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日本的产业,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制造业,包括汽车制造;另一个是文化产业。这两个部分以前一直是隔绝的,所有制造业的东西全部是用黑、白颜色标志的,日本人是非常讲究色彩的。我们知道讲一个地方有没有文化,最主要的标志就是看一个地方是否有形式和内涵都十分丰富的色彩,这是最基础的东西。日本的制造业为什么一直板着一副面孔?这种隔绝的状态直到什么时候才改变的呢?我们知道苹果公司老板复出的时候就生产了色彩鲜艳的苹果机,一下子风靡市场。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国人在日本开始推出花花绿绿的汽车,非常好卖。事实上,日本人在很长时间内痛失了很多商机,因为日本人当时不善于在各代产品之间进行过渡。现在日本人做的文化产业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第一,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在日本;第二,日本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最多的时候发行量达到每天1350多万份,相当于我们中国最畅销的十五家报纸发行量的总和。
但是,日本的文化产业对于创造时尚的一些做法也并非无懈可击。而这些缺陷使日本人在竞争当中失去了很多机会,第一个机会是在诺基亚和爱立信两个品牌在中国登陆的时候,日本早已生产出了那种很薄很轻巧的手机,但是却一直没有登陆中国。第二个问题是他们在时尚上很有自己的特点,但可能不被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认同,比如他们的手机都是一个颜色,我就觉得这种颜色很女人气。
日本曾经流传这样一个笑话,可能是一个真事,嘲讽的是日本人创造潮流的方法。日本是一个岛国,一直想扩大疆土。有一次在和俄国打仗的时候,在中国东北抚顺,日本打赢了,赢得了一个山头。从此以后日本的妇女就把头发梳成那个山的形状,并且用那个山来命名这种发型。
我们要研究时尚的话,最好去日本和韩国,到那里就会感受到时尚变得非常的快,为什么中国现在老是被“韩流”和“日流”占领呢?就是因为我们对时尚变化的反应比较迟钝,当然这也有很多原因,比如政府的限制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对于时尚缺乏研究,国外的那些文化产业公司,包括制造业公司现在对时尚都有专门的研究,当然时尚是和市场的需求连在一起的。
2.文化产业中规模经济的问题由于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处于行业、区域资源与市场分割的“围棋”现状,在企业规模化过程中面临许多政策与市场格局的限制。
(1)规模化的时机和途径在原理里边,还有一个经济规模的问题,也就是产业化问题。我们知道文化产业市场竞争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门槛表面很低,但是做成具有价值链的集团却是难度很大。所以在文化产业当中垄断效应表现得很明显。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五六个文化传媒商业巨头当中,都是通过几十次上百次兼并发展起来的,都不是一个公司自己独自发展起来的。这种兼并的过程一般都是在公司发展到一个阶段时,以公司的上市股票进行收购,这个就是经营技巧的问题了。比如美国的高科技企业思科公司,它在股票最高的时候成为世界市值第一,它在三年的时间当中兼并了170多家企业,它用的什么办法呢?就是自己的股票上市,用股票买公司,因为股票很值钱。买了公司之后股票不断的升值,然后就不断的用股票再去买(并购)新的企业,它用原来的股票一下子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
所以我们讲文化产业的规模不是由单一一个公司可以做得出来的,而是先通过一个专业化、品牌化的经营,做强做实,做到一定规模后,特别是融资渠道畅通之后,进行收购兼并,最后形成规模化,这是一个规律,但是这个规律主要体现在巨头上边。
流通渠道的畅通和流通市场的开拓,是产业规模扩大的必要条件。在国外,许多文化产业领域的市场不断在拓宽,得益于流通领域的市场竞争。以杂志为例,除了针对市场需求的内容改进以外,不同流通渠道的组合,使杂志的销售量和广告量都在出版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并且在竞争中形成了一系列品牌,而品牌资产又反过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2)规模化的前提条件第二个特点是,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需要很好的经济基础和广大的市场。比如,谈到中国的西部在经济上的价值很低,不是说他们的资源价值低,而是说他们没有经济规模化的基础,市场很小,很多产业都没办法得到扩展。也就是说我们在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的时候,我们只能参照别的国家过去是怎样走过来的,而不能参照别国目前的发展规律。
比如电影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电影业的年产值可以达到60亿美元,中国的电影在几年当中也卖不了多少钱,2002年估计总票房也就十几亿人民币,只有美国一部大片总收入的零头。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就在于美国的电影业拥有相当大的市场规模,包括国际市场。市场规模本身就构成了投资回报的基础,也就是说美国影片制作只要能够在本国有比较好的初步赢利,它就可以保本,而在国际市场上赚的钱基本上就是纯收入。我们现在生产一部电影仅靠在国内的发行是根本不能保本的,市场规模太小,所以市场规模会决定集团化的发展进程。当然,电影市场的收入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电影之外价值链的其它收入要占半壁江山,这也是中国目前在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下市场萎缩对电影的不利一面。
