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大中元年,魏扶出任主考官。为表明心迹,他题诗一首贴在贡院墙上:
梧桐叶落满庭阴,
锁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
不将今日负前心。
由于魏扶评卷苛刻,致使诸多士子失望。有人落考后,气愤地修改了魏扶所写的七绝诗,涂去了每句开头两个字。变成了五绝:
叶落满庭阴,
朱门试院深。
昔年辛苦地,
今日负前心。
删掉了否定副词“不将”,则原诗的意思发生了大转变;“今日负前心”,成了对魏扶评卷过分苛刻的绝妙讽刺和指责。
紧蒙密钉,晴雨同音
一篇好文章应反复推敲,力求言简意赅,简洁明了。曾有一则二十字的制鼓歌诀:
紧紧蒙张皮,
密密钉上钉,
天晴和落雨,
打起一样音。
后来,在传诵中被改作十二字:
紧紧蒙,密密钉,
晴和雨,一样音。
最后,又被删减成八字诀:
紧蒙密钉,
晴雨同音。
至此,字比原来少了十二个,但原意未失。
我侬词
相传赵子昂一度喜新厌旧,想抛弃结发妻子另结新欢。其妻得知后,便作一首《我侬词》以规劝。词曰:
我侬两个,忒煞情多!譬将一块泥儿,捏一个你,捏一个我。忽然喜欢啊,将他来都打破。重新下水,再团再炼再调和: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那其间,我身子里也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
此词比喻、反复并用,想像丰富,构思奇特,写得情意绵绵,不由得负心汉不动情。
醉夫妻弟尼僧舅
昔日,有一座清雅秀丽的莲花庵,住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尼姑,众人都十分关注这位年轻漂亮的尼姑。
一天,尼姑外出归来,扶着一个醉汉走进庵门。村民见了,有的气急败坏,大喊伤风败俗,有的则围观起哄。尼姑也不说什么,进屋写了一首诗贴在门口:
十字街头遇醉夫,
醉夫醉倒待人扶。
醉夫妻弟尼僧舅,
舅姐当年嫁醉夫。
众人一看,得知醉汉身份,就自动离去了。原来,尼姑转弯抹角地告诉众人,醉汉原是她父亲。
我儿与他儿
一老人家境贫寒,妻早去世,抚养儿子,既当爹,又当妈,艰苦备尝。儿子长大,娶妻生子,将老人视为累赘,常使老人饥寒。
一日,隔窗望见儿子正抱着孙子,十分亲热,老人想起过去,不觉叹道:
隔窗望见儿抱儿,想起当年我抱儿。
我抱儿来儿饿我,日后他儿饿我儿。
又有一老人,儿孙不孝,心情忧郁,一次和友人谈及此事时,戏吟一诗曰:
我把我儿当宝贝,我儿视我如仇人。
我儿娶妻又生子,我儿又和他儿亲。
他儿学会我儿样,他儿又伤我儿心。
这首打油诗看似戏吟,实则满含着老人的辛酸,倾诉出老人的酸楚与无奈,感人至深。同时也在警醒世人,养子要教。
无字家书
有一个人外出谋差,不久,托人带会一封家书,妻子拆一看,竟是一张白纸。起初,妻子感到很吃惊,随后,多情的妻子很快就理解了丈夫所表达的含义,于是写了一首念郎的恨别诗:
碧纱窗后启缄封,尽纸从头彻尾空。
应是仙郎怀别恨,忆人全在不言中。
一纸无字家书,却流露出无限的思念,此乃无声胜有声。
麻雀诗
清朝,李调元在两江主考完毕回京,州内大小官员和众多学子都前来,在十里长亭设宴,为他送行。
州官想乘机奚落他一番,正好有群麻雀在檐间叽叽喳喳,便用手一指,请李调元以麻雀为题,即席赋诗一首。李调元略一沉思,慢声吟道:
一窝两窝三四窝,
五窝六窝七八窝,
众人一听无不掩口,认为太粗浅不像诗句。李调元却不慌不忙续出后两句:
食尽皇王千钟粟,
凤凰何少尔何多!
