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玩具可以带给受伤的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质地柔软、手感舒适的动物或卡通玩具是很多小朋友情感倾诉的对象,他们会将这类玩具视为心理上的依靠和情感上的安慰。久而久之,会让孩子重新找回内心的积极情感,满足被爱的需求。
其次,玩具可以给脆弱的心灵提供一个避风的港湾。当孩子们手里捧着、怀里抱着自己喜欢的玩具时,他们会在这种触摸和拥有中感到踏实和舒适,满足爱与被爱的情感需要。尤其当他们抱着玩具入睡时,会觉得安稳,犹如躺在一个避风的港湾里一样。
再次,玩具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儿童拥有了一件玩具,该玩具可以被他们拿着、抱着和保管着,这个过程可以促使孩子的心平静下来,将对伤害的关注转移到玩具身上。身边的人还可以帮孩子给玩具起一个名字,然后教孩子如何去照顾它,并以这种方式启发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对玩具的认同感。
最后,玩具还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有心理创伤的孩子在情绪上是不稳定的,他们很容易烦躁,也容易压抑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性格孤僻的孩子。当他们与玩具进行接触时,触碰到柔软的娃娃会使其慢慢平复下来,当娃娃成为孩子倾诉的对象时,他们也就不会很压抑了。
第四节 灾后丧亲者的心灵重塑
一、案例
案例一:
陆女士是一位50岁的中年妇女,2008年的汶川地震夺去了她23岁的儿子,而五年后的雅安地震又夺走了她17岁正值花季的女儿。
早在汶川大地震那年,陆女士只身在外打工,得知家乡出现地震时,她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但没有人接,于是她立即坐上了回家的车。回到家才发现房子并没有出现任何裂痕,全家人也都平安无事,她舒了一口长气。
但她的儿子陆林旭当时尚未赶到家,直到傍晚六点下班,他才骑着摩托车往家里走,却不幸被余震的颠簸击倒,摩托车撞到马路牙子上,后又被弹回来,陆林旭就被这弹回来的摩托车给砸到了胸口,内脏完全震碎了。当一家人都在感激上天没有让他们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时候,儿子的死讯却从天而降,陆女士失去了儿子,儿媳也失去了丈夫,那个只有两个月大的小女孩青青也从此失去了父亲。
之后的五年时间,一家人想起陆林旭还是会觉得心痛,尤其是陆女士,她经常看着儿子的照片哭泣,时常在梦里梦到儿子回来了,每当她即将要崩溃的时候,女儿小宇珊是唯一能够让她振作起来的力量,她会想:女儿还陪着我呢,我不能倒下,倒下了女儿怎么办。在女儿面前总是微笑的她,其实一直都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
但即使陆女士不愿在女儿面前表露真实的情感,小宇珊还是很理解母亲,她悄悄地在日记中告诫自己不能哭,要成为母亲的支柱。她平时很懂事,经常逗母亲开心,还变着花样给妈妈做好吃的饭菜,学习也非常努力,放学后从来不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出去玩耍,即将升高三的她在年级中排名第14名,她和妈妈说过,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一所好的大学,毕业后做英语老师。陆女士虽然不能走出丧子之痛,但在女儿小宇珊的身上,她看到了希望和慰藉。
然而,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人们无法预料的,当年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儿子的陆女士,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五年之后她将再次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雅安地震的前天晚上,小宇珊还拉着母亲的手说第二天是周末,想多睡会儿,让妈妈不要太早叫醒自己。结果,清晨时分,陆女士和孙女青青早早就起床了,她在照料自己的报刊摊,孙女就在她身边;不久,大地摇晃了起来,在剧烈的颠簸中,她吃力地跑到自家楼下拼命地大声喊叫,希望叫醒还在睡梦中的女儿和媳妇。后来,陆女士的媳妇穿着睡衣从二楼的窗口跳了下来,而女儿却没有出现。
直到几秒钟后,楼房塌陷,二楼倒下去了,砸到一楼的地面时升起一股黄灰色的烟尘。也就在那一瞬间,陆女士的心也沉了下去,她知道女儿没了。
后来邻居们纷纷前来帮忙,希望找到被倒塌的房屋压住的宇珊,但余震不断,人们只好放弃,情绪激动的陆女士被大家强行拉住了。最后,赶到现场的武警救出了小宇珊,身上覆满了灰尘,依稀可以看得清她还穿着睡觉时候穿的白色背心和内裤;但她的身上一点血都没有,只有嘴角部位有微微的血痕,表情很安静,像是在睡觉一般,唯一不同的是没有了呼吸。陆女士嘴里喃喃地念叨:“和她哥哥一样,没有流血……”
