧码头

1898年(清光绪24年),“关东班”由东北来到烟台,在武英街(今芝罘区政府后)搭起戏台,首开烟台演京剧的先河,使烟台人第一次领略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和“关东班”名旦芭蕉红、丁香花的风采。

京剧是在一些古老戏曲剧种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丰富、融汇、提高而形成的,从1790年(清乾隆55年),安徽三庆班进京参加乾隆皇帝庆寿大典以后,便开始了京剧的孕育形成期。至道光、咸丰年间,京剧逐步形成,进入成熟期。

1898年,已进人成熟期的京剧,通过“关东班”首次亮相烟台,便征服了看惯柳腔、茂腔的烟台人,从此京剧便在烟台扎下了根。

1906年,大连人张子禄意识到京剧在烟台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便投资修建了烟台第一座剧场——德桂茶园(1916年更名丹桂戏院,l944年又改名金刚大戏院)。1910年(宣统2年),又有人投资修建了瀛洲大戏院(40年代毁于火灾o l931年,丹桂西侧的寿仙戏院落成(1939年更名吉祥大戏院,1945年又改名光陆戏院01932年,烟台商人王桂荣把群仙茶园改建成既演电影又演戏的福禄寿电影院。此外还先后修建了小舞台、会友轩等多座小型戏院。一个不足十万人的小城,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中,竞拥有大中小型戏院十余座,戏曲(主要是京剧)演出盛况,可见一斑。

十九世纪末的烟台,已经是东西商贾、南北船帮的集结地,内地与沿海物资的中转站。当地人与东西南北各地汇集到烟台的外地人,共同把烟台开拓成一座重要的商贸码头。他们在进行商贸活动的同时,渴望丰富的文化生活,处在成熟期的京剧艺术便理所当然地进入了烟台。加上烟台的海陆交通便利,外出京津、上海、东北等地经商谋生的烟台人很多,经他们联络,逐渐使烟台成为京剧名角荟萃之地。

由于烟台常有京剧名角光临,又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被京剧界称为北方重要的京剧码头。一些京剧名角看中烟台这座京剧码头,纷纷在此落户,如方少川、黄宝岩、王亚伦、刘俊文等前后不下百余人。

随着京剧在烟台的兴起,听戏、学戏、演戏之风盛行,遍及城乡,票友和票友组织应运而生,有些票友下海后成了京剧名角。

历史证明,从l898年京剧进入烟台开始,到京剧在烟台兴起,成为名角荟萃、票友众多的重要京剧码头,依托的便是烟台经济的繁荣。我们祝愿:京剧能在烟台这座老京剧码头上,开放出更加艳丽、香飘四海的花朵,伴随烟台走向未来。

田汉笔下的烟台京剧

文化巨匠、戏剧大师田汉,在1927年冬创作的著名话剧《名优之死》(地点上海),三幕中有二幕提到烟台京剧,足见烟台这座京剧码头,早在20世纪初便很有名气。第一幕中,名老生刘振声和丑角左宝奎的对白就是例证。

刘振声:宝奎,我也许不久上烟台去。

左宝奎:为什么?

刘振声:今天有一个朋友从烟台来邀角儿,我说我去。

左宝奎:(惊)您怎么能到那样小的地方去。

刘振声:那地方虽小,懂戏的倒不少。

一句“懂戏的倒不少”,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烟台京剧的兴旺程度和在田汉心目中的地位。此时的烟台,已经是北方重要的商埠码头,同时形成了北方重要的京剧码头。由于各地名角纷纷来烟台献艺,不但推动了戏院建设,而且涌现出了大批京剧爱好者和迷恋京剧的票友,许多戏迷还敢于对来烟台献艺的名角说三道四。因此,田汉才用“懂戏的倒不少”加以形容。《名优之死》第三幕中,新闻记者何景明与刘振声的对白是

何景明:您上次信上不是说要上烟台去?

