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
27148800000021

第21章 畅销书是这样打造的——畅销书策划与经典案例分析(4)

所以我觉得,谈到诚信问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贯穿始终。当你脑子里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印数的问题,包括在成本上的问题都有可能。从头到尾,做生意一定要讲信用。诚信一开始来看可能是要吃亏的,你给的稿酬比较高,一般折扣是六折,到我们这里是55折,这样我们在发行渠道上就至少少挣了5个扣。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有一个条件就是:55折就55折,但是一定要现货交易,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书。还有就是,盗版书上市的实在是太快了,它的折扣是至少在4折以下,你把折扣抬得比较高的话,根本不行。我们算了一下,比如6折,6折汇款,周期是在三个月到半年,甚至一年,但是我们是当时回款。从资金周转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合算的;而且,6折的回扣,到最后很多书款是追不回来的。最后,你再详细算算折扣,可能连55折都达不到。所以,有的时候,因为社与社的情况不同,我们作为小社,政策就可以灵活一些。

还有吸引作者和读者的一个做法,只靠人品还是仅仅不够的,还要有能力。因为作者在选出版社的时候,他可能自己不说,但是有几点他心里是明确的:一个是在你们这个社里,你一定得给我出一本像样的书,非常漂亮,拿得出手,送得了人。第二点就是,我的书在你出版社里要有一个好的发行量,要有一个好的回报。韩寒从读者手里一下子就挣了200万元。作者肯定会选择做书做得好,而且经济回报又好的出版社。而且,现在非常明显,就是说,出版社的情况不一样,发行量的差距也就非常的大。有的书可以发5万本,有的时候就能发50万本。另外,作者一般还要求出版社要有好的宣传,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名利双收”。作者希望在一个出版社出书以后,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我有好的经济回报,同时又要有很好的形象,一夜成名,从此从你这本书之后,我所有的稿子都能够卖出去。苏童就是这样。他原来在北师大上中文系的时候,谁都不给他出书,出了一本之后,所有压箱底的稿子都给他出了,一夜成名。作为出版社来讲,也必须具备这种能力,达到能够让作者满足这种目的的能力。

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作者是第二位的,所有的原则都必须服从于读者。不仅要有好的作者,好的出版社,还必须确确实实能够有给作者一本好书这种能力。我觉得作者的这种要求是非常正常的。还举陆天明老师的那个例子,我们在谈的时候,他跟我们说得挺有意思。他说,“有些出版社来跟我讲,说什么什么书印了3万,什么什么书印了7万,说得当时我就想,7万算多吗?当时我就会讲,我知道了,回头我就会打个电话回掉了。因为非常明显,一个出版社的实力就摆在那儿,你拿出来跟我炫耀的最多也不过7万,你怎么能保证给我发那么多万册呢?没有那个实力!”所以很多作者跟别人谈的时候,就会说:我为什么选择他们的出版社?就是因为他们有业绩。所谓的业绩也就是发行过哪几本畅销书,有过多大的发行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畅销书的设计和定价。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会把它当成是一个技术环节,觉得把这本书印出来、卖得出去就行了。现在,我认为这其实关系到一本书畅销与不畅销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座的很多都是读者,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本书一般决定买不买,时间是5到10分钟。首先是看书名,然后是作者(我们调查的结果是,作者的知名度在读者选购书时所占的比重是20%),然后还有就是书的封面设计,接着就是看它的内容简介和结构,最后是翻过书来看定价。这几项构成你最后是否买书的决定因素。所以我们的编辑在做书的时候,就必须在这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促成读者去买这本书。

我最近买了一本书,大概大家都知道,《蛋白质女孩》,我根本就没看她是什么女孩,根本没看它的内容,我买它就是因为它的设计。其实它的设计是照搬台湾的东西。但是它的设计是很到位的,居然才卖14块钱。我觉得这个真的是很重要的。设计起到的作用就是能够很容易的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