此诗前两句俗陋平庸,后两句使用了“逆挽法”,一经续出,便如平地一声雷,振聋发聩!明写麻雀,暗骂州官。众人听后,无不羞惭称绝。
柳絮飞来片片红
清代金农居住扬州时,有一次宴客,以“飞”、“红”二字为行酒令吟诗行乐。有个商人功底很浅,只听他呤道:
柳絮飞来片片红。
这显然不符常理,白色的柳絮怎么成了红色的?金农只好为其掩饰,前补三句成七绝一首:
廿四桥边廿四风,
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初照桃花坞,
柳絮飞来片片红。
“柳絮飞来片片红”,于常理不合,乃属死句。然而通过“逆挽法”,妙用“夕阳初照桃花坞”为衬托,则又发生了巨变,不但死句复活,而且诗意盎然。
解缙吟诗戏君王
解缙自幼才华出众,尤以诗对称奇。因其身材不高,初入朝时,群臣借以嘲讽,解缙以诗答之曰:
诸君笑我矮矬矬,
我笑诸君食禄多。
倒吊起来无点墨,
身高一丈又如何?
骂得群臣面面相觑,无言以答。
有一次,帝筵群臣,命解缙以“天子”为题即席吟诗助兴。解缙不假思索,随口吟道:
当今天子不是人,
举座皆惊,帝欲动怒,缙续道:
乃是上天紫微星。
群臣称赞,皇帝化怒为喜。随即下一句又来了:
唯愿小臣万万岁,
皇帝勃然大怒:“汝竟敢自称万岁,置朕于何地?推出斩了。”
缙申辩曰:“万岁息怒,臣诗未完,还有下文。”随即呤道:
忠心辅主掌太平。
随后,因群臣乞情,暂时躲过一劫,但最终以“无人臣礼罪”下狱被杀。
这家老妇不是人
有一天,一财主给老母做寿,请唐伯虎绘画题诗,以示祝贺。唐伯虎画了一幅《蟠桃献寿》图,挥笔题诗曰:
这家老妇不是人,
财主一愣,伯虎接着写道:
九天仙女下凡尘。
财主甚为高兴。谁知伯虎又写道:
生下儿子是个贼,
财主很生气,未待发作,唐伯虎又续道:
偷得蟠桃寿母亲。
财主看后,心里乐开花了,对唐伯虎赞不绝口。
司马光岭头吟诗
相传,司马光闲居东都洛阳的时候,一日外出游山,登上岭头时,即兴吟诗曰:
一上一上又一上,
看看行到岭头上。
身旁的游者听了直摇头,说:“你这是吟诗吗?”司马光未作回答,只是接着吟道:
乾坤只在掌中拿,
四海五湖归一望。
续句一出,同游者无不点头称赞:“妙!妙!”
山形诗
有一名山诗碑刻“山形诗”如下:
山山
八里
山第有山
华到转路
山好我弯高山
华道说响水流
山间人人潺潺深山
在日日身声声鸟百
云游客孤叫路上行
作莫君劝难步步人
此诗书写酷似山形,从顶端“山里有山……”起读,直到底下“步步难”,仿佛游人从山顶盘旋而下;再从底下“劝君”向上读,回旋到顶端“第八山”,恰如游客迤逦而上九霄。其诗曰:
山里有山路转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声声叫,路上行人步步难。
劝君莫作云游客,孤身日日在山间。
人人说道华山好,我到华山第八山。
明代邬景和有《八山叠翠诗·游苏州半山寺》,写作:
山山
远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乐归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苏城楼阁拥山
堂庙旧题村苑阆疑
竹禅榻留庄作画实
丝新醉侑歌渔浪沧
从“山顶”的“山山”起读,此诗即为:
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
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沧浪。
渔歌侑醉新丝竹,禅榻留题旧庙堂。
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这种诗句从上到下,再由下向上,迂回曲折,形似叠床架屋,堆字成“山”,倒也别具情致。
菱形诗
有一首写山的诗,排成菱形,如下:
山山
山远花山
山路草云接山
山又猿飞绿鸟树山
深客片抱偷澄僧林
片绕僧树请澄
饭山山吟
客寻
此诗属怪体,或称“飞雁诗”,横不成诗,竖难明意。诗中八个“山”字,乃八句诗的领头字。
首句从右上第一个“山”字起,向左下方斜接第二行第二字“远”字,再沿右边“三座山”的内侧山麓向左下方斜走,便得出第一句“山远路又深”。
同法,次从左上第一个“山”字起,向右下方斜接第二行第三字“花”字,再沿右边“三座山”的内侧山麓向右斜下方走,就得出第二句“山花接树林”。
以下依次纵横交错,每一句成一斜线,左右读之,得五言诗一首,全诗是:
山远路又深,山花接树林。
山云飞片片,山草绿澄澄。
山鸟偷僧饭,山猿抱树吟。
山僧请山客,山客绕山寻。
独木桥体
明代谢榛有《灯》诗曰:
烟苇出渔灯,书声半夜灯,
山扉树里灯,风幢闪佛灯,
竹院静禅灯,蛾影隔笼灯,
星悬宝塔灯,心空一慧灯,
风雨异乡灯,倦客望村灯,
鬼火战场灯,除夜两年灯,
雪市减春灯,茅屋祗书灯,
树隐酒楼灯,穴鼠暗窥灯,
殿列九华灯,星聚广陵灯,
棋罢暗篝灯,疏林见远灯,
蛩吟半壁灯,农谈共瓦灯,
屋漏夜移灯,明灭几风灯,
窗昏梦后灯,流萤不避灯,
寒闺织锦灯,形影共寒灯,
调鹰彻夜灯,海舶浪摇灯,
夜泊聚船灯,霜风逼旅灯,
灵焰风膏灯,春宫万户灯。
此诗一气呵成,可谓“万家灯火”!