现年50岁的陆女士,只有一儿一女,现在他们都被地震夺走了性命,她坐在角落里欲哭无泪。这位母亲还未从失去儿子的悲痛中走出来,女儿又接着离开了,这对她的打击究竟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案例二:
在汶川地震中,当时有一个15岁的小女孩,大家都叫她小星蕊。她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父母,这也就意味着,她今后就是一个孤儿了。但她却出乎意料地坚强,没有人看见她流泪,只是强烈要求去灾民安置点当志愿者。前往地震灾区的心理工作者李敢注意到了她,虽然小星蕊在人前确实很坚强,愿意去帮助别人,甚至近乎疯狂,事实上正是这些掩盖了她内心的痛苦,而等这一切都过去了,必须单独面对一些问题时,小星蕊的心理问题就会立马显现出来。
他认为,即便她现在是化悲痛为力量,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这并不是说她没有悲伤,这种悲伤的转化在生活回归正常后还是会爆发,甚至还具有更强烈的破坏性。所以,必须要帮助这个小女孩,不然后果会不堪设想。
但当李敢主动接触她并要求和她谈谈时,小星蕊却赶紧说自己很忙,并强调自己心理没有问题。这句话将李敢拒之于门外,但小姑娘的眼睛却在瞬间湿润了,这一细节被李敢发现了。在之后的几天内,他还发现,小星蕊都在避免与别人对视,不愿意和任何人有眼神交流。
这位心理工作者凭借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打动了小星蕊,那天,他拿着一块巧克力和一只史努比的毛绒公仔,当他把它们送给小星蕊时,女孩的眼神里透出了感激,因为那是她在灾后第一次收到自己喜欢的礼物。李敢从女孩的眼神中读出了信任。
在后来的聊天过程中,李敢告诉女孩,帮助别人当然是正确的,但帮助别人并不意味着自己就不需要帮助。他还告诉小星蕊,自己在一开始从事这类工作时,就一直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而且他需要情感的宣泄,所以在看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就连续哭了四五次。就这样,小星蕊在他的诱导下,渐渐放下了戒备心,最后终于哭了起来,在那天的两个小时的谈话过程中,女孩总共哭了七次。
也是因为这次的谈话,女孩渐渐开始敞开心扉,不再压抑自己。
案例三:
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夺走了马某正在读小学的儿子,那年她33岁,和其他的丧子母亲一样,马某感到悲痛和绝望,总是想着“为什么我还活着?”“为什么要儿子走?”她每天都活在自责和思念中,对她而言,地震带走的不仅是她最爱的儿子,还有她下半生的精神寄托。好在马某在丈夫的鼓励下,接受了心理治疗,经过一年的治疗和恢复,她渐渐接受了事实,并愿意再孕。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马某和丈夫决定采取试管婴儿,但马某已经是高龄产妇了,在得知自己成功怀孕后,她在之后的100天里每天都要坚持打保胎针,分娩时也危险重重。
这个小生命的降临给马某一家带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家中开始充满笑声,夫妻俩常常注视着他,觉得他像极了他的哥哥,只不过在小家伙熟睡之后,马某和丈夫静下心来,还是会想起在地震中失去的大儿子。在一次参加活动时,马某抱着小儿子出现在人群中,脸上洋溢着欣喜而知足的笑容,如果在不了解她的故事的人眼里,她完全就是一个幸福的母亲;但在提到他的大儿子时,马某脸上会立即显现出内疚的神色。
她说,在大儿子读书的时候,她就经常逼着他补习,几乎不给他玩耍的时间,现在觉得非常对不起孩子……然后她又自动将话题转到现在的小儿子身上,说今后会给他一个欢乐的童年,不再那么严格地要求孩子了,即使他长大后没有出息,也没有关系,只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地长大。
而心理医生建议,活在自责中的父母很容易将这种情绪转移到下一个孩子的身上,导致出现溺爱或过度管束等,这都是不可取的。所以,为了给现在的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父母还是应该试着放下心中的歉疚。
和马某有类似经历的还有蒋某,同样在地震中痛失爱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与丈夫差点就跟随女儿而去,后来在亲友和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顺利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并开始接受和面对现实。在医生的建议下,夫妻二人也开始互相鼓励和支持,不再有抱怨和指责,当负面情绪浮出水面时,他们会不约而同地为对方打气,并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对方。