所以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可能不太令人满意的结论,就是文化历史资源并不保障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譬如中国西部目前就不存在足够大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空间。西部地区缺乏实现文化产业经济规模的技术,当然也缺乏人才基础和市场环境,而这些对于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3.文化产业的集团化
文化产业要实现规模化,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可能是单一产品的规模化,而是一种产品的产业链的扩展。实现产业规模化要具备两个要素,一个是需要企业建立高质量的集团规模,另一个就是要建立价值链。价值链的实现又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横向的,另一个是纵向的。实现价值增值就是对某种资源进行高度价值链的整合。横向的价值链就是类似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方式。目前,兼并后的公司可以说是世界上品种最齐全的公司。横向价值链的关键在于对于一个内容可以从不同专业的角度去开掘其价值。比如《哈里·波特》,有图书、电影、电视等各个媒体的价值开掘。
另一种就是像迪斯尼公司那样的“竖”的价值链。就像有一道菜,迪斯尼把它做成不同的口味不断的在吃,迪斯尼是最善于把自己的产品不断变换花样再翻新,不断地、反复地开掘其价值,从而获取成功。成功之处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以迪斯尼的卡通为例,不仅仅是在电视上播放,而且把卡通形象做成玩具,最后还把卡通形象发展成迪斯尼乐园当中的游览场景娱乐场所和人文景观。迪斯尼每拍一部电影,都要把这一部影片纳入到整个的经营运作系统当中,全面地开掘其中的价值。这些成功的案例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在哪里?就是告诉我们,要发展文化产业,要么通过扩大规模去发展,要么通过价值链去发展,这是一个规律。在中国,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的产业化的公式都还没有任何实践成功的先例。现在“娃哈哈”在尝试把自己的品牌做到服装业上去,我觉得“娃哈哈”品牌将来也有可能做到玩具市场上去,现在在服装市场上的探索对以后的发展可能大有裨益。但是“娃哈哈”所做的产业链的相关性不是很明显,但它这样做可能是基于对需求对象的消费群的定位比较明显。其他譬如像三辰“蓝猫”系列动画的产业链开始打造,但内容显然还比较粗一些。
在产业链的打造过程中,品牌授权是重要的链条,而这一方面在国内的意识和行动都刚刚开始。今后哪一家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好,就可能突破单一产品的格局并获得成功。
三、国际借鉴与中国特色
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有一个便利的条件就是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避免多走弯路。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在借鉴的同时,应当结合中国的国情来考察和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以及分析中国今后的产业发展的趋势。
1.经验借鉴
(1)借鉴东亚地区的发展经验借鉴东亚地区的经验,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第一个要借鉴台湾和香港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台湾的发展历史突出地表现在,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制造业还是对于文化产业,都曾经认真地去做过,台湾发展的结果说明,他们做文化产业的能力不是很强。香港则是一个商业社会,一般认为文化资源比较贫乏,但是,香港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经验值得重视。举个例子,香港一直是亚洲流行文化的窗口之一。要想在亚洲成为一个大牌明星,都要借助香港这个窗口。日本、韩国都很好的运用了香港这个窗口,台湾也有利用这个窗口的经验,但是大陆人却不知道利用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在创造时尚的时候能力是比较弱的,这个可能也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关系。
日本是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尤其在传媒和娱乐领域,是东亚市场规模最大和创造力最强的国家,特别是产业链的整合方面有很好的经验。韩国在近年脱颖而出,在时尚娱乐产品和网络游戏(信息娱乐)方面异军突起,值得我们学习。东亚地区受儒家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受西方不同程度的影响,香港、日本和韩国的成功,与文化艺术和娱乐的商业化能力密切相关。
