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年),王懿荣的父亲王祖源病逝于北京东安门锡拉胡同11号,王懿荣扶父柩归福山两甲坡(今古现李家村山顶北岭)安葬。其时,王懿荣之母谢老夫人在南京两江总督张之洞处,因思家心切,又在张府目睹了自已女儿的早逝,心情十分悲伤,便写信给王懿荣,言自已年事已高,希望能在家乡建一处宅子安度晚年。此举得到王懿荣的赞同,变卖了古现的部分房产,又得其妹夫张之洞赞助,于是在福山落成了新宅。乔迁之日,王懿荣本不想打扰乡邻百姓,只安排家厨准备了几桌酒席,想一家人吃顿饭庆祝一下即算作罢,没想到当天闻讯前来祝贺的百姓络绎不绝,张家带来点虾仁,李家带来点贝丁,赵家送来点鱿鱼……都想借机感谢王懿荣造福桑梓的恩德。开席前,王家请的厨师可做了难,突然来了这么多人,这酒席可怎么开?正在他们一筹莫展时,王懿荣笑微微地走进厨房,说:“让本官亲自来感谢乡邻们的抬爱吧。”他卷起衣袖,扎上围裙,指挥家厨蒸了一些黄、白蛋糕,将乡亲们送来的虾仁、贝丁、鱿鱼等烩到一处,又将原来备好的海参、猪肚等原料掺到锅中,亲自端菜来到乡亲们中间说:“借乔迁之事,能同乡亲们聚一聚,我非常高兴,做道菜给大家尝尝,就叫它‘全家福’吧。”于是胶东名菜“海味全家福”就诞生了。乡亲们食后齐声叫好,一传十,十传百,王懿荣善烹之事不胫而走。从此以后,胶东民间遇有乔迁、婚娶、庆寿、百岁、生日等酒席,必以“全家福”为头菜,此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王懿荣与福山老豆腐
老豆腐是我国北方有名的小吃,在烟台各地更是常见。但有趣的是,烟台各地皆称之为“豆腐脑”或“脑饭”,唯独福山称之为“老豆腐”,这是为什么呢?
据考证,“老豆腐”叫法与王懿荣有关。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王懿荣毅然投笔从戎,回登州府办团练,抵御倭寇人侵。正当胶东兵民在王懿荣指挥下要与日寇决以死战时,腐败的清廷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王懿荣壮志未酬,悲愤交加,卖掉了祖籍的田地,作为遣散民团兵勇的费用。此前朝廷拨下的饷银,他全部封存退回了国库,山东巡抚李秉衡赠送他的千金,他亦分文未取。在此背景下王懿荣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诗歌名篇“岂有雄心辄请缨?念家山破自魂惊,归来整旅虾夷散,午夜犹闻匣剑鸣”。办团练遭遣散后,王懿荣赋闲在家,等候复京圣旨。他每天清晨到福山东门外的清洋河边散步,顺便吃早点。东门外有一家豆腐店,店中主人姓肖。这豆腐肖,原来也是读书人,只因家道中落,才卖起豆腐脑。他久慕王懿荣大名,虽有心结交,但又怎能高攀得上呢?只好眼巴巴的看着王懿荣一次次从门前走过。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久闻王懿荣酷爱文物古玩,便将祖上留下的青龙大瓷缸放在门口,用它来盛豆腐渣,以引起王懿荣的注意。
有一天,王懿荣又踱步从豆腐肖门前经过,当他看见那口青龙大缸时,眼前一亮,疾步来到缸前,仔细端详,立刻认出是宋代之物,便自言自语:“太可惜,太可惜了!”豆腐肖趁机上前搭话道:“桔子生江南为桔,生江北则为枳。这口缸虽是宋代均窑名瓷,在大人手上是至宝,但在百姓家中与泥缸没什么两样。既然大人喜欢,尽管拿去好了。”王懿荣觉得这卖豆腐的出言不俗,谈吐不凡,细一询问,原来亦是读书人,仔细攀谈后,两人成为知已。王懿荣提出要用银子买下这口大缸,但豆腐肖坚决要无偿赠送,两人争执不下,最后经看热闹的人从中撮合,王懿荣大笔一挥,为豆腐店题匾日:“福山老豆腐店”,并题写对联一副“日进黄豆即斗金,捧出豆腐满堂福”,算是顶买缸的钱。自从王懿荣题过匾之后,肖家豆腐店就在福山城内外叫响了。每日来看匾、欣赏王懿荣书法的,来吃肖家老豆腐的,有增无减,老豆腐的名字就在福山传开了。豆腐肖生意越做越大,在城里买了房子置了地,他的儿子也成了王懿荣的门生,后来考中了秀才,跟王懿荣进京,做了个小官,恢复了书香门第的门风。
“九转大肠”的来历
清朝光绪年间,济南有一家杜姓富商,仅在济南城就开有九家店铺。此君极迷信,对九字有特殊嗜好,认为九字能给他带来滚滚财源,他的店铺皆冠以九字开头,位于济南城里县东巷北首的酒楼取名为“九华楼”。此楼中等规模,操厨者皆为高手,有绝技在身,在济南城名噪一时。
当时,济南等地习俗,视猪下货为贱物,只能给脚夫苦力佐饭,不能用来入筵。杜老板还真有点不信邪,命“九华楼”的厨师们以猪下货制作一款佳肴来宴客,厨师们接令后,丝毫不敢怠慢,挖空心思,费尽心机,终于想出了以猪大肠为主料,采用先煮、后炸再进行红烧的方法烹制,结果做出的大肠红润光亮,香而不腻,五味俱全。杜老板品尝后,顿觉迥异他味,满心欢喜地准备用此肴来宴客。
