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缺失的心理课
26983600000003

第3章 基础课——性相近,习相远(2)

无论是鸡尾酒会中的人,还是森林大会中的鸟儿,他们都在听想要听的内容。名字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关键词一样的存在,因此会被听到,其他关乎自己的事情,或者本身感兴趣的事情同样能被听到。就像一个看集体照的人,他一定首先看到自己在照片中的位置和样子,然后再去寻找其他关心的人。

从这一点上来说,人们的注意力从来都是选择和自己相关的、熟悉的信息。当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心中,就会影响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和采取行动的模式。就像是恋爱中的人一样,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就高高挂起,一旦和自己的恋人有关,一定会马上敏感起来,甚至于失去了客观的判断。

你比爸妈聪明吗——弗林效应

许多年轻人在做了父母之后,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好像孩子比父母要有天赋。他们在玩电脑、打游戏方面,不管是多么复杂的程序或游戏,都能得心应手。因此,父母常常感叹说:“真是一代比一代强啊!”

这话听起来像老生常谈,却也有它的科学道理。一位名叫弗林的教授就证实了这一说法。

詹姆斯·弗林生在美国,后在新西兰的高校任教。作为一名政治科学教授,为了反驳“黑人是先天智力低下的”这种具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观点,弗林开始研究人类的智力,用多年的IQ测试结果证明这一说法的不正确。

在连续30多年的时间里,弗林跟踪美国军队的征兵记录,因为参军的年轻人都要接受IQ测试。根据多年的研究,弗林发现,当黑人和白人同样接受教育后,他们之间的IQ差距也在慢慢减小。同时,他还证明,每一代年轻人总是比上一代年轻人取得更高的IQ分数,在36年间,美国年轻人的IQ平均指数提高了14个点。同时,他对21个国家的年轻人进行了IQ测试,几十年后,他发现,人类的智商一直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十年就会提高3到5分。这一趋势后来被命名为“弗林效应”。

过去多年的测试中,人类的智商在不停地上升,但是女性始终落后于男性,有时候相差多达5分。根据最新结果,2012年,女性的智商得终于超过男性。弗林说:“男性与女性在过去100年中的智商得分不断上升,但女性上升得更快,这是现代化的结果。我们的大脑要不断适应现代世界的复杂性,这促使智商提高。”

不过,他这种支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遭到了“遗传决定论”一派的质疑。这个效应是否对所有人有效?或者说,对于得分最高的那5%的人是否有效?

毕竟,弗林效应解释的对象主要是正态分布曲线左边的人群,也就是说,那些原本得分低于平均分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食物的充足、教育和医疗制度的改善能够帮助低智商的人群提高IQ水平。然而,当社会问题不再成为年轻人智商发展的障碍,比如在英国、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里,弗林效应是否会因此失效呢?

除此之外,也有人对弗林采用的智商测试提出了质疑。在美国,智商测试不仅仅是衡量一个人智商高低的问题,更多时候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工具。命运的不同,来自于法律。

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不可以对智力迟缓的人进行处决。因此,衡量一个人是否“智力迟缓”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智商测试70分是一个衡量的标准,70分以下的死囚可以被看做智力迟缓而免于死刑。不过,如何判定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1998年,弗吉尼亚州的一名男子因为抢劫谋杀了一名军官,被法院判处死刑。后来,心理医生对其进行智商测试,结果他的IQ只有59,属于轻度弱智。因此,这名男子被免于死刑。

同样在弗吉尼亚州,一名杀死丈夫和继子的女子被判处死刑。因为她的智商测试得分是72,她失去了豁免的机会。

可是,智商测试的题目、被试本身的状态和测试题的设置都会影响结果。如果被试当天的心情不好,或者紧张、缺乏自信等,都会影响这个人的测试分数。尤其是当测试结果影响生死时,大多数人都无法有效完成。另外,分数在转化过程中,还会使得许多人的能力被夸大,从而走向两个极端。

虽然弗林的结论引起了争议,他采用的测量工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质疑,然而,另外一个“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或许能帮助父母找到儿女比自己更聪明的原因,或者能够帮助年轻的爸爸妈妈将自己的宝宝培养成更聪明的孩子。

假设,遗传基因只给一个孩子提供了1%的优势,比如让他在身高上占据了优势。这个优势会让这个孩子爱上篮球,并且在学校中遇到优秀的教练,从而提高篮球的技艺。当他在打篮球这件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正面引导后,他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最终他可能会打入NBA。

再假设,这个孩子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和他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弟弟身上也带着1%的遗传优势——身高。然后,弟弟和哥哥进入了完全一样的良性循环,最终也进入了NBA,成为了出色的球员。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两个球员来自完全不同的环境,但是他们那一点点的优势得到了环境的全面支持,从而令他们与其他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优势。可以推论,当微小的遗传差异在环境中慢慢放大,就有可能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

由此可见,对于父母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孩子先天优势有多明显,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父母能否将孩子的遗传优势发掘出来,并不断强化。哪怕只有1%的优势,也能够成为智力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

“24/7”生活方式——不眠的世纪

徐慧是一个典型的上班族,每周五天,朝九晚五,坐在办公室里过着重脑力劳动的生活。然而,表面光鲜亮丽的小女子,每天的大脑都是昏昏沉沉的。在办公室里,她和同事谈论的唯一话题就是“睡觉”。

“谁抢走了我的睡眠啊?我要睡觉!”因此,她成了公司里公认的“教(觉)主”。

其实,不止徐慧如此,公司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模样。早晨睡眼惺忪地来,晚上筋疲力尽地走,每一天重复如此的生活。可是,到底是什么抢走了他们的睡眠,让上班族每天带着没睡醒的大脑去上班呢?看看徐慧每天的行程安排就一清二楚了。