可以这样讲,现在所有的畅销书,定价一定是要在20块钱以下才是最好的。19和20虽然只差1块钱,但是一个是十几,一个是二十,它实际上是两个层次。我们必须了解读者的心理价位。能不上20,千万不要上20。读者会认为出版社的定价太高!20块钱以下的书相对来说一定是比较好卖的。惟一让人比较吃惊的可能就是《杰克·韦尔奇自传》,一套40多块,竟然卖了40多万套。这是因为它的宣传是非常到位的。即便是罗大佑的歌迷现在都已经是有权有势了,宣传成那样了,还卖成这样,实在是失败。罗大佑的这本书8万字,如果定价定在20块钱以下,再加一张盘,这都是很有可能的。我还跟他们发行部的主任说,你们的编辑如果觉得罗大佑不好说话,就让社长出面跟他讲,台湾人到大陆出书,照样得听大陆人的话。台湾和大陆的消费水平差的是很大的。所以这又涉及到一个编辑跟作者对话的能力。现在有些着名编辑跟一些着名作者对话是毫无问题的,做素质教育的书、小孩的书、名人的书,都被着名编辑瓜分了。所以我们有些编辑在开始练的时候,他自己先紧张,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们就说,你放心,坐在你对面的人比你还紧张,因为他揣着一肚子的想法想要告诉你,要多少版税,想印成什么样的书,而且你要把他当成个平常人来看待,这样就可以搭话了。

设计、定价非常重要。买一本设计好的书,读者就像买一本高级杂志一样。21块钱的书,读者可能因为多出来的1块,就不买了,这样就可能失去上万的读者。所以,我们现在在定价的时候,都是尽量的向下压价。只要把前期的工作做到位了,定价就下来了,定价下来了,事情也就好办了。现在老百姓的钱去处非常多。一是教育类投资,其次是买房、买车、旅游,这都是排在前面的。花在休闲书上的,还是太少。所以,就应该让读者觉得买这本书花不了什么钱,连我的一个零头都不到。得让他有这种心理,那样这书一定会好卖。所以我们现在所有的书,可能只有余秋雨的书定价到了22块钱,那还是在所有的余秋雨的书里算是低价位的书。作家出版社的《霜冷长河》,我们比较了一下,也是22块钱,但是字数比我们的少。所以我们估计读者还能接受。所以在定价方面,一定要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

三、关于畅销书的宣传

最后谈谈关于畅销书的宣传。在这里先提醒大家搞清一个问题:就是宣传和炒作是很有区别的。我觉得一本书的内容是绝对重要的,对于书的宣传也同样重要。现在,我们的宣传一般都会分成几个层次。第一种书就是出版社里的重点书,一年也就三四本,都是发行量在15万册以上的书,这类重点书我们的宣传一般都是3个波次。这种波次,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做法。比如池莉的那本书出来的时候是在人大会议期间。她就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我们说,你无论如何得接受采访,因为这属于前期的市场预热。所以在此期间,我们就组织《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北京晚报》、《精品购物指南》、《北京晨报》五家主要媒体做她的专访。这些专访在书出来的前一个月全都登出来了,大大小小的都有。这是第一波。但是这一波的宣传,我们刻意的没有说书名。为什么没有说书名?一个就是怕盗版,另外就是给下一波的宣传留一个点,宣传的点。所以第二波我们发的是书讯,用的是曝光池莉新书的书名。这一般是在新书出来的头一天。第三个波次一般是要开一个研讨会。但是因为池莉在外地,所以没开。我们是在作家文摘上开了一版书评。第二种书我们一般就是宣传一次,一步到位。因为这种书一般也就发个两三万本。比如前一阵梁左的《笑忘书》,因为他去世前我们就一直在约他的书,但是没有写完。去世以后,一个是因为我们不想做太大的宣传,另一个是我们估计也销不了多少,最多两三万本。所以就只开了一次特别大的会。全北京的笑星大腕全都来了,第二天在北京所有媒体的文艺版的头条都是他的报道。

最后一种书,也是占了将近90%的书,是根本不作任何的宣传。原因就是这些书的发行量就是那么多,宣传多了,反而会给读者产生逆反的心理。我们做这些宣传的费用实际上根本不高。崔永元的书,我们总共花了2000元,崔永元自己是拿到了2万的连载费。因为这种书本身就是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媒体会自动找上门来作宣传,根本不用你去找他。我所知道的就是,因为发了崔永元出书的这条新闻的人都得了5000块以上的奖金。所以,宣传一定要把握好节奏,掌握好轻重缓急,因时制宜,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