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到l995年1月,文化部、广电部、北京市、上海市联合举办了京剧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地域最广、规格最高的“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梅、周同庚,均生于甲午年),江****、****、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江****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纪念活动中,一位文化界领导写了一首诗,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周大师的敬仰和缅怀:万花丛中一面旗,梨园史上一丰碑。宗师一代花千树,麒麟祥瑞永光辉。
冰心与烟台京剧
文坛泰斗冰心先生诞生于1900年10月5日,l903年,父亲谢葆璋奉调到烟台筹建海军学校,因此全家由福州移居烟台,一住就是8年。
此时的烟台,不但是一座繁荣的商贸码头,也是一座名角频频登临的京剧码头,由于父亲常带冰心去戏院看京剧,幼小的冰心便深深地迷上京剧,在她后来的文作创作中,多次提到在烟台看京剧的事。
冰心到烟台时只有三岁,父亲便开始教她认字,她的第一篇“课文”是父亲办公室悬挂的一幅对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在父亲的教导下,她很快能读会写。四岁时,母亲杨福慈用字片教她认字,她认一张记一张,可说是过目不忘。七岁时,常听舅父杨子敬讲“三国”故事,但每次讲到关键处,舅父便卖关子“且听下回分解”。冰心迫不及待的“欲知后事如何”,便从父亲的书架上找到《三国演义》读了起来,虽然书中有些字认不准,居然把故事读懂了。后来她又读了《水浒传》、《西游记》等章回小说。
父亲深知冰心迷恋“三国”故事,就特意安排时间带她到戏院看“三国”题材的京剧,冰心第一次看的京剧是《群英会》、《草船借箭》、《华容道》,正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最热闹的一段,她看到熟悉的人物诸葛亮、周瑜、鲁肃、蒋干、黄盖、曹操、张飞、关羽等一个个冠戴俨然地走上台来,高兴极了。此后,冰心从不放过一次看京剧的机会,除看“三国”题材的京剧,也看“水浒”题材、“西游记”题材的京剧,她说过,只有在舞台上才能看到她的老朋友诸葛亮、孙悟空、林冲这些人。冰心89岁时,曾在文中写道,“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童年的冰心,在烟台读《三国演义》,看“三国”题材的京剧,因此,讲起“三国”故事来,大有超过舅父之势。有一次她随父亲登上军舰,水兵们把她抱到桌子上,让她讲“三国”故事,她开口便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言出自一个稚气可掬的小姑娘之口,引得水兵们笑得前仰后合。接着她不紧不慢地讲了一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乐得水兵们一个劲地为她鼓掌,夸她是“小小说书人”。
冰心在烟台看京剧的戏园有位于广东街的会英茶园,位于市署街的庆丰茶园,位于丹桂街的丹桂茶园,她还经常在福建会馆戏台、金沟寨戏台看京剧。冰心90大寿时,烟台有人去北京看望她,她还关切地问:“丹桂茶园还在吗?金沟寨戏台还有吗?”
丹桂舞台丹桂街
丹桂舞台与丹桂街,在老烟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里曾是烟台的娱乐美食中心。20世纪初的烟台,不过是一座人口不足
10万的小城,但却是地处沿海的重要商贸码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百业兴旺。市中心有座建于1906年的娱乐场所——德桂茶园,1916年更名丹桂舞台。自丹桂舞台向东延伸,建于l850年的一面子街,同时更名丹桂街,从此“丹桂”二字在烟台人心中占有重要位置。
丹桂街全长不足200米,却相当繁华,街西端和中部各建有一座砖结构的过街拱门,两拱门间为美食集中地,中拱门东为娱乐集中地,在不足百米的东段,集中了小舞台,三明茶楼、艳云茶楼、忍安社、平寿社等多家娱乐场所。这些娱乐场所演出的娱乐节目十分广泛,有西河大鼓、梨花大鼓、山东大鼓、胶东大鼓、河南坠子、单弦相声、评书双簧、快板书等曲艺节目,亦有京剧、落子、(即评剧)等戏曲节目,还有皮影、魔术、武术、气功等。这一带整日说唱声、鼓乐声不断,人夜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时有一个由女艺人组成的落子班,定点在这里演出,她们演出的场所被称为落子园。还有一位西河大鼓女艺人筱舞曼,唱工深厚、演技出众,连演十年不衰,她演出的场所被命名为筱舞台,俗称小舞台,小舞台所处的街,也被命名小舞台街,如今小舞台已被拆除,小舞台街尚存,改称午台街。丹桂街西的丹桂舞台,当时为烟台文化娱乐场所的龙头老大,凡来烟演出的梨园名流,均在此献艺,因此丹桂舞台名贯全国。
在丹桂街西半部两拱门间,便是地方名吃、风味小吃的集中地。人们在丹桂舞台、小舞台等娱乐场所看完戏、听完曲艺后,往往饥肠辘辘,闻到近在咫尺、香气扑鼻肇誊食,便会不由自主地跨进店门、一饱口福。这里的地方璺笼、风味小吃,品种繁多、风味独特,仅包子就有烟台灌浆包、福山包子、山东包子、牟平发面包、油煎包、水烈包、菊花包、锅贴等,还有福山拉面、大卤面、炸酱面、三鲜面、清汤面、炒面、凉面以及各式水饺、鸡丝混沌、酥软烧饼、硬面锅饼、米糕花卷、油饼片片、扣肉米饭、杠子头、千层饼、烟台焖子、拌海蛰、凉粉等举不胜举。如今,历经一个世纪的丹桂舞台尚存,但凡经改造,几度更名,早已面目全非。历经一个半世纪的丹桂街尚存,但已成为居民小区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破旧立新是必然的,但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生活越改善,人们越需要娱乐,越崇尚美食。今后,丹桂还能重振雄风吗?烟台的地方名吃、风味小吃还能再度芬芳吗?
