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做决策的时候,能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梳理出需要分析的要点,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也很重要。譬如说,有一家医药企业,原来的产品在本地的销售还过得去。为了扩大全国的市场,公司决定在全国做营销。连续做了几年,一年比一年亏得多。后来我分析发现,原来是产品问题。产品已经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了,无论怎么做,都没有办法形成固定客户,而吸引新客户的成本又太高。所以,那种产品就只适合原地经营。公司停止全国市场开拓以后,马上就止血了。像解决这种问题的工作就是在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是“抓要点”。当我们要制定一个关乎企业存亡的决策时,决策就更要避免随意性。你们看,中国几年来企业发生了好几次洗牌。你们现在都很有希望成为大企业家,为什么呢?因为在不断的洗牌过程当中你很可能会站在洗牌的起跑线上,那么你就会有机会。这个机会是怎么形成的呢?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目前社会变迁当中产生的种种快速的社会体制和观念的变化造就了这个机会。在这些变化当中,企业家要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和过去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去做决策。这些决策当中,很多都是“生死决策”。所以,有机会,就更要注重如何决策。(5)功夫在诗外意思就是说,不要急功近利,只看眼前的东西,也只学习自己感觉最急迫的东西。其实,真正有用的东西可能来自专业之外的训练,赚钱之外的思考,专业技术之外的触类旁通以及热情等等。将来最有可能成为企业家的人不是技术最精通的人。这个问题对企业界来说可能最突出。比如在文化产业里边,就算你了解里边的技术,你也不一定能做好企业。再比如大牌的记者不一定都是学新闻的,而大多数的大作家也不是学文学的。成功者很多都是靠自学的,没有上过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真功夫是要靠自己,在行外有很深的修养,在行当里边能够悟出超出直接学到的东西来的。大家想学“诀窍”也好,学企业的管理也好,我觉得其中很多有用的东西并不包含在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给你讲的知识当中。比如,很多咨询专家给企业出点子,但很多是不成功的,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在某种很复杂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决策的能力。而这也恰恰是最要害的东西。
那么我讲的意思是什么呢?通过这些,要说明也许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针对文化产业的东西能够对你未来的经营构成影响,可能是要造成你的思维和价值观念上的改变,可能对你作为企业家的才能有所提升。但是,我认为还是有很多功夫在“诗”外。而且,据我所知,很多企业家都没有专门学过经营管理,但是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中慢慢地总结了一些经营管理的经验,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可能还具有来自各方的信息,这些对于一个企业家都是很重要的。
(6)反向论证
比如说有些人讲某些东西好的时候,总是希望别人能接受它,所以总是只讲它好的方面。在过去的“网络泡沫”当中,所有的商务计划书中的陈述,百分之九十九是讲好的方面的。当然,我们就是要把项目好的方面充分讲出来,因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是发扬好的方面。但是,当我们把好的方面全部列出来之后,我们还要做一个反方向的思考和论证。在投资一个项目之前,我们要自问,这么便宜的事情为什么能轮到我自己来做?引导自己对这个项目进行反方向论证,论证它到底有什么缺陷,有什么不好,论证它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果你反向论证之后,就会得出一些很重要的结论:第一个,事情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第二个,通过反向论证之后你可能对事情本身看得更清楚;第三个,你可以防止受骗。
用反向论证的方法,你可以客观的对待任何人向你推销的任何东西,说的任何话。这个步骤在决策上是很必要的,无论做什么事情也都是很必要的。有的人试图说服你做一件事情时,往往只讲这件事情好的方面,但是你一定要在反向论证之后再做决策,要在全盘看清楚问题之后再做决策。
(7)理解知识经济的本质
文化产业的企业本质上以内容提供为主,都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知识经济是什么?在我看来,应该是等于能力加伦理。只有能力加伦理才能造就知识经济。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判断一个人能不能完成他的岗位职责,在经济中,或在企业中要对他进行绩效考核。而考核的内容必须兼具知识和伦理,两者缺一不可。伦理是从事任何职业的首要要素,知识是完成某种职业所必需的技能。两者共同构成了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具体需要什么呢?能力要强,责任感也要强。为什么?这就是一种随机效应。因为你用知识在行动,自然需要比较强的知识能力,但是又因为知识只能在你的脑子里,谁也不能监管你是否在运用你的知识,所以知识的运用也要靠伦理,没有伦理道德是不行的。目前大陆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上的行情为什么比香港要低很多?大陆经理人的能力弱吗?一点不差,就是伦理上打了折扣,职业化程度比较弱。知识经济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说谁聪明,谁有学历就能成为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这个伦理要求不仅要求你自觉的运用知识,还要求你自己要有培养自己的能力,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意识。如果经理人的知识不能更新,那这个经理人就是有缺陷的。
