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的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垄断型区域分割风格。客观上讲,这也给民营企业留下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有助于民营企业和不同的国有企业集团进行合作。现在各个跨国公司就是在走这条路,比如贝塔斯曼、时代华纳,通过走这条路,他们可能做成跨地区、跨传媒的大集团。而中国国有企业的这些集团呢,是做不到的。除非像有些地方一样,能够把资源强行全部集中在一起,但是这样的捆绑式经营既没有什么优点,也无法扩大市场规模。所以就目前的情形看,只有跨国集团或境外集团,可以做成中国的最大的一种跨地域跨媒体的集团。当然我们的民营企业也有可能成为这样的集团。
从开放的进程来看,最好加快向民营企业开放,才能保持中国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4.娱乐型创新性资源
从资源的特点来分析,中国的文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从中国历史上来说,我们基本上一直处于精英文化与真正娱乐性文化对立的状态。所有经过审批的和政府控制下的资源都不具有普通娱乐型文化的特征,因为审批部门认为娱乐型文化容易没有品味,他们一定要把文化搞成有教育意义的东西。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娱乐缺乏整体观念有关。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娱乐性文化不足的现状可能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机遇。因为我们将会随着娱乐文化的发展来发展娱乐经济。现在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已经显露出这个趋势和苗头了。而社会上支持娱乐文化的潮流和广大的市场需求就为文化产业这种新的产业资源带来了机遇。
我们经常会听到“内容为王”的说法,比如提到美国的文化产业时,我们就会想,中国的文化积淀多么深厚,为什么做得反而不如美国成功?其实在我们一开始的分析中就得出一个结论:文化最深厚的地方意味着什么?保守势力越强,就越不善于做好文化产业。这个结论不仅仅针对中国,也包括发达国家法国,都不是特别善于做好文化产业。其实法国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但是他们比较善于做“艺术产业”,而不善于做“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中包含着一种稳定的惰性,这种惰性是历史上早期积淀下来的东西,这种惰性的存在使一个国家的文化排斥后来的新兴的时尚文化,一旦排斥了新兴文化,就造成了对新文化流行趋势的反抗。所以,与其说我们中国的文化为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创造了条件,不如说我们同时也背负着一个大包袱。这个包袱就是我们文化当中这种经过锻造、不断传承的文化,与市场需求中的浅层文化是对立的,我们这种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大众型的娱乐文化是相互排斥的。如果我们要塑造一种新的时尚性的文化,就要善于创新,善于利用市场的需求来加以推动和创造。
五、把握商机
作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曙光乍现,在谈到把握商机之前,我们需要确认,我们所要把握的商机,不是指小项目的商业盈利机会,而是做强做大企业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展的大商机。鉴于文化企业小而散的格局,我们首先要分析企业发展的综合技能。
1.经营技能
我们知道,企业的经营能力与企业对商机的把握能力是一致的。经营能力的首要问题,是对经营领域的产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而目前对文化产业看好的这群人当中,许多对文化产业的现状缺乏了解,对文化产业的美好预期很大程度上受到泡沫成分的影响。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发展潜力很大,但要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很痛苦的,里边难免会有泡沫成分。譬如说,传媒投资热潮中就有很大的泡沫成分。
企业家应该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难度特别大。原因很多,原因之一是文化行业本身是跨行业的产业,所以相对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的人才更加难得。文化产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内容为王”。这就要靠有专业特长的专门人才,但是专家是很难管理的一种人,特别是文化产业的专家,对他们的管理涉及到个人价值观、理念等等。第二个原因,目前我们文化产业的经营没有开放基础资源,也缺乏创新内容的能力。没有资源和能力就意味着经营成本高,容易失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也是更大的一个经营问题。文化产业本身是靠无形资产积累和规模垄断来获得暴利的。我们讲某个产业当中有暴利,这个“暴利”就是靠规模垄断或者品牌垄断来获取的,具体到文化领域中,这个垄断利润的获取要靠强大的内容支持来保障。但是我们知道,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内容都要经过审查,而这就意味着通常是最有市场价值的这部分“内容”是处在被挤压、被限制的状态,所以我们很难做成内容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也缺乏整体经营以提升企业整体价值的意识。
产品标准的缺乏也是经营中的一个问题和难点。比如说假如某一天某个领导说某个公司的节目不合格,不能上电视台了,那么,这个公司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文化产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
所以,谈到文化产业现状,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们不能满意,我们只能讲文化产业是有潜力的,但是不要去夸大它。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有很好的经营技能。第一就是我们要想办法获取政府资源,包括政府部门的支持,这个是生存之本。第二,一定要记住要进行品牌扩张,文化产业不创品牌的话,就做不成产业。第三,就是综合技能的全盘应用。什么叫“综合技能”呢?就是说,在做文化产业的时候,我不能仅仅只会拍一个片子,我还要能够卖产品,能管理人才,能融资,以及还要知道如何把公司运作上市,“综合技能”就是把这些所有的技能全部用上。我们这些做文化产业的人对经营之道也许知道得很少,但是我们现在搞文化产业要求综合的经营能力。
2.商机
我们讲文化产业的商机是从独立经营的角度来说的。要获得这种商机的前提条件是:第一,内容要有独立性;第二,一定要有优势资源。以这两个条件为标准,在哪些方面有商机呢?
