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6993800000053

第53章

这种说法流传已久,但是在 1965年北京进行城市建设时,得到了否定。当年,北京修建一号地铁时,这处“公主坟”墓园是必经之地。经文物部门挖掘考证,该墓埋葬的并不是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孔四贞,而是清代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即嘉庆的三女儿庄敬和硕公主与四女儿庄静固伦公主。也就是说,位于北京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与西三环交汇处的这处最有名的北京公主坟里葬的就是清朝真公主。

由于清政权建立者是满族,清朝的公主名称也与汉族不同。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年)开始仿效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固伦”满语意为天下、国家、尊贵、高雅;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和硕”,满语,意为一方。“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

考古学者发现,公主坟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庄敬和硕公主,嘉庆帝第三女,母嘉亲王侧妃刘佳氏,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十七日生。嘉庆六年(1801年)十一月嫁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索特纳木多布济,受封庄敬和硕公主。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十二日去世,年 31岁。她没有为丈夫生下儿女,过继了一个养子,就是后来著名的一代豪杰僧格林沁亲王。

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第四女,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七月九日。嘉庆七年(1802年)封为庄静固伦公主,她于嘉庆七年(1802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 28岁。两位公主均死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前后相距仅两个月,因此葬在了一起。据《文史资料选辑》、《北京名胜古迹辞典》记载,经文物部门考古挖掘发现,该墓虽被人盗过,但墓穴内仍存有蒙古刀、兵器、珠宝、丝绸、怀表(清代中期才有怀表产品)等。历史文物证实,这里埋葬的正是庄敬与庄静两位真公主,而不是赐封的汉族公主孔四贞。

至于孔四贞的墓地到底在哪里呢?这仍是个谜。如今,公主坟早已没有坟墓,到处都是现代都市的气息,叫卖声、汽车声、建筑声压倒一切。这里的名字属于历史,或许这也是老北京尊重过去,保留文化底蕴的独特形式吧!

光绪帝为何比慈禧早一天死去?

光绪皇帝载湉生于 1871年 8月 14日,卒于 1908年 11月 14日,在位 34年,享年 38岁。载湉是醇亲王的儿子,慈禧太后的外甥、内侄。登基时只有 4岁,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 16岁时亲政。亲政期间内试图改革,任用康有为变法维新,最终不敌守旧派及其后台慈禧太后,被软禁瀛台,整整过了 10年的幽禁生活。1908年 11月 14日傍晚,光绪皇帝驾崩。就在光绪死去的第二天下午(只相差 20小时),他的母后及政敌、操纵晚清政权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也死在中南海仪鸾殿内,终年 74岁。人们普遍认为,年纪轻轻的光绪反而死在 74岁的慈禧前面,而且只差一天,这不是巧合,而是处心积虑的谋害。

有人认为是慈禧太后害死了光绪皇帝。在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以及徐珂编写的《清稗类钞》中就是持这种观点。光绪皇帝从小就在慈禧的淫威下长大。光绪长大之后,也没有什么自由,虽然名义上是个皇帝,但实际上朝政都把持在慈禧太后的手中,自己根本不能做主。百日维新又使得他与慈禧的关系更加恶化,以至于被软禁起来。慈禧在临死之前,自知自己将要不行了,害怕光绪帝在她死后会重掌朝政。于是,便下诏安排好嗣君后,派人将光绪帝害死。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害死光绪皇帝的是李莲英而不是慈禧。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和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书,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莲英等人,平日里仗着主子慈禧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他们怕慈禧死后光绪********,对自己不利,就先下毒手,在慈禧将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

末代皇帝溥仪《我的前半生》一书则认为是袁世凯毒死光绪。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帝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又说: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太后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了毒,将光绪毒死。

还有一种说法是光绪皇帝并不是被谋杀的,而有可能是死于遗精过度。学者们通过分析档案馆所藏的清宫脉案中光绪皇帝的病案,发现光绪皇帝自幼多病,且有长期遗精病史,身体素质甚差。光绪帝自己所写的“病原”中也说:“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冬天较甚……腿膝足踝永远发凉……稍感风凉则必头疼体……其耳鸣脑响亦将近十年……腰腿肩背沉……此病亦有十二三年矣”。光绪帝成年以后,依然是经常的生病,据光绪二十五年正月初二日的“脉案”记载:“皇上脉息左寸关沉弦稍数,右寸关沉滑而数,两尺细弱,沉取尤甚。面色青黄而滞,左鼻孔内肿痛渐消,干燥稍减,时或涕见黑丝……进膳不香,消化不快,精神欠佳,肢体倦怠……下部潮湿寒凉,大便燥结,小水频数,时或艰啬不利等症。本由禀赋虚弱,心脾久虚,肝阴不足,虚火上浮,炎及肺金,木燥风生而动胃火使然。”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初九,御医曹元恒在《脉案》中写道: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十分严重。看来光绪皇帝的病并非是一日所得,而是从小就留下了病根子,并逐渐变得越来越严重。据曾经为光绪皇帝看过病的江苏名医杜钟骏说:“我此次进京,满以为能够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来,徒劳无益。不求有功,只求不出差错。”由此可见,其实医生们料定光绪的病早已是不治之症。并非是野史上所说的光绪帝平时没有得病的迹象,突然暴死。按照脉案的记载,光绪皇帝应该是久病而死。

