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烟台大观
26952300000010

第10章 历史精英(4)

1901年始任命叶国麟为副领事

1938年起由英领事兼代领事。(实际上是找不到法国领事馆的)

1863年为代办处。1864年8月改领事馆。

挪威与瑞典

1864年合设于烟台山西路3号。四十二年以后,才分别设立。

德国

1867年设立代理领事馆,1872年正式设立领事馆,1890年在盎斯洋行;(朝阳街)后迁到了西领事路9号。

荷兰

1867年设立,一直是他国领事代理。

丹麦

1867年设立,初为英人兼管,后由俄兼,地点在烟台山上。

意大利

1871年设代理领事馆。1904年在山巷路筹建,也由英德领事兼。1908年意大利人毕哥那首任副领事,领事馆设在东太平街3 5号。

奥匈帝国

1873年设立代理领事馆,1902年改领事馆,但领事巴保却在张裕公司内办公。

比利时

1874年设立,是代理领事馆。

日本

1875年设立,在西领事路,是当时最大的领事馆。

俄国

1881年在大马路东端设领事馆,十月革命之后到1923年重新启用,改称苏联领事馆。

西班牙

1885年设代理领事馆,由法领事兼办业务。

朝鲜

1901年设代理领事馆,由日本领事兼办。

芬兰

1904年设代理领事馆,由挪威领事兼,1932年正式在海岸街设立领事馆。

结论是十分清晰的:

一、连代理领事馆在内才16个,怎么能说成是17个呢?

二、真正有建置、有馆址,派了领事来的领事馆、不过英、美、挪、德、日、俄、意、丹等不超过十个,而且也没有集中在烟台山上。怎么能吹成:“远东外交机关最多,最集中的城市呢?”后来,又有“烟台山是外国领事馆最集中的地方,不仅是中国之最,甚至是亚洲之最”等等。这也令人哑然失笑:区区四五个领事馆又怎能与北京的“东交民巷”、上海的“外滩”相比呢?

海关

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1861年1月19日英国驻华公使卜鲁士派毛里逊到登州筹建领事馆和开埠事宜,山东巡抚文煜派青州候补知府董步云陪同前往,经勘察,认为登州滩薄水浅,不宜做通商口岸,遂改为烟台。同年5月,清政府批准改定烟台为通商口岸,8月22日直隶候补知府王启曾主持烟台正式对外开埠仪式同时宣布筹建东海关。

次年2月14日,登莱青兵备道移往烟台,道台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衙门建在现道恕街小学址,称东海关总关。俗称常关。

但很快就形同虚设。这是因为1861年1月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聘用英人任总税务司,授于全权管理海关税务,并招聘外籍人员来充任高级职员,推行洋关制度。1863年3月23日,英人汉南首任东海关税务司,4月正式对外办公。翌年于烟台山下建办公楼,当地人称之为洋关或新关,总揽了海关事务。

洋关在业务上不再与监督衙门发生联系,只对总税务司负责。

教会

早在开埠前的1851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郭实腊就先行一步,到烟台传教。

1858年天主教由济南传入烟台。

1859年基督教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柯乐与荷兰传教士、医生古乐柯在烟台传教。

开埠之后,基督教南方浸礼会牧师海雅西.赫姆斯(又名花木滋)在登州、烟台传教。

1862年英国传教士梅里士抵登州,将所带大花生种250克交给了教徒试种,之后推广开来。

基督都和天主教是开埠之后接着“跟进”的两种西方宗教,他们在登州、烟台均建有教堂,烟台的大马路、南山路、通伸街及烟台山,都建有不只一处教堂。

洋行

开埠之后,外国商人纷纷在烟台开办洋行,倾销外国产品,收购当地土特产。

1864年英国商人首先在烟台开办和记洋行和汇昌洋行。经营进出口贸易和航运代理业务。

之后,至1891年有英、美、德、日等国的洋行11家。《马关条约》之后烟台成为外商争夺的主要市场,洋行激增。1893年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办仁德洋行,经营花边抽纱进出口,获取巨额利润,至1900年资金已达五六万两。至1901年,外商发展到26家,1906年激增至40余家,其中以日本商行最多,有19家。

其中著名的洋行有三井、盎斯、太古、万利、道孚、信丰、美孚等。

这些洋行大都兼做保险业务。

为了业务的需要,他们也注意人才的“本土化”,因而培养了一大批“买办”;同时也致力于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所以由此也带动了相当一批烟台人到国外去,烟台成为著名的侨乡。