刘振声:一时走不动。

说完“一时走不动”这句话不久,他便死在舞台上。田汉笔下的这位应邀准备到烟台来的名优刘振声,终因被恶势力气死在舞台上而未能成行,未能让烟台人一睹他的风采,但烟台人会永远记住他,怀念他。

剧中名老生刘振声的生活原型,叫刘鸿声(1876—1921),一作刘鸿升,字子余,号泽滨,顺义(今北京市)人。由业余爱好而加入京剧班社演唱,先演净,后改老生,以嗓音高亢、唱腔流畅著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刘派”。田汉曾说:“对我熟悉的戏曲艺人,我能描绘得比较有鼻子、有眼睛。”《名优之死》的创作,就是基于他对戏曲艺人的熟悉。《名优之死》的创作演出,开拓了我国戏剧运动的新路。原载:2002年4月19日《烟台日报》

周信芳与烟台梨园公会

京剧一代宗师周信芳,1927年曾在烟台创建梨园公会。“梨园”是唐明皇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后称戏班为梨园,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子弟,尊唐明皇为梨园祖师爷。

梨园公会是戏曲艺人的行会组织,1912年2月,上海便创建了梨园公会(亦称伶界联合会),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亲题匾额“现身说法”加以表彰,京剧活动家、武生夏月润、周信芳等先后担任会长。15年后,周信芳又在烟台创建了梨园公会。

从1907年到l927年,周信芳5次到烟台搭班演戏,在烟台的威望很高,因此他倡导创建梨园公会,得到了烟台梨园界的拥护,并推举他出任会长。梨园公会的创建,为繁荣烟台京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并为梨园界办了很多公益事业。周信芳离开烟台后,由河北籍著名文武花脸王海臣任会长。

周信芳原籍浙江慈溪,父亲周慰堂、母亲许桂芳均为春仙班演员,春仙班到江苏淮阴演戏,周信芳出生,时为l895年1月14日(甲午年)。1900年,周信芳5周岁时,春仙班在杭州演戏,父母让他拜抗嘉湖著名文武老生兼花脸陈长兴为师。1901年,周信芳7虚岁时,便以七龄童为艺名首次在杭州登台演戏,因他演得认真、稚气可掬,常博得满堂彩,被人呼之为“神童”,后改称七龄童,12岁始称麒麟童。

麒麟童这个艺名是“将错就错”产生的,l907年,l2岁的七龄童到上海演戏,因上海话“七龄童”与“麒麟童”发音相似,写戏报的王先生把“七龄童”写成“麒麟童”。第二天《申报》刊登了“麒麟童昨晚演出”的消息,从此麒麟童便成了周信芳的艺名。

就在周信芳成为麒麟童的当年,他首登北方京剧码头——烟台,献演于l906年新建成的德桂茶园,开场戏《打渔杀家》。1909年周信芳拜谭鑫培为师,谭派艺术给了他丰富的营养和浓郁的熏染,他又把当时京剧生行宗师的不同艺术风格溶为一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麒派”艺术。有人问谭鑫培:“上海有什么?”谭说:“有个麒麟童。”北京的名老生张春彦说:“把北京所有的名老生,放在一只锅子里熬膏,也熬不出个麒麟童来”。

1910年,l5岁的麒麟童第二次到烟台演戏。l914年,迷恋“麒派”艺术的烟台人,又派专人赴上海邀请他再来烟台,时年他19岁。周信芳三进三出的烟台德桂茶园,1916年更名丹桂舞台。

德桂茶园更名丹桂舞台,与周信芳有很大关系,早在1871年,上海便有个丹桂茶园,l911年扩建为丹桂第一台,周信芳自1915年5月进入丹桂第一台,前后达8年之久,是麒麟童成名的舞台,烟台德桂茶园则是麒麟童唱红的舞台,因此,有心人把德桂更名丹桂,与上海丹桂南北呼应。后来周信芳又二次进入烟台丹桂,分别是l923年(28岁)和1927年(32岁),他第五次到烟台时,创建了梨园公会。周信芳1959年入党,l961年5月1日,******主席在上海接见了他。1961年12月,文化部举办了“周信芳演剧生活60年纪念活动”。“十年浩劫”中,周信芳及家人受到残酷迫害,1975年3月8日,这位倍受烟台人崇敬的艺坛巨星含冤离开人世。1978年8月16日,上海人民为他举行了平反昭雪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等中央领导同志送了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