实际上,很难看出商机是大是小,但是我们往往可以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看商机。第一,一般地,从小的方面说,文化产业里边的小商机比其他任何产业中都多,你可以策划图书,可以拍一个片子,可以做很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独立性较强的产业中商机比较大。
文化产业各领域都没有做深做透,尤其没有大企业来做大某个专门领域。这里存在最大的商机。
文化产业中的商机一方面是“结合具体产品”的商机,只要能与传统产品相结合,商机都是很大的。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传统产品比较成熟,第二是因为可以把文化产业挂靠在传统产业上,获得稳定的收益。与此相关的案例有娱乐园,与房地产业相结合;还有玩具制造业,是和加工业、手工业和轻工业相结合;还有培训教育也可以搞这方面的探索。
文化产业中的商机的第二方面是由策划和智力创造价值所带来的商机。从事这方面的经营要回避意识形态内容的部分。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做图书,最好回避意识形态的内容。而你如果做会议、做会展、做演出就会保险很多。最终,能否挖掘出这方面的商机,要靠策划和智力。这两类的文化产业是有商机的。
还有一类是和信息业结合,或者与传统的旅游业结合,比如可以搞文化旅游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中都存在商机。我们也可以试图从体育界中寻求文化产业发展的商机,目前,中国对于体育业的开发还是比较原始的。把体育运动作为娱乐活动的经营方式,在国外发展的比较好,国内相对比较差。比如说我在日本的时候,每个周末电视台都播放娱乐性的体育节目,比如转播马拉松,各种各样的比赛等,我觉得通过这种策划来经营体育的方式在中国基本上还未起步。在国外策划大学生、高中生以及全民性的娱乐性体育活动的项目也特别多。另外,体育经纪业也很有前途。
根据我个人的研究,今后最大的产业将是信息业与娱乐业的结合,我称之为信息娱乐业,即电子信息产品为平台的各种娱乐。大概五年内,它将占据文化产业的主流位置。
六、结论
我研究了很长时间的中国企业,而对文化产业大概做了两年左右的研究,这两年中我发现文化产业不是局限于孤立的一个产业,而是一个产业集群,这一点很像“高科技产业”。比如,高科技产业中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在文化产业当中要包括很多门类和涉及信息娱乐和文化内涵的产品,所以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
第二,我认为要是做文化产业,就要像我们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一样做“产学研”的整体推动,就不仅仅是做研究,还要结合研究来推动大家去搞产业,包括把自己的智力成果运用到文化产业的某个领域去。实际上,文化产业里边比较出色的专家都只是某个细分领域的专家,没有一个所谓的“文化产业专家”。我个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品牌、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的方面。对整个文化领域的研究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课题,所以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去学习,而是要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门类里边找到我们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商机,所以我们邀请媒体专家来讲媒体趋势,请教育专家来讲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里边的商机。
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该抽象的东西不够抽象,该具体的东西不够具体。如何能够创新内容,做产业链的整合,把握住产业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我们今后面临的课题,需要结合企业案例来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