洋行里盛开“交际花”,烟台人称之为“花瓶”或“外国点心”。

医院

开埠之后烟台成为中草药的集散地,大江南北草药在此会聚,为任何草药成方提供了足够的配伍条件。据清末海关统计,1863年出口9417担,总值13.35万海关两。

但开埠带来的却是西药洋医。

1860年法国天主教会在爱德街创办了天主教施医院诊所。1906年附设安东尼诊所,即后来的法国医院,现在的烟台山医院。

其X光设备是我国最早的西方医疗器械。

1888年英国基督教内地会创办体仁医院。

1890年美国人苏紫兰在毓璜顶设义诊所,是为毓璜顶医院的前身。1901年由美籍女医师库柏尔和中国助手医师接管,改为诊疗所。1908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科毕业生希尔斯得到美国长老会和民间团体的赞助,在诊所的基础上创办毓璜顶医院,于1914年10月落成,开始收治病人,设有内、外、妇、眼、五官等科,已颇具规模,占地8653平方米。

凡来诊病者,必须先到候诊厅里看传教电影,做祈祷后方可挂号看病。

教育

烟台最早的公共图书馆

1912年美国人梅苏善女士在烟台毓璜顶创办西山幼稚园;1922年教会办的益文英语学校附设了幼稚园。

小学教育也是教会办得最早,1856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夫妇在登州观音堂收养了两名穷困女孩,办起全省第一所管衣管饭的寄宿女义塾,这也是全省最早的女子学校。此后,美国传教士梅里士、狄考文、郭显德夫妇等又办起了女子学校、义校和书院等。1868年,倪维思将其创办的女子义塾与狄考文妻妹办的女学合并到登州察院,成立女子会文馆,后移至东关。教会小学在烟台得到发展,并形成学制。

1894年,美国长老会女传教士杜宇宁捐资3000元与柏尔根、韦丰年等一起创办英文馆,是省内第一所开设外语教学的教会学校。

1896年,美国浸礼会牧师韦丰年在毓璜顶设立实益学馆,以学习英文、圣经为主,兼学数理,美国人毕维廉任校长。为境内最早的中学。

教会还在烟台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1864年,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夫妇辗转来到蓬莱办了一个仅有6个孩童的“塾”,不仅免其修金,而且丰其供给,后来发展成为具有小学、中学,最后有“大学”程度的“文会馆”(亦称登州书院)。

1876年,文会馆有邹立文等3名学生念完了十年课程后毕业,狄考文就宣布这是首届毕业生,这一着比上海圣约翰大学早了三年,更比北京汇文与通州潞合并而成的燕京大学早了十几年。对此,学术界曾经有过异议。感谢蓬莱退休教师赵树棠先生,他在几十年里发信百余封,终于征集到七八本《登州文会馆志》的残本,校勘补漏,终于拼集成一本完整的“校志”,将异议变成共识。登州文会馆是齐鲁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发祥地,烟台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源头地位。

邮政

烟台是中国现代邮政的发祥地。

1866年,东海关洋关设立邮务办事处,兼办邮递驻烟各外国领事馆文件及海关公私信件,邮路为烟台至北京。

1878年3月,李鸿章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定,仿欧美办法,在北京、天津、上海、牛庄、烟台五处设局,收寄各通商口岸往来公众信件,试办国邮。这是国内办邮政正式创立之始,因而烟台成为我国最早办邮的地方之一。

1895年,烟台电报局在海岸街成立,开办有线电报业务,电信由此开始。

1922年,烟台无线电报局在西沙旺正式创建。

体育

1903年开始烟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先后组织了网球队、游泳班、篮球队、排球一队,举办体育比赛。1924年有了基督教女青年会组织的“女队”。

学校体育也始发于教会学校,1898年,会文书院举行了有“夺旗”、“装麻袋”、“拔河”、“数学竞走”等项目的雏形运动会。

芝罘被称为“篮球之乡”由来已久,这是因为这里开展篮球运动之早,可谓中国北方之冠。

篮球远在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就从西方传入芝罘,当时称之为“筐球”。十年之后,烟台实益学馆聘请美国人白克为专职体育教员,这大约是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名“洋教头”,他主持成立了六个篮球队。同年秋天,实益学馆与西侨队举行了第一场比赛,结果以13比8取胜。这场球赛也是应当载入史册的,因为这是在中国土地上首次举行的“国际”比赛。自此,篮球运动在芝罘全面开花,从1928年到“七.七事变”前,烟台长年拥有的篮球队均在几十支。