之后,为了给这个失去爱女的母亲鼓励和帮助,父母和姐妹兄弟都住到了一起,家人互相鼓励和扶持,加上姐妹家的两个孩子活泼可爱,蒋某虽然也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家人的包容和理解总是能够将她的愤怒和烦躁安抚下去。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姐姐也一直协助她做心理辅导。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蒋某就再次怀孕了。
灾难总是无情的,但人有情,所以,不管是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亲人,还是失去了美好的家园,只要还活着,每个人都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心灵重建之路。
二、灾后丧亲者要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在重大灾难面前,尤其是面对毁灭的家园和逝去的亲人时,也许很多人都会喊出:“不要哭,要坚强!”的口号,但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只有哭出来才能减轻压力,才能宣泄压抑的情绪。那么,在灾难中丧亲的幸存者们要如何面对亲人离去的事实呢?
心理学家认为,一般情况下丧失亲人之后,当事人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的心理反应:
一是休克期,当事人在该时期内可能会出现情感麻木的状态,否认亲人离去的事实。
二是自责和埋怨期,当事人会自责和内疚,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救出亲人,并且对灾难产生怨恨和愤怒的情绪。
三是抑郁期,当事人会觉得情绪压抑、低落,不愿意见到任何人,更不愿与人交流,丧失子女的家长会害怕见到与自己子女年龄相仿的孩子,失去父母的孩子也会害怕见到和自己父母相貌、衣着类似的人。他们常常在夜间做噩梦,感到万念俱灰。
四是心理恢复期,当事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修复和专业心理辅导者的介入治疗,逐渐恢复心理健康,开始去适应新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丧亲者自己也要学会自我调适,适当地表达和发泄内心的情感,可以哭泣,也可以倾诉,还可以尝试使用写信的方式释放情绪,同时也要主动寻求其他家人和友人的帮助。此外,面对死去的亲人,很多人在哀痛之余或许还会深深自责,在大脑中反复想象着,如果当初自己如何如何,也许亲人就不会离去,越想越自责,越难以原谅自己。
所以,丧亲者要明白,出现这种情绪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不每天刻意地去想这些事,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痛苦在一个月之内就会慢慢缓解。如果一个月之后还是难以消除这种负罪感,就需要求助于心理医生了。
心理学家建议,丧亲者要学会帮助自己,不要失去希望,试着去适应逝去亲人不在的生活,重新扮演一个新的角色,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分的睡眠,做一些锻炼;保证基本的饮食规律。要试着去表达,而不要刻意隐藏自己的感觉和情绪,不要去逃避谈论事实,也不要逼着自己去遗忘痛苦,最好是找一些要好的朋友或家人,大家在一起共同分担痛苦。如果内心有恐惧,要寻找合理的发泄途径并大胆地表达出来,切忌酗酒和抽烟。
心理学家认为,针对丧亲者悲伤的心理调适需要完成四个任务,即接受残忍的现实、经历一段痛苦的过程、重新适应逝者不在的环境、把情绪和注意力重新投射在新的依附关系上。
要完成这个过程,不仅需要丧亲者自己的努力,也需要身边的人给予支持和帮助。心理学家认为,能够承担起该责任的人必须要取得丧亲者的信任,双方关系融洽,沟通顺利。在相处的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帮助他们逐步认识、面对和接受现实;在倾听他们表达的过程中,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接受,不要随意打断和阻止他们,把自己的看法和需要暂时隐藏起来,不要急着下结论,不要做任何评价,也不要回避他们的任何问题,协助丧亲者去发现、接受与表达悲伤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复杂的情绪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