每天5点下班,徐慧会先和朋友出去吃饭,逛街,兴致好的话还会到KTV唱两个小时歌。9点半,徐慧拖着一副疲惫的身躯和高度亢奋的大脑回到家中。打开电脑,继续处理白天未完成的聊天或者周末约会计划。和朋友抱怨了一通白眼的上司和难缠的客户之后,刚要去洗澡,却接到两个同样需要“倾诉衷肠”的好友来电。将从朋友那儿听来的安慰人的话重复了一次,抚平朋友受伤的心后,快11点半了,洗澡睡觉。

手忙脚乱地收拾一通后,发现白天在网上看好的衣服还没付账。

到网上商城逛一圈,又发现了更好的款式,于是徐慧继续浏览网页,挑啊挑,选啊选,还没决定在最后选中的三件中买哪件,时间已经1点半了。徐慧心想:“不着急,明天接着选。”于是她放下电脑,马上睡觉。

可以预想,第二天早上的起床肯定又是一番艰难的挣扎。

如此的生活每天继续,因此她的私人时间永远不够用,她的睡眠时间永远太短。她总是还没有唱得开怀,就要准备回家了;还没有玩得尽兴,就到时间上班了。她常说:“一天24小时太短,36个小时还差不多!”

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像徐慧这般,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他们希望凌晨两三点也有地方吃饭、聊天、玩游戏。于是,很多商店都开始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无论白天或者黑夜,超级市场、自动提款机、加油站、餐馆、便利店,都在为这些人准备着。由此,人们进入了“不眠的世纪”,按照“24/7”的生活方式安排每天的日程。

在这个“24/7”世纪里,每个人都像机器人一样,一天24小时都清醒,一周7天都很亢奋。技术的疯狂让人们的生活永远处在紧张的状态:5个工作日中,只有一天能正常地吃晚饭,其他时间都只能拿高脂肪的快餐填饱肚子;回复私人电话的唯一时间是在上班或者下班的路上,而且是在嘈杂的人群中,将电话紧紧地贴在耳朵上,大声对着话筒喊叫;每晚的睡眠时间从来不会多过5或6个小时,因为需要熬夜赶工、网上购物或者安排自己的个人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很多人永远睡不够,很多人永远在追求,很多人过得不快乐。生活的匆忙让太多人处在一种超负荷的压力状态下,没有休假,没有悠闲陪伴孩子的时间,没有机会和好友打一场痛快的羽毛球,没有时间和爱人认真地谈心,了解彼此的内心变化。先进的技术让人和人在任何时间都能打电话,在家里、在路上、在宾馆里,甚至身在国外。然而,人们又有多少时间侧耳倾听,又有多少耐心认真地对待生活呢?

“24/7”世纪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痛苦。然而,如果让某个人减掉了这种超负荷,比如禁止别人在吃饭的时间打电话过来,晚上回家后不查电子邮件而去做瑜伽;减少晚上吃快餐的次数而享受一顿悠然、从容的晚餐……似乎又很难。相信,很多人都无法摆脱这种“失去平衡”的状态。

就徐慧来说,如果要求她不和朋友讲两个小时的电话,去看两个小时的书;放弃网络商城里花样繁多的商品,周末去商店认真地挑选;放弃深夜唱K歌的疯狂和欢畅,将身体平放在床上,做安静的冥想,相信她给出的答案一定是“NO”。这就是“24/7”生活的可怕之处,它让所有人过得那么辛苦,却没有人愿意为了快乐、舒适,或者那么一点点的悠闲时间而放弃它!

露西到医院体检时,医生说她的身体有些超重,需要控制饮食。

露西歇斯底里地对着医生喊:“住口!我每个星期锻炼四次,怎么可能超重呢?”医生并没有为病人的愤怒而生气,冷静地告诉她,“那是肌肉的重量。”露西心想,我又不是在健身房高负荷锻炼,只是每天做些体操和跑跑步而已,难道这样也会变成施瓦辛格的样子?医生看出了她的疑惑,笑笑说:“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过了很长时间,露西终于想明白了,她是因为压力太大,生活方式不当导致的肥胖。露西的工作很忙,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而她应对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方式就是看电视。每天的8点到11点,她有时需要处理公司的电子邮件,有时需要处理家庭琐事,自从妈妈搬来和她一起住之后,她的琐事开始成倍增长。妈妈生活很不幸,露西则更不幸地成为妈妈的发泄目标。于是,这段时间内,露西根本没有时间看电视。

到了睡觉时间,露西躺在床上,觉得紧绷的身体终于得到了放松。

于是,她打开电视机,想要轻松一下再睡觉。可是,她的电视有一百多个频道,她换来换去,即使每个频道花上一分钟,她的睡眠时间也已经非常有限了。然而,露西依旧停不下来,她试图通过看电视消除生活上的压力,结果却适得其反。

她将这些情况报告给医生之后,医生给了她一些建议,事实证明医生的主意都很不错。露西尽量将工作在办公室完成,以免占用私人时间,而且,她正努力改掉睡前看电视的习惯,虽然有两个节目依旧是她必须看的,至少她不会将所有的电视频道都翻一遍之后才意识到“该睡觉了”。现在,她在床上摆上了舒服的枕头,将卧室当作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地方。她的睡眠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再也没有堆积如山的电子邮件等着她回家处理,也没有多余的脂肪影响着她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