这其中,以1928年成立的“白燕”篮球队最为著名。当时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水兵,每年5月之后都要到烟台“歇伏”,他们的水兵篮球队就每每向烟台的篮球队“下战表”,他们组成了“黑鹰”队,更是在篮坛上称王称霸,“白燕”队集合了烟台所有的好手,屡败“黑鹰”。

1931年,“白燕”队应大连商会之约,参加了为河南水灾募捐的义赛,连胜“黑猫”队、“飞虎”队和日本人组成的“满铁”队,荣获冠军。赛后日本人不服,又组织了全大连的日本人中的高手,厉兵秣马,与“白燕”队再战,结果“白燕”丽次获胜。烟台的篮球运动从此走向了新阶段。

此后,烟台每年都有频繁的赛事。自己组队参加省、华北地区的比赛,还直接参加过全国比赛,同时承接客队来访,其中包括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水兵。1934年夏天,美国水兵曾因屡次败北而长期训练,然后来烟挑战,成为当时的体坛盛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烟台的篮球运动才暂时衰落下来,“白燕”队自行解散,比赛自行终止。

6.昔日货币

货币无疑与经济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昔日的货币尽管已经停止了流通,但是,作为历史的印记,却记录着烟台作为一个昔日的都会——南北航运的枢纽的光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全世界的著名银行都在烟台设立过分支机构或者代办机构,而大清国的户部银行也最早在这里设了办事机构;不仅烟台籍的巨商很早地染指金融业,就是烟台僻壤的肩挑小贩,也会发行石印得非常粗糙的钞票,注明“灯下不付”。烟台人跟货币有不解之缘。

银两

1933年以前,银两是主要流通本位货币。

银两分大锭、中锭、小锭和碎银。

大锭,俗称“元宝银”,马蹄形,重50两,(指16两一斤的旧制两,下同)。

中锭,亦称“元锞”,“盐锞子”,秤锤状,重30两,或者10两。

小锭,俗称“钱粮子”、“灯草碗子”,馒头状,重1两至8两不等。

碎银,又称“福珠”、“碎白”,由整锭割裂而成,重一两左右。

烟台市域流通的有“芝罘元宝”、“新倾元宝”、“足色官宝”、“东海关白宝银”、“黄县白宝银”、“沙河白宝银”、“吉林大翅银”、“营口锦宝银”等十余种。

银元

袁大头

1840年后,西班牙佛头、墨西哥鹰洋等外国银元相继流入;1861年开埠后,德、日、俄等国的银洋也在市面流通;而尤以墨西哥鹰洋深受商民欢迎,流通了几十年。一枚银洋相当于银两0.72两。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官铸银元开始流通,呈圆形,枚重0.73两,称为“龙洋”。

宣统年间铸有银元,称“宣统元宝”。

1912年民间成立,发行铸有孙中山头像的开国纪念币,俗称“小头洋”;1914年发行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枚重0.72两,俗称“大头洋”,又称“袁大头”。流通很广。

制钱

清朝制钱沿袭前朝遗制,盛行年号钱。清经历十朝帝王,铸有十种制钱。

一枚制钱俗称一文,一千文为一贯,俗称一吊。

清初,禁止民间铸钱,官铸制钱枚重1.2钱,由七成红铜、三成白铅铸成。一吊钱可换一枚银元(或一两纹银)。后来乱了套,制钱变薄,铜的含量益少,三十年代即需三吊钱方可兑换一元银币了。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铜元问世,制钱逐渐被废弃。

铜元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铜元接替制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烟台流通有两种,枚重二钱的称“小铜子”,当十文;枚重四钱的叫“大铜子”,当二十文。

铜元背后有龙形图案,正面铸有“光绪元宝”、“大清元宝”两种。

起初,铜元信誉高,小铜子100枚称一吊,可80枚即可换一元银元;后来质量下降,因而比值逐年下跌,到1935年竞达到了500:1。1935年推行法币,铜元逐渐为纸币所代替。

日寇侵占胶东后,大肆搜刮铜元以制造军火,所以现在留存民间的已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