追忆京剧名伶王亚伦
自19世纪末(1898年)京剧首次进入烟台,到20世纪初,这座开埠小城便成为北方重要的京剧码头,各地名角看中烟台,纷纷在此落户。他们为繁荣烟台文化,特别是京剧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女名伶王亚伦便是其中之一。
为了追忆这位已经故去的女名伶王亚伦,笔者拜访了她的后人,年过花甲的刘平安先生,一起回忆了他的母亲、一位在20世纪20年代便唱红烟台的女名伶。王亚伦生于1908年,河北任丘县人,5岁开始从父(王海臣,文武花脸)练功学戏,6岁随父到营口,拜名老生小孟七为师。8岁(1916年)被著名汪派老生汪笑侬看中,收为关门弟子,成为汪笑侬唯一的女徒弟,不幸的是两年后汪笑侬故去,后来王亚伦又被京派老生刘仲言收为弟子,同时向名丑杨四立学戏,由于王亚伦天赋好、悟性高,深得名师真传,l2岁便唱红沈阳,继而誉满东北。
1923年,l5岁的王亚伦应丹桂舞台老板曹子臣之邀,与父同到烟台演出,烟台人竞相争看这位年仅15岁的女名伶,场场座无虚席,首场演出的是汪派重头戏《喜封侯》和《纪母骂殿》,她前饰蒯彻,后饰纪母,一炮打响。第二天起上演《三进士》,连演月余,盛况空前。后来在连台本戏
《宏碧缘》中,王亚伦饰骆宏勋,连演l0本,历时半年。6年后(1929年)王亚伦离开烟台去了沈阳。
1948年8月8日,王亚伦应光陆戏院之邀,从天津返回她阔别了19年的烟台,此时王亚伦刚过不惑之年,艺术上更成熟,声誉更高,因此她重返烟台,引起了轰动。王亚伦也深深地爱上了烟台这座京剧码头和酷爱京剧的烟台人,便定居于此,成为烟台舞台上一颗耀眼的京剧之星。她在《珍珠塔》、《九件衣》、《刀劈三关》、《西汉三斩》、《张松献图》、《青衣女侠》、《马前泼水》、《刘海戏金蟾》等举不胜举的剧目中出色的演技,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966年,在那场灾难深重的“****”中,王亚伦被赶下了她为之奋斗了半个世纪的京剧舞台,当她翻看着用自己血汗钱置办的戏装,想到它们即将被破“四旧”,心中百感交集,一气之下点火全部烧掉。此时的王亚伦住在破旧的房子里,处境艰难、生计窘迫,精神几乎崩溃。
1976年,“****”结束,传统京剧重振雄风,年近古稀的王亚伦重新登上京剧舞台,并被聘为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党和政府对这位饱受磨难的老艺术家给予了极大的关怀,拨专款为她修建了5间住房。使王亚伦深受感动,她叮咛后人:永远要铭记党和人民的恩情。
1988年4月23日,这位在20年代便唱红烟台的女名伶,怀着对京剧事业、对这座城市、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眷恋走了,一颗耀眼的京剧之星陨落了。王亚伦人走了,但她的名字和艺术成就已载人史册,永远铭刻在她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京剧舞台上,永远留在她热爱的这座城市里。
烟台最早的公共图书馆
烟台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叫青年图书馆,青年图书馆是烟台基督教青年会创办的。基督教青年会由英国人乔治·威廉斯创立于伦敦,时为1884年。后传人美国,主张在青年中进行德、智、体教育,并提倡改良主义,1885年由美国传人中国。烟台基督教青年会是1903年由烟台长老会主任长老于志圣发起创办的,先后在朝阳街、海岸路等处租房办公。l915年在广仁路中部路北购地3.5亩,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形制的二层楼房,从此才有了固定会址。
为了进一步体现青年会宗旨、扩大青年会的影响,l930年在楼内创办了青年图书馆,11月18日开幕仪式相当隆重,不但烟台各界名流百余人到场,全国60多家青年会和图书暾来贺信、贺电,连孔祥熙、宋子文、孙科都题词祝贺,烟台‘‘军政府”首脑、被称为“胶东王”的刘珍年也亲临会场,还献上一块贺匾,匾上“文化渊薮”四个大字是他亲笔写的。