(2)透视国际产业发展的兴衰变迁不同的产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就共同性而言,出版业是一规模大而稳定的产业,而电影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则在走下坡路。
比如日本的电影业,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一下子衰落下去,部分原因在于当时电影受到了电视的冲击。但另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日本人在电影上没有创造出新的内容,导致了电影的衰落。纵观日本电影业的历史,日本的整个电影界一直是很强大的,后来衰落了,我觉得这个历史和我们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相似,所以,依据日本的前车之鉴,我估计我们中国在接下来的好几年中,想实现电影业的振兴是不太可能的。最近香港的电影业也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从国家化的角度来看,娱乐产品的空间很大,像音乐和休闲。一些产业代表了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比如信息娱乐,包括网络、计算机、游戏、手机等等相关内容和娱乐活动。这个领域可以从产业的热点来看中国企业的机会与挑战。
(3)借鉴美国内容创新的经验美国文化产业在创新能力、商业运作等方面的表现恰好与他的领袖地位相一致,其注重创新方面的经验刚好是和中国处于模仿阶段的特点相反。总结这几年中国流行文化的内容,我们会发现,我们所有堪称“内容好”的节目都是模仿复制而来的,比如我们现在有些电视台的“黄金栏目”就几乎全部是模仿来的。在模仿的内容中有一些甚至落后于原创时期的时尚,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比如凤凰卫视播新闻时采用的“说新闻”的方式,其实我们在播报“晚间新闻”的时候完全可以采用。“说新闻”是一种信息与娱乐相结合的方式,这样的内容是非常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但是我们做得却不是很好。其实,日本在很早就有了这样一个王牌节目,就是NewsStation,叫做“新闻驿站”,晚间十点的节目,效果特别好。形式比“凤凰早班车”更富于变化:有时候严肃,有时候轻松。节目由四个人主持,严肃的时候就读新闻,轻松的时候就评新闻,有时候还创造一些噱头。就播新闻而言,其实内容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有些电视台却能把电视和新闻做得很好。凤凰台的节目在新闻制作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内容创新上似乎还没做得很成功。现在更普遍的情况是,我们有很多电视台根本没有在内容的创新上面进行探索。我们知道,如果一个电视台没有一、二个收视率很高的黄金栏目的话,这个电视台就基本没有什么效益。
美国许多电视台都有很好的黄金栏目,许多节目的内容都在不断创新,能够持续很长时间。在其他方面,包括电影、音乐时尚、出版、体育娱乐等等,其内容创新和规模化商业运作,基本上都处于领先的地位。因此,美国商业与文化结合中的专业化的内容创造和产业价值链的整合能力最强,也最值得我们借鉴。另外,美国在专业化经营和国际营销方面的技巧也值得我们借鉴。像MTV、探索等等电视频道经营的成功经验,值得好好学习。
2.发扬中国特色
“特色”相对于“借鉴”是我想讲的重点。
借鉴应基于对国情的理解,基于对产业政策和企业现状的理解。同时,外国的东西有些是跨越国界的,譬如具体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技巧。就中国目前来说,还是处于幼稚的时期和产业初始化的时期,对国有企业来说,环境比较有利一些。但国有企业的资源利用与竞争,需要结合民营企业的进入来思考。
(1)独特的经营文化与商业模式在中国文化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企业,一方面得益于这个文化的资源,即本土化中的很多优势,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对今后发展而言不利的惰性。譬如说,今天比较成功的经营模式基本就是针对机构用户所展开的公关,有时是“官商结合”的经营模式。对这一点大家一定都很清楚。过去因为市场化程度低,无论是要创业还是要把事业做大,一定要寻求“官商结合”的途径,这是由中国商业的现实决定的。从市场环境来说,所有的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的公共投资也比较大。无论是做电视的还是出版的,甚至是搞体育这样独立性很强的产业,都要寻求与政府合作。因为能够很好地结合当时资源的特点开展经营活动,结果总是事半功倍。但与此同时,这也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的历练,对市场中的非机构消费者的需求和营销都比较缺乏经验。这是目前中国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在文化产业领域亦如此。所以,虽然我们技术比较强,但在针对消费者所需要的直接内容的提供方面能力就不足了。所以,今后的文化产业经营,应该更深入地体会中国特色文化与环境的变迁,学习成熟产业的运作经验,打破机构用户与个人消费者之间的界限,探索并找到有效的产业化发展的商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