(8)具备基本的常识
常识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法宝,要从常识中学习。虽然许多常识不是很可靠的知识,但正是常识使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知道界限。譬如说,我们许多企业家并没有学习过经营管理,但他们知道很多常识,譬如,要挣钱,就要付出;人都是有弱点的;政府机构用户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花钱比较慷慨;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聘两个人来做等等。常识是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基本问题的原理。我们的许多学生从大学里学到很多新知识,但对于常识掌握不多。譬如,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与人合作,以及知道行业中的常识。因此,企业家一定要对自己的员工进行有关管理的培训,首先不是培训理论系统,而是培训常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常识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经过培训,大家才共有一个知识平台和行动准则,做事才会有效率。
有时,通过常识就可具有的判断能力会被你忽略,比如上当受骗。常识告诉你,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给你很多好处。但是,你在遇到欺诈的事情时,可能忘了,所以你就栽跟头。在常识的范围内,企业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力量。
2.企业的本质及其方法的应用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问题和方法需要把握,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但这些问题常常被忽视或者误解。以下举几个重要的方面来加以分析:
(1)关于企业本质的讨论
许多人认为,企业的本质就是创造财富,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个说法具有代表性,但作为对企业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准确的。为什么呢?因为企业的利润究竟有多少,只是企业经营中需要注重的一个方面,企业的真正本质在于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而企业的价值是什么东西呢?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和,这对企业而言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把企业整体价值作为追求目标,企业才会注重持续经营和整体性发展,而不会陷于急功近利,关注小利而忽视成长性。举个例子来说,企业在经营中可能每年获得的利润很少甚至没有,但一个好的企业可能价值上亿。譬如说,如果有人想收购王长田的光线传播,他可能会开价好几个亿,虽然企业每年的盈利不多。那他为什么敢开价这么高呢?这就是因为他的企业从整体上看是有内在价值的,这个价值的来源很多。第一个,来源于企业在行业当中的地位;第二个,在于这个企业有建设得很好的团队,并且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三个,在于企业有过硬的品牌;第四个,在于企业长期以来经营的稳健性。这些一起构成了企业的整体价值。
所以说,企业的本质是利润最大化的提法是有问题的。而且,往往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会面临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冲突。(2)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冲突企业如何合理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是企业一个重要的眼光和能力。如果有这样的眼光和能力,就能保持企业的长续性和整体价值的不断提升。
企业需要短期利润支持它的发展,但是,企业需要考虑自身的未来利益,并为今后的发展做各个方面的积累。因此,它还关系到企业有没有很好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如果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它的员工也就变得急功近利,对未来也不会有信心,这样的企业文化,是难以让企业茁壮成长的。但是,企业也不能陷入理想主义或者耽于空想,否则它也会很快陷入经营危机。