青年图书馆的阅览室、藏书室均设在楼上,书刊来源:一靠自己订购,二靠社会捐赠,馆藏图书达数万册。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前来借阅的除青年会会员外,亦有洋行、商号职员、教师、学生和平民百姓。
青年图书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成了****烟台地下组织的活动阵地。中国共产党在烟台发展的第一名党员、后任烟台临时市委第一任书记、l931年8月在济南英勇就义的许瑞云烈士以及1927年介绍许瑞云入党、1928年5月被选为烟台历史上第一位党支部书记的徐约之等早期共产党人,都经常在青年图书馆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1945年,烟台基督教青年会领导人离开烟台,青年图书馆随之关闭。该建筑现状基本完好,只是大门两侧的石柱被拆除,门上“青年图书馆”石刻馆名不复存在,门牌为广仁路42号。
原载:
2001年8月17日《烟台日报》
老烟台的报业
一座城市的重要地位与繁荣程度,往往从报业的发达情况可以反映出来。老烟台的报业相当发达,据《烟台大观》、《烟台概览》记载:“烟台的报业创始于清末,倡兴于民初。”最早的一张报纸是德商创办于l 894年的英文报纸《芝罘快邮》,随后又有《芝罘商报》、《之罘日报》、《胶东新报》、《胶东蜗字报》、《胶东日报》、《东海日报》、《渤海日报》、《复兴日报》、《英文日报》、《新芝罘报》、《芝罘每日新闻》、《爱国报》、《钟声报》、《晨星报》、《大民报》、《大东报》、《进化报》、《新报》、《铎报》、《民声晚报》、《明星晚报》等。
在烟台这座沿海小城里,竟有20多种报纸,在同类城市中是罕见的。这些由中国人、外国人办的诸多报纸,在为各自的利益制造舆论的同时,也传递了各种信息,在历史的进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由于办报者多,阅报者少,很多报纸相继停刊,到l937年“七·七事变”前,仅剩创刊于l934年的《复兴日报》一家。
“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烟台,《复兴日报》便成为一张为日寇侵略行径张目的舆论工具。日寇从东京调来斋腾荣氏任社长,并在龙口、福山、牟平、蓬莱、莱阳、威海设支社和分社,把它的触角伸向胶东各地。后更名《鲁东日报》。
《渤海日报》由同盟会会员陈命官等创办于1906年。据台湾出版的《山东文献》称:“烟台革命之胚胎始自《渤海日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烟台同盟会积极响应,并在《渤海日报》社内策划烟台起义,宣布烟台独立。
《胶东日报》创刊于1929年,是****烟台特别支部出版的报纸,社址在今虹口路北端海洋研究所内,经费靠募集和广告,由仁德洋行印制。英路透社烟台分社,就设在仁德洋行内,经协商同意由《胶东日报》转发路透社电讯稿,因此消息来源快捷、丰富。
《胶东日报》经常发表针对时局、社会动态的社论和救国拯民等政论性文章。由于《胶东日报》内容丰富、版面新颖、观点鲜明、切中时弊,深受民众欢迎,发行量逐日增加。后迫于当时形势,办了数月后暂时停刊。《胶东日报》的创办期虽短,但在老烟台报业中的重要地位,对烟台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和对中国革命所作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郑千里与《烟台要览》
地方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都有记载自己历史的方志。但烟台从l862年成为商埠后的60多年,一直没有自己的方志,究其原因,可能与当时烟台属福山县辖区有关,因此要知烟台历史,只能查阅《福山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