2008年 11月,在用法医学的方法历时 5年研究之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会,正式宣布其死于急性砒霜中毒。科学家在对光绪皇帝的遗留头发进行化验后发现光绪头发有两处砷含量明显异常,最高值竟是普通人的 2404倍。为了验证光绪的头发砷含量是否确属异常,研究人员分别提取了隆裕皇后、一名清代草料官以及当代人的头发样本分别进行同时代、同性别、同环境发砷检测。结果表明,光绪的几处头发截段中砷含量不仅远高于当代人,也分别是隆裕皇后的 261倍和清代草料官的 132倍,确属中毒。而且研究也证明,光绪皇帝属于急性砷化物中毒。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光绪身上的三件内衣均不同程度地腐烂,胃区、系带、领肩处含砷量都高于其他部位,从尸体特殊部位看,衣物上掉落的残渣(胃肠内容物)的含砷量极高。这说明,大量的砷化物曾存留于光绪尸体的胃腹内,并在尸体腐败过程中向外多角度扩散。那么置光绪于死地的究竟是何种砷化物,其总量又是多少呢?为此,研究人员用小白鼠做模拟实验,发现光绪头发、衣物等遗物上的砷化物由砒霜生成。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光绪死前摄入的是砒霜。

研究人员测算发现,仅光绪头发残渣和一件衣物及残渣中的砒霜含量就高达约 2015毫克,而正常人口服砒霜 60~ 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至此,研究人员终于解开了光绪死亡的谜团——光绪系砒霜中毒死亡。

至于是谁在幕后主使了这件事,那或许只有当事者本人才知道了,而光绪皇帝和我们一样,永远不知道是谁如此心狠手辣地在背后向他下了手……

曾国藩手握雄兵百万为何不称帝?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刚 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但曾国藩并非一路官运亨通。在咸丰元年(1851年),志得意满的他上书《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谏讽咸丰皇帝处理政事流于琐碎、文饰与骄矜之风,皇帝气得把奏章甩到地上,曾国藩差一点被杀头。

1851年太平军起义爆发,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的母亲去世,曾国藩回到家中为母亲守丧。当时太平军横扫湘鄂,形势严峻,朝廷下了要他帮办湖南团练的谕旨。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其家乡,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而正是这支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曾国藩也被清王朝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至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一生功过,让人争论不休。他率领湘军在 1863年攻下南京后,可以说已经控制了全国最大的军事力量,就军事实力而言,他比清政府已经超出了很多,若曾国藩振臂一呼,也许就可以从满族人手中夺回统治权,而且曾国荃、彭玉麟等十余名湘军大将也曾联名上书对曾劝进。曾国藩手书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表示自己无意造反。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不造反?他又是如何表明自己心迹的呢?

曾国藩不造反的最大原因是他脑中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他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操练兵马的目的相当明确:一是保卫明学理教,二是保卫地主阶级的利益,三是保卫清朝廷。他的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曾国藩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知识分子。他认为“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认为“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这些是他成为晚清中兴名臣的思想基础。

其次,清政府对曾国藩早有防范。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曾国藩打下岳州府,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朝廷只赏他一个三品顶戴。曾国藩那时已经是二品官,创立湘军,打下岳州府,立了很大的功劳,朝廷反而给他三品官的赏赐。咸丰四年八月打下武汉,朝廷首先一道命令,叫他代理湖北巡抚。有大臣密奏“匹夫一呼百应,非朝廷之福”,于是,只有七天,朝廷将刚刚封曾国藩的湖北巡抚撤掉。然后给他一个兵部侍郎衔。其实这个官职对他毫无意义,多年前他即官居此位了。

湘军攻陷天京后,清政府不允许曾国荃八百里红旗报捷,继而又赖掉咸丰帝“取江宁者封王”的许诺,只给了一等侯的爵位,同时还追究幼天王洪天贵逃脱的责任。并且在天京周围布下满蒙重兵,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骑兵部署。

曾国藩像

在中原河南腹地,这支部队不同于八旗兵,战斗力极强,监视东南,也使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湘军内部,李鸿章淮军势力早在太平天国未灭之前就独树一帜了,左宗棠自立楚军。打下天京后,湘军士兵人心思归,他们的战斗力受到了很大削弱。很重要的一点是外国在华势力决定扶持清政府,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曾国藩深知外国坚船利炮的威力,一旦起兵而得不到外国势力的支持,势必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为了消除朝廷的戒心,曾国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表明自己的心迹。他先是把攻陷天京的功劳归之于先帝、太后和朝廷,归之于共同作战的友军。他在给朝廷的报告、给别人的信件中,反复讲到这个事情,说这是朝廷里太后的功劳,军机处的功劳,朋友们的功劳,我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并且动员牢骚满腹企图反叛的九弟辞职回家养病。他还请示朝廷,要求大量裁减湘军,在得到批示后,他将90%的湘军裁掉。湘军成立初期,因为没有军饷,于是他们沿途设卡,靠收买路钱来保证军饷,攻陷天京后,曾国藩立即裁撤厘金局,不再为湘军自谋军饷。就这样,曾氏及其代表的湘军集团,较为平安地度过了表面风光、内里危机四伏的政治险滩。

曾国藩的这一抉择,在客观上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强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攻陷后,尚有余部 30万人活动于各地,北方的东西捻军方兴未艾。在国内****频仍,国外列强环伺中华,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际,如果曾国藩趁机称帝,战乱又起,中国的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又会经历更多磨难,人民会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可以说曾国藩正是凭着自己的文化底蕴、道德原则和政治智慧在人生功名道路上做了一次智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