因此,企业为什么要制定战略,就是要引导企业面向未来,合理地协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关注每一个具体的项目,那么,企业就不能把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发展目标;如果企业一心为未来下赌注,那就无法直面现实的竞争。我在这里讲这个问题是因为这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是经营当中一个非常大的盲点。(3)关于“原始积累”的问题在创办和经营企业的过程当中是否一定需要原始积累呢?不一定,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虽然原始积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都很重要,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资本可以是一种积累;通过融资等手段可以避免企业需要长时间的原始积累。同时,今天的原始积累已经不是过去的概念。很多人事实上在用过去的原始积累的办法试图在今天进行原始积累,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今天的“原始积累”的概念和方法与过去都不一样,所以不能完全模仿过去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原始积累,这点一定要记住。
今天假如你靠一本一本地出版图书去进行原始积累,然后想借此建立一个大的出版社,这种想法就有问题。现在经营环境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要进行原始积累就需要比过去知道的多得多。这是第一个需要明确的观念。
第二种观念是什么呢?按照过去原始积累的概念,你可能进入不了许多门槛高的行业。譬如说,你一年挣不少钱,几年下来有上千万的积累,可是你想进入某个领域,该领域的门槛已经很高,别人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那么,你原始积累的时间可能是个障碍。所以,很多人的原始积累是不足以使他进入某个行业的,因为即使用很多年,很多投入来进行积累都不足以使他进入一个门槛很高的产业,因而就无法用靠自己积累的方式去做自己想从事的产业。想从事这方面的职业只能用别的方法,比如受雇于其他企业,或者有很好的商业计划,找人来投资。所以,如果你确定了自己想要创办从事门槛高的行业的企业,就不要考虑自己去做原始积累了。
当然,企业创办以后要发展,就一定需要积累。但这种积累不一定是资金的积累,可以是企业价值的积累,再去吸引投资者来投资,使企业不断有足够的资金来运营和发展。
(4)关于“跨行业”的误区究竟在经营中应当专业化还是跨行业经营,是一个人们争议很大的问题。其实,这样去争论这个问题的角度是不对的。因为,无论是否跨行业经营,你在所从事的主要业务领域一定要非常专业化才行。剩下的问题就转变为,究竟要不要跨行业跨专业经营。
我们知道,文化产业是跨行业的产业,正是因为跨行业,才具有跨行业经营所带来的高附加价值,譬如文学作品《哈里·波特》在跨行业经营之后获利极大。所以,是否跨行业经营,不能一概而论,这在经济学上是没有定论的,在企业经营上也是没有定论的。
很多人认为,跨行业的项目就不要去做。这些人的想法实际可以转换为,没有资源的地方我就不做。但很多人以为自己过去所从事的领域才是自己的专长,其实往往存在误解。同时也往往造成很多新的领域或者新的产业没有人及时去拓展,这样会失掉很多机会。当然,对于经营者来说,经营业务所跨的行业越多,经营难度就越大,这是很显然的事情,但是如果经营完全不跨行业的话,就可能是死路一条。为什么?因为产业有升有降,如果你的产业已经是“没落产业”,而你又不想跨出去的话,就会走进死胡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很多搞电影的人,自己很风光,但是其中很多人是拿别人的钱经营。因为从产业发展前景的角度来分析的话,电影产业目前已经不是一个朝阳产业了,根本不值得再投资,很难有什么大的回报。电影领域,连同动画领域,都没有什么赚头了。日本电影是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全线没落了,最近生产的两部日本电影虽然把日本电影界重新激活了,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短期现象。现在电影在很多国家,甚至全世界都全线没落了,包括我们的香港,现在和去年相比,营业额已经下降了百分之四十。所以,电影产业的没落形势已经非常显然,所以如果你原先在电影界发展,而如今又不打算跨行业发展,你不是要被吃掉么!
所以说,企业经营中是否跨行业经营,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但最好在行业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跨越的领域不宜太宽,以免管理跟不上。(5)项目型企业的局限性在研究中国企业的现状时,发现很多企业一直停留在项目型经营阶段,缺乏整体价值的提升过程。做企业固然要从某个项目开始下手去做,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所以一定要做项目。但是,在项目做好之后呢?可能是接下来又有一个项目可以做。很多企业一直在没有内在资源积累的项目上下功夫,结果企业的资金在增加,但内在价值却没有提高。在中国,这种企业运作模式比较普遍,或者说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是这种项目型企业,按照我们普遍的标准来讲,它的运作是成功的,但靠这种运作模式,企业的规模永远做不大。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一个企业虽然在做,每次只专注于一个项目,使企业对每个项目都能看得很准,但是这种企业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形成无形资产和产业升级。企业家虽然有抱负,想把企业做大,但这种孤立的项目经营,难以把企业发展成一种积累型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