宴客这一天,所邀客人纷纷到齐,其中有几位是济南城极有声望的文人大儒。开筵后,大家举杯品茗,饮酒赋诗,应和酬答,气氛极为热烈。待到宴席接近尾声时,杜老板亲自持一菜入席劝酒。当时,诸人已吃得酒醉饭饱,实难下咽,但盛情难却,只好勉强举箸品尝。当此菜入口后,众人发觉甘而不浓,酸而不酷,辣而不烈,肥而不腻,咸而不减,是从未尝过的人间至味,纷纷举箸抢食,顿时一扫而空。食毕,众人纷纷询问此为何菜。杜老板将研制此菜的经过对大家讲了一遍,并请代为此菜起名。大家听后面面相觑,皆有难色。正当诸人陷入窘境时,有一文人忽发奇想:古诗中有“愿君此地攻文字,诚如仙家九转丹”之句,何不摘取“九转”二字合大肠命之,既可迎合主人喜九之癖,又颂赞高厨绝艺?于是就提议此菜取名为“九转大肠”。他对诸人解释说,“九转”一词源于道家,有精烧久炼之意,以此命之,既可形容厨技高超,又谓食此肴如服灵丹妙药。话语未毕,满座为之叫绝。自此,“九转大肠”名噪于世,成为鲁菜名品。后来此菜流传到烟台,烟台厨师又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进行了改进,遂在烟台落地生根,成为烟台菜的代表名菜之一。
齐鲁第一名菜——葱烧海参
海参属棘皮动物海参纲,呈长圆筒状或蠕虫状,又名海鼠、沙巽、土肉,为我国著名的“海味八珍”之一,因其营养价值不亚于人参,故名海参。中国食用海参的记载最早见之于三国魏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土肉色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到魏晋时期,海参开始成为筵席中的佳肴。晋郭玉璞的《江赋》中有诗句曰:“玉珧海月,土肉石华”,将土肉(今之海参)同“玉珧”“石华”等名贵食品相提并论,可见其身价之高,但当时如何烹制则不得而知。
海参被归人海味珍品之列,是在明朝以后。据《明宫史·饮食好尚》记录:“先帝最喜用海参、鲍鱼、鲨鱼皮、肥厚猪蹄筋共烩一处,名曰‘三事’,恒喜用焉。”到清朝时期海参的美食价值开始得到张扬,如朱彝尊的《食宪鸿秘》载有制海参法:“浸软煮熟,切片入腌菜、笋片猪肉炒用佳”,“或煮极烂,隔绢糟,切用或煮烂芥辣拌用亦妙,切片,入脚鱼肉更妙”。袁枚的《随园食单·海参单》中记有“鸡参羹的烹调方法:“切小碎丁,用笋丁、香蕈丁入鸡汤煨作羹”,《调鼎集》中还记述有“野鸡海参羹”,并强调制羹时要将物料切成末、煨烂。到清朝中后期,海参更演变成独具特色的美食名肴。据著名饮食文化学者王赛时先生考证,当时凡厨艺兴旺之地,皆有代表性的海参名肴出现,如福山的葱烧海参,嘉兴的木耳海参,苏州的蝴蝶海参等,这些风韵各异的海参闪亮登场,大大烘托了当时餐饮界的气氛,许多酒店、饭庄还靠海参打出名气,海参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餐饮界,成为我国山珍海味的首列食品。到今天厨师们更是把海参的食法、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从沿海扩展到内陆名地。
山东人嗜大葱的历史也十分久远。史籍称“葱,尤为山东人之特别嗜好品。”到底久远到何代?没有人研究过。不过翻开山东人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在“种葱”一节中引《广志》曰:“葱有冬春二种。又崔定曰:夏葱日小,冬葱曰大。”这说明一千四百多年前山东已普遍植葱。春夏之际是小葱,冬令为大葱。种葱是很讲究的,长出来后要培垅,据说葱白(《齐民要术》中称“袍”)的长短以垅高为度。驰名中外的“章丘大葱”,葱白达半米以上。
葱是一种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甚多:“一名菜伯,一名和事草,一名鹿胎,一名花草。”(《本草纲目》)其中尤以“和事草”之名妙雅,言其在中国菜的烹调中专司和味一事,虽一般用量不多,然多取其味也。
济南章丘大葱,号称“葱王”。生长快,茎长而粗,葱白肥大脆嫩,生食还有清甜的味道。“大葱蘸面酱”,能够成为山东独特的饮食习俗,是有原因的。吃“烤鸭”自不必说,许多山东名菜,如锅烧肘子、炸脂盖、清炸大肠……都少不了生大葱。大葱又常作鲁菜中的主料,鲁菜名馔以葱命名的“葱烧海参”取大葱为主料,同海参合而烧之,葱香浓郁,软糯柔韧,是鲁菜的特色名菜之一。
英国文学家罗伯特在谈到欧洲人的饮食习惯时说:“没有洋葱,烹调艺术将失去光彩。一旦洋葱从厨房里失踪,人们的饮食不再是一种乐趣。”山东人嗜大葱的程度,比欧洲人吃洋葱有过之而无不及。
“糖醋黄花鱼”的由来
烟台开埠以后,烟台港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最繁忙的货运码头之一,国内外船只川流不息,八方人员蜂拥而至,商号店铺鳞次栉比,洋货国货琳琅满目。在此背景下,烟台餐饮业异常繁荣,饭店、餐馆应运而生,梅兰阁饭庄便是当时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生意最为火爆的饭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