元无名氏《双调折桂令》曰:
叹世间多少痴人,多是忙人,少是闲人。酒色迷人,财气昏人,缠定活人。钹儿鼓儿终日送人,车儿马儿常时迎人。精细的瞒人,本分的饶人。不识时人,枉只为人。
人间万象,色色形形,尽在一曲中。
以上诗和曲,句句用同一字收尾为韵,称作“福唐独木桥体”,又称“同尾格”。这种文体,也可见于绕口令,如:
树上结着涩柿子,
树下有只石狮子。
风吹柿树树枝子,
树上掉下涩柿子。
涩柿子打着石狮子,
狮子碰坏了涩柿子。
夜半枪声到客船
唐朝张继《枫桥夜泊》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脍炙人口,为世人广为流传,寒山寺也因此而家知户晓。
日本入侵后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大肆屠杀中国人民,特别是日寇南侵后,更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往日喧闹的寒山寺,也是门庭冷落,游人罕至。有人见此惨状,仿张继诗道:
月落儿啼妻哭天,江南劫火不成眠。
姑苏城外寒衣尽,夜半枪声到客船。
通过仿拟法,对原诗略加修改,一首描写优美的夜景诗,变为控诉日寇罪行的控诉状。
扁舟载诗
从前,有四人同船过渡,一位是衣冠楚楚的官员,一位是衣裳破旧的船夫,一位是正当妙龄的卖花女,还有一位是粗布裹身的老农。
官员自恃文墨横溢,对众人说:“同舟共济,对子来戏,我们相逢难得,不妨各作一首诗,解解闷倦。诗的要求是七言四句,其中有三字同头,三字同旁,首尾融贯连锁,且要符合各自的身份。谁吟咏不当,谁开渡钱;若都能对上,本人除支付渡钱外,还备办酒席一桌,与诸位共饮。”
官员首先摇头晃脑地开腔:
三字同头官宦家,
三字同旁绫绸纱。
若非当朝官宦家,
岂可穿上绫绸纱?
说完,旁视左右,洋洋自得。船夫双手摇橹,一俯一仰,悠然自在地吟道:
三字同头大丈夫,
三字同旁江海湖。
若非当今大丈夫,
何以能识江海湖?
官员一听,不禁赞叹:“妙哉!”卖花女嫣然一笑,从容不迫地说:
三字同头芙蓉花,
三字同旁姑娘娃。
若非妙龄姑娘娃,
谁人敢戴芙蓉花?
官员听后,脱口称颂:“善哉。”
最后轮到拣粪老农,他看了看官员,又瞧瞧自己的粪桶,泰然自若地吟起来:
三字同头屎尿屁,
三字同旁谋诡计。
若非当船屎尿屁,
谁人愿意谋诡计?
官员明知被嘲讽,也只能懊恼无语。吟诗完毕,船已靠岸,官员因许诺在先,只得付了船钱,又办了一桌酒席。
庞振坤行酒令
清代“中州才子”庞振坤,多才善谑,颖悟过人。相传庞振坤少年时期,有一次曾与三位表嫂共餐。表嫂们提出行酒令助兴,要求是:第一句组合成字,第二句将一字拆三字,第三句重复所拆三字,最后以起问句收尾。
大嫂先说:
豆页为?(今简为头),?字三牛,
牛牛牛,不知赶来多少头?
二嫂接着道:
尸至为屋,森字三木,
木木木,不知能盖多少屋?
三嫂也念:
水酉为酒,品字三口,
口口口,不知该罚谁喝酒?
三位表嫂指向庞振坤:“你也说几句吧!”庞振坤不甘示弱,随即念道:
田心为思,?字三女,
女女女,不知何人害相思?
请把蝗虫押回来
在一个大旱之年,蝗虫颇多,文泉与德政两县都受灾减产,百姓不堪其苦。德政县发现实情立即据实上报,请求赈济。文泉县却隐瞒灾情,蒙骗上司说:“本县境内无蝗,更不用说蝗灾。”
知府觉得奇怪,两县相邻,一个蝗灾严重,另一个却连蝗虫都没有。知府便微服私访,当他了解到文泉县虫灾的实情后,十分气恼,便传令把该县县令叫来,狠狠地训斥道:“你身为父母官,为何不体恤百姓的困苦,欺上瞒下,隐情不报?”
县令一时语塞,但随即想到把责任推给邻县,于是胡编瞎造,申诉道:“大人,敝县本来无蝗,都是近几天从德政县飞来的。”
文泉县县令一回到县衙,随即向德政县发出一份公文,只见上面写道:
敝县原本无蝗灾,
均从贵县飞过来,
请你赶快搜捕尽,
免得再把我县害。
德政县县令打开公文一看,原是耍赖之词,啼笑皆非。委屈之下,不甘示弱,于是就在该文后面,也以打油诗回敬:
蝗虫本是天之灾,
并非本县无德才。
既从敝县飞过去,
还请贵县押回来!
写完,即将公文退回文泉县。县令看后,直气得两耳嗡嗡作响,瞪着双眼,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张打油
打油诗属于下里巴人之类的作品,多由触景而作,不注重修饰,形式活泼动人,通俗而朴实,易于读者接受喜爱。
唐代南阳地方有个张生爱作俗语诗,其诗俚俗浅露,引人开心,人们称之为“打油诗”,张打油也因此而出名。
有一天,大雪纷飞,他脱口吟道: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虽算不得高明,却形象而风趣地描绘出雪中景物特点。
第二年冬天,南阳的参政巡视乡间,适逢大雪难归,便住在一个败落的官宦家里。郊野之地,无甚观赏,住了一日,便觉无聊,于是有人想到张打油,若让他前来咏诗取乐,岂不逍遥?
参政即刻派人把张打油叫来,问道:“你能作些什么诗?”
张打油回答说:“看见什么,或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没个定准。”
参政说:“现在大雪纷飞,那就以此为题吧!”
张打油稍加思索,即口吟诵起来:
六出飘飘降九霄,
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扫帚的使扫帚,
使锹的使锹。
头两句颇有诗味,“六出”即雪花呈六角形。后面几句虽然俗气,但快口说出,一气呵成,也还不错。于是,参政赏给白银二两。
后来,安禄山叛乱,攻打南阳,把整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朝廷迟迟不发救兵,南阳城形势危急。这时,张打油正在城里一个亲戚家读书,面对紧张的局势,张打油以时事为题,吟道:
天兵百万下江南,
也无救兵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
哭娘的哭娘。
姑妈和姑娘
有个能言善辩的青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姑娘。一次,青年到外地出差,想到那位姑娘,便情不自禁地写了一封情书。开头称呼,本想写“亲爱的姑娘”,却错写为“亲爱的姑妈”。
姑娘接信一看,不觉大笑。她随即将信折叠起来,重新封上,退还原处。信中还顺便附了一首小诗:
怪你眼睛瞎,姑娘写姑妈。
若还嫁给你,羞死我一家。
过了几天,青年人收到返回的信,大吃一惊,但又不肯认错,还复信狡辩:
妈也就是娘,娘也就是妈。
姑娘没写错,姑妈哪会差?
狂吹喇叭
明代散曲家王磐,江苏高邮人。他厌弃科举,终身不仕。雅好文词,常与当地名流谈咏其间。
明武宗正德十五年,年轻皇帝朱厚照荒淫无度,堕于朝政,在北方玩腻了,又借故到南方闲游。在一伙宦官的护卫下,浩浩荡荡,乘船驶向高邮。随行官员沿途索取珍宝古器,百姓惶恐不安。
朱厚照讳猪,所至各地,禁止民间养猪,如有发现,屠杀殆尽。每到一处,就吹起喇叭、唢呐,假传圣旨,征集民夫替他们服役。
王磐见此情景,愤郁不平,于是以眼前时事为题,作《朝天子·咏喇叭》一曲刺之。曲云: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和假?
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得水尽鹅飞罢。