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最新升级版)
26993800000009

第9章

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 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放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成为中国诗歌文学的起源之一。公元前 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纪念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关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原因,历来有诸多说法,却都相差甚远,恐怕是因所选择的分析角度不同所致,总括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是以身殉国。这一种说法,以清代学者王夫之和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为代表。他们认为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先秦采用分封采邑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就亲疏有别地分封到不同地方当诸侯,诸侯又按照同样的方式把国家分给不同的大夫。楚国和其他诸侯国有点不同,国君和周天子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其他诸侯只能称“公”、“侯”时,楚国国君就能自称为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的称号。楚国的君臣同样有这种关系,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认为,屈原所以写下著名的诗章《哀郢》,是由于哀叹郢都的陷落,宗庙社稷成为荒丘废墟,人民流离失所,楚顷襄王不能拼死抵抗秦军,楚国灭亡指日可待。据此,现代的屈赋研究者大都认为,屈原投江是因为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不忍亲眼目睹国家灭亡,故而投江殉国。郭沫若在《屈原考》中写道:“就在郢都被攻破的那一年,屈原写了一篇《哀郢》……他看不过国破家亡,百姓颠沛流离的苦状,才悲愤自杀的。”他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写道:“屈原的自杀,事实上是殉国难。”

还有一种说法是屈原以死谏楚王。持此说的人认为屈原看到楚国“党人”横行,百姓看不到希望,朝中没有忠良之臣,国家没有抵御外敌的力量,楚国将面临亡国大祸。满怀救国大志的屈原却遭谗言而被流放,报国无门的他没办法身谏楚王,哀叹报国之志无法实现。绝望的屈原决心以死来震醒昏君。屈原在《离骚》篇末有“吾将从彭咸之居”。彭咸是殷朝有名的贤士大夫,他曾忠心劝谏国君,遭到漠视,最后愤然投水而死。由此看来屈原之死是“尸谏”,是向彭咸学习而来的。

最近,有人对屈原的死提出了新的看法,那就是,屈原并非死于自杀,而是被谋杀。屈原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理想的诗人,他写过大量的情诗,其中《湘夫人》是其中之一。

研究这篇文章,我们通过屈原谦卑的态度判断,“湘夫人”拥有很高的地位,而且超过了屈原本人,很可能是一个王室成员;“湘夫人”有着惊人的美貌;“湘夫人”是位已经出嫁的、受道德礼教制约的女人,她不能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跑到荒郊野外与其秘密幽会。而标题“湘夫人”中的“湘”代表楚国,“夫人”就是妻子。对照王宫里的所有有身份的女人,符合“湘夫人”这四个特征的只有楚怀王的宠妃郑袖。

屈原与怀王宠妃的暧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他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公元前 296年,楚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了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楚人正式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耐人寻味的是,心灰意冷的屈原闻听此讯后却禁不住的欢欣鼓舞、欣喜若狂。因为屈原相信他的老情人“湘夫人”会想尽办法说服顷襄王,让他重返京城,再握权柄。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绑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而流传至今的赛龙舟和包粽子是不是也在暗示当时的追杀情景呢?用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

当然屈原死于谋杀这一说法并没有切实的依据,只是一种猜测,但是谁又能说这种猜测完全不可能是历史的事实呢?

勾践“卧薪尝胆”是真是假?

众所周知,在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越国在一次战争中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山上,不得不向吴王夫差屈辱求和。从此,越国臣属于吴,受到吴国的控制,越王勾践还到吴国宫廷中服了 3年的劳役,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勾践被吴王赦免归国以后,力图报仇雪耻。为了不忘亡国的痛楚,激励自己的斗志,他在屋中吊了一个苦胆,出来进去、起立坐下、吃饭睡觉时,都要尝一尝苦胆的味道;他疲倦了要休息时,不用床铺,不垫被褥,而是把硬柴叠起来睡在上面,以使自己的筋骨感到疼痛。经过这样十多年的磨炼,再加上各项措施的得力,越国终于灭了吴国。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然而关于越王勾践是否真的曾经卧薪尝胆,在史学界却是众说纷纭……

在浩繁的历史典籍中,《左传》和《国语》是现存最早的记载吴越争霸和勾践事迹的历史典籍,而且距当时的历史较近,其中记载的史实也较为可信,因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在这两本史籍中,都没有讲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行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这么一段话:“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司马迁的话是非常明确的,勾践确实有“尝胆”的行为。但“卧薪”呢?司马迁笔下的“苦身”是不是就是指的“卧薪”呢?司马迁并没有给出更为详细的交代。东汉时期,袁康、吴平作《越绝书》,赵晔作《吴越春秋》,这两本书虽然是专门记录关于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的历史,但它们却只是以先秦历史为基础,又加上了小说家们的荒诞想象。《越绝书》中卧薪、尝胆都未提及;《吴越春秋》中的《勾践归国外传》,也仅说越王勾践“悬胆在户外,出入品尝,不绝于口”,而根本没有卧薪之事。由此看来,在西汉的《史记》中最早出现了越王尝胆一事;而在东汉时期的史料中还没有出现卧薪之事。

苏轼在《拟孙权答曹操书》中第一次把卧薪、尝胆这两个词连在一起用。但苏轼起草这封信时带有很强的游戏性,信中的内容与勾践无关,而是设想孙权在三国平分天下时曾“坐薪尝胆”。到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曾谈及吴王夫差有“坐薪尝胆”之事。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又说:“夫差即位,卧薪尝胆。”以后,马在《左传事纬》和《绎史》两书中,都把卧薪尝胆说成是吴王夫差的事情。与此同时,南宋的真德秀在《戊辰四月上殿奏札》、黄震在《古今纪要》和《黄氏日抄》两书中,又说越王勾践曾卧薪尝胆。到明朝末年,梁辰鱼写传奇剧本《浣纱记》,渲染了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二事。清朝初年,吴秉权编了一本简易通俗的史书《纲鉴易知录》,书中写道:“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不久,又刊刻了明末作家冯梦龙写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书中也多次提到勾践曾卧薪和尝胆。这样一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也就愈传愈广了。

有些学者认为勾践卧薪尝胆是历史事实,据东汉时期的史籍《吴越春秋》记载: “(越王勾践)苦身焦思,夜以继日,用蓼攻之以目卧”。蓼是一种很苦的菜。这样,《勾践归国外传》中的话,意思就十分明显了:那时勾践冥思苦虑,日夜操劳,眼睛十分疲倦,就想睡觉,即“目卧”,但他用“蓼薪”来刺激自己,以便能够忍耐克服,避免睡觉。“卧薪”、“尝胆”分别是让视觉和味觉感到苦。由此可知,后人把“卧薪”说成是在硬柴上睡觉,是曲解了《吴越春秋》的意思,因为“卧薪”是眼睛遭受折磨而不是身体遭受折磨。这种说法的结论是:尽管后人误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但勾践确实有过“卧薪尝胆”的行为。这似乎与司马迁笔下的“苦身”之间存在若干联系。而关于勾践“卧薪”之说,却是今人误解了古人的记载,这里的“卧薪”并不是指躺在柴草上睡觉,而是用蓼草刺激自己的眼睛,使自己不至于犯困睡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卧薪”也是存在的。

勾践有无卧薪尝胆,要做出精确的考证已经相当困难了,也许这并不重要,勾践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不断学习。

美女西施死后香魂归向何方?

浣纱女西施,是众所周知的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相传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末期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南)人。“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自东汉初年《越绝书》和《吴越春秋》问世以来,范蠡访西施于苎萝村、献西施于吴王夫差以及勾践亡吴后与西施浪迹江湖的浪漫传说,流行了近 2000年。

那么,吴越战争结束后,西施真的与范蠡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吗?

对此,民间流行的说法是:当姑苏城破,吴国灭亡之时,西施的恋人范蠡匆匆来到吴宫,把西施领出,从水道进入云雾蒙蒙的太湖。后来两人结为夫妇,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远走高飞,范蠡化名陶朱公,以其雄才大略,经商致富,过着极尽人间豪华的生活,福寿双全而终。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最早见于东汉袁康、吴平的《越绝书》。里面记载说,“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唐代诗人杜牧在其所作《杜娘诗》中这样写道:“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这里的“鸱夷”代指范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关于范蠡这样的记载:“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 ”)而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认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明代陈耀文的《正杨》卷二《西施》也引用《越绝书》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明代的戏曲作家梁辰鱼在颇具影响的《浣纱记》中也说:“范蠡和西施早已定情。吴亡后,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范蠡却认为越王是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人,于是急流勇退,在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带着西施,驾着一叶扁舟,泛五湖而去。”宋代诗人张尧同诗云:“少伯曾居此,螺纹吐彩丝,一奁秋镜好,犹可照西施。”清人朱彝尊也写过这么一首诗:“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低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这两首诗说的都是范蠡和西施归隐五湖后,每天早上,西施对着青铜镜梳妆,随手将脂粉水倒入湖中,以致湖中螺呈五色。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大团圆的结局只是人们的幻想,历史上西施的真正结局是沉水而死。《墨子·亲士》就记载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死,其勇也;西施之当然也有西施是不慎落水而亡的说法,这几种说法尽管存在分歧,但都是认为西施是溺水而死的。现在沿海的泥沙中有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西施为了越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又在越国胜利之后不知所终,真是可悲可叹。

韩非为何被喜欢他的秦王杀死?

韩非,战国时韩国人,为韩国公子(即国君宗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几乎没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他对左右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但是韩非到秦国之后,并没有如秦王所言那样,反而被投进牢狱,不久就被处死。韩非究竟为什么被欣